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新聞采訪攝像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采訪是電視新聞的基礎,拍攝是電視新聞的關鍵,因此,只有用心拍攝和采訪,才能保證電視新聞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才能倍受觀眾的歡迎和喜歡,這就需要拍攝者必須具有良好的拍攝專業能力。本文就電視新聞采訪中應注意的攝像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訪;攝像
電視新聞采訪實際上就是一個拍攝的過程,對拍攝者的技術要求特別高。這就要求電視新聞采訪拍攝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拍攝出優質的畫面,為后期剪輯節省時間和成本,保證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一、深入新聞現場
新聞本就是瞬間的,變化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事件發生便會成為過去,所以新聞采訪拍攝一定要切實記錄場景。電視新聞采訪的拍攝對新聞播報的整體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攝像者則是電視新聞采訪報道的決定性人物。因此,想要使新聞采訪報道具有優質的質量,攝像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明確的新聞觀念,在拍攝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挖掘新聞現場,從而加強電視新聞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力。在報道重大新聞時,各個媒體機構都會極力爭搶現場拍攝,這就需要拍攝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首先要選取恰當的拍攝位置,選擇全面化的拍攝角度,在保證畫面質量和鏡頭完整的基礎上,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抓到獨家新聞。
二、記錄好現場音
電視新聞的真實性要求電視新聞采訪必須保留現場音,現場音大體上分為兩種,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一般性的現場音就是在記錄圖像時,記錄下來的聲音,這種現場音一般不會特別清晰,也不會特別完整。而特殊性的現場音主要包括了鼓掌、說話以及現場的音樂音響等等,這種特殊的現場音,一定要完整清楚。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聲音在后期制作和編輯時,不會配置相應的解說,主要就是播放現場的聲音,因此必須清晰。而且如果特殊現場音的記錄不清楚、不完整,會給后期制作帶來巨大的麻煩。
三、畫面的構圖美
電視新聞采訪是即時性和紀實性的,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后期制作和編輯,所以拍攝一定要保證畫面的整體美感,給觀眾帶來一個賞心悅目的畫面。這就要求拍攝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將畫面的構圖做到最好,給觀眾一種美好的視覺享受。
四、擅長抓住細節
電視新聞采訪的拍攝主要是記錄整個過程,這就要求拍攝者必須不斷更新報道觀念,對動作性的狀態進行強化描述。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通常拍攝的場景就只有一部分,缺乏相對應的動作場景和具體描述。但是描述其實是影響新聞采訪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必須加強對動作描述的高度重視。拍攝者可以嘗試在拍攝過程中,加入一些擁擠鏡頭和場景近鏡頭,更容易引發觀眾的感受,進而更好地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誘發觀眾對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改進傳統拍攝
在電視新聞節目時間限制的影響下,電視新聞的采訪時間都很短,并且為了保證采訪的整體質量,適應時間短的特性,后期的制作通常要進行長時間的剪輯,以及鏡頭的切換,通常還會進行鏡頭補拍,這就使得會有很多瑕疵。電視新聞采訪節目應該嘗試改善傳統的采訪拍攝,采用一些不間斷的拍攝方式方法,盡量避免拍攝一些空鏡頭,為后期制作節省更多的時間,播出完整的拍攝現場,這樣不僅能夠給觀眾一種真實感,還能保證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
六、強調編輯意識
伴隨著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采訪中的傳統播出方式和編輯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了。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增加自身的真實感,開始嘗試采用直播的方式,這就要求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拍攝一定要具備強烈的編輯意識。拍攝者在發現能夠拍攝的對象時,要充分調動自我主觀能動性,將自己放置在編輯的位置上,再進行拍攝。并且在拍攝的過程中,加強對鏡頭連接的重視,這樣既能為后期編輯制作節省更多的時間和成本,還能進一步提高拍攝的數量和質量。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拍攝是非常關鍵的元素,所以,必須加強對拍攝的高度重視。拍攝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拍攝時,要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思維狀態,對拍攝鏡頭、拍攝現場、人物活動要有全面的了解,注意拍攝中的關鍵問題,才能拍攝出更加優質的新聞畫面。而由于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本身就是即興創作,所以拍攝者要具有果斷性,盡量做到避免后期編輯,進而實現直接播出的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振宇.電視新聞拍攝中的剪輯意識[J].科技資訊,2015(01).
2.張政委.電視新聞攝像的編輯意識[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05).
作者:袁國文 單位:張家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