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武術教學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武術以防身健體為目的,也是人類文明的導向與保障。高校武術教學可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有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協調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武術得以傳承和發展,武術教學需要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手段對提升武術教學效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可以有效輔助武術教師實施教學,并調動大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進而促進武術在各高校的普及與發展[1]。
【關鍵詞】高校;武術教學;多媒體;必要性;對策
1前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加強了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武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集修身養性于一體,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民族特色鮮明的教學內容。武術教學除了可以促進大學生增強體質外,還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作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所以,開展好學校武術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有助于愛國主義思想的繼承,同時對于全民健身計劃的落實有著積極作用。然而,就總體情況而言,目前高校武術教學尚未與時展同步,尤其是武術教學方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已成為武術在高校普及和發展的瓶頸,在高校武術教學實踐中,受制于多種客、主觀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武術教學工作中動作示范時往往力不從心,講解時又難以被大學生形象化理解,因此,很難達到應有效果,因為武術套路中有很多難度較大的動作,教師在示范時往往瞬息即逝,學生不能因此掌握正確的動作概念,進而影響動作學習。現代社會作為高科技時代,以計算機作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更是高科技的典型代表,隨著現代科技的普及與發展,體育教育工作者已開始借用信息技術的方法,配有圖文并茂的講解,使體育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和直觀,有效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動作,提升學習效率。所以,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為大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環境,提升大學生的武術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升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武術教學的形象化和多樣化[2]。
2傳統武術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安排存在問題:近年以來,隨著高校擴招,教師數量有限,使得武術教學中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得不完全以教師為主,再加上各高校所安排的體育教學學時非常有限,學生在有限的學時中很難掌握規范的武術動作,教學效果自然難以達到。2)教師受自身客觀因素影響:隨著武術教師年齡的增加,受身體素質等一系列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大,武術教學中很多技術動作很難做到標準示范,特別是技術難度較大的動作,不僅結構復雜還需要瞬間完成,大學生則很難根據教師的示范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學質量因此會大打折扣。3)武術教材比較落后:高校學生大都喜歡防身及散打等方面的實踐性較強的武術教學內容,然而,目前高校武術教材相對落后,仍以如初級劍、24式簡化太極拳及初級長拳等內容為主,致使武術教學過程中很難提起大學生對武術的學習熱情[3]。4)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在目前的武術教學中大都以教師示范,學生跟示范完成模仿練習,復雜的武術動作會讓大學生感到枯燥,容易引起武術基礎較差學生感到挫敗感,影響高校武術教師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
1)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武術學習興趣:傳統的武術教學側重于單純的講解與示范,該教學模式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的厭倦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教學質量很難提升。而通過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對大學生實施新鮮生動的刺激,為學生展示全方位的教學信息,特別是通過直觀生動的視頻演示,將文、聲、圖及像融于一體,大學生可以在明快的氛圍中直觀地感受武術動作的技術特點,深層次理解武術運動的內涵,給壓抑的學習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由于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可重復操作性,大學生可從其不同角度和速度仔細觀察示范動作,從而在大腦中形成清晰、具體的動作印象,并完成表象認識的反復和持久,改變大學生對武術學習的恐懼心理,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大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大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效地獲取知識和信息,大學生能夠從課件中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再上升至理性認識,激發并保持武術學習興趣,大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4]。2)有益于大學生準確掌握動作:武術套路復雜多變,包含多種拳法、腿法及身法,而武術教師受到年齡及時空限制,往往很難實現示范動作的完美無缺,尤其對于技術動作的難點,如果示范不清楚,很容易引起大學生對技術不理解,從而容易形成錯誤動作,電教手段能夠有效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從而獲得直觀感受的科學手段,武術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將復雜的技術分解為幾個部分實施教學,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動作結構,此外,使用電教手段可有效節省時間,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切實提升教學質量[5]。
4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高校武術教學時需注意的問題
1)使用時間不宜過長:新授課時,通過一部分時間的多媒體教學幫助大學生明確技術重點和難點,了解運動軌跡,從而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幫助大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復習課時,用以技術的正誤對比,及時糾錯,鞏固已掌握技術動作。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不可將時間過多的投入在多媒體教學上,而應該多留出時間進行實踐練習,在實踐中掌握技術。2)通過慢鏡頭、定格等手段來突出重點:根據技術特點和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需及時提示動作重點和難點,特別是需要利用慢放、重放及定格等手段引起學生的重視,幫助學生觀察技術動作細節,從而避免錯誤動作[6-7]。
5結束語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高校武術教學,能夠直觀地為大學生展示武術動作,吸引大學生武術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大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從而提高武術教學效果,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武術內涵,促進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作者簡介:董潤峰,1984年生,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參考文獻
[1]張革平.高校武術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J].科技成果縱橫,2006,(5):42-42.
[2]劉雨.信息技術在學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0,7(1):63-64.
[3]王有鳳.探討高校武術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4):46-46.
[4]馬艷云.論電教手段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運用[J].搏擊•武術科學,2005,2(12):64-65.
[5]宋耕宇.如何有效促進高校武術教學的可持續發展[J].教育時空,2009,(19):176-176.
作者:董潤峰 單位: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