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力設備制造業發展與投融資特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為電力系統穩定可靠運行提供設備的電力設備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運行情況、市場空間以及行業投融資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商業銀行的業務機會、目標客戶類型以及開發策略,并提示相關風險。
關鍵詞:電力設備制造業;產業鏈;商業銀行;投融資策略
近年來,電力體制改革走向深化,國企改革持續推進,電力設備制造業發展獲得重大利好。隨著產業結構逐漸得到優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應用領域需求擴大,電力設備制造業的融資需求、咨詢服務和跨境金融業務類需求也顯著上升。鑒于電力設備制造業的行業周期特點和當前的政策優勢,商業銀行可針對行業內的重大技術創新、企業兼并重組、企業出海等領域進行重點關注,對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完善電力設備制造業信貸政策,針對企業需求,創新開發新興金融業務,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
產業鏈分析
1.產業鏈介紹
機械加式、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和絕緣制品等行業即為電力設備制造業的上游行業,以鋼材、真空滅弧室、銅材和互感器以及絕緣制品等為主要原材料。上游行業的產品制造與供應基本上形成了市場化,并且能夠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電力設備制造業受到上游原材料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市場價格以及性能的不穩定。中游產業鏈是電力設備制造加工行業。下游產業鏈即為收入來源,涉及面十分廣泛,以電網和工業行業領域為主,而電網行業主要包含聯網工程、風電輸送、大型水電、煤電水電建設、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等多方面的工程。電力設備的需求隨著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而持續擴大,從而推動電力設備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反之亦然。
2.產業鏈上下游運行現狀及趨勢
(1)上游——有色金屬:鋼鐵和有色金屬是電力設備制造業最主要的原材料,其供應情況直接影響電力設備產品的生產成本。從價格變動情況來看:鋼鐵方面,近年來,在產能過剩、需求增長緩慢等因素影響下,鋼鐵行業供過于求,價格呈現波動下行態勢。有色金屬方面,盡管部分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上漲,但是行業總體價格水平處于下行通道,價格指數均低于100[1]。總體來看,有色金屬和鋼鐵價格水平持續下行,降低了電力設備制造業的原料成本。然而,盡管原料成本總體下滑,但是人力成本、運營成本等上漲,導致行業仍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
(2)中游——電力建設:2017年以來,全國重點電力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明顯回升,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比2017年提高1.8個百分點,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有力帶動了發電設備需求,拉動發電設備產量增長。同期,電網建設長度逐年遞增。截至2018年末,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長達到3.77萬千米,總長度達到了71.6萬千米,對主要輸變電產品需求形成了較強的支撐。
(3)下游——電力需求:近年來,我國發電效率略有下降,電源投資速度持續放緩,電力需求增速下滑,但仍實現一定的增長,電力整體呈現供需平衡態勢。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用電增長速度創七年新高。另外,從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來看,發電設備利用時長隨著電力需求的增速降低而有所減短,全國超過6兆瓦(包含6兆瓦)的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利用時長均值為3969h,同比減短349h。電力需求不足將影響對電力設備的需求[2]。
行業規模及發展空間
1.行業規模
電力設備制造業是機械工業領域最主要的子行業,在機械工業資產總額中的占比達到25個百分點。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21967家,較2018年末增加352家;資產總計為62168.45億元,同比增長5.78%,增速同比提升2.80個百分點;負債總額為35303.02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3371.82億元,同比增長10.5%[3]。
2.行業空間
