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改革,各類高等教育都顯著發展。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職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公眾認可。但是在大學制度改革的當下,很多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上出現了較多問題,如債務較多,投資盲目性較強等等。實際上,解決高職院校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從根本上來說,必須創新財務管理觀念。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大學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現狀及其成因,有針對性的從管理理念、機制創新、責任建設、拓寬融資渠道等角度提出了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建議。
關鍵詞:大學制度改革;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理念創新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特別是云計算、機器人、大數據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具有嫻熟技能的優秀技術人才需求與日俱增,這對旨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職院校在高校相互競爭、擴招的背景下,對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過大,一些資金使用不當,造成較大的財務隱患。這些財務風險,迫切需要解決,以保證高職院校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
一、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現狀
從現實來看,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成立時間都不太長,很多都是近幾年以合并或升格等形式成立的,正趕上國家擴招的時期,因此校園建設力度比較大。校園建設涉及土地征用、校舍建設、教學等相關設備的采購這些必要的開支。而學校本身并沒有盈利功能,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于有限的學費,對于高職院校更是這樣。因此,要擴大校園規模,進行校園建設,就只能選擇銀行貸款或社會渠道借貸,因此融資成本較高,較為龐大的財務壓力已經讓不少高職院校不堪重負,教學與科研工作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總的來講,高職院校財務風險較為復雜,表現形式較為隱蔽。
二、高職院校財務風險存在的原因
(一)高職院校資金來源不穩定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投資主體日益多樣化,融資形式更加多元,已逐漸形成了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個人為主體的多元資金籌集機制,因此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日益復雜化。為了實現更好發展,很多高校在教學設備、校園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辦學成本較高。由于高職院校目前在我國教育領域的地位還比不上傳統的高等教育,因此其資金來源較為不穩定,國家教育撥款經費不足,其他資金來源所需要的成本也較為高昂。因此,高職院校出現了較為突出的財務風險現象也就不足為怪。
(二)高職院校投資盲目性較強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高職院校所獲得的國家、省級、市級財政性教育投入非常之少,學費是維系高職院校日常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但金額有限,缺口龐大。特別是那些以工科為代表的高職院校在實驗室建設、設備采購等方面需要大量資金,以滿足教學需要,達成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院校管理者被迫大量從外部渠道借債,或通過其他形式籌集校園發展建設資金,這必然導致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引發系統性財務風險。
(三)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職院校的財務工作往往僅僅由財務部門負責完成。對所涉及的預算編制、預算目標以及財務績效等等都是單一部門進行,沒有其他部門進行監督和配合。由于監督機制缺乏,一些專項專款資金被挪用或違規使用。總之,高職院校的財務領域相關內控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缺失或過于形式化,對財務風險中固資管理、專項資金管理、預算及往來款項管理、現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沒有做有效的防范與應對方案,因此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資金安全風險。
(四)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理念較為落后
高職院校出現的財務管理風險,這一問題不論出于什么原因,歸根結底是財務管理觀念較為落后甚至缺乏。財務管理分很多步驟,以預算管理為例,如果只對預算執行狀況做簡要的核算,而缺乏詳細跟蹤報告并形成預算調節表,那么財務領域就會容易出現問題。由于缺乏較為全面的財務管理系統預算理念,高職院校管理者忙于日常的行政性事務,對財務工作重視程度有限,對所出現的財務風險缺乏認識,高職院校普遍缺乏較為系統性、全面性的預算管理理論,預算編制較為不科學,缺乏現實意義,與既定發展目標存在脫離,預算獎勵也不健全。
三、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建議
(一)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首先要求高職院校管理者樹立創新的財務管理理念,增強對財務工作的重視,強化財務風險意識,合理投資決策。其次,高職院校建立財務管理制度,還應該從內部加強控制,合理編制財務預算,加強對資金支出的監管。要建立對外招投標、融資等工作的財務公示制度,嚴格做好資格等相關審核工作。再次,要形成較為完善高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這一預警機制應該起到警戒性作用,如果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達到警戒線,系統應該立即引起重視,正確、有效地進行財務風險成因分析,找到優化調整方法,使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降至合理水平。
(二)強化責任監督與追究機制
首先,要健全財務責任制,確保每一項工作,每一筆資金責任到人。明確責任主體,劃分職責權限,增強高職院校法人主體性,確保高職院校財務有效運轉。其次,要加強投資項目評估工作,形成嚴格的科學論證流程,征求廣大師生的意見建議,做到民主決策,避免投資過于盲目。再次,要加強對校園建設相關項目的管理與監督。嚴格按照相關監管法、公司法等,形成較為合理的投資經營管理制度,實現對投資項目的保值增值,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拓寬資金融資渠道
高職院校當前逐漸以市場為導向,培養社會急需的專業性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積極引進社會資源、企業資源進行辦學,通過技術、專利轉讓、后勤社會化等形式籌集投資資金,降低財務風險。在此過程中,對于校企合作企業要嚴格進行管理,明確責任制度,防止出現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違法行為。
(四)完善財務風險解決機制
各級政府要對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工作加以重視。第一,要加大經費資金上的支持,幫助化解高職院校的融資債務,鼓勵高職院校采取合法方式化解財務風險。第二,要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通過對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解決工作進行監管,來形成獎懲制度。對風險控制較為嚴格,成效較為顯著的高職院校,要在招生計劃、經費支持上予以傾斜照顧;對于沒有完成相應任務的相關高職院校可以采取減少招生計劃、降低經費和政策支持等方式來予以懲罰,提高高職院校解決財務風險的主動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在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各高職院校要針對出現的財務風險,及時作出有效應對,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責任制度、財務風險解決機制,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經營與管理,有效防止財務風險的再次發生,促進高職院校資金有序運轉,實現高職院校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常俊.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財務信息化構想[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4):144-145.
[2]沈英,柳蘭.基于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17(8):124.
[3]徐偉鋒,楊靈.大數據時代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153-154.
[4]崔洪俊,黨金泉,黃成行.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5(31):113-115.
[5]李秀玲.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6(32):132-133.
[6]韓丹丹.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如何做好基礎數據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5(18).
作者:黃燕 單位:北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