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教育的高校聲樂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聲樂教學的方法也在逐步完善,作為專業性特征顯著的高校聲樂教學,需要繼續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完善現實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學水平、課時設計、興趣激發等方面持續提升,本文在客觀分析高校聲樂教學現狀及不足后對聲樂教學如何提升提出具體完善措施。
關鍵詞:教學創新;聲樂教學;高校教法
經過近些年的不斷發展進步,素質教育的大旗已經在神州大地展開,素質教育的體制已經初具規模,高校聲樂體系的轉變已經悄然發生,形成了較為科學的結構。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發展步伐加快,高校的教學體制為了適應改革的推進應當有進一步發展的明確目標。教育的創新是素質教育推進的核心要素,為了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質量提升,理論界高度重視教學創新,但如何在高校聲樂教學當中進行改革創新仍舊值得深入研究。要實現創新教學與高校聲樂教育的具體操作相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文正是在探討創新教育與聲學教學如何深入結合的問題之后,針對分析出來的聲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創新教學與聲樂教育體系的緊密結合點,通過兩者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高等教育界的聲樂理論教學實踐提供科學化的發展指導。
一、創新教育對于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創新教育的提法是在素質教育得到普遍重視之后開始受到理論研究關注的,廣大高校教師通過教育發展規律的探究,從內到外,由表及里的推進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理論探討,創新教育理論體系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發展規模。理論界通常認為,創新教學的實質就是為了學生的利益,從學生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入手,以人為本,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的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型的創新人才,為國家輸送更多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新型人才。創新教育強調以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關注學生各種方面的素質提升。創新教學方法已經形成了相互聯系的理論體系,根植在教學領域的各種環節,從微觀層面影響到高校聲樂教學的方方面面。創新教育和高校的教學方法結合之后,對教學環境、師資力量、學術資源等產生了反應,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當中。上述因素又反過來影響了高校的聲樂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提高學校的整體能力關鍵在于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強校園的人文環境建設,首先要完善教學設備,其次教學條件和宿舍條件也需要提升,要關注設施的人文特性,這些潛在的因素影響到了學習聲樂的學生的素養生成,在注重創新教學的同時,注重整體的人文規劃。而學術的資源與研究的氛圍則與聲樂的教學水準有著深刻影響,一所大學總體氛圍的生成除了受到歷史積淀的影響之外,還與當職校領導的水平直接關聯,教師和學生也必須共同為了學校的大環境而努力,高校的聲樂教學需要好的大環境影響,需要學生養成一心向學的態度,需要要良好學術氛圍的烘襯,只有培養出濃厚的學習氛圍,擁有了雄厚的學術群體,才能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聲樂教學強調藝術屬性,藝術來自于文學又獨立于文學,如果藝術脫離了文學將失去藝術的生命力,音樂是人類智慧的最終結晶,作為人類智力成果之一,音樂可以為其他學科的進步提供支撐,也可以為其他領域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與研究的動力與激情,如果沒有音樂的高等教育將是不完整的,聲樂作為音樂教育中關鍵課程,從來不可能和創新教學相分割,相反,還受到了創新教學的深刻影響。雖然學校聲樂教學的基本面會受到學生素質和學校大環境的影響,但必須首先強調的是創新教學對于聲樂教育的巨大影響力。但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對高校聲樂教育現狀的分析。
二、基于創新教育的高校聲樂教學大環境現狀分析
自素質教育在學界全面鋪開以來,聲樂教學處于快速進步的時期,在教學條件和教學水平上都有提升,具體到學科結構、招生質量、教學水平來說,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音樂人才的數量和素質都有提升。在高等教學辦學規模大幅提升之后,聲樂教學本身的發展目標進行了多方位的調整,適應了改革的需求。在理論進步方面,聲樂教學的手段進行了多方位的改進,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效果。但是,在快速發展進步的過程當中,在創新教學越來越緊迫的現狀下,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依舊有需要提升的空間。本文著重分析現實中的如下問題:
(一)聲樂的教學體制需要補充
創新的教學環境是高校教學進步的發展方向。創新教學的指導思想有宏觀趨勢和微觀操作規則的區分。就高校聲樂教學總的大趨勢來說,就是在改革中將創新教學的觀點滲透到具體的執行層面,作為高校聲樂教學的效果考核標準。從理論上來說如何將總體目標細化為教學細節,將創新教學的指導思想落實在具體的教學領域,依舊是現實中的一個棘手問題。經過多年的探究,實踐中創新缺位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創新教學和聲樂教學的關鍵銜接環節始終缺失,這導致了教學環節缺少大的指導方針。再具體到聲樂教學的細節而言,則是在科目設置和器材配置以及課程安排方面,都采用音樂學院的固定化模式,這樣就阻止了鼓勵創新的大氛圍,難以體現到鼓勵創新的總體指導思想。
(二)音樂教師的指導思想還不夠新穎
