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整合及構建環境設計教學和地域化人文因素研究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模式的重要性。這是探索解決當前環境設計教育同質化、創新力不足、專業綜合素質低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地域化;人文因素;環境設計;教學改革
1地域人文與環境設計的關系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受不同地域空間地理環境、文化交融、生活方式的影響,地域區間所呈現的文化形態多樣。特別是具有獨特地域特征的藝術文化形式,其內容信息十分豐富。環境設計體現的不同領域的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認同,是環境設計所表達的特定區域物質體現形式和精神文化的有效表現方法。將地域文化融入環境設計特色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強化地域文化在建筑環境空間設計中的突出效果,而且可以更加發揮當地優秀文化的藝術內涵。專業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項目融合,可以促進學生理解當地文化的特點,提高學生整體的藝術素養水平,為今后的設計創造積累更加濃厚的文化內涵。因此,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攻堅內容,是保護與傳承我國地域文化中優秀的文化藝術形式。
2環境設計課程融入地域人文的必要性
2.1有效解決同類專業的教育同質化
近些年,高等教育在我國迅猛發展,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式過渡到大眾化普及教育階段。同時,高等教育的同質化現象尤為突出。校際在教育模式上滯后,導致同類專業課程構建模塊上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的相互效仿,特色課程無太大的創新。究其原因,忽略地方的地域人文特色是高等院校教育同質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抓住地域本源文化的特殊資源,是解決環境藝術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環境設計專業的特色應該基于地方資源和文化基礎所形成的特征,演化為環境設計教育的重要資源。其中,重點開展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設立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實訓課程,引導學生運用專業的設計表現技法,深刻感悟地域文化的人文內涵及精神。在專業教育的定位上,首先,挖掘本土人文、傳統地方文化符號所體現在當代環境設計中的可操作性及可轉化性。其次,結合特定地域環境、人文等相關因素來設計構思,以充分展現地域文化獨特魅力和人文情懷的發展脈絡為設計定位。最后,融入現代教育的創新理念,總結出具有濃厚地方文化底蘊的教學內容,才是增強各地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辦學差異、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
2.2地域文化促進設計創新力的更新
環境設計學科融合地域文化的形式,已經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特色發展的主流之一。地域人文融入環境設計教育,不僅加速更新了教育理念,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使教育回歸本源。憑借地域文化之間的特色差異,組織引導學生分析解讀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發掘并研究地域文化中的人、社會、文化、藝術等方面因素的深層次的意義所在,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化人文精髓。通過解構本土地域文化內涵,運用理論指導設計實踐的創新手法,將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得到多角度的開發與利用;以現代設計表現技法、技藝的形式展開體驗式的設計過程,同時,在教學成果上加強對傳統地域文化歸屬感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提升。這樣為環境設計教育培養學生立足本土文化,激活學生的地域文化情感;為學生在專業課程上突破設計意識思維的局限性,提供了富有生命力的豐富素材。
2.3延伸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與融合
環境設計是綜合多門學科的新興專業,它涵蓋了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景觀藝術、空間設計等領域,設計對象涉及自然生態環境及人文社會環境。它特別注重空間的功能配置關系,注重傳統藝術形象、文化符號的保護與傳承等內容的實踐應用,與視覺傳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產品造型藝術等學科領域密切相關。因此,改變各專業固守的設計范疇,在教學實踐中共同從地域文化領域出發,開展各學科之間研究主體彼此聯系的相互印證關系;重點將地域文化作為設計資源引入不同領域的設計教育體系,以跨學科間的聯合教學協同協為目標。建立資源共享模式,多角度地審視與重構地域文化資源的再造可能性;然后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實現文化、藝術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借以最優的項目設計去實現“傳承—開發—創新”的學科交叉融合思維,即學科間共同提煉及概括地域人文的視覺元素,共享視覺元素的環境設計再現,創造出滿足人們物質、精神的各種需求的環境設計作品。
3結語
環境設計的教學模式的優化應該將地域人文、藝術、文化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去。注重當地文化底蘊的深入挖掘與整理,達到地域文化縮影的可視化、可觀賞性與可操作性的研究開發,這樣對傳承本土文化和拓寬創新設計思路起著重要作用。堅守“本土地域化”的價值探索,重新定位專業課程教育體系的特色建設內容;逐步建設立足于本土、本源的自然與文化優勢特色資源的教學研究方向,將我國各區域的優秀地域文化發展通過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的方式方法,向世界有效傳播。
參考文獻:
[1]姚丹丹.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地域文化資源應用探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3(12).
[2]楊軍林,程軍生,韋學飛.論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與特色建設[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3(9).
作者:馬劭磊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