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鐵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近年來混凝土強度有所提高,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也有相應提高,這使混凝土快硬、發熱量大的特點再次被放大,混凝土溫度梯度、體積收縮總體來說呈增大趨勢,為了降低這些不利條件對結構的影響,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認真對待,嚴格控制。文章結合成都錦城廣場綜合換乘服務中心項目地鐵區間后澆帶施工,進行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研究。
【關鍵詞】地鐵區間;后澆帶混凝土;后澆帶防水
1工程概述
本文研究對象為成都軌道交通地鐵29#線站臺及預留區域,項目位于錦城廣場SKP項目地鐵16#線底板下方4.5m,明挖區間高差28m,底板厚度1.2m、墻厚1.2m、頂板厚1.5m,分段設置后澆帶長度為30m左右,因成都多個地鐵項目均出現頂板及側墻滲水現象,因此對于本項目而言,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為該段施工的重難點,為充分發揮結構自防水特性,滿足地鐵防水規范要求要求,本文對該段地鐵主體后澆帶部位進行質量控制研究。
2后澆帶質量控制研究
后澆帶施工是結構工程中最后一步工序,是對該結構的最后封閉,高質量施工的后澆帶能有效減少混凝土因溫差或收縮產生的裂縫,增強結構整體對物理原因以及自然因素產生的變形。
2.1后澆帶鋼筋施工
后澆帶處鋼筋連接宜貫通或者按搭接率100%搭接處理,斷開處主筋搭接長度不小于45倍主筋直徑??紤]到該項目主筋直徑均在25~36mm之間,必須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焊接工藝應按規范要求送檢合格后方可進行焊接施工,同時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待關模完成后對留置鋼筋涂刷水泥漿,做好防銹措施。
2.2后澆帶止水措施
2.2.1橡膠止水帶施工。(1)橡膠止水帶進場后應按要求取樣送檢,要求對其拉伸率、抗撕裂強度、熱空老化率等物理性能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埋設。(2)橡膠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位置應居中埋設,其中間空心位置與后澆帶兩側接縫位置必須重合;在澆筑前應采用適當的固定措施,以免因橡膠止水帶偏移,使水單向滲透路徑縮短而影響止水效果,混凝土必須充分振搗,使橡膠止水帶與混凝土能較好粘結。(3)止水帶在轉角處宜采用直角專用配件,并應作成圓弧形,轉角半徑大于等于200mm。(4)止水帶拼接時應用工具將兩條止水帶切出相反45°坡口,并把止水帶凸出部分割平,用磨毛機將止水帶背面磨毛,采用冷粘法施工。2.2.2止水鋼板施工。(1)止水鋼板表面無油污、無銹跡、且應平直。(2)止水鋼板位置、埋深等必須符合規定的要求。如無設計具體要求,止水鋼板位置應為所在結構部位截面的中間位置,埋深水平和豎向寬度應為止水鋼板寬度的中間值,止水鋼板凹面應朝向迎水面。(3)止水鋼板規格符合要求(一般為3mm厚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30cm、折邊30~50mm),兩塊止水鋼板的搭接長度不應少于50mm,且搭接位置均為雙面滿焊,焊接時焊接電流大小應控制得當,避免止水鋼板被焊穿。(4)止水鋼板固定措施應得當,保證其位于截面中間位置,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2.2.3后澆帶接茬混凝土面處理。(1)為使新舊混凝土之間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后澆帶兩側梁板澆筑完畢后應在混凝土終凝后及時進行鑿毛處理。應按要求鑿除溢出水泥砂漿和松散部分,露出粗骨料,并用壓力水進行沖洗,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2)鑿除面干燥后,在鑿除面上均勻涂抹一層防水水泥基砂漿。
2.3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2.3.1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間通常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收縮和地基沉降會在兩個月之內基本結束,建筑物整體的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應在結構混凝土收縮和地基沉降基本結束后進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技術人員應與測量人員配合,建立結構沉442·施工技術與測量技術·降觀測數據臺賬,分析后由設計方確定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間。2.3.2后澆帶混凝土配合比。