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協調發展淺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中,電影音樂元素尤為重要,通過音樂展現電影中人物心理情緒變化、故事節奏變化、凸顯典型戲劇矛盾,這表現出電影音樂藝術別樹一幟的一面。為了闡明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之間的協調發展關系,本文就探討了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的相互結合與協調發展作用,最后基于電影音樂的審美特性例證電影音樂與電影藝術的協調發展過程。
【關鍵詞】電影音樂;電影藝術;協調發展作用;審美特性;《陽光燦爛的日子》
在電影藝術中,電影音樂能夠刻畫人物形象、展現故事情節矛盾沖突、進而推動劇情向前發展,電影音樂雖然形式簡短,但它所渲染的氣氛氛圍在推動劇情發展方面是起到較大作用的。所以說電影是否優秀,其中一點必然取決于是否擁有好的電影配樂音樂。
一、電影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價值作用分析
電影音樂被引入電影藝術以后,它為電影所帶來的美學形式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它為電影藝術的空間構建與優化帶來一定突破。不同于非電影音樂創作,電影音樂的創作風格必然要契合影片主題,它的音樂表達、內容情緒伴隨電影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在對電影細節拿捏方面非常到位。就以對電影人物心理感受的反應為例,電影作品在拍攝過程中會運用到音樂,充分表現人物心理及其變化,不同性格、背景的角色人物其背景音樂是完全不同的,這就形成了不同人物角色的代表性音樂主題。在觀眾觀看人物肢體動作語言過程中,也希望通過音樂來推測劇情發展變化,優化電影主題思想,它所表現出的電影主題思想就是人物角色的矛盾與沖突,根據不同電影不同的后期剪輯形式與藝術表現手法,必須選擇相匹配的電影音樂,此時就產生了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之間的共鳴,讓音樂、電影本身具有更加頑強的生命力。而在烘托電影畫面氣氛氛圍過程中,電影音樂具有其獨到之處,它所強調的是一種民族性文化特征,主要希望觀眾能夠借此機會感受到不同的環境氛圍,鋪墊電影故事情節,這為觀眾感性觀影創造了一定條件。就不同年代而言,電影藝術中所采用的音樂表現形式、樂器等等都各有不同,而它們在協調電影畫面氛圍、故事情節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當然,電影音樂在創造敘事節奏過程中注重極強音樂節奏感,這種節奏感與電影畫面視覺節奏相呼應,如此才能確保電影畫面整體協調。在電影表達故事情節過程中,也存在視覺與聽覺相反的藝術表現節奏,它也能突出影片主題,在強化影片思想表現上也相當出色。所以說音樂節奏本身在表達影片畫面之美的過程中表現出色,利用攝影鏡頭轉換可以凸顯電影主題[1]。
二、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的結合協調發展分析
電影藝術是對現實生活中諸多要素的真實寫照,所以音樂與電影二者密不可分,電影音樂就是為影視作品而生的。考慮到目前社會經濟表現形式不同,音樂藝術表現也有所不同,在電影作品中,電影音樂應該占據主導地位,賦予電影特定烙印,引發觀眾共鳴。就以國產電影《戰狼2》為例,它其中的片尾曲音樂播放過程中出現了“敬請期待《戰狼3》”的字樣,整個音樂節奏、情緒相當激昂,引發觀眾無限遐想、熱血澎湃。在《戰狼2》影片中,所有的音樂內容都與電影故事情節內容相契合,處處向觀眾傳達一種“中國力量”的積極信息因素,令觀眾產生一種愛國主義情感共鳴,同時也能幫助觀眾回憶起某些經典戰爭電影的經典橋段。實際上,《戰狼2》在強化觀眾視覺效果的同時,也通過電影音樂藝術來刺激觀眾聽覺,引發觀眾回憶共鳴[2]。從狹義層面來講,電影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所承載的人物角色情緒變化與真實情感非常突出,它令人物形象變得鮮明生動。例如在《從你的全世界走過》這部影視作品中,其插曲名為《全世界誰傾聽你》出現于電影中的最后一幕,即男女主人公在稻城重逢的一刻。歌曲所營造的畫面氛圍非常甜美溫暖,即一種鄉村感覺,同時在音樂中也運用到了輕節拍來平緩、溫柔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真諦,為觀眾帶來無限美好遐想,這一類音樂的加入就充分展現了電影音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價值。可以說,音樂對于電影結構以及故事情節敘述內容的展示是相當直觀但也含蓄的,它讓影視作品在結構內容表現上更加飽滿,甚至用音樂銜接故事情節、穿越時空。例如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許多影視片段背景中都響起了《國際歌》,例如在成冬青演講過程中、學生考托福過程中、模擬簽證過程中都響起音樂,為電影添姿增色,它作為影片中最重要的敘事元素存在,輔助推動電影故事情節向前發展,感染觀眾觀影情緒。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電影音樂是能夠與電影藝術相互協調發展的,其音樂的最大特點就是將電影作品主題、人物性格作為主題,然后根據影片故事情節、觀眾需要設計音樂,讓觀眾從觀感到心理層面上都產生一種音樂共鳴,波及情感變化,與電影這一視聽藝術相映生輝。在電影藝術中,可以將電影音樂作為是流動的畫面,其主要表現呈現在兩大方面上:第一,追求視覺共融,確保電影音樂與影視作品本身實現水乳交融;第二,追求聽覺協調,令電影音樂語言融入到電影語言中,達到一種藝術統一效果。在電影音樂中,對于畫面和人物語言的音響協調是必要的,因為它能夠為影視作品中的故事情節服務,實現電影整體藝術感染力提升[3]。
