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貿企業主要財務風險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外貿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對象
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由于不少不可預測的因素使得企業財務的預計收益和實際的收益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這樣企業就會帶來不小的損失,因此,國際經濟環境就是對企業財務造成的風險損失、風險因素以及風險事件就是風險管理的對象。
二、外貿企業財務風險
管理的職能外貿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幾率比較大,比較容易受到經濟政策、政治環境等的影響,因此若要保證企業財務的安全性,就要對外貿企業財務進行風險管理。其管理職能為:
1.具有分析外貿的風險的職能。
可以通過外貿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明確可能產生風險的因素,然后估算出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
2.具有財務風險的警戒職能。
通過對外貿風險因素和事件的監控發,通過一些因素的變化或者事件的發生來及早的發現風險,從而對風險事件進行防控。
3.具有防止風險的職能。
外貿企業通過應對風險的措施,然后進行風險規避,減少或者避免企業損失。如果外貿企業財務出現風險,就要采取各種措施對風險進行降低、替代、分散,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4.本身具有處理風險的職能。
當外貿企業發生財務的風險時,要通過補救措施進行補救,來制止風險,降低損失。外貿企業要加強自身制度的完善,提高風險的防控意識,制定風險的防控方案,一旦發生,就可以采取。
目前我國已經雄踞經濟大國的位置,國際之間的貿易來往也很頻繁,這在交易過程中就難免為各企業帶來挑戰。通常外貿企業在交易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為:
1.信用風險。
信用的風險就是指在經濟交往中,由于權利人或者義務人出現違約而造成另一方遭受經濟損失的情況。比如,有的外貿企業在出口中風險意識薄弱,為了得到訂單而忽略了對方的信用,最終在發出貨物后出現對方不付款的現象。
2.壞賬風險。
壞賬風險就是指的外貿企業無法全額回收欠款的情況。由于外貿企業交易的過程中存在著貨款支付方式、支付條件等合同因素以及貿易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等要素的不同都有可能出現壞賬的情況。
3.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指的外貿企業在以外幣進行計價時,因為外匯匯率的上漲或者下跌而造成外貿企業的經濟損失,從而帶來財務的風險。
3.1換算風險。
在外貿企業進行本位幣記賬時,為了進行財務分析,而折算形成賬面價值而造成變動的情況,使得在折算時造成企業實際價值損失的情況。
3.2交易風險。
在外企進行交易時候,由于匯率變動造成資金實際價值降低的情況,而外匯風險又分為:借貸風險、支付風險和外匯資產風險三種。
3.3營運風險。
由于本國和貿易國的經濟因素發生的變化與預期不符從而造成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4.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由于外貿企業資本金成本較高,加上資金不充足,很容易造成企業不能按照合約進行支付款的風險。
四、外貿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1.經營上的獨特性。
通常情況下,生產企業的品種相對比較單一,而產品種類比較繁雜,設計行業眾多。最主要的是外貿行業涉及很多的國家和地區。因此其DA、TT等業務比例就增大,而且很容易出現違約的風險。由于運輸過程長,國家政策不宜,一旦出現問題,處理起來就非常的困難。
2.財務結構的獨特。
外貿企業資金較少而且發債率較高,主要是靠銀行借貸和客戶資金進行運轉,因此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資產的錯配,并隨時注意由于人民幣的對外幣的匯率的升值與貶值,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收賬款與付賬款。
3.內控基礎相對薄弱。
由于業務采購與銷售一體,因此在對外方面業務員通常占據絕對優勢,這就導致了外貿企業對業務的過度依賴,使得企業內控基礎薄弱。所以,由此產生的外貿企業對業務方面的管理薄弱、管理部門的審核、監控不及時,這就為企業財務增加了較大的風險。
4.對政策了解不及時。
由于中國經濟的開始轉型,我國在政策上對出口的支持力度逐漸的下降,政策變化也比較頻繁,由此帶來的相應的貿易國也進行相應的政策變化。而大多的外貿管理人員忙于經營,對政策的了解還存在于傳統的外貿中,對政策了解不及時,這樣在財務遇到了相應的風險時就沒有辦法及時應對。
五、防范財務危機的對策
1.提高風險管理意識。
應該樹立風險管理經營的觀念,在經營的過程中,及時的確定影響資金、財務狀況的風險因素,準確的評估外貿業務的風險承受能力,采取風險轉嫁、優化產品結構的措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2.完善相應的治理結構加強對財務的控制。
公司治理決定了財務等控制,而財務等控制又是管理外貿企業等關鍵。只有公司的制度健全才能夠讓財務等控制制度發揮相應的作用。完善法人結構,推行現代等外貿企業制度,執行各種措施,保證經營相關等管理者的權力受到制約。
3.實施外匯風險管理方法。
采取多種辦法對外貿企業的外匯風險進行管理。(1)可以對交易中產生的敞口頭寸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匯率變動帶來損失。(2)運用金融工具,對不同的風險采取相應等措施,這樣既能保證由于外匯的問題出現經濟損失。(3)選擇相應的貨幣使在匯率變動中減少損失。在進口時可以采用軟幣結算,而出口多選擇硬幣結算,也可以與貿易方簽訂貨幣保值條款等。(4)在交易時候簽訂遠期等匯率鎖定的合同,可以約定人民幣作為交易的幣種,合同上擬定金額、匯率以及時間等事項。(5)在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遲收款、付款都有可能直接影響等交易雙方等經濟利益。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等掌握收款付款等時間。
4.合理保持財務結構。
控制資產負債率,是可以有效等防范財務風險的,當公司負債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公司價值就會逐漸等降低,而負債等規模將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等正常運轉。外貿企業應該重視中長期的融資,并將其進行經營和規劃,放到自己的發展戰略中。
5.建立風險等動態預測數據庫。
財務的危機爆發是一個逐漸等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外貿企業應該建立健全風險等動態數據庫,這里面有各種風險因素等的指標。該數據庫對于監測企業等財務狀況有著很好的預警作用。資金安全率、產權比率、負債率以及現金流入率等都是財務危機監測的重要信號。所以外貿企業要完善財政制度,通過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風險動態數據庫。然后有效控制企業財務的風險。
六、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我國外貿企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推動力。然而外貿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財務管理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風險。企業要想很好的應對這些風險,就要在組織機構、預警制度、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采取風險控制錯,努力提高自身的財務風險把控能力,從而保證效益的可持續增長,帶動我國從大國向強國轉變。
作者:張超 萬云鵬 號田 單位:臨沂大學商學院 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