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經濟下環境會計現狀前景展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環境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嚴峻,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領導者,作為風暴的中心地帶,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承擔的環境責任備受關注,因此企業在不斷地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環境會計應運而生,它所注重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和持續發展,更致力于環境的保護。本文以低碳經濟下的環境會計為主體,通過介紹環境會計的相關知識以及研究背景,對環境會計問題展開分析,緊接著結合環境會計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文末展望了會計發展的前景。
【關鍵詞】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環境會計
城市碳排放量的增加和PM2.5的升高以及資源的稀缺,為人類敲響了警鐘,使得學者們加快了對環境會計研究的步伐。20世紀70年代,環境會計出現在歷史舞臺中,將研究重點放在低碳經濟下的環境會計這一領域,轉變了傳統觀念,人們開始用前瞻性的長遠眼光看待經濟問題,不僅僅是為了當代人的生存,更重要的是為了子孫后代,因此“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對環境會計的研究勢在必行。環境會計是一門前沿性學科,通過會計方法、程序和技術等,達到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將經濟發展與環境會計相結合,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的理念—發展低碳經濟。
一、環境會計相關理論綜述
(一)環境會計的定義
環境會計是促使低碳經濟能夠不斷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律法規等為基準計量并記錄與環境有關的成本費用,如環境防治等,進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與企業財務成果相互作用的一門新興學科。
(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應及時、準確的對外公開,為企業內外部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和決策者提供完整的報告,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與利潤的最大化。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環境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40億美元,合理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制約,是解決我國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環境會計的目標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手抓,使生態環境系統良性循環發展,使企業充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保護環境是為子孫后代造福,也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環境會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環境會計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提出的一門新興學科,在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發展后,基本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各國研究者陸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研究的起步較晚,初期的重視度不夠,因此尚處于萌芽階段。雖然,各級政府對環境會計日漸重視并且加大投入,但環境會計仍存在問題。一是道德問題。個別企業缺乏責任感,認為環境保護與“我”沒關系,只要有利可賺就行,視金錢為至上目標而肆意排放污水、排放廢氣,亂砍亂伐,非法捕抓動物等。個別企業濫用資源,使資源的使用速度大于再生速度,尤其是一些依靠自然資源為主要產業結構的區域。二是制度問題。有關環境會計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無法保障環境會計制度的落實,如對違法的企業懲處力度不夠,有些企業甚至鉆法律的空子,逃避制裁和懲處,同時未建立與環境會計相匹配的業績考核體系,使環境會計的實施受到阻礙。三是監管問題。環境會計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監管的力度小,監管的范圍模糊并且公平性有待提高。四是信息披露問題。從現有數據來看,我國企業通過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比較低,披露的環境信息的內容較為簡單,缺乏貨幣性環境信息的披露,且披露的方式不統一。五是信息傳播問題。個別企業信息滯后,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小企業,還沒有在企業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環境會計體制機制。六是教育問題。企業環境會計涉及多種學科,它所需要的是高學歷、跨學科有相關經驗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并且我國各類高校目前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因此缺乏在環境會計方面有造詣的高素質人才。
三、完善環境會計的對策建議
第一,借鑒發達國家環境會計發展經驗,取長補短,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第二,廣泛宣傳、加強教育,將環境保護的理念深化到企業中去使每個企業都建立、健全一套環境會計制度。第三,完善環境會計法律法規,使違法者得到懲處。明確企業承擔的法律責任,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重視政府的推動作用,政府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推出一系列加強環境的治理,加快科技的創新等政策條例,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第四,對自然資源的使用應該征稅稅費,提高企業節約資源的意識,完善應征收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費等稅收范圍和征收標準。第五,加大對環境會計的財政投入,設立有關環境治理專項基金,給予因環境問題經濟困難甚至瀕臨破產的企業一定的財政補貼;給予對環境保護貢獻突出的企業一定的獎勵和榮譽。第六,各高等院校應開設有關環境會計的課程并且培養環境會計專業高端人才。第七,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沒有統一的標準,應確定并完善披露的項目、內容等,避免企業因害怕受到負面影響而漏報、錯報,對于無法計量的項目應當以報表附注形式進行說明。
四、環境會計的前景展望
環境會計的開展相當必要,在傳統會計中,只有可計量的才能在會計報表中加以反映,而如空氣、海洋等難以計量的物質,這不僅使利潤虛增,更使一些企業對環境資源不加節制的使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日漸增長,資源卻減少不斷,人類應加強重視環境發展,環境會計的發展前景光明。眾人拾柴火焰高,環境保護應該全社會共同行動,會計界應該與其他相關部門聯起手來,多溝通、多交流。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應當結合我國國情與實際,根據我國特定的經濟制度環境,深入探討和挖掘環境會計與我國現階段轉型經濟固有特征的契合點,并結合國際會計的發展,探索獨創的環境會計模式。
五、總結
改革的東風吹遍神州大地,中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機遇中,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一些企業看到了機遇,大力發展生產力,然而一些企業全身心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卻忽略了環境的保護,人們抵制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也促進了環境會計的建設。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環境會計,企業經濟發展需要環境會計,中國會計事業發展需要環境會計,因此環境會計的建立滿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需要,我們應該了解和借鑒國外環境會計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并結合我國國情,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會計制度。總的來說,我國在環境會計這一學科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未來仍任重道遠。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斷探索、實踐、歸納、總結、反思,就一定能夠突破這一領域,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袁廣達.環境會計與管理路徑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田翠香.企業環境管理中的會計行為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3]李計坤.淺談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環境會計的現狀與對策[DB/OL],2012.
[4]苑昕茹.中國環境會計現狀及發展研究[C].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鄂力銘 李享 單位:鞍山師范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