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網絡下的養牛學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被應用于現代化教育體系中。多媒體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中占主導地位的完美體現,主角由教師轉變成學生。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現在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知識,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養牛學作為高等農業院校畜牧專業中的一門專業課程,其內容非常貼近生產實踐,實用性也很強。該門課程重視與之相關的基本技能訓練以及運用知識時是否靈活并具有創造性,因而教師對于學生要求很多,例如,除了鞏固舊的專業知識理論之外,還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養牛學相關理論知識、基礎操作技能以及創新方法等。因此,高校應該更加重視建設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推動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
1養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全面素質化教育的推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文化水平和知識應用技能方面受到高度重視。雖然養牛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受學校教學環境和實際條件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因而高校養牛學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1教學方式傳統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氛圍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很大的影響,且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會浪費過多不必要的時間。大學養牛學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阻礙了養牛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導致當前我國養牛學教學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1.2重理論,輕實踐
養牛學課程是高校養牛學技術的重點課程,來源于養牛生產實踐,服務于養牛生產實踐。該課程需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教學同步化,才能使每個學生熟練掌握奶牛和肉牛的生產、繁殖、飼養、管理、疾病預防等過程。學生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之后,再在生產線上進行實地實踐。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培養發展應用型、高級技術型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可促進國家草食畜牧業的發展。
1.3學生缺乏對專業的認知
對于農林類高校學生,特別是動物科學專業的新生來說,處于從高中的應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自主學習過渡階段,大多數都缺乏對該專業的認知。因此,許多學生在剛開始的學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生搬硬套書本知識,只會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與當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脫軌,如產業政策服務、養殖推廣技術以及營銷策劃盈利等。
1.4課堂氛圍沉悶
眾所周知,課堂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效果,其可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積極熱烈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樂觀自信、身心健康的人生觀,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逐漸養成活躍的思維,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當前,高校的課堂氛圍枯燥乏味,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在課堂上只有教師在授課,不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在未來的生產實踐中遇到問題時手足無措。
2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是多媒體網絡教學的關注點。在課堂教學和其他教學管理等環節中合理地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可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讓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1]。該教學方式是聚集了圖形、文本處理、語音信號、大容量存儲、任意存取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先進教學技術。在養牛學課程教學方面,多媒體網絡教學將圖像、聲音、文字、動畫、數值集合在一起,在屏幕上展示廣泛且豐富的內容,給予學生多重感官刺激,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學習養牛學課程,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2]。實施網絡教學,是未來推動高校教育創新的一個重要且具體的方向。在養牛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對突破傳統教學、提高教學靈活性、促進高校教學發展以及拓展學習資源具有重要作用。
2.1打破傳統制約,增強教學的靈敏性
在教育過程中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基于計算機網絡,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功能進行輔助教學,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學習環境和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且學生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教學靈活性和教學質量得以提高[3]。
2.2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實現,對高校教學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養牛學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超前性,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因而加強實用教學、實踐實習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實踐教學環節,就失去了養牛學課程的本質與精髓。當然,傳統的養牛學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優點,目前網絡教學不可能取代傳統教學以一種獨立的教學方式存在,其主要作為傳統教育的增補和協助。在多媒體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的結合下,不但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良好的學習體驗和有益的知識,也給高校教學的現代化發展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2.3拓展學習資源
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主要特征是其中包含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獲取豐富的學習訊息以及寶貴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當學生遇到一些時效性問題時,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高效解決,同時還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網絡教學平臺上還可以進行各種學習資源的分享,例如,在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上可以搜索到許多畜牧學方面的時效性新聞以及優質的養牛學課件。
3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養牛學教學中的應用
3.1建立畜牧學科普和教育學習網站
為了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應從平臺的注冊到有關教育信息的完善再到熟練使用相關軟件等各方面進行完善,建立不同大學之間養牛學課程交流學習網站,并建立一個中間的樞紐,實現網站之間互聯互通,形成全國性的教育網絡,便于學生學習交流。除此之外,可以站在學校的角度去思考,將網站建設得更加專業化。例如,建立專業的畜牧學網站,并在此網站上創建畜牧教育首頁,提倡所有畜牧教師積極參與,讓網站的內容更加豐富,拓寬信息搜索范圍。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鼓勵其他畜牧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撰寫相關文章,經過教師精挑細選之后,再發表到平臺中供其他學生參考和學習。
3.2改進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平臺的主模塊有很多分支,包括課程的介紹、進度安排、教案編排、課件下載以及可供觀摩的優秀講課視頻等,這些分支基于教師的不同需求,對于不同的教學活動作用也不同。多媒體技術可以運用動畫以及動態模擬等手段,來進行抽象知識點的簡化講解,幫助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又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將教學過程重點和難點內容轉化為微格課堂視頻,學生在課堂上對養牛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有所了解,課后仔細回看視頻,真正掌握這些重點與難點內容[4]。
3.3提高教師對于網絡信息化的處理能力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越來越向促進教育現代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因而信息化教育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針對這個變化趨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5]。
3.4制定科學的考核方式
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養牛學教學中的應用,其與傳統教學模式有區別,應根據變化重新擬定考核評價標準,綜合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例如,不能夠單一地只以期末考試成績為唯一的考核標準,應綜合期末和平時成績,考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
3.5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隨著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連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學生與教師通過這個“紐帶”緊密交流,可以增進師生情感交流、調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學術討論,在討論中收獲知識、開闊眼界、高效學習[5]。
4結語
養牛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將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于養牛學課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有效促進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及實踐技能操作能力,從而為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科研及應用型人才提供支持。
5參考文獻
[1]高帆.多媒體網絡化背景下大學外語教學研究[J].英語廣場,2018,92(8):127-128.
[2]李焰.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推廣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8,61(5):65-66.
[3]陳暢.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新常態[J].現代職業教育,2017(25):203.
[4]楊永明.多媒體網絡環境中的多向互動式教學模式試探[J].文教資料,2018(8):189-190.
[5]馮英偉,屈建萍.在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的組織與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2):47-48.
作者:王杰 夏思琪 邵嘉皓 賴秀蘭 張明 張紅平 賴松家 單位: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