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給當今社會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我國教育事業也逐漸與計算機技術緊密聯系起來,并呈現出了新的活力。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運用較多的是多媒體技術,該技術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也必須看到其存在的弊端。教育界只有切實的認識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優缺點,才能夠真正將其與教育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發揮出巨大的效應。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小學音樂教學多媒體技術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的特征
(一)教學形式豐富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依賴音樂播放器,早期的音樂播放主要是采用錄音機,但是錄音機在播放音樂時,傳遞的知識較為單調,也缺乏直觀性,不易鎖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容易走神。而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依據直觀的音頻、視頻、圖形等進行直觀性授課,這能夠讓學生在多種感官互動下激發起自身學習興趣,也容易產生較深的印象,從而提升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此外,多媒體技術因為是實時聯網,能夠獲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教師能夠根據自身授課風格選擇最新的教學素材,這樣便能夠讓教學走在最前沿,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也能夠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更充分發揮出自身才能,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二)教學方式更具互動性
傳統的教學更多是基于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為主,知識傳遞是單方面灌輸式。現代信息化教育更多提倡互動式信息交流反饋,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升教師講學的實效性。因此,采取多媒體式教育能夠增加教學間的互動性,能夠建立起新型的教學互動平臺,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及專注度的培養,從而能夠實現教學質量最優化。
二、多媒體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融合的優勢性
(一)有助于教學情境的設立,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通過錄音機播放音樂的模式容易助長學生的厭學情緒,且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益?;谛W生的心理特點,在該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更容易被具有畫面感的事物所吸引,他們更喜歡動態的圖片,而多媒體教學技術恰好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動態圖形+聲音”的短板,教師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情境的設立,從而讓課堂更加活潑生動,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夠更多的參與到教學內容當中,最終達到完美的教、學融合。這樣教師才能夠更好的將教學目的與情境設置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逐漸發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能夠快樂的投入學習,實現寓教于樂。
(二)有助于多樣式教學手段的形成
與傳統教學手段不同的是,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有效的豐富教學手段,也給予了教師們更多的創新立意的機會,從而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瓶頸。其優點有以下三點:第一,多媒體技術運用快捷,有利于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比如在基于多媒體技術下,教師在回放情境音樂時不需要采取傳統倒帶的方式,而是能夠通過采取快速點擊鼠標的方式來將音樂畫面切換到任何一處。采取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學校進行過相關統計,平均一堂課能夠提升30%的授課效率,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教學效率低的問題。第二,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它有效的改善了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例如,當教師在講授到男女合唱部分時,若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合唱聲音示范時,因女聲難以有效的模仿男聲或男聲難以有效模仿女聲,這樣便會造成教學難以達到實際需要的示范效果,學生也很難做到充分的理解。那么當采取多媒體技術進行合唱問題講解時,因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合唱的整體播放,也能夠實現各聲部的單獨播放,因此,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教學過程中難以示范的難題,有效的提升了教學質量。此外,在基于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教師們還能夠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不斷嘗試自行創作及進行相關知識趣味性問題的回答,使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飽滿,從而有效提升教學的多樣性。
三、小學音樂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鑒賞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音樂鑒賞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音樂功底的培養離不開鑒賞能力的培養。而在實際的鑒賞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化抽象為實質,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音樂,提升對音樂美感的認知。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們可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情境的設置,通過對圖像、音頻、歌詞的具體展現,來建立起一個多維度的音樂情感課堂。例如,在欣賞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時,可增加農民收獲后的喜悅的視頻,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此視頻感知到農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讓學生們更能夠理解“希望”的真實內涵;在進行《國歌》教學時,可用多媒體技術將國旗、天安門和軍隊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們內心的愛國之情得以充分激發出來,從而對歌曲產生高度的認同之感。因此,可以看出通過進行情境建立的手段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產生共鳴,從而能夠極大提升音樂感知力及音樂鑒賞力,有效的提升了音樂鑒賞課堂的效率,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二)歌唱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歌唱教學在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中占最大比重,在對學生進行歌唱教學的時候,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學會將一首歌曲演唱好。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視覺、聽覺一體化,能夠讓學生在實際的歌唱教學課堂中切實的感知到歌唱的情感,從而有效解決歌唱情感植入的問題,加深對歌唱的認知。此外,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能夠將學生課堂中的演唱錄制下來,回放給學生聽,并在回放過程中指出需要改正及提升之處,讓學生們能夠更直觀的感知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有效的提升自身歌唱水平,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三)樂器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小學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樂器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樂器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很多樂器對小學生來說是新奇的,是前所未見的。但是,因教育資金支出比例影響,我國的大部分小學難以實現多樣化樂器的采購,因此難以以樂器實物的形式一一展示給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們見識到更多的樂器,教師們主要是采取掛圖的形式來進行樂器展示,但此模式難以廣泛介紹且形式觀感不好,難以激發學生對樂器的樂趣,不便于教學實際操作。若采取現代化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對樂器進行逐一展示,并能夠以音頻、視頻的模式切實展示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及發聲特點,讓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各種音樂樂器的魅力,激發自身的音樂學習熱情,從而有效地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四、現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點
(一)課件依賴過度,內容重視不足
多媒體技術給現代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教師能夠在多媒體平臺上獲取最新的教學資源,包括各種最新的圖片、音頻、動畫等,這些素材能夠快速為教師們提供課件內容,讓教師們能夠更好的充實課堂內容,并能夠通過對課件風格的把握,設計出具有創新性思想的音樂課。但是,一些教師將基于多媒體技術的課件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件中增加了多樣化的圖片及音頻,在實際教學中只是照搬課件,淡化了教學的實際內容,導致教學重心偏離。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課件的制作,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從而將多媒體技術切實的運用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這樣才能夠起到恰當的作用。
(二)淡化了教師的引導力
現代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的教學重要支持手段之一,的確為教師們提供了很多實質性便利,也豐富了教學課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多媒體技術也會讓人產生依賴感。在一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若一味只是播放多媒體內容,而疏忽了自身對課堂的引導力,那么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起不到真正的改善教學的目的。例如,一些教師在音樂鑒賞課堂上不進行作品的相關介紹,也不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只是一味播放視頻音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難以進行積極的思考,可能一堂課下來毫無所獲,甚至會產生麻木的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可能還會出現審美疲勞,失去音樂學習的興趣,這就與教學的出發點相違背了。在實際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其實只能夠算是一種輔助性學習工具,教師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先理清主次,不能淡化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力,應當要重視教師在實際課堂中的引導性作用,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三)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掌握不夠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大力普及運用,教師們既獲得了有力的幫手,也收獲了挑戰?,F代多媒體技術如果能夠合理地加以利用,那么對小學音樂教育來說無疑是福音。但是實際上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并未受過實際的多媒體技術運用的教育,因此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仍不夠純熟,只能夠簡單的進行音頻、視頻的播放,并未汲取多媒體技術的精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其存在的優勢及起到的積極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多媒體技術手段的瓶頸也需要正確面對,只有切實的理解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優質性及高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丹.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2,(12).
[3]鄭建民.多媒體網絡技術在音樂欣賞中的應用[J].青海教育,2005,(04).
作者:林鋒 單位: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