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怎樣做好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展環境下,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各行業原先生存模式,尤其對于新聞業而言,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對傳統電視新聞形成了一定沖擊。文章以此為背景,考慮到文字編輯工作在電視新聞行業中的重要性,可將其作為優化電視新聞內容質量、鞏固電視新聞品牌地位的重要路徑來建設,在順應新時期發展勢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發揮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優勢。現從新時期環境對于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的新要求、新影響出發,提出改進優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優化策略
基于當下信息環境,電視新聞行業文字編輯工作職責范圍擴大,與以往相對固化的工作模式相比,既面臨著新的挑戰,也承擔著新的責任。很大程度上,文字編輯工作質量決定著電視新聞的內容質量,是受眾衡量新聞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在新的社會發展時代下,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需要找準時代脈絡,做好正確定位,并依照新時代要求完成適當轉型,推動整體電視新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新時期電視新聞文字編輯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
1.1需具備信息整合能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聞媒體所面臨的新聞信息量也與日俱增,對文字編輯的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較大考驗。一方面,文字編輯需要在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據時間節點、事件要素等條件進行縱向把握,通過對已知條件的客觀審核來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另一方面,還需要在信息處理的前提下保持對于熱點事件的敏銳度,明確新聞信息價值定位,使得所整合、處理的新聞信息能夠更好地發揮社會功能,進一步鞏固電視新聞媒體的話語權地位[1]。
1.2需具備內容把關能力
除了整合大量信息外,文字編輯還需要針對所的內容進行深度把關,以保障電視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所謂“把關”,主要指針對內容所代表的價值觀點以及可能構成的社會影響進行剖析與預判,同時充分明確電視新聞傳媒的社會角色,從“再創作”角度對所篩選的信息進行潤色處理,在不違背原意的前提下提升語言文字傳播效力[2]。同時,結合當下電視新聞受眾的興趣傾向,盡可能地篩選、呈現具有吸引力的新聞內容,從而擴大電視新聞信息傳播范圍。
1.3需具備客觀思考能力
對于電視新聞傳播行業而言,淺顯的文字稿件或主觀傾向過重的語言表達均會對新聞質量產生一定影響,甚至直接影響著媒體品牌公信力[3]。因此,這便需要文字編輯在常規把關基礎上融入客觀的剖析與思考,以達到豐富信息層次、優化新聞質量的目的。一方面,在表層信息處理基礎上,需要通過多視角轉換來綜合審視其中蘊含的社會導向價值,以客觀態度適度輸出觀點,在發揮新聞引導效應的同時防止對觀眾造成干擾;另一方面,經過客觀思考后,需對語言、措辭的風格做出適度調整,融入時代氣息,更便于觀眾解讀。
2新時期對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2.1信息流通效率加快,傳播影響擴大
傳統電視新聞行業運行模式中,文字編輯所承擔的職責更多集中于材料搜集、稿件組織等,在信息流動效率相對較慢的狀態下,工作范圍也具有一定局限性[4]。隨著新時期視域下電子信息技術、自媒體平臺等新興事物的涌現,新聞信息的流通效率開始逐漸加快,對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向。一方面,為跟進信息時展步伐,電視新聞文字編輯需要以更高的投放效率參與到文字產出過程當中,且編輯方式也開始脫離單一的純文字組織模式,穿插的要素開始增多,專業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電視新聞作為媒體權威代表,得益于新時代信息傳輸渠道的豐富性,所發揮的信息傳播影響也不斷擴大,對于文字編輯工作的嚴謹性、準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傳統模式相比,文字編輯工作對于電視新聞行業的影響也出現一定增長。
2.2受眾關注要素增多,表達要求提升
