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精準扶貧下的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闡述了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與精準扶貧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工作的有效舉措,認為應讓大學生明晰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高校應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對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實施嚴格管理,農村教育扶貧結束后應系統總結相關經驗。
關鍵詞:精準扶貧;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考核
一、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與精準扶貧之間的關系
精準扶貧相對于傳統粗放式扶貧方式而言,是在扶貧對象、扶貧方式以及扶貧措施等方面更為精確的一種現代扶貧方式。精準扶貧相對于傳統扶貧方式而言,具有更加強調脫貧目標實現性、更加強調脫貧措施有效性、更加強調脫貧對象認同性以及更加強調脫貧效果穩定性的特點[1]。近年來很多高校積極倡導組織在校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2]。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與精準扶貧之間具有重要聯系:
(一)精準扶貧為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提供思想指導精準扶貧這一戰略思想的提出,不僅是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更是我國政府解決新時期貧困問題的必要措施。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可有效促進農村教育扶貧進程的加快,盡快實現農村教育“脫貧”[3]。為科學實現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需在精準扶貧理念指導下科學實施。唯有如此,方能讓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更具科學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二)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有助于精準扶貧目標實現近年來,為實現農村教育扶貧,黨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采取了諸多有效措施。如加大農村地區的教育經濟投入,加強農村地區師資隊伍建設等。雖然如此,離農村教育扶貧目標的實現仍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路要走。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可充分發揮大學生這一知識群體的力量,有效推動農村教育扶貧目標的盡快實現[4]。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不僅讓更多大學生有機會回報社會、回報國家[5],還可幫助更多農村貧困人口提升知識文化水平,讓更多農村貧困人口運用知識改變命運,改變自身的經濟貧困狀況。
二、精準扶貧視域下促進大學生開展農村教育扶貧的具體建議
(一)讓大學生明晰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一是高校應通過宣傳條幅、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宣傳專欄等,大力宣傳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二是高校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組織管理者應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向在校大學生宣傳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其中輔導員是與大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人,在此過程中尤其是應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語言引導、播放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實況視頻等形式,讓大學生明晰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6]。三是廣大媒體也應對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情況進行積極報道宣傳,讓大學生明晰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意義。
(二)高校應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高校領導應對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的開展予以充分重視,積極倡導組織在校大學生參與至農村教育扶貧中來。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將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計劃中去,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間組織在校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二是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應以自愿為基本原則,對于那些積極參與農村教育扶貧且在農村教育扶貧中表現優異的大學生,高校應予以嘉獎,并將其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經歷寫入大學生檔案。三是高校組織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應首先精準識別目的地[7]。確定農村教育扶貧目的地后,可與目的地教育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建立聯系,共同確立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計劃。四是對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大學生進行系統培訓。目前,幾乎所有在校大學生并無任何農村教育扶貧工作經驗,若高校冒然組織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很難取得理想成效。所以,為讓大學生具備足夠的農村教育扶貧勝任力,在參與教育扶貧之前必須對其進行系統培訓。培訓講師可由具有豐富農村教育扶貧經驗的教師和大學生擔任,培訓課程內容應提前科學預設。培訓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方可準其參與高校組織的農村教育扶貧活動中去。
(三)對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實施嚴格管理一是當地村委會、村民、學校負責人、教師等應對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大學生進行實時考察,當發現有大學生在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過程中存在不認真負責的現象,應予以提醒,如屢次提醒仍不改正,應對大學生所在高校負責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的管理者進行溝通,由其對相關大學生進行酌情處理[8]。二是對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工作量及工作成效進行考核。考核由指導教師負責執行,評價主體可由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全體大學生、被教育扶貧的對象及指導教師、被考核大學生等四方構成。考核結果應第一時間告知被考核對象。如被考核大學生對考核結果存在異議,可在3天內向所在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小組的指導教師進行反饋,并由指導教師根據反饋情況實施科學處理。
(四)農村教育扶貧結束后應系統總結相關經驗一是高校應總結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活動中獲取的有益活動組織經驗、組織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提出科學對策,避免下次組織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活動時出現同樣問題[9]。二是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的大學生也應及時進行總結,如撰寫教育扶貧。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結束后,高??梢髤⑴c此次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的大學生每人撰寫心得體會,由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的管理者或相關指導教師審閱,梳理并解決問題[10]。對于每次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結束后總結的材料,應作為今后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的有益檔案材料[11]。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是在精準扶貧的大背景下開展的一項有益活動,有利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積累,農村教育扶貧目標盡快實現。因此,高校應對大學生農村教育扶貧予以充分重視,積極倡導和組織在校大學生參與農村教育扶貧活動,發揮更多在校大學生力量,為農村教育扶貧助力,為精準扶貧助力。
參考文獻:
[1]方汝燕.“人力資本”視角下的農村教育扶貧[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9,(02):23-25.
[2]邢慧斌,楊青,朱彥伊.教育扶貧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精神扶貧”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教育文化論壇,2019,(12):25-26.
[3]沈費偉.教育信息化:實現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戰略選擇[J].中國電化教育,2018,(12):21-26.
[4]張國獻.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共享困境與化解路徑[J].理論學刊,2018,(07):32-36.
[5]黃巨臣.農村教育扶貧“項目制”:運作邏輯、執行困境及應對策略[J].寧夏社會科學,2018,(03):96-100.
[6]肖梅.社會組織參與農村教育扶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12):34-38.
[7]胡蘭.農村教育精準扶貧推進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11):73-76.
[8]王草.新時代視域下的農村教育精準扶貧機制研究[J].中國合作經濟,2018,(05):20-21.
[9]付先全.當前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困境與破局[J].繼續教育研究,2018,(10):15-18.
[10]賀東航,牛宗嶺.精準扶貧成效的區域比較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5,(11):58-65.
[11]鄭瑞強,王英.精準扶貧政策初探[J].財政研究,2016,(02):17-23.
作者:趙建勇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