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代下,隨著經濟發展的高質量轉型,傳統產業的結構大調整,國有企業迎來了效益提升的歷史機遇,以及管理改革的全新挑戰。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作為主力軍之一,如何打造新模式、培育新業態,是新一代建筑人需要深思的重要課題。對于企業而言,資金是日常運營的血液,是生存發展的命脈,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為對象,探討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加以健全,為我國建筑業的新業態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
在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作為主力軍,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更是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單位。自改革以來,建筑施工企業一直致力于創新管理模式、推動技術革新,取得了頗為顯著的成效,但受傳統業態特征等因素的影響,在資金管理方面尚有不足。因而,必須加強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提升整體管控能力,為建筑業的長遠發展營造良好的資金環境。
一、資金管理對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意義
(一)保持資金流動,降低財務風險眾所周知,建筑工程短暫兩三年,長則七八年,前期資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長,日常運營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一旦缺少充足的流動資金,設備配置、物資采購、工資支付等便有可能中斷,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將陷入停工停產的困境。因此,有效實施資金管理,可以保持資金流動,降低財務風險。以中鐵建設集團為例,為了突破資金造成的發展瓶頸,集團以資金管理為主線,樹立“少花就是多賺”的理念,加強前期資金籌劃,推進財務集中管理,實現了資產負債率創10年最低、資金存度從零增至50%以上的佳績。
(二)控制項目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項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勞務用工、融資利息等。材料設備價格浮動大,技術更新快,加強資金預算控制,采取最優購置方案,能有效控制項目成本。勞務用工具有季節性等特征,根據工程進度安排資金使用,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而創新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也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實施資金管理的意義所在。中鐵建采用付款模式,向招商銀行融資3500萬元,年融資利率4.5%,此舉為公司節省了79.8萬元的資金成本。
(三)整合資源配置,增強市場競爭力對于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資金是最為寶貴的資源之一,也是引入技術、人才、設備等其他資源的重要保障。統籌分配集團資金,對資金實行集約化管理,能夠快速進行資金調度,滿足技術革新、人才引進、設備購置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各建筑工程的資金投入,進而優化資源整合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北京建工成立資金管理中心,將全部資金匯集于總部,資金池集約了全公司90%以上的貨幣資金,實現了資金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管理意識薄弱當前,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中,資金管理普遍存在著意識薄弱的現象,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領導層輕視資金管理的現實意義,將更多精力和資源布局在經營目標的實現以及質量管理的提升等方面,如建筑工程項目承包、新工藝技術創新,至于資金管理的日常研討、專題巡視、硬件配置遠不及其他。同時,由于資金管理會牽扯到某些管理人員的利益,“小金庫”行為、關系主義現象將被嚴厲禁止,為了謀取自己的私利,資金管理的開展受到了這些人的有意阻擾。二是基層員工理念落后,認為資金管理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并非自己的職責范疇,這樣片面的認知導致資金管理的局部性,在行動上表現為資金預算申報的敷衍了事、財務資金專項整治的不配合等。
(二)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眾多,資金需求量龐大,單靠內部來源的資金無法滿足需求,外源融資成為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就現狀而言,中鐵建等大型集團融資渠道寬廣,股票、債券、借款、租賃等形式多樣。但更多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規模有限,尚未在股票市場上市,銀行貸款仍是主要融資渠道,股票、租賃等權益融資匱乏,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財務風險過高容易出現資金鏈中斷甚至破產的局面。受融資成本高昂、資金管理不足的影響,河南省建設集團資金鏈斷裂,拖欠13.7億元債務不能償還,最后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除此之外,PPP模式、私募基金等融資問世不久,在資金運營、監督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之處,其風險性和規范性有待考量。
(三)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工程項目周期長,資金投入量大,經常出現資金沉淀的現象,導致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在開展工程建設時,企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卻不督促資金的回流,中標之后不及時辦理投標保證金的退還,工程達竣工狀態遲遲不提交竣工結算資料,質保期到期后遺忘質保金的存在,工程款等應收賬款催收工作不到位,導致資金長期滯留于企業之外,中國中鐵就曾因在建項目被拖欠280億元而出現經濟危機。此外,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數量多,地域范圍廣,2020年初上海建工有2000多項在建工程,分布于國內近百個城市。應業主要求,很多項目會在施工地設立一個或多個賬戶,資金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賬戶里,資金集中度低,容易出現部分項目缺少充足資金,而某些賬戶資金閑置未用。同時,面對如此分散且眾多的銀行賬戶,財務人員難以統一管理,許多都是由項目施工人員負責,其財務知識的非專業性,給銀行對賬等資金管理活動帶來難題。