新時期環境下,新聞受眾群體基礎增長,且在教育普及下,信息識別水平、關注話題層次也不斷提升,對于電視新聞的質量具有了更高要求。在這一趨勢下,文字編輯工作作為電視新聞傳輸的重點環節,面臨的職業要求隨著受眾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尤其在話題篩選、表達方式等方面,需要緊跟受眾關注熱點,及時獲取有效信息,再組織為新聞信息,為觀眾呈現當下要聞[5]。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觀眾能夠接觸的信息維度相對有限,關注重點也更多集中于國家時事、民生現狀等要素,新時代信息開放環境下,大眾開始對各類行業熱點、奇聞異事等信息類別保持密切關注,信息維度較之以往更為豐富多元。而針對不同內容的新聞報道,需要以不同風格、措辭的語言進行描述,這便對文字編輯的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新聞呈現形式的增多,未來電視新聞行業文字編輯的工作范圍還將出現進一步變動。
3新時期做好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的主要路徑
3.1融合新興媒體優勢,強化輿論導向功能
與新興媒體相比,電視新聞媒體有著不可比擬的地位優勢,但從技術、形式等角度看來,新興媒體則占據著更具時代性的優勢。基于文字編輯工作視角,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興媒體并非呈完全割裂狀態,可適當將新興媒體優勢融合于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當中,使新聞信息帶來的輿論導向功能得以強化。首先,善用大數據技術,規避盲目且繁冗的信息量擴張環節,轉而通過精準抓取數據變動節點、觀察受眾反饋重點等形式提高信息傳達效率,進而通過客觀的分析總結形成后期調整依據,使文字編輯工作效能得以提升。其次,參考新媒體渠道的開放性、多元性特征,電視新聞媒體可嘗試適度開放對話功能,如針對具有爭議性的社會輿論事件,首先做好調查工作,提取主要要素公之于眾,并引導觀眾參與到事件討論、分析與延伸思考中來,一方面可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擴大新聞影響力,引發深層社會思考。另外,文字編輯作為電視新聞表達主體,需在對話過程中主動樹立正向標桿,將社會思潮引導至健康層面,充分發揮輿論導向功能,達到帶頭“正視聽”的目的。
3.2完善內容建設渠道,加速推動資源復刻
在現有的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模式基礎上,可進一步加大與新時期信息傳輸特征的銜接力度,不斷針對內容建設渠道加以完善,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應進一步增長。一方面,可考慮在不轉移工作重心的前提下推動電視新聞媒體的轉型發展,以“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形式展開內容建設,集兩者優勢于一體,在優勢共享的基礎上重塑文字編輯工作框架,使最終傳播效果更貼近時代需求。例如,占據電視新聞媒體界龍頭地位的中央電視臺已于近年來創建了新媒體運營平臺,文字編輯的工作重點也逐漸被劃分為兩個不同方向,實現了同一資源的不同維度傳播,將資源復刻效果發揮至最大化。另一方面,在完善內容建設渠道的基礎上,電視新聞媒體的文字編輯工作也可適當增加表現形式,如跳出單一的文字表述框架,以圖文并茂、影音結合等形式深化表達效果,進一步提高新聞信息利用率。
3.3加大版權保護力度,提高信息傳播價值
信息時代下,電視新聞信息的版權價值不斷升高,同時也更易受到盜用威脅,在缺乏有效保護的情況下容易對新聞信息的文化創造效應構成不良影響。因此,為提高電視新聞信息傳播價值,在文字編輯工作基礎上需進一步加大版權保護工作力度,由意識建設的方向著手,通過加入防盜鏈、注明來源、追究違規者法律責任等措施強調產權保護重要性,維護電視新聞媒體的文字價值地位。同時,利用電視新聞品牌效應,加大關于版權保護重要性的社會宣傳,堅決抵制其他媒體平臺擅自盜用、二改文字信息的不正當行為,由根源上發揮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的標桿作用,同時正視信息環境下的正向影響與負面影響,在結合現實需求的情況下完善自身文字信息生產鏈條,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文字編輯作為電視新聞行業的重要工作崗位之一,在新時代環境下需要及時跟進社會發展勢態,結合行業定位與話語權優勢,不斷完善工作建設,為電視新聞媒體的地位鞏固及未來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王建宏.地市臺新聞欄目文字編輯工作淺談[J].新聞研究導刊,2019(7):127,247.
[2]張志芳.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創作”策略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23):136.
[3]黃柳蘋.電視臺文字編輯的再創作方法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5):74-75.
[4]崔鴻.電視社會新聞文字編輯的思維取向及語言駕馭探析[J].科技傳播,2018(16):51-52.
[5]崔鴻.大數據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創新分析[J].電視指南,2018(14):111.
作者:古扎麗努爾·熱西提 單位:博爾塔拉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