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修史的檔案管理及利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修史工作需要檔案工作者提供系統、準確的檔案利用服務。這就需要檔案工作者熟悉館藏,甄別檔案資料,具備多種技能,掌握多方面的檔案檢索和利用工具,能有效開展檔案利用服務。
0引言
檔案工作的目的在于利用!進入新世紀,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航空工業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檔案、技術資料信息系統的建立,各種通用數據庫、專題數據庫的打造,極大地推動了企事業單位檔案、資料專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也為航空工業檔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了數據運用、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和知識服務支撐,同時也使檔案利用呈現了多方位、多用途、多方法、多手段的功能,為檔案利用服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航空工業利用檔案修史工作就具體體現了這一點。中國航空工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20世紀80年代修史的基礎上,從2012年開始,開展了新一輪航空工業史的編修工作,逐步推動了中國航空工業總史、系統史、專題史、企事業單位史、型號史和以《老照片》為代表的史料編修工作。這些工作,離不開史料的收集,史料的征集,檔案收集、甄別、選用工作。修史工作的開展,也為檔案管理和檔案利用創造了條件,提升了空間、拓展了利用范圍和展現了檔案利用工作的成果。
1求真務實,是修史工作的基本要求
修史工作需要檔案工作者提供系統、準確的檔案利用服務。航空工業修史工作,是一項系統的文化工程。不管是航空工業總史、專業系統史、專題史、型號史還是其他修纂工作,都離不開檔案的提供利用。這對檔案工作者充分熟悉館藏、提高檢索效率、開展編研工作,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1.1熟悉館藏,仍是檔案工作者基本素養熟悉館藏,才能有效地利用館藏。在修史的過程中,會大量地利用到各門類的檔案、企事業單位史,會利用到文書檔案中黨務檔案、政務檔案、統計報表、上下行文等等。這些檔案中,各類會議紀要、大事記、請示、報告、批復等在修史中,對于理清歷史事件脈絡、決策程序和內容、改革程序和做法、人與事的基本情況都有清晰的記載。而型號定型檔案中,定型報告會把型號立項、研制過程、重大事件時間內容信息,結果和評價都有完整的敘述。而基本建設檔案,把配套型號的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內容、面積、設備、安裝調試和投入使用記錄等完整地記錄下來。通過梳理,就可得到修史所需的基本素材,加上人員信息和作用、評價,結合科研項目和科技課題信息,就可以把建設項目技術水平提高的途徑等情況梳理清楚。同時,結合照片的使用,更能較全面地描繪出整個歷史發展的面貌。要達到以上目的,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具備全面的檔案管理知識,對檔案門類和檔案內容非常熟悉,以達到修史有需求、檔案能滿足的目標。同時,由于現在檔案工作者只負責一個或幾個門類的檔案,不能全面了解館藏,文檔與科檔之間不能充分溝通協調,對有效和全面利用檔案也提出了挑戰。1.2甄別檔案資料,提供準確的檔案信息服務,是檔案工作者必備的條件數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檔案資料,門類多、數量大、介質不同,都是歷史發展的原始記錄。由于年代久遠,制成材料不同,其歷史性雖不容懷疑,但其準確性仍可商榷。數十年的技術發展,檔案材料仍有系統性準確性不佳的問題。用于修史,如果準確性有問題,必對史料的真實性產生影響。檔案形成的材料中,有當年手寫的、有鉛字打印的、有電傳打印的、有計算機打印的,由于自動化程度不同、手工的失誤,雖當時經過審校,仍有很多錯誤、錯字、筆誤等問題,需要檔案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進行甄別。比如,有的鉛印的打字統計報表中,存在單位統計由“萬元”,誤打為“萬美元”的,有把姓名的拼音打錯打誤的,年代久遠了,就會“以訛傳訛”。雖然不是很大的謬誤,但一旦入史,輕則“貽笑大方”,重則影響修史質量!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具備甄別檔案能力,既要熟悉館藏,也要對歷史檔案和歷史背景有多方面的了解,只有長期積累和不斷學習實踐,才能逐步具備這些條件。