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就要努力地對地理教學進行創新,并不斷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教學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學方式,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要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使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與專業素質。首先,教師的教學方式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優化,在教學中充分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談一點對于創新教學的看法。
一、創新要有側重點
要想有效地實施地理教學,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抓住他們的學習心態,我們不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緊密結合教材,還要對教材進行靈活地使用,以免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死板之感。首先,在備課時,教師要條理清晰,語言方面也要簡潔精練,稍微加一些幽默感進去,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不會感覺枯燥。此外,教師還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也要對課堂氛圍進行及時的調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最后,課堂教學之后,教師要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課堂知識的延伸,采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來提出要求。如進行地球經緯線的學習時,由于該知識較為抽象,我就為學生推薦了一些與此相關的影片,讓他們拿著地球儀去觀看影片,以便對經緯線有一個更為生動、形象的了解。
二、將創新與板塊整合結合起來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盡量避免單純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些概念性的東西也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這樣學生不僅對地理知識更感興趣,他們的記憶也會更為牢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逐漸得到提升。很多教師拘泥于當前的教材的版塊,沒有對教學進行突破,這就使得教學過程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順序,難以得到優化。為了促進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地理教學的創新,教師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對自己的知識面進行全面的拓展,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整本教材,并對教材中的各個章節和板塊進行梳理,將它們進行合理、有效地整合,采取最佳的教學方案。如進行地球的環流的學習時,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先對地球的各個洋流進行講解,再講洋流間的循環,最終講地球的環流,而是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思路,先為學生講了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讓學生明白它將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很大的危害,具體到中國的地理環境來講,會產生怎樣重大的影響。最終,筆者向學生提出:厄爾尼諾現象是地球環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說很快就將學生帶入到地球環流的學習中來,他們對于地球環流有了濃厚的興趣,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學習中來,順著教師的指引完成了知識的學習。
三、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雙邊互動的過程,在不同的班級里,即使是講解相同的內容,教師也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講課體驗。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非常積極,認真聽講,教師講起來也會有很大的動力;相反如果學生缺乏興趣,課堂上做小動作,教師也難免會受到影響,打亂自己的思路。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多鼓勵學生提問,使學生能夠勇于面對問題,面對自己的錯誤,不要害怕問得不好被同學嘲笑。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與知識接受能力,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知識的傳授量進行增大或減小。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倡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每四、五個人結為一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探討,共同提高。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小組進行有效地指導,并鼓勵學生多觀察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現象產生的原因,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求知欲充分激發出來。(二)學校的考核機制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和改良要將教師的考核與學生的考核分開,具體到教師上來說,不能再單純看升學率與分數,還要綜合考慮教師的教學模式、創新方式、課堂互動等因素。新課改要求我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單純依靠分數去衡量學生是否優秀,這樣做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也會對他們今后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阻礙。雖然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成績非常重要,但是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對于那些學習非常認真但是卻沒有很好地提高學習成績的學生,教師更要將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來進行指導和鼓勵。
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
在新課改的推行過程中,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創新學習方式,與時俱進,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利用網絡搜集和下載一些有用的資料、課件等。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努力將復雜的知識變簡單,一些較為復雜的地理圖要引導學生以簡便的方式進行總結和記憶。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與讀圖分析相關的習題,采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五、為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
新課改倡導新的教學模式,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因此,我們要努力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舞臺,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展現自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行探究式的學習。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加靈活,也會得到全方位的拓展,當他們在地理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就可以結合教具進行模擬題目測驗,然后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最終找到答案。如進行“溫室效應”的學習時,筆者就為學生組織了一場辯論賽,讓學生對城市和郊區受溫室效應的影響進行分析,看看誰的描述最為準確,理解的最深刻。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走上講臺,大膽地展示自我。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倡導和踐行新的地理學習模式,使學生對地理有更深的認識,愛上地理學習,并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地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海華.高中地理:創新型教師培養與創新課堂的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15(77):128.
[2]彭建睿.新課標視野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212.
作者:李強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