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經濟運行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正在不斷變革和完善,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針對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的財務風險進行研究,找到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因此,本文就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風險以及防范措施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類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趨于多元化,經濟活躍度增強,同時,企業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發展速度等發生了一系列變革,這些都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風險。針對這些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地意義。
二、經濟新常態背景的基本特征
(一)經濟增長速率從高速增長開始轉換成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過程中,其增長速率不可能一直處于較高水平,會經歷回落、放緩、趨于平穩、波浪式發展的過程,這也是必然的經濟規律。我國經濟在保持了較長時間的“8以上”高速增長后,近年來增長速率已逐步放緩。
(二)經濟結構逐漸轉型升級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0%左右,中國經濟已正式邁入“服務化”時代。同時,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進行轉型升級,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境地,大量依托互聯網、信息化、科技化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三)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隨著國家政策導向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國內企業的競爭逐步從依賴資源、人工、土地等低成本要素向創新驅動轉變,科技含量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由創新驅動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四)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從基礎性向市場性轉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發展理念,這為企業能夠更廣泛的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平臺和基礎,同時也對企業自身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三、我國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宏觀環境的復雜多變性宏觀環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科技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各國經濟休戚與共。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必須密切關注外部宏觀環境變化,“看好錢袋子、筑牢資金鏈”,否則,因某些外部因素變化將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二)企業自身實力和發展理念的局限性經濟新常態下,國家為扶持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眾多優惠政策,“創新、科技、環?!钡犬a業成為市場熱點和發展重點。隨著企業轉型升級,甚至“跨界”或多元化發展,財務管理面臨著更大地風險和挑戰。同時,受財務管理理論發展、國家政策、管控側重點以及信息化技術等因素影響,企業財務管理也面臨創新和轉型問題,但受企業自身實力和發展思路的影響,財務管理要求更高、難度增加、風險加大,卻往往難以“一挽狂瀾”。
(三)企業融資渠道和資金運營壓力巨大近年來,雖然資本市場表現活躍,各類投行、基金入市,融資融券、可轉換債等金融產品不斷豐富和完善,金融機構貸款政策放寬并向小微企業傾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受整體經濟下行因素影響,出于風險管控和合規因素考量,除部分大、中企業能夠憑借自身實力和行業背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融資支持,甚至主動參與資本市場形成競爭優勢外,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仍然面臨融資難、渠道單一等問題。同時,在市場壓力增大和人工、資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形下,資金運營面臨巨大壓力,現金流往往難以為繼。
四、對于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及建議
(一)提升危機管理意識和風險防控水平經濟新常態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企業必須結合所在行業和發展實際,切實提高危機管理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調整或做好危機應對預案,尤其要重點關注財務資金流和上下游業務鏈。同時,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和市場發展為中樞的分類、分級風險防控體系,確保企業在危機管理中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資源選擇最優策略。
(二)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在經濟新常態和新形勢下,企業必須與時俱進調整財務管理戰略。要打破傳統的財務管理思路和邊界,通過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不斷優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結構,保持穩健發展。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打造契合企業發展實際的財務共享中心和系統平臺。通過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融合,形成企業內部“中臺”系統,以大數據提升決策效率和精準度,推動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發展。
(三)建立健全項目投資財務評估體系面對新形勢下經濟和市場環境的劇變,短期內企業的發展策略要從擴張型向穩健型轉換。投資項目選擇要更多賦權創新和技術指標,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推進中短期項目。運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建立項目投資財務評估體系,通過建立模型對投資回報率、資金回收節點、預計損失資金等多項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同時,要建立嚴格周密的資金管控和審查機制,確保專款專用,并通過管理提升壓減投資回收期,提高投資收益的回款效率。
(四)以“現金為王”理念重塑資金運營體系在市場繁榮和經濟向好發展的情形下,企業容易受利益驅動,高估投資回報率,而放松對“資金鏈”的警惕,然而自身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實力往往難以與發展規模相匹配。企業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建設,在資金運營方面要深入踐行“現金為王”理念,加大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催收力度,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為正。同時,通過發行債券、債轉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保持企業資金鏈運轉穩健、通暢。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經濟新常態和新形勢帶來的財務管理風險和挑戰,企業應當努力提升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能力,積極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保持內部財務管理結構穩健發展。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多維度、多元化的項目投資財務評估體系和財務內控機制,提高資金運營效率和質量,打造財務管理“軟實力”,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宮亞紅.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249.
[2]王碧晗.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16):265-266.
[3]易永快,毛嘉琳.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8(02):108-111.
[4]馬海東.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變量選擇問題探究[J].財會學習,2017(23):63-64.
[5]張占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六大特征及理念.光明網,2016.01.11.
作者:朱勵 單位: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