(四)財務風險防范不足首先是流動性風險。資產負債結構錯配,資金預算形同虛設,備用金管理、資金盤點缺乏有效監督,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流動性風險居高不下。中鐵十五局集團在清理備用金時發現,部分款項年代久遠,有些項目經理或退休或離職,作為經辦人員的相關財務也有部分離職,備用金成為死賬呆賬。其次是信用風險??蛻粜庞谜{查不到位,資金拆借隨意、互保失控,債務人或被擔保人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自身資金虧損。中城建設通過企業互保融資通過8億元,為其他單位擔保3億元,當信泰集團發生資金鏈斷裂時,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城建設承受5000萬元的代償壓力,這成為中城建設破產的導火索。最后是匯率風險。在防范匯率風險時,某些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外幣資金管控不當,匯率對沖措施缺位,貨幣資金未及時匯兌而遭遇外幣貶值,中國中鐵曾因H股募集資金未能及時調回內地而匯兌損失41.37億元。
三、健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資金管理意識,倡導全員主動參與為了健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必須強化資金管理意識,倡導全員主動參與,切實奠定資金管理活動的思想基礎。一方面,提高領導層對資金管理的重視程度,在推動技術革新、訂單達成的同時,也要將精力放到資金管理工作上,必要時可以上升至戰略層面,尤其是那些資金狀況極為惡劣的企業。此外,還要定期開展會議研討、專題巡視,對資金問題進行整改,以降職、辭退甚至法律手段嚴厲懲戒“小金庫”等行為。另一方面,樹立基層員工先進的資金意識,使其認識到資金管理是全體員工的分內工作,每個人都應積極參與,進而確保各部門協作順利以推進資金管理工作。
(二)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豐富創新融資方式融資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是經濟活動的持續推動力,應當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豐富創新融資方式。采取股票、債券、借款、租賃等多元化融資組合,擇優選擇成本低的融資方案,將資產負債率維持在合理范圍內,確保負債運營的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對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施工設備開展融資租賃,依托供應鏈融資渠道與上下游企業互惠互利,還可以利用國有企業的優勢,通過地方融資等平臺獲取資金。在融資產品層出不窮的當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不能盲目從眾,要仔細考量PPP、BOT、TOT等新興方式的風險性,謹慎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融資模式。
(三)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合理調度企業資金首先,施工企業必須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及時辦理投標保證金、質保金等沉淀資金的退還,根據工程進度提交支付申請,安排專人負責應收賬款催收工作,必要時可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利益。對于供應商的貨款、農民工的薪酬等應付款,施工企業應當準時支付,以免滋生經濟糾紛付出慘痛代價。其次,成立財務共享中心,構建資金池管理模式,對集團資金進行集約化管理,制定銀行賬戶開立、付款、注銷等流程,禁止同一工程多頭開戶,項目竣工結算后要盡快將資金劃撥出來并銷戶,避免無用賬戶過多給資金管理帶來麻煩。最后,施工企業要統籌好所有資金的用途和進度,項目中斷或完結的預算資金,通過正規程序可以暫時調度到資金急迫的工程,將閑置資金充分利用起來。
(四)提高監督管理力度,切實防范財務風險第一,調整資產負債結構,使其兩者相匹配,嚴格制定執行資金預算,督促備用金的及時對賬和結賬,由出納人員對資金定期盤點,無論是盤盈還是盤虧都應深究根源,進而發現并彌補資金監督管理中的漏洞。第二,完善客戶信用調查,建立檔案開展信用管理,嚴格管控資金拆借、企業互保行為,限制拆借資金調劑范圍,理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關系,加強對互保問題的風險評估。第三,面對瞬息萬變的外匯匯率,施工企業必須基于謹慎性原則,為外幣資金設置一個合理額度,采用期貨合約等套期保值措施,對沖匯率變動給企業帶來的資金損失,依照外匯政策以及結匯批復,適時安排外匯資金的募集和兌換。
四、結語
對于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資金管理是控制成本提升效益的要點,是整合資源增強實力的關鍵,在建筑業高質量轉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資金管理意識薄弱、融資渠道較為單一、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等問題,本文認為理應強化資金管理意識,倡導全員主動參與,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豐富創新融資方式,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合理調度企業資金,提高監督管理力度,切實防范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謝喆.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淺談[J]納稅,2020(14):10.
[2]韓華.加強建筑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措施的探究[J]商訊,2020(14):31.
[3]藺曉輝.新時期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20(12):213-214.
作者:姚青華 單位:重慶玄天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