近年來,受應用領域需求擴大、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刺激,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隨著電網和電源建設投入持續加大,市場需求也會日趨廣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產值超過8.42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8.95萬億,實現利潤5112億元,進出口總額達2649億元。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的最新報告,預計到今年末,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3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
金融需求及特點
1.行業現金流分析
電力設備制造業的現金流向一般從上游原材料的采購開始,然后流向生產環節,再經由企業經銷商或者招投標等貿易方式流向電源、電網和工業等終端市場,并且資金與產品流向是相逆的。資金來源主要有行業利潤、銀行貸款以及從資本市場募集的資金三部分。
(1)招投標環節。汽車生產、軌道交通以及電力生產和供應等行業是電力設備產品的最終用戶,產品選定一般通過招標方式實現。生產廠商參加投標,以評定規則為依據來確定中標者,然后簽定技術協議和商務合同。產品的設計與研發都是基于用戶需求展開的,體現出品類多樣性和產品定制化等特性。在合約中留有部分金額作為質量保證金,直到質量保障期過后才會支付。
(2)原材料采購環節。電力設備制造業屬于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物料品規格多、采購成本相對高。一般企業采購時,大多選擇多個供應商供貨的采購模式,通過分配采購數量規避價格風險。同時,電力設備制造業對原材料需求量大,為規避市場上原材料價格上升帶來的波動風險,多數選擇按訂單計劃一次性采購模式,由于支付金額一般較大,往往采用預付定金分期結清的方式。
(3)銷售環節。電力設備制造業產品價格一般較高,為方便客戶需求,電器機械和器件制造企業推出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即在客戶購買設備時提供分期付款、銀行按揭以及融資租賃等融資方式。
2.金融需求特點
(1)研究與開發投入大。一方面,目前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擁有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較少,亟需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變化較大,企業為了保持自身競爭力和領先性,需要不斷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創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而研究與開發是一個長期過程,具有投入大、周期長、資金回籠慢以及技術推廣周期長等特點,因此該行業在研究與開發方面有較多的融資需求。
(2)短期融資需求量大,流動資金比較緊張。從產業鏈來看,因為原料成本占到電力設備生產總成本的80%,企業采購涉及到大額資金需求,比較依賴短期融資。再者,行業主要客戶大多是大型電網企業,電力設備公司通常需要先期墊付資金,積累大量的應收賬款,導致企業流動資金不充足。
商業銀行業務機會及開發策略
隨著新能源發電、城鎮化建設和軌道交通等一系列產業政策,智能電網、特高壓等重大工程陸續啟動,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將進入全面發展期,產業升級持續加速。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要將自身優勢發揮出來,提前布局,建立系統與特色化的產品與服務體系。
1.業務機會
(1)重點支持特高壓設備、配網設備制造龍頭企業。分析各細分行業發展前景,特高壓能夠實現遠距離、大規模和大容量的電力傳輸,有效解決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現實問題,建議商業銀行重點支持特高壓水變電設備制造業領域的信貸需求。同時,由于國家電網已啟動全國范圍內的配網自動化改造項目,建議積極介入配網設備制造龍頭企業,并與其他具有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開展全方位銀企合作。
(2)關注產業鏈上下游原材料供應商、電網等領域的業務機會。建議關注上下游產業鏈中受政策利好、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發展前景好的一些領域,圍繞電力設備制造業產業鏈,向上延伸至原材料供應商,向下延伸至電網、電源和其他耗電工業中的優質企業,并采取適當的業務模式擇優支持。
(3)關注行業兼并重組和國企改革帶來的業務機會。由于電力設備制造業正處于兼并重組的活躍期,建議積極關注相關業務機會。除關注行業內部兼并重組外,可積極關注不同行業跨界兼并重組,上下游產業鏈兼并重組。隨著頂層設計逐步完善,電力設備制造業國企改制將會持續推進,也將形成新的經濟金融環境,如融資需求和咨詢服務類需求上升、增加跨境金融業務等,建議關注國有電力設備企業改制帶來的業務機會。
(4)關注“一帶一路”走出去相關業務機會。在絲路基金扶持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電網建設將加快,同時發展中國家本土設備企業技術落后,進口依賴度高,為我國電力設備出口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有助于我國電網企業進一步提升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建議積極關注核電、智能電網等領域的業務機會,并采取適當的業務模式擇優支持。