三、基于電影音樂審美特性的電影音樂
與電影藝術協調發展案例簡析在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導演是關鍵,例如在姜文導演1995年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就表現了姜文獨特的藝術視角與審美觀念。在這部影視作品中,音樂不僅僅是配合畫面的敘事工具,它在自身敘事能力與情感抒發能力表現上也非常獨特,主要通過音畫結合手段來產生大量的戲劇性敘事效果。所以下文就以《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例,分析電影音樂審美特性,分析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相互協調表現方式。
(一)對時代象征的音樂表現方式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時代象征藝術表現非常突出,這其中就引發了大量的音樂記憶,通過這些音樂記憶就能加深觀眾對于影片的理解方式。在觀眾看來,音樂記憶的彰顯就是對音樂信息傳遞的結果,結合音樂定位來體現音樂創作者的創作水平,這是對影片中特定時代情感的精確定位。在影片一開始,就有革命歌曲《毛主席,革命戰士敬祝你萬壽無疆!》,而相襯托的影片畫面就是湛藍的天空、毛主席標志性的面龐映入觀眾眼簾,這首歌曲代表了一代人的時代記憶,所以這段電影音樂映襯了一個時代符號。在影片中,這首歌曲由劉維維重新演繹,新版本相比于老版本更加大氣磅礴,整體音樂配合畫面更加具有沖擊性,影像畫面色彩也相當鮮明,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與聽覺刺激,這種音畫結合的方式也迅速將觀眾帶入到那個特殊的年代。當然,影片中還出現了經典蘇聯歌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以及中國紅色革命歌曲《頌歌獻給毛主席》等等,它們所反映的都是對特殊年代的精彩定位,有效引導觀眾對影片內容產生共鳴。
(二)對人物情感象征的音樂表現方式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這部影片中,所采用的電影音樂主觀性特點表現到位,在抒發情感、優化創作方式方面相當出彩,它直觀地為觀眾帶來了移情情感體驗。影片中,姜文通過音樂主觀性特征將主人公小馬對于性的幻想清晰呈現出來,但這種感受是虛無縹緲的,所以必須通過電影語言暗示以及電影音樂渲染表達出來。例如影片中采用了《鄉村騎士間奏曲》(馬斯卡尼),這一音樂對片中米蘭人物角色的刻畫入木三分,它也承載了主人公馬小軍所產生的對于米蘭的異性意識,以及他對性的幻想與渴望。在影片中,大量隱晦的鏡頭語言表達下,米蘭洋溢著一種少女所獨有的青春、陽光、健康一面,她的笑容單純,讓馬小軍怦然心動。另外,影片中給出了米蘭的腳踝特寫,這種充滿著青春期荷爾蒙的赤裸鏡頭更激發了馬小軍對于女性的性幻想。在此時,《鄉村騎士間奏曲》就以音樂的形式來表現性幻想,它所渲染的人物情感象征特別突出。整體來看,這一段音樂旋律憂郁纏綿,將馬小軍內心中那種渴望初戀、渴望女性、渴望性的悸動娓娓道來,觀眾從音樂也可以了解到馬小軍對米蘭動了情[4]。從上文一段描述看來,電影音樂中的主觀性特征表現是非常明確的,它所攜帶的情感要素就是主人公的情感要素,這為觀眾帶來了更為直觀的情感體驗,也深入了解了主人公馬小軍,讓觀眾對影片產生情感共鳴。綜上所述,《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在電影音樂選用上完全不同于獨立音樂作品,它的功能性較強,完全服務于電影故事情節。不過考慮到影片受制于蒙太奇電影藝術效果結構制約,它并不遵循隱喻發展邏輯,但完全貼合于電影作品藝術風格。在影片中,所有音樂都遵循片段展現形式,將電影影像畫面聯系起來,也將影片中人物的命運發展聯系起來,體現影片中空間與時間的巨大跳躍性,令影片劇情更為連貫和統一[5]。
四、總結
在電影藝術表現過程中,注重影片本身與電影音樂的相互協調發展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據電影的主題思想內容來創作電影音樂,表達電影故事情節的不同情感內容,將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巧妙結合起來,確保電影音樂在表演與欣賞層面上合理應用得當,處處體現電影音樂的重要價值。當然,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二者是共融共生的,它們無法從影視作品中單獨剝離開來,這也充分體現出電影音樂的審美特征。
參考文獻:
[1]路璐.淺議電影藝術與電影音樂的協調發展[J].聲屏世界,2020,454(01):58-59.
[2]趙珂.音樂與電影藝術的融合之路——音樂劇電影的創作特征分析[J].當代音樂,2019,626(05):130-131.
[3]趙燕.當今電影音樂的創作理論與藝術特征[J].2012,(4):128-129.
[4]楊光.電影音樂的審美特點及藝術性研究[J].中國文藝家,2019,(003):40.
[5]杜翊菲.淺談〈雨中曲〉中音樂對電影敘事的構建[J].戲劇之家,2020,(6):84.
作者:胡瑋畔 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