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體育教育的地位也隨之不斷提升。戶外運動訓練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傳授體育知識、鍛煉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效的戶外運動訓練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該文從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現狀、意義及可行性入手,探究了開展戶外運動訓練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體育戶外運動訓練有效途徑
1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現狀
戶外運動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其舉辦場所是在戶外。戶外運動不僅能夠使參與者近距離感受大自然,還具有一定的探險性與挑戰性,因此受到了廣泛歡迎。隨著當前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高校紛紛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中增設了戶外運動訓練項目,但是由于缺乏戶外運動訓練的經驗與優質的師資隊伍,在開展戶外運動訓練時,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使戶外運動訓練的有效性難以提升。而產生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是缺乏重視,從而制約了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開展。
2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意義
2.1豐富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
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較為封閉,訓練方式也較為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戶外運動訓練的引入,能夠加強校園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而突破傳統的體育教學課程的封閉形式,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戶外運動訓練可以說是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有力補充,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觀念,其有效應用不僅能夠完善大學體育課程體系,還能夠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豐富、多元化的戶外體育項目是完成新時代大學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助力[1]。
2.2提高身體素質,培養綜合素質
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戶外體育運動被引入到大學體育教學課程中,有利于使學生深切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并自覺投入到日常的體育鍛煉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除此之外,戶外體育運動訓練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敢于挑戰的精神,增強學生的活力,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提高其反應速度與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2.3增強團隊意識,提升班級凝聚力
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不僅是一種位于野外的體育訓練活動,還是一項團體性活動[2]。在戶外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團結友愛、互相合作,才能夠共同、高效地完成訓練項目。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說,由于自由可支配的時間較多,選座及選課方式的自由性,使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較少。戶外運動訓練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從而使班級的凝聚力得以提升。
3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可行性
3.1大學環境較適合,交通便利
大學校園的選址一般是在環境優美、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并且占地面積也較大。我國又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都為戶外運動訓練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外在條件。學生在參與戶外運動訓練獲得其教育與成長的意義的同時,不僅能夠領略自然的美麗風光,也能夠拓展視野。
3.2大學設施較齊全,資金充裕
大學校園內一般設有專門的體育學院,基礎設施相較于中小學也更加完善。高校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校友及各界人士的支持,這些都為戶外運動訓練的開展提供了資金來源。大學校園的師資隊伍也較為強大,為戶外運動訓練的開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因此,在大學校園內推行戶外運動訓練是十分合適的。完善的訓練設施與充裕的資金來源為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提供了有力的外在支持。
3.3學生管理較容易,通訊便捷
大學生具備完善的自主思維能力與較強的是非安全意識,為戶外運動的安全舉辦提供了基本保障[3]。在組織管理方面,大學生也更加有優勢,他們能夠自覺服從規則條例,完成訓練任務,保護自身的安全。除此之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幾乎每一位大學生都配備了一部手機,因此在舉行戶外運動時,與學生之間的通訊也更加方便,教師能夠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戶外運動訓練的安全,會選取合適的訓練場所,配備安全設施,以降低戶外運用的安全隱患。
4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有效途徑
4.1加強優質師資隊伍的建設
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優質的師資隊伍,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大學體育教學師資隊伍是十分重要的[4]。強大的師資隊伍是戶外運動訓練開展的基礎力量與安全保障。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戶外運動訓練不同于一般的室內運動訓練,發生意外情況的風險較大,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需要積極組建優質的師資隊伍以規避風險的發生。優質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大力引進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的大學體育教師;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校園內現有體育教師的培訓。一位合格的大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戶外運動訓練時,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敏銳捕捉危險信息,沉著應對突發情況。在大學校園內可以定期組織體育教師的培訓活動,包括專業性戶外運動訓練與戶外訓練緊急事故處理等方面的內容,并且鼓勵體育教師多參加戶外運動訓練專題講座與網上教學課程,提高對戶外運動訓練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了解。此外,可以通過實際的戶外運動訓練進行實戰演練,由具有豐富戶外運動訓練經驗的體育教師帶教經驗尚淺的體育教師,讓體育教師能夠在實踐中更加熟練的運用理論知識,并且深刻體會帶戶外運動訓練的各項要求。
4.2完善戶外運動訓練組織管理體系
在開展實際的戶外運動訓練之前,必須要從師資力量、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多方面進行考慮,以完善戶外運動的組織管理體系,保障戶外運動訓練能夠科學合理、順利高效地實施。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戶外運動訓練應當充分利用校內的資源設備,開展戶外運動訓練前的預鍛煉活動,使學生能夠基本具備戶外運動訓練知識與技能,以提高戶外運動訓練的順利度與安全性。例如,借助校園內的游泳池開展水上戶外運動項目的訓練,借助高低杠鍛煉學生的臂力,借助足球等運動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借助日常的跑步訓練增強學生的體格。
4.3精心設計戶外運動訓練形式
戶外運動訓練的種類較多,包括游泳、攀巖、潛水、戶外生存等。教師在戶外運動開始之前,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教學培養目標,在滿足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精心設計戶外運動的形式。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征,并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再綜合這些方面的因素設計最佳的運動訓練方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戶外運動。好的戶外運動訓練方式是建立在詳盡的理論知識教學與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之上的,因此在設計戶外運動訓練形式時,需要結合詳盡的理論知識教學,進一步鞏固學生戶外運動訓練的技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及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
4.4合理選擇戶外運動訓練內容與場所
只有科學合理地選擇戶外運動的訓練內容與場所,才能夠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目前的大學體育教學中,由于缺乏足夠的開展戶外運動訓練的經驗,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種問題與困難,因此需要體育教師進行深入剖析,對戶外運動訓練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考慮,不斷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戶外運動訓練的內容不能夠一味地考慮挑戰性與目標性,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置安排,以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因為訓練強度過大而導致學生受傷,挫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5]。
4.5做好戶外運動訓練的安全保障措施
戶外運動訓練是新時代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對學生體能素質進行綜合性訓練。刺激性與挑戰性是戶外運動訓練的獨特魅力,但是在這些特征之下,也蘊含著一定的危險因素,需要引起重視[6]。為此,要使戶外運動訓練能夠順利進行開展,需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以盡量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選擇場地時,盡量不要選擇環境復雜的區域,而且確定場地的過程中一定要事先實地探查,以排查安全隱患,規避可能存在的危險,及時制定應對措施。在戶外運動訓練開始之前,需要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提前對學生進行應變能力與反應能力的訓練,教授學生維護自身安全的方法。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督促與巡查,隨時與學生保持聯系。學校可以聯合專業戶外運動訓練的機構輔助開展戶外運動訓練,并結合戶外運動的特點與學生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訓練方案,以保證戶外運動訓練的安全有序開展。各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必不可少,各校之間可以互相分享舉辦戶外運動訓練的經驗及推薦場地,共同探索,共同進步。總之,戶外運動訓練一定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需要,拓寬學生體育運動的空間。
5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增設戶外運動訓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也是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有力舉措。科學有效的戶外運動訓練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提升,還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堅韌不拔的精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積極探究戶外運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實施途徑,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世勇.戶外運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措施[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1):133-134.
[2]黃代海.大學體育教學中戶外運動訓練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0):62-63,66.
[3]田志升.淺談戶外運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淄博師專論叢,2020(2):45-48.
[4]肖鴻宇.戶外運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措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10):158-159.
[5]苗鴻濤.在體操課教學中運用扁帶操的效果分析[D].廣州體育學院,2019.
[6]劉林朋.戶外徒步運動對舉重運動員疲勞恢復效果的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9.
作者:楊磊 單位:黑龍江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