(5)聚焦重點區域電力設備融資需求。從各區域的發展機遇看,行業規模、市場份額和利潤等在全行業領先的省市無疑是發展電力設備制造業的重點區域。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和遼寧等省份區域內已實現一體化發展,相應配套產業建設齊全。同時,這些地區擁有優質的鋼鐵、有色金屬企業和電氣元器件供應商。加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經濟水平高,電力需求旺盛,線路規劃健全完整,建議積極支持上述區域融資需求。
2.開發策略
(1)加大信貸傾斜力度。一是緊密關注特高壓輸電、配網自動化改造以及新能源發電等行業政策動態,充分考慮項目特點,提高信貸支持力度,針對具有競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重點中小企業優先給予支持,積極爭攬政府支持項目。二是充分利用貿易融資、流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貸款建立不同層次的信貸產品組合。
(2)加強全產業鏈信貸支持。一是以行業發展特征、潛力和產業鏈價值為依據,向電網和有色金屬等一些關鍵性的企業推廣產業鏈營銷,將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服務網、管理制度、專業人才和信息系統等各項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上下游行業公司提供資產管理、代收付以及投資咨詢等各方面的服務。二是針對具備較強還款能力且資金流穩定的項目,在抵、質押品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加大對整個產業鏈的信貸支持。
(3)提供專業的國內外結算服務。一是打造現代化支付結算平臺。鑒于電力設備制造業屬于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現金流較大,商業銀行可根據企業規模量身為其打造與之匹配的結算服務,通過開展網絡現金管理和理財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對資金流入、流出、盈余和短缺等資金周轉各環節的科學管理。二是提供專業理財服務。商業銀行可對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提供富余資金理財服務,如單位協定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不同期限理財產品組合認購等。三是提供跨國結算服務。建議結合商業銀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為進出口企業提供跨國結算、進口開證、押匯和代付等境外采購融資服務和出口押匯、貼現和保理等出口融資服務。
(4)探索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一是加快推動票據融資業務。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推進,商業銀行票據融資作為短期融資工具的一種,越來越受企業青睞。建議商業銀行針對大型電力設備制造業開展票據融資業務,加快企業間資金周轉促進商品交易,既可實現業務盈利、改變資產結構、保持高流動性,又可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升經營效益。二是積極探索“研發信貸”業務模式。盡管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在國際上已有一定的基礎和競爭力,但從整體來看,多種核心零部件仍需進口。未來仍需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建議商業銀行緊抓業務發展機遇,針對試點企業研發提供研發信貸支持。商業銀行將中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整合機構資源,捋順風控、抵押擔保和變現等各個環節,促進電力設備制造業穩步發展。
(5)開展融資租賃業務。一是與租賃公司合作,即下游公司向租賃公司開展設備租賃,租賃公司向商業銀行貸款,將設備進行抵押。基于專業運作模式,這項業務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專用設備不允許進行抵押的限制(如醫院、高校等事業單位)。二是與電力設備公司合作,簽訂三方合同,供貨商向銀行貸款采購設備,下游公司通過分期付款進行設備租賃,資金結算完后,供貨商依舊具有設備所有權。三是發揮信用中介和顧客資源優勢來提供融資租賃咨詢服務,幫助下游公司以滿意的價格獲得設備。
(6)創新信貸風險管理模式。一是正確把握行業技術周期和發展特征,健全信貸準入機制。針對產業發展前景進行深入研究,對電力設備制造業相關政策、行業市場和技術等展開追蹤分析,把握好行業發展走勢。二是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方法,建立成熟高效的評估體系來評估無形資產質押融資。對擔保品類加以創新,擴大其范疇,推出股權、知識產權和應收賬款質押等不同產品。
參考文獻:
[1]陸燕蓀.我國電力設備行業競爭與合作的戰略思考.電器工業,2002,(1).
[2]王立鑫,李莉.淺析電力設備行業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中國市場,2019,(8).
[3]吳琦.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的新機遇.能源,2016,(12).
作者:金然 單位:農銀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