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高校道路工程教學與改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現有普通高校工科教學,尤其是土木工程類教學中理論知識煩瑣、枯燥、專業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期間學生實際體驗性不強等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三點改進措施:課前課后觀看工程類電視紀錄片;結合“項目學習”教學方法,在課堂內以企業優秀工程匯報片為線進行串講;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鼓勵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之前進行專業見習并重視實習的考核與評價。
一、前言
工程類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兩個重要環節[1]。“道路工程”是一門土木工程專業必修課,課程知識面廣,敘述性內容多,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其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等設計原理和計算方法,同時科學闡述了施工方法及相應材料的要求[2]。目前,結合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將實踐環節的關鍵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上,并利用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堂教學內容改革或設計工作較少。老師和學生的心態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同時專業基礎課以理論基礎為主,在向專業必修課過渡期間缺少實例印象,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只顧“劃重點”,應試教育心態加劇,如此惡性循環。在專業課教學前2個課時,有必要以多媒體等方式展示道路工程項目全過程,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了解教學大綱,在后續的學習中不至于枯燥。
二、教學改進方法
傳統教學改進方法中,多以PPT課件上課的形式呈現。但根據筆者走訪調研,高校教師的PPT課件水平參差不齊,多以大篇幅文字為主,內容多且泛。隨著網絡和自媒體的發展,學生接觸土木工程實例的方式愈發多樣化。本文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認知。
(一)合理利用工程類電視紀錄片近年來我國被稱為“基建狂魔”,這個外號源于近年來中國一系列大規模基建建設和超級工程。截至2018年底,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48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14.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基于一系列的大型工程的興建,其配套的電視紀錄片也應運而生,其中《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通過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等5個超級工程,講述五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張張大網;另一個紀錄片《超級工程》同樣展現了5個重大工程項目:《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將那些鮮為人知、可以稱得上驚心動魄的建設過程納入《超級工程》的鏡頭。這些工程類大型電視紀錄片可以作為很好的課前課后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觀看。其高質量鏡頭片段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現場工程,更加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土木工程,提高專業興趣、樹立專業自信。
(二)結合“項目學習”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土木工程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讓學生去了解具體的土木工程項目,在了解的過程中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完善他們自身的土木工程知識體系,形成以理論指揮實踐的一種學習模式[3]。但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切身體驗項目實例,針對這一難題,筆者提出以視頻的方式展現。隨著無人機的興起,該設備已被廣泛用于工程設計施工[4]。經過調研,筆者發現很多施工及設計單位已將無人機充分融入工程設計中。以長沙市某設計院為例,從招標步驟開始,即采用無人機進行線路勘察,并以該片為基礎,采用視頻編輯方式突出設計難點及要點。同時,一般道路設計中,“道路工程”的主要章節內容,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等方面均會涉及,相較電視紀錄片,設計院航拍匯報片的展現角度更專業。建議學校與設計院進行校企合作,以設計院的優秀工程航拍匯報短片為資源,在課程中進行串講,讓學生不用上工地實際踏勘也能全過程的感受工程設計,為其之后的職業規劃提供基礎,了解各階段的土木工程。
(三)加強專業認知實習工作認識實習是高校工程教育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工程實踐知識、更好地適應當前工程類就業環境;[5]同時,通過認識實習可以有效檢驗專業教學成果,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短板教學。在學生基本適應大學學習與生活之后進行認知實習,可以讓學生盡快區分中學與大學教育的不同,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學專業。[6]認識實習可以讓學生認識未來職業,了解各崗位對專業知識、實操技能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專業針對性更強,以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傳統專業認知一般設置在專業課之后,其目的是保證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碰到問題能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老師在解答過程中也不至于過于費力。但其缺點也在前文提及,大部分學生在上課之前沒有任何實習經驗,導致理論學習過程中沒有對比物,致使課堂內容不易懂。建議老師在開課之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簡易的認知實習。該認知實習與傳統實習的區別在于:(1)簡單見習,可在校內及周邊進行,老師帶隊,以市政道路為例,根據現有路面損傷為引講解路基、路面及排水結構。時間控制在1天左右。(2)以初步認知為目的,不要求實際操作。
三、考核與評價
實習考核是對認知實習的重要評價環節,現有實習評價多以實習報告為主,形式單一且容易造成形式主義。本文建議考核與評價的方式多樣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現場記錄實習是一個三維立體、多感官的學習過程,期間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帶隊老師要建議學生多看、多想、多記,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動態現場記錄,如錄制重點環節視頻等,在實習結束后能再現實習過程,使學生對于實習過程有宏觀把控。記錄的內容盡量真實、全面,以便后期整理與總結。
(二)實結可以以總結報告的形式完成,該總結需由個人獨立完成,通過獨立撰寫實習報告這一形式,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總結的能力,對認知實習這一過程進行系統凝練,是整個認識實習的個人精華部分。對于認知實習報告,其要求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三)實習匯報強調的是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集體完成實習任務并對小組成果進行展示。鼓勵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無論是PPT演示、視頻短片匯報、還是代表講解,帶隊負責老師應在實習任務完成后及時給予評價和打分。并參考集中打分制與民主打分制相結合,讓老師與學生都積極準備并參與。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也越來越多,相應地,教師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應對多元化的學生。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指的是PPT幻燈片教學,更多地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積極探索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像、聲音、文字三者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對于信息量大、專業性強的內容,更宜采取現代化信息科技技術,如本文提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學生提供全過程工程類數字資源。認知實習作為本科生實踐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對于學生充分吸收理解本專業知識、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認知實習內容需要注重全面性,更重要的是專業針對性。集中認知實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故其組織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實習考核與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實習,以提高認知實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郭振超.土木工程專業認知實習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2):59-62.
[2]方薇,李盛.“道路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7):139-140.
[3]齊瓊,楊瑞英.以項目模式為核心的土木工程教學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7):189.
[4]劉細梅.無人機在土木工程應用中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重慶建筑,2019,18(1):41-43.
[5]王澤,劉立,宗蓮松,田榮燕,王文奇.道路工程概論課程實驗實習環節[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14(2):176-178.
[6]李乃梁,任海兵,段天宏,李玉鵬,李小林.工業工程專業企業實習組織模式與保障措施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32):31-32.
作者:張銳 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