1.3信息技術運用的不平衡,需要檔案工作者具備多種技能,有效開展檔案利用服務隨著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運用信息交互技術、檢索技術、數據庫建立及數據挖掘技術和縮微技術提升檔案管理水平。但由于各單位應用信息技術水平各不相同,出現了重開發、輕利用,重成果、輕基礎,重全文、輕著錄的情況。這對檔案利用,特別是修史過程中有效檢索,帶來了不利影響。例如,開發檔案信息系統時,比較重視信息提供利用的覆蓋面,讓多數人在線通過檢索目錄查找檔案,由于著錄不全或不系統,一般應用不能及時準確查到檔案,可能會由于時間緊迫轉而采用別的辦法查找利用。但修史不同,修史是建立在有事實依據的基礎上進行的梳理、總結、提煉工作。史從事出,必須以原始檔案為依據。如果著錄不全,查找不到原始檔案,是不能做出歷史結論的。尤其是照片檔案,因為修史過程中需要相關圖片,如果歷史久遠,照片檔案著錄又不齊全準確,不能判斷照片的具體內容、人物和事件,就會給修史帶來重要影響。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不但熟練掌握現有信息系統的檢索方法,還要具備特別的技能,能根據線索,應用縮微靶標檢索、通過文本目錄檢索、運用出版物內容檢索,甚至根據檔案中某個線索,提出查找聯系人、當事人進行回憶,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修史的需要。同時,要求檔案部門在系統開發后,加大存量檔案信息的電子化工作,確保館藏檔案逐步電子化并著錄完整,為利用服務創造條件。
2注重史料挖掘
開展檔案編研注重史料挖掘。開展檔案編研,是檔案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需要檔案工作者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拓展檔案利用的層次和水平,進行檔案資料匯編、產品簡介、編寫檔案館指南、基建工程簡介、大事記等不同形式的編研工作,是檔案利用的重要方法,也是修史的基礎條件。2.1重要史料挖掘,要求檔案工作者有較高的眼光和能力重要史料的挖掘,需要檔案工作者熟悉檔案館藏,同時具備敏銳的思維和較高的眼光,才能在高層次配合修史工作,提升修史工作的水平,為修史和提出歷史評價提供堅實的檔案基礎。我們曾經發現,不論是修企業史還是修型號史,某些檔案本身只在某一個方面起到作用,但其檔案作用不能完全反映修史服務。如在修史過程中,曾查到中央領導20世紀80年代初視察某航空企業指示:企業也應該實行合同制;工廠職工多,可以實行三班倒,把工人組織起來參加培訓,提高技能。雖然對修企業史、型號史不具有直接的作用,但把這段史料用于軍工史、改革史則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具備很高的素質,充分理解修史的意義和提供檔案史料參與修史的重要性,通過平時檔案編研,為修史提供經過挖掘的、重要的史料。2.2掌握多方面的檔案檢索和利用工具檔案管理從20世紀80年代末,經歷了以檔案管理達標升級的基礎管理和現代化管理的發展歷程。由于技術進步,檔案管理從分散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由基礎管理向現代化管理、由紙介質向多媒體介質管理、由手動檢索向電子檢索手段、由目錄級向全文級檢索管理提升。由于檔案從歷史積淀向知識管理發展,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提供檔案資料為企業發展服務、為修史服務,對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為檔案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給檔案管理者提出了挑戰,特別是對修史這項檔案利用服務提出了挑戰。一是要求檔案管理者為了提供利用這個中心,必須熟悉呈指數級擴大的檔案館藏;二是一個優秀的檔案管理者,不但要熟悉館藏,還要掌握不同時代、不同門類、不同介質的檔案,隨技術進步掌握相應的檢索方法,達到為不同對象服務的目的;三是除了檔案管理外,還要了解和掌握資料、圖書、報刊等這些媒體信息的主要內容,為修史和其他檔案利用服務。這些服務工作,所需的檢索工具多,涉及檔案檢索服務面大、內容龐雜,只有掌握更多的檢索工具,才能真正利用好歷史檔案和當前檔案,為修史工作服務。
3結論
修史,只是檔案利用的目的之一。隨著航空工業第二輪大規模修史的開展和大量的修史成果的呈現,突出了檔案管理成果對修史工作的支撐與支持。在修史工作中,也發現了檔案管理中存在的短板與問題。需要在后續的檔案管理中,不斷運用多年來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成果,解決檔案管理提供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修史與新的、多方面、多媒體的檔案利用提供服務。
作者:萬小瑛 單位:航空工業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