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道路橋梁建筑施工的軟弱地基處理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類施工建設也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在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如果施工地質條件以軟土為主,由于各類因素限制,就會導致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受到嚴重影響,例如路面坎坷多、車輛行駛過程中不夠平穩或者路基出現平移開裂等問題都較為常見,相關部門在軟土上開展橋梁道路施工時,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施工質量,就需要全面提升處理方法,幫助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軟弱地基通常是指道路橋梁地基在施工階段的地基主要由壓縮性較強的土層、土內帶有較多淤泥、填土階段有很多雜物一級沖填土為主要組成。軟弱地基相比于其它地基,土壤內部的水分含量非常高,并且承載能力很差,當土壤所承載的壓力超過負荷時,很容易出現工程事故,包括地基固結沉降或者滑移等。如果無法在軟弱地基上的道路橋梁施工階段給予足夠的安全防護,很容易讓工程的整體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施工人員在施工階段應該能夠采取一定的處理方法,保證道路橋梁的施工能夠在安全合理的情況下進行,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1道路橋梁工程地基所使用的各類基本土壤
1.1殘積砂質粘性土
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黃色是殘疾砂紙粘性土的主要顏色,該類土壤的硬度非常高,并且飽和度也較好,多數情況下呈現粉顆?;蛘哒愁w粒的形狀,但是同時也有著韌性較差的缺點。花崗巖如果長期受到風化殘積就會形成這類土壤,厚度不會超過十毫米,最小不會低于兩毫米。
1.2粉質粘土
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色是粉質粘土的主要顏色,粉質粘土的可塑造性非常強,能夠適應多種變化,所以在開展硬塑處理工作時經常會應用到粉質粘土,同樣以粉顆粒和鉆顆粒為主要呈現形狀,而且無論是強度、韌性還是壓縮性都沒有太突出的地方,但是勝于各項均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坡積,厚度不會超過八毫米,最小不會低于一點五毫米[1]。
1.3中砂
中砂在顏色上和殘積砂質粘性土一樣,都是以褐灰色、灰白色以及灰黃色為主,并且飽和度同樣不遜色于殘積砂質粘性土,但是在密度上只是一般水平,主要形狀都是顆粒狀,并且直徑不會低于0.03毫米,總體體積只有七分之一是由泥質組成的,有些中砂的顆粒直徑較粗,這種中砂我們稱之為粗砂,主要是因為沖洪積而產生的,在厚度上不會超過五毫米,而且不會低于1.15毫米。
1.4淤泥質土
淤泥質土的顏色相比于以上三種更為簡單,只有灰色和深灰色兩種主要顏色,而且淤泥質土的流塑性以及飽和性非常突出,粉粒狀和粘粒狀是其主要形狀,圖紙非常的均勻,而且在形成過程中內部會夾雜有些許腐貝殼、植物殘渣或者已經腐朽的木材等物品,所以土壤會帶有少量的腐臭味道,并且有些淤泥質土會含有少量的細砂一級粉細砂。和以上所提到過的土質相比,淤泥質土對于搖震的反應非常小,切開之后內部非常的光滑,而且干強度很大,但是也有這韌性非常差的缺點,海積是淤泥質土的主要產生原因,厚度非常大,最高有十一毫米左右,厚度最小也要有三毫米左右[2]。
1.5素填土
素填土的顏色依然有三種主要形式,分別為雜色、深灰色以及灰色,在濕度上會有很強的優勢,而且間接的導致粘性土成為素填土的主要組成成分,在土壤當中素填土由于有很多的粗砂和碎石,所以土壤中的雜物質量非常硬,土壤密度也非常差,使用素填土施工就需要高質量的夯實技術。由于素填土內部有些時候會有一些植物根系,所以在殘破積臺處經常被用于耕種土地上,厚度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七米,但也不會低于零點五米。
2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
2.1管樁加固法
具體操作方式是講鋼筋混凝土的管樁在施工現場開展灌注工作,在施工階段需要利用薄壁管樁機以及薄壁筒樁鉆機,是當前施工工作中較為常見的新樁型。原理是讓樁筒內部能夠和土體融合在一起,讓土體和管樁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從而提升阻力作用,讓每一個樁體所能夠承受的重量都能夠得到增強。管樁加固法的承載能力強,而且較為性價比非常高,樁體的使用壽命也非常長,而且能夠有效縮短工期,由于對土壤的要求較小,所以比較適合在軟弱地基當中使用[3]。
2.2加筋技術
想要在軟弱地基中的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使用加筋技術,難度要更大,而且對于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加筋技術主要是指將一些能夠加固的材料加入人工填土的當墻或者是路堤內部,包括鋼質的條、帶或者尼龍繩、鋼筋混凝土等人工的合成材料等,將樹根或者碎石樁以及土錨、禿頂等打入坡內也叫做加筋。加筋主要是讓土體能夠擁有更強的抗剪性能,并且不易出現彎曲,能夠負擔更大的壓力以及拉伸,讓地基能夠承受更強的壓力,有效減少地基出現沉降狀況,提升建筑施工質量。
2.3塑料排水板加固
塑料排水板加固法在道路橋梁施工當中,是一門比較新穎的處理方法,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在軟土層當中添加塑料排水板,在插入階段應該注意插入深度必須有明顯的不同,之后在對土層施加壓力來讓土壤內部的水分通過塑料排水板升到土壤上層,然后將水分引流到砂墊層當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顯著提升軟土地基的承受力,讓軟土地基更加方便開展道路橋梁建筑施工,塑料排水加固法由于施工操作流程方便,而且見效快,并且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受到業界的廣泛歡迎,并且隨著實踐經驗提升,技術水平也在不斷進步[4]。
2.4換填土處理法
換填土處理法在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主要是為了幫助土壤墊層的荷載應力得到增加,并且讓軟弱層的荷載應力得到降低,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明確土層當中的應力實際情況,才能更好的提升地基穩定性。換填土處理法的適應性較強,在很多土層當中都可以使用,包括各類暗溝、暗塘、濕陷性黃土地基以及上文提到過的土壤當中,換填土處理法都可以使用,所以說適合廣泛推廣。當施工人員在軟弱地基的施工過程中發現軟弱地基的形狀容易發生變化,無法承載過高壓力,并且土層較薄時就可以講土層挖開并運走,使用其它材料填埋,在選擇材料階段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上文提到過的土壤,并嚴格按照技術標準開展夯實處理,穩固地基[5]。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建筑腳步不停邁進的今天,如何通過各種處理技術來提升施工質量成為主要施工目標,尤其是在軟弱地基當中,更是要保證處理方法的合理性,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軟弱地基的道路橋梁建筑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讓我國的經濟水平能夠和諧穩定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祥,金偉江.淺議我國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5(23):326.
[2]魏述鋒.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處理方法[J].商情,2017(35):183.
[3]殷巧珍.探析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商品與質量,2016(32):186-186.
[4]盧建偉.如何處理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弱地基[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3):165-165.
[5]李荊.淺談道路橋梁工程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5):2025-2025.
作者:張朵 張乙博 單位:南陽市宛通公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內鄉縣分公司 南陽市宛通公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