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會計發展趨勢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財務會計發展現狀
經濟新常態下新的經濟特征是:國家治理法制化,宏觀調控間接化,經濟運行市場化,企業行為自主化,產業轉型升級化,市場競爭品牌化,經營管理科學化,企業內控系統化,會計管理精細化,財務數據真實化,創新驅動主流化。在經濟新常態下,變革現行的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模式,才能適應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需要,才能適應經濟市場政府調控的需要,才能適應改革創新創造的需要。財政部1992年11月30日了《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1993年7月1日實施;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又重新了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開啟了新中國財務會計變革的新浪潮,使我國的會計工作與國際會計準則直接接軌,直到實質性趨同。財務會計的記賬基礎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方法采用借貸記賬法。在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過程中,財政部于1995年12月15日又了《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了與市場經濟協同的會計模式,財務會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對經濟活動實行全方位、全責任、全過程的核算與監督。在《企業會計準則》的導引下,在貫徹落實《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的過程中,從2006年12月開始,財政部陸續了企業會計具體準則41項多。1999年10月31日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00年7月1日起施行。這一時期,以《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全面規范了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隨著會計電算化向各行各業的邁進,大部分賬務核算由計算機來完成,極大地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極大地提升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極大地提升了會計分析、調節、監督、控制、決策、預測的管理水平。
二、財務會計前沿態勢
現代社會是網絡化、知識化、科學化、數字化、創新化的時代,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穩步提升,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催化下,會計電算化核算替代了會計手工核算,實現了會計技術手段的第一次革新,使會計人員由“核算型”轉向“管理型”。會計信息化提升了會計電算化,實現了會計技術手段的第二次革新,使會計工作由規范化提升到精細化。會計網絡信息化延伸了會計信息化,它將是會計技術手段的第三次革新,也是會計發展的新態勢。會計網絡信息化是會計、網絡、信息三位一體的融合,是會計發展史上又一次變革創新。由此必將引發對會計方法體系的重新整合,對會計教育與會計實務操作的變革,對現行會計規則的挑戰,必將引起會計核算系統和會計管理系統的一系列深度變化。
三、財務會計發展趨勢
會計從學科上劃分,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從本質上區分,分為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會計未來發展具有以下趨勢:
(一)會計核算向電子化發展。會計核算由計算機核算系統依照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過程處理完成。從原始憑證確認輸入、記賬憑證審核填制、會計賬簿平行登記、費用分配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結賬對賬、精確編制會計報表都由系統來執行。計算機系統處理的集中性、自動性,全程清除了人工干預,極大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手工會計核算將退出歷史的舞臺。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企業與外部往來的結算(如各種發票、稅票、結算單據等)均以電子貨幣進行。會計信息載體的改變,社會共享程度的提高,使傳統職權分割的控制將消失。
(二)會計信息向開放化發展。會計信息是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披露。基于全球互聯網的會計信息系統,將企業的經濟活動都納入企業信息網之中,并且與外界系統相聯結。企業內外的各個機構可根據授權直接調閱會計資料、獲取數據信息,使會計信息的空間擴大、數據開放,由微觀數據擴展到宏觀數據運作,會計數據處理呈集成化之勢。同時,有利于政府和社會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監督。
(三)會計人員向高智能發展。會計工作重要的是核算資金運動,分析經濟數據,管理資金運營,控制經濟活動,報告會計信息。同時,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會計運行系統與經濟運行主體相融合。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是高智能復合型,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深厚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知識,掌握經濟、管理、法規知識,熟悉網絡技術,熟悉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熟悉企業業務核算流程。對會計數據有精準的計算能力,對繁雜業務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對會計信息有超強的梳理分析能力,做到信息分析有深度,資金控制有適度,預測決策有高度。
(四)會計服務向真誠化發展。會計服務單位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封鎖線,是投資者維護權益的合法途徑。真誠守信是會計行業的生存法則,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等會計服務機構,完善經營管理,加強真誠建設,提升服務意識,營造公正氛圍,驅動信息公開。
(五)會計確認向無形化擴張。企業資本核算向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擴展,歷史成本計量向公允價值計量轉化,會計報告內容表外承載過多向表內回流,開創出新的財務報告模式。
(六)會計教育向實用化發展。將會計教學放到會計實務實習基地,設置完整的供產銷工藝流程,讓學生置身于企業的經濟活動之中,創建系統的會計核算管理體系,搭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外部環境,理論傳授與實務操作適時對接,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對接現場會計業務。
(七)會計管理向多元化發展。會計網絡信息系統本身固有核算、歸納、分析、控制、管理職能,在財務管理人員的參與下極大地提升了決策和預測功能。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再度深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穩步推進,加快了會計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移,由常規化向創新化的轉移。會計管理多元化,一是獲取會計信息多元化。在互聯網基礎上,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提供數據、圖像、語音信息;二是梳理會計信息多元化。會計信息系統可以計算、分類、匯總、分析、決策和預測;三是披露會計信息多元化。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信息,能夠全面覆蓋信息需求者的個性需要。總之,在經濟全球一體化,能量信息超載化,信息傳遞網絡化的時代,必然要求會計技術適應科技發展和企業形態的發展需求。財務會計的革新是歷史的必然,我們必須將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快速實現電子商務化、功能多樣化、權利扁平化和管理信息化,必須及時準確地把握財務會計的發展趨勢,應對企業未來面對的復雜形勢,緊跟國際潮流,將我國的財務會計發展推向最前沿。
作者:楊勇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楊勇.略論財務會計的前沿態勢[J].河南社會科學,2003.5.
[2]黃小晏.論網絡時代會計系統的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5.11.
[3]劉宇,王燕.論當代財務會計的發展趨勢[J].北方經貿,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