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歷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初中歷史有效性教學的思考
1.提高自身教學基本功為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心中有教材、胸中有教法、目中有學生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歷史的教材編排并沒有規律性,知識點比較模糊和零散。教師要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熟悉歷史教材的編排體系,整合教材,為了使知識系統化,要理清歷史各部分發展的線索,建立歷史知識的框架,通過對比、梳理把課本上零散的知識用圖表或框架清晰地表現出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準備與整合,是落實課程目標、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教材內容熟悉于心就明確了教學重難點,再根據學情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學生活動,選擇運用教學媒體,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上去了。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前提
新課標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它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神奇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常用的方法有傾注關愛之情、以疑激趣、創設情境、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歷史課外活動等。二要訓練學習方法,要建立學習小組,訓練合作學習、小組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師生、生生有組織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參與式教學,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發揮好學習小組的作用,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了,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可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3.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為關鍵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結合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重大事件準備史料讓學生閱讀,教給學生閱讀史料、歷史地圖的方法,訓練學生分析因果、動機與后果等的歷史思維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探究鍛煉學生表述歷史的方法。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究便捷的記憶技巧,教會學生掌握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堅決避免死記硬背。
二、結語
有效性教學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在考試指揮棒的引領下,初中歷史教學必須以最新的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歷史科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歷史學習,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要求,從而實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盧生文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