(1)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由檢測單位提供混凝土試驗配合比,施工單位在對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劑、纖維等原材料的送檢合格后,應要求商混站經過嚴格計算,提供施工配合比,并檢測合格,混凝土配合比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配置。(2)后澆帶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等級,根據施工配合比要求摻入適量微膨脹劑。2.3.3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1)混凝土入模應控制出料速度,避免因出料速度過大沖擊鋼筋或者模板移位;當澆筑高度大于2m時,應采用串筒或溜槽卸料,出料口至澆筑位置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大于1.5m。(2)混凝土到場應先對混凝土坍落度、延展度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澆筑,商混站應配置駐場技術員,根據天氣、泵送條件等因素及時調整,試驗員應按規范要求對混凝土留置強度檢驗試塊和抗滲檢驗試塊。(3)若發現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嚴重等問題時,應將本車料退回、不予使用;為防止混凝土澆筑出現冷縫,兩次混凝土澆筑時間間隔不超過初凝時間,澆筑面應增加振動棒振搗頻率;若因下層混凝土已初凝,則應用同強度等級水泥漿覆蓋初凝面后方可繼續進行澆筑。(4)振搗過程中,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底部無氣泡涌至表面且表面漿液變稀,石子不下沉為止。振搗器插點應按方案要求,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于50cm。保證不漏振,不過振。(5)注重后澆帶接縫處的保護工作,后澆帶處鋼筋均為貫通筋且嚴禁截斷,在進行底板澆筑施工時及養護時,為了防止污水流入后澆帶內,應在后澆帶兩側留縫位置增設高于底板的臨時防水墻,防水墻一般采用實心磚砌筑120mm厚、240mm高,底部用砂漿趟底,墻面涂抹防水砂漿,加蓋模板或者鋼板,防止被污染。(6)混凝土表面進行二次收面或三次收面后,應及時進行覆蓋養護。待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及時灑水充分潤濕后,再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特別注意薄膜應有一定搭接長度,保證混凝土面覆蓋完全,并經常檢查塑料薄膜表面,當薄膜表面干燥無水珠時,應再次灑水,此工作應持續到養護完成。地下3層至地下夾層頂板養護時間為7d,地下1層頂板養護時間為14d,考慮到項目底板混凝土強度為C45,板厚均超過1m,綜合考慮養護時間為21d。
2.4后澆帶支撐體系設置
后澆帶處梁板按結構構造應該為簡支結構,但由于后澆帶的留設,結構受力轉變由簡支梁板轉換懸臂梁板,因此在后澆帶處需加設支撐,避免因結構自重或受到外力的影響導致梁板開裂。為了保證后澆帶處結構整體受力方式不變,后澆帶處支撐體系應單獨設置,兩側的梁、板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材料選用50mm×100mm木枋通設在梁底,每一側支撐體系布置兩排立桿,豎向連續設置剪刀撐。采用φ48×3.0mm鋼管搭設支撐架體,架體頂端放置放置U型可調頂托,木方架設于U型頂托上,調節U型頂托將木方與梁底、板底頂撐牢固,U型可調頂托外露長度應不大于200mm。支撐架體立桿橫向間距1500mm,縱向間距800mm,根據層高設置2~3道水平桿,最大步距不超過1500mm,下部離地200mm處設置一道掃地桿。后澆帶兩側雙排架體每隔四個縱橫設連接桿一道,搭設雙排鋼管架支撐時,分別在后澆帶兩側預留400mm支??臻g,梁底位置另行搭設兩根鋼管支撐,搭設間距與底板鋼管相同。后澆帶混凝土同條件的試塊強度必須達到100%后方可拆除鋼管支撐。
3結束語
超長地下結構集節約空間、緩解交通壓力、多元化發展為一體,逐漸成為各個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本文通過對工程后澆帶現場施工技術分析與研究,制訂了比較合理的后澆帶施工方案以及科學的后澆帶施工處理對策,確保后澆帶施工質量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昊,田思宇.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2):40-41.
[2]賈勇.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江西建材,2017(1):73+78.
[3]黃俊新.基礎梁加防水板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磚瓦,2021(5):188-189.
[4]宋健,劉建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77.
[5]蔡國龍.地下工程中后澆帶施工的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5):61.
作者:張元霄 楊帆 蔣卓正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