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對建筑業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邁開了“營改增”的步伐,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增值稅體系,實現增值稅的全面覆蓋。在此過程中,建筑業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生產結構也會有顯著變化,會計方面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本文對營改增背景下針對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簡單分析其受到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以促進建筑企業快速良好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企業;財務會計
基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出臺對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稅率的調整。除此之外,將“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給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從大局來看,稅制的改革能夠從根本上改善重復征稅的問題,從而減輕企業稅負降低成本,優化經濟結構的調整并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無論從國家、社會還是企業自身來看,營業稅改增值稅都勢在必行。
1營改增對建筑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1.1稅率及稅負的變化
在稅制改革后,對于建筑業來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稅率。在營改增之前執行的是13%的稅率,改革后針對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10%,但是對于建筑業的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率的變化對其影響不大。雖然稅率較之前是增加的,但從理論上講建筑企業可以通過進項稅額抵扣來降低企業稅收負擔,而且建筑業也包含很多可以抵扣的項目。可是要想通過進項稅額降低企業稅負,最關鍵的一點是首先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否則無法抵扣進項稅。而建筑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供應商大多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并不能達到抵減稅金的目的。就像我們了解的那樣,在“營改增”之前的營業稅是由本地地稅部門征收的,其應稅行為的發票和相關憑證在本地地稅局進行統一印刷,難以完整全面地納入全國稅控體系,從而使征稅重復的現象愈演愈烈。而增值稅由國稅部門征收,建立嚴密監控稅收體系,可以有效改善原營業稅難以管理的局面。在營改增政策實施的背景下,國家對相關行業的發票進行了更嚴格的控制。省局征管處在改革開始的前期就有意識地對行業發票數量進行了監管,一些對稅收政策不了解的納稅人會按照其正常計劃數量上報印制申請,那么征管處就會對這些申請進行凍結,極大地減少了浪費。不難看出,在稅制改革后建筑企業的一般納稅人如果不能改善對發票的管理,就很難達到減少稅負的效果。
1.2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在“營改增”之前,建筑業企業在進行營業稅的會計核算時,會設置“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賬戶,在相對應的借貸方分別登記實際和應繳納的營業稅,期末貸方余額代表還沒有繳納的營業稅,如果存在借方余額,則表示企業包含多余繳納的營業稅。建筑企業在實行營改增的稅制改革后,由于增值稅歸屬于價外稅,稅率種類相對多樣,在稅款扣除制度不同的影響下,稅收管理的工作也更加困難。而且會計核算過程復雜,財務指標也會受到一系列的影響,并直接影響到稅款的申報,相對于“營改增”之前的會計核算,稅制改革后的變化還是很大的。最突出的變化在于會計科目上有一些變動,在“營改增”后,會計處理時增加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為了使核算更加準確,還在增值稅二級科目下設置了三級明細科目,例如“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出口退稅”“已交稅金”“減免稅款”等。這就充分表明了,改革后的會計分錄處理比改革前更難處理。
1.3對成本核算的影響
稅制改革同樣也波及到了建筑業的成本核算方面,其成本來源主要涵蓋了磚、砂等材料費用、工人的工資福利費用、施工機器的購買維護費用等,要想保證建筑業企業的持續發展,在成本核算方面不容忽視。在稅制改革后,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也隨之變化?!盃I改增”之前,建筑企業的成本是根據含稅價來核算的,而在“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的成本核算是價稅分開計算的,增值稅稅收額為進項稅與銷項稅的差額。建筑企業在營改增之后,鋼筋和水泥等建筑材料改為17%的增值稅稅率,原材料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中進行核算。除此之外,想要達到真正為企業減小稅負的效果,首先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然而建筑業企業日常需要大量的例如砂石、鋼筋水泥、木材等作為原材料,不排除企業會選擇規模較小、會計制度缺失的生產商那里采購,這些生產商不具備開具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水平,在會計核算的時候就會導致材料購買那部分的進項稅無法抵消,很有可能加劇有些建筑企業的稅負增加的情況,從而使資金鏈斷裂,資金周轉緩慢,降低企業利潤。
1.4對現金流的影響
由于建筑企業相對特殊,各種款項收回的時間并不一致,但是對增值稅的繳納時間卻有著明確規定,所以在繳稅的過程中,不同的納稅籌劃方式會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不同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當建筑業在提前繳納稅金時,企業中能夠即時靈活運用的現金會減少,造成資金不能很好地流通的局面。因此在實際的稅收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納稅方式,及時合理地規避不必要的風險,使企業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充分運轉,從而降低對利潤的影響。
2營改增后企業的應對措施
2.1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增強發票管理
通過分析營改增的稅制變化,不難看出這種變化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是很大的,想要使企業穩定發展,首先要結合當前的經濟環境完善會計核算制度,遵循會計準則的要求,完善會計報表的編制,建立完整的納稅信息。企業獲得的各種信息越準確、越真實,就越能保證企業的發展。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筑企業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備案會計核算記錄,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一步杜絕偷稅漏稅的行為。其次還要重視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和保管,因為在采購交易的時候,如果選擇了小規模納稅人采購原材料和設備的話,就不能夠用進項稅抵扣銷項稅了,就會直接地影響企業的稅負。
2.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增強內部管理
經過國家稅制的改革,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會更加復雜,因此對核算人員的工作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因為“營改增”會對企業的會計人員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是企業獲得最大利潤的根本前提,所以需要建筑業會計人員進一步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提高對稅制改革的敏感度,增強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強化服務理念。除此之外,建筑企業還可以為財務會計人員提供與稅制相關的交流課程,及時掌握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認真學習有關營改增的相關知識,確保會計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稅收制度和工作流程,只有財務人員的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應對營改增帶來的沖擊。其他崗位的員工同樣需要樹立良好的企業意識,做到將企業理念銘記在心,一切從企業的利益出發,為企業未來的穩健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3做好納稅籌劃,增強防范意識
由于稅制的變化有可能會降低企業利潤,因此做好納稅籌劃對于維持企業利潤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企業應該加強對稅收籌劃的重視,采取合法可行的方式,減少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稅負的影響。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在承接工程項目時,及時與交易對象簽訂相應合同,明確付款程序,確保在拿到發票的同時款項到賬,以保證稅額能夠及時抵扣。另外,建筑企業還應設置專門管理賬務的部門,針對機器設備、建材用料、人力等集中統一管理,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最大化抵扣進項稅額,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除此之外,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也是重中之重,這樣能將企業可能遭受的風險降到最小。尤其是在企業購買原材料的時候,盡量去那些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生產商處購買。所開票據的真假也會影響企業的利潤,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發生,就需要企業做好風險防范措施,比如通過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要求其掌握票據真假鑒別的能力,保證企業穩定發展。
3結語
從整體來看,營改增的稅制改革對建筑企業財務會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企業想要更好更快地適應營改增的稅收新政策,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因此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加強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采用更好的納稅籌劃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政策,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經營環境,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為建筑業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范亞偉.“營改增”對建筑行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建議[J]納稅,2017(16).
[2]時逢.“營改增”對建筑業會計核算的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
作者:葉雨茗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