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式傳統建筑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之以往有很大改善,俗語說“民以食為天”,由此看來中國人自古以來以“食”為重。時至今日,人們不止于滿足飽腹這一基本要求,對用餐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以中式傳統建筑為中心來探討如何合理的將傳統建筑元素融入到中式餐廳設計當中,在滿足實際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我國傳統建筑類型多樣,有宮殿、民居、園林建筑等,本文重點分析民居及園林建筑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
關鍵詞:中式餐廳;傳統建筑元素;室內設計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在園林、建筑、書法等方面更是形成自己特有的體系,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如何對傳統進行繼承和創新是在設計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設計時要注意與現代工藝、技術、材料相結合,通過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設計出更符合現代美學的作品。
一、中式餐廳發展現狀
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餐飲行業的收入也不斷的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人們的需求產生變化,所以餐飲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具有一定特色主題的餐廳往往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同時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心理有時影響生理并且影響人的行動,所以說好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1.整體化設計
所有的設計可以理解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根源,無論是產品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設計等,它們都遵循著共同的設計原則,從現代主義的角度出發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它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補的、交融的。我國現有情況為建筑設計在先,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是區分開來的,意味著有時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存在著不協調的問題。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設計理念,設計時要考慮到建筑和室內的關系,做到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相輔相成。2.繼承與創新在餐廳設計中,獨具特色是餐廳得以長久生存的關鍵,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不同步、設計師的經驗不足使得我國的中式餐廳設計風格、設計理念有一種千篇一律的趨勢,更多的是盲目的追求一種流行趨勢,如同復制粘貼一樣的設計模式缺乏競爭優勢,必然會遭到現實的淘汰。在設計時應重視差異,同樣的中式餐廳設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例如地域文化的差異、人文風情的不同等等都可以作為設計的出發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善于去發現新的設計方向,做到不拘泥于某一種特定的套路,緊跟社會發展趨勢進行不斷創新。
二、傳統建筑的概念
1.地域文化
我國土地面積廣闊,地區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傳統建筑因地域原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是中華文化傳承的載體。地域文化是因地區差異形成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為飲食文化、民居建筑、方言文化、民間信仰等。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地域文化可以達到新的高度,產生新的作用與價值。在餐廳設計中運用地域文化,是賦予餐廳新的內涵,起到了積極作用,使其散發著文化魅力,同時地域文化又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2.傳統建筑類型
我國傳統建筑主要分為三類,即為宮殿、地方建筑及園林建筑。宮殿作為古代封建禮制的象征,象征著權利和地位,通常強調以軸線為中,在組合排列上遵守對稱的形式,形成莊重均衡的效果。中國園林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設計時注重因地制宜,追求閑情逸致的意境。地方建筑的代表有各地區的民居,不同地域的民居有其各自的特點,例如中國北方民居以京派建筑最為典型,南方民居以皖派建筑為代表.
3.傳統建筑材料
我國傳統建筑常用到的材料有木材、石材和磚等,從古至今,我國就是木材使用的大國,相對于西方大量使用石材,中國無論是建筑還是室內都大量使用木材。木材具有天然的紋理和優良的性能,是典型的綠色材料。石材是傳統建筑中常見的材料之一,具有一定強度及耐磨性,根據使用或裝飾需求,其表面可光滑、可粗糙。它既可以在結構上發揮作用,運用在房屋的結構中,也可以作為非結構性的運用,起到裝飾效果,石材常運用到的結構有柱礎、臺基、墻體等,具有裝飾效果的有石雕。磚在傳統建筑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常為青灰色,是用粘土燒制而成,因其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耐磨性、透氣性,所以常用于墻體的建造。
三、中式傳統建筑的運用
1.傳統民居建筑元素的運用
傳統民居建筑是由多種造型及構件構成,可以將這些造型及構件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空間當中,直接運用是把傳統建筑的某一造型或構件在根據現場尺寸經過調整后直接運用,間接運用是提煉出其特征或元素加以運用。是位于山東臨沂的九州美食園,外立面下半部分將傳統的屋宇式宅門運用在設計當中,指明了餐廳的主題及其風格是直接運用的。上半部分運用的是現代材料PVC圓管,利用圓管的長度、深淺變化、前后之間的間隔及燈光的輔助作用,排出傳統建筑的剪影,同時又結合建筑現有窗戶的位置,把傳統建筑元素以一種抽象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設計中可以看出,設計中大量運用了傳統建筑的造型及構件。青瓦是傳統建筑特有的標志,給人以素雅、古樸、寧靜的美感,瓦片運用于明檔外部作為裝飾,與明檔造型相融合,就挑空區域而言瓦片造型向外突出,增加了挑空區域的層次感。牌匾在古時候就應用廣泛,出現在各種建筑的醒目位置,圖中是將牌匾運用在明檔外,使它在傳達信息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2.傳統園林建筑的運用
園林建筑常見的有閣、亭、廊、榭等多種類型,亭屬于其中的一種,有供人休憩、避雨等作用,亭面積較小,大多只有頂沒有墻,四面通透,因其本身具有觀賞性所以也是用來點綴園林景觀的一種園林小品。圖3中,亭作為傳統園林建筑被用于室內中,突破了傳統室內設計的形式,亭作為一種半開放的建筑打破了傳統的空間分隔限制,通常空間分隔使用的有墻體、隔斷等,較之以往的分隔形式,亭的分隔形式使空間靈活、通透,空間層次變得更加豐富。圖中亭子相當于照壁的作用位于入口處,起到了阻擋部分視線的作用,同時又劃分出了散座區和走道,并起到了裝飾空間的效果。廊是指有頂的過道,有直廊和曲廊兩種類型,也是園林建筑中的一種,與亭的功能相仿,主要特征為木結構裸露,廊本身結構包含有美人靠或較低的木質欄桿,常用于園林當中。廊的類型為直廊,從平面看為直線布局,廊在餐廳中的功能發生了變化,由在園林中作為過道供人通行變為在室內空間中劃分就餐區域供人就餐,并且設計了較高的石材欄桿來劃分就餐區與過道。餐廳為了環境氛圍將大面積裸頂刷灰色乳膠漆以營造輕松舒適的就餐環境,就頂面設計而言,廊的運用不僅增加了空間中的裝飾效果,又使頂面顯得更為豐富、多樣,加上燈光的點綴及燈具的造型,使得整體空間中式氛圍更加濃厚。無論是傳統民居建筑還是園林建筑,在借鑒時都應做到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結合新的材料技術來進行設計,做到傳統與現代的和諧統一。
四、結語
使用傳統建筑元素要在實際設計中古為今用,不僅要對做到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對現代室內設計也有一定的研究。對于傳統建筑元素的運用要做到有的放矢,把傳統和現代做到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好的視覺效果,給人以更好的體驗。在設計上不能僅僅滿足作為餐廳的使用要求,同時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審美及心理需求。中華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風格與裝飾,合理的運用這種中式風格不僅能夠美化就餐環境而且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夏.現代中式餐廳的室內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2.
[2]李艷,王娟芬.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茶館中的設計運用[J].福建茶葉,2016,38(01):83-84.
[3]何珊珊.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會所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
作者:朱白茹 李芹 張乘風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