雖然整個教學學界都已經在強調創新教學,但是高校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高校教師特別是高校的聲樂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很多因素影響,這個群體并沒有完全貫徹到創新教學的理念,很多聲樂教學的具體操作流程還停留在原始的階段。但是創新教學的各個環節是緊密聯系的,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了斷裂,則會影響到整個教學的大環境。因此在音樂教師的培養方面,關注音樂模式培養的細節尤為重要,具體到師資力量的培養中,需要關注到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非常復雜這一現象,在高校領域,音樂教師多為中年偏多,雖然他們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并且學術素養高,但是在教學模式上容易固化,雖然尊重傳統但是教學觀念容易固定,在知識層面上也難有快速發展的途徑。具體到現實表現上,則往往出現年輕教師容易接受創新教學的措施,但中年老師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他們在策略上表現出差異性,難以形成互補優勢。從教育的具體方式而言,中年教師的方法容易因為沒有及時更新而落后,如果教學方法沿著口授,教師示范,學生學習等老辦法,教學變成了講授,而忽略了音樂史、樂感、藝術氛圍等方面的提升,可以考慮將歌劇鑒賞等提升綜合素質的課程納入到普通的教學環節當中,將聲樂與美學的提升結合起來,將美的享受帶入課堂,教會學生欣賞美。在教學途徑的擴展方面還需要深入研究。
三、關于聲樂教學創新教育的關鍵節點
藝術教學的內容中聲樂教學繼承了發展的普遍規律,但是藝術教學也有音樂教學所不具備的特殊性。音樂相對于藝術整體而言,具有特殊的要求,聲樂更加注重情趣的提升,注重藝術素養的培育,藝術技能的提升也相對重要,其余在于用人的聲音,培養的目標在于提升人的聲音的藝術性,重點不在于對于某一樂器的掌握程度,因而更能體現出對人的整體素質的提升。在聲樂教育的創新中更加注重如下關鍵問題。
(一)根據教學具體規律創新聲樂教學的目標體系
聲樂是人的聲音的美的表達,聲樂的核心在于人的聲音的培養,歌唱藝術的核心在于人的發聲,人的發聲有時也會受到人的心理的影響,從生理因素而言,人的聲音可以通過技巧加以把握,而人的心理因素是無法通過技巧加以掌控的,人的緊張心理、恐懼心理和抑郁氣質等因素,都會改變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在創新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提升人對環境的適應水平,培養教學過程當中的良好師生關系,增加老師與學生溝通的頻率,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大型表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競賽,一是積累經驗,二是改善緊張心理。在學科體系教學當中,要制定科學的培養方式,促進學術理論體系循序漸進的培育,要對學生從學習的層面加以培養,在社會屬性而言,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從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兩個維度,從專業上分析學生的發聲條件、聲音結構、聲部特征,合理安排齊唱、獨唱等演唱形式,對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聲唱法等培養細節,應當從科學論證的角度規范教學模式,如此才可以構建出符合學生學習特性的聲樂教學創新體系。
(二)創造出創新教學的環境
要實現創新教學理念和聲樂教學的流程化統一,在學生、教師、管理層三個環節把握整體的流程體系。領導層是關系到整體教學體系大局,教學目標制定、以及教學策略決策的制定人,從宏觀上把握創新教學的大局。教師關系到聲樂教學的具體環節,是與學生的主要溝通者,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題,是老師教學的對象,三者在教學體系當中相互關照,共同作用,因而需要營造出三者相統一的創新教學體系。領導層要以創新教育為依據,制定以人為本的具體教學目標,開展切實可行的教學調研活動,制定出具體的執行措施。教師層面要積極營造濃郁的聲樂學術環境,為學生提供關闊的發展空間,營造良好的練聲環境,促使教學和課后練習互相提升。同時,教師應當組織適當的音樂競賽等團體活動,開展豐富的課后練習形式,為學生打造藝術實踐和練習的舞臺。音樂教師面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應當根據創新教學的要求,適時調整具體的培養方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點,不斷開辟教學的新路徑。在教學環節中,始終堅持學生是主體這一指導觀念。做到創新教學就是要不斷打破聲樂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定位應當是教學的引導者,要引導學生學會探究,讓學生在體驗當中學會創造,培養出學生對于聲樂的想象力和領悟力,不用權威的觀點束縛學生的思維。而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也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聲樂知識的提升,在提升中關注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馮華.高師學前專業聲樂教學創新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曹云華.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思考[J].大舞臺,2013,09:215-216.
[3]李麗.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藝術科技,2013,03:288.
[4]張華.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研究探索[J].亞太教育,2016,23:216.
[5]范菲.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戲劇之家,2015,21:186.
[6]郭晉瑞.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研究[J].大眾文藝,2014,07:212-213.
作者:毛建勛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