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會計同所得稅會計關系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0引言
會計與稅法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聯系,只要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會計核算,就必然會涉及稅法,二者之間相互影響與制約。一方面立法部門需要結合會計實施規定來制定稅法,同時稅法的執行也以會計核算為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稅法的制定與執行又影響著會計的發展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會計信息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同時隨著會計核算方式的更新,也促使稅法逐步改革與完善,兩者的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本文對財務會計同所得稅會計關系探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
1.1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在傳統會計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會計分支,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它以貨幣為主要衡量手段,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對企業產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與計量,并通過財務會計報告形式來具體體現,最終向企業經濟利益相關者提供會計信息的經濟管理管理活動。財務會計屬于對外會計,其服務對象主要包括企業所有者、債務人及社會公眾等,它承擔著準確提供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效益的任務,會計工作者以對外報告為目標。
1.2所得稅會計
所得稅會計是稅務會計的一個分支,它以國家稅收相關規定為標準,其和核心內容是應稅所得,通過收集、整理與研究財務會計資料處理會計所得與應稅所得關系,它是反映企業所得稅確認與計量的各種程序與方法的總和。所得稅會計是依據所得稅法中的各項規定對企業的收支以及盈利或虧損情況進行核算,并得到企業應繳納所得稅的一種專門會計程序,其目的是實現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協調發展,并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
2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的相互依賴關系
2.1所得稅會計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與完善
所得稅會計是由財務會計發展而來的,所得稅會計的出現是以社會經濟發展、工商業增加及資本積累增多等環境的誘導為基礎的。同時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對企業涉稅經濟事項的準確記錄有利于所得稅計算的準確性。首先,會計分期假定為企業計算相應使其內的應稅所得額提供了時間基礎,同時也方便了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等及時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效益;其次,會計收益確認與計量為所得稅提供了計稅基礎,它主要是針對企業所得利潤進行征稅,而會計中的收益計算,為所得說中的所得計算奠定了基礎,所得稅設計就是以會計收益計算理論為原理的。最后,在會計賬簿系統逐步完善的基礎上,所得稅也逐漸有了其發展與成熟的書面依據。所得稅既包含了實賬戶,也包含了許多虛賬戶,當會計發展到虛實賬戶相互分離,并通過虛實賬戶來準確體現會計收益時,所得稅便出現了。
2.2所得稅會計的發展依賴于財務會計理論
所得稅的發展經歷了各種曲折而復雜的歷程,這主要是因為所得稅在發展過程中未能充分結合會計理論。美國政府早在1861年就開始征收第一聯邦所得稅,這時的美國會計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所得稅制定與實施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1909年,財政部發文,表示允許企業估算財務年度的期末庫存,以權責發生制為依據確認收入、費用等,此時美國會計理論正處于成熟發展時期,要求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需依據公認的會計原則,至此,美國所得稅制度在會計理論的支持下基本上確立。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所得稅會計的發展依賴于財務會計理論,是在充分借鑒與發展會計理論中相關概念、方法的基礎上逐漸成熟起來的。現代所得稅依據會計理論來調整會計收益,計算合理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不僅減少了所得稅計算的程序,提升了所得稅計算效率,同時也使所得稅理論能夠在會計理論更新與改革的帶動下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2.3財務會計在所得稅會計發展的條件下更加規范化
會計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尤其是工商業的繁榮發展,大大提升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所得稅會計對財務會計的影響也在逐步擴大。一方面現代所得稅制度使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先后頒布了所得稅會計準則,使財務會計及所得稅會計更加規范化,同時使會計所提供的計稅資料與稅法要求能夠更一致,讓投資人也能夠從財務會計報告中獲得更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所得稅會計推動了會計的進步,并拓寬了會計應用范圍。所得稅法規定納稅所得需要依賴于會計記錄,所得稅更加廣泛地打開了會計的研究領域,促使所得稅會計逐步脫離財務會計,進一步完善會計理論與方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財務信息。
3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的差異
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核算依據、對象、目的及原則四方面。在核算依據方面,前者屬于企業對自身經營情況的核算,主要依據的是《企業會計準則》等,后者則是依據《企業所得稅》等法律文件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具有法律效力;在核算目的方面,前者是通過對企業會計信息的記錄、整理等得到企業經營狀況,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依據,而后者是國家制定的對企業經營收益進行依法征收的稅額,是國家強制實施的;在核算對象方面,前者主要是以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為依據,并將企業主要的經營情況體現在收支表上,而后者主要以企業應繳納的稅款為依據,是依賴于財務會計出現的,同時并非企業的任何一筆進出賬都需要繳納所得稅,與稅收無關的項目是不需要征稅的;在核算原則方面,其差異主要體現在確定性原則、稅款支付原則和謹慎性原則三方面。
4結論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之間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又存在著核算依據、對象、目的及原則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以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與革新。
作者:喻碩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