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城市色彩景觀規劃與控制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引言
現代城市色彩非常豐富,色彩對于城市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其能夠展現出該城市的歷史文化以及所具有的美學信息,同時也成為城市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對于城市色彩景觀進行有效地規劃和控制是非常關鍵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生態環境、建筑景觀以及功能布局,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2南平市城市色彩景觀現狀分析
對于現代城市來說,不同的城市都在積極加強自身特色的建設,力爭從色調、形體等多方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但還存在城市色彩在局部地域跨度過大而缺乏整體統一感和連續性的問題。近些年南平市經濟快速發展,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多種類型的城市開發主體,受到不同主體文化以及“裝配式”建筑模式的發展,造成城市色彩景觀缺少自身的特色。另外,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很多建筑在規模、材料以及環境協調性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建筑整體差異性較大,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視覺效果,嚴重情況下某些建筑色彩過于突兀,對于整個城市的形象造成影響。
3城市色彩景觀的規劃
以清新淡雅、端莊素雅、溫馨浪漫的中高明度、中低彩度色系當作城市最核心的色調,為了確保色彩的明快性,要降低色彩的復雜度,原則上每棟建筑立面色彩控制在3種之內,連續性街道立面色彩控制在5種之內。(1)地域特色的武夷紅。選用體現武夷特色的色彩,諸如石黃、素色、武夷紅、月白、檀色等。推薦選用武夷當地的材料,諸如楠木立柱、青石基座、暗紅色毛石壘砌,白色拉毛粉面、暗紅色蝶形片瓦等。(2)端莊素雅的黑白灰。第一,灰白以及磚紅色系的建筑。該種建筑更多位于福清以及漳州等區域,此種建筑墻體主要采取的是灰白色以及磚紅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磚紅色系。第二,磚紅色系建筑。該種建筑更多位于莆仙以及閩南等區域,此種建筑墻體主要采取的是磚紅色系,同時輔以一定的灰白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磚紅色系。第三,灰白色系建筑。該種建筑更多位于閩中、閩西、閩北以及閩東等區域,此種建筑墻體主要采取的是灰白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灰色系。第四,石頭屋建筑。該種建筑更多位于海島以及沿海等區域,此種建筑墻體主要采取的是灰白色系,而屋面主要采取的是灰色系以及磚紅色系。(3)舒適雅致的暖灰色系。為在統一中尋求變化,第三種采用暖灰色系,過渡協調武夷紅色系與黑白灰色系,這樣能夠更加凸顯建筑的柔和性。針對南平市的歷史沿革,站在環境學、美學等視角來看,暖灰色系更能體現出該市的氣質。南平市存在著大范圍的森林資源,整個城市充滿著綠色感,但是綠色系偏重于冷色系,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暖色系進行中和。灰色系在視覺上給人一種淡淡平和的感覺,幾乎可以和任何顏色進行搭配,在城市建筑使用上很受歡迎。
4城市色彩景觀的控制
4.1城市色彩景觀控制方案整體概述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城市彩色景觀在規劃以及控制主要采取的是分區控制的方式來進行的,就是指按照功能的不同對城市進行區域性劃分,之后針對每一個區域所具有的特點設定色彩的控制原則。具體所要采取何種色彩控制方案還是要按照城市規模、地理規格等情況最終確定。不同于城市功能區域情況,城市的街道景觀和城市居民的感受更加緊密,所以街道的景觀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線性、連續、動態的體驗方式來建立的,街道景觀和城市的設計也更為緊密,和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接近,同時也更容易控制。所以在色彩控制時,在秉持城市整體色彩基礎上可以對某些色彩和總體環境不協調的舊有景觀進行再設計,同時對于景觀的色彩進行指導以及控制,實現景觀色彩和環境相協調的目的,之后利用公路網絡推廣到整個城市,總的來說就是采取“從點到線、從線交集成面”的控制模式。利用此種控制模式能夠將城市建設設計和色彩景觀設計進行有機融合,通過色彩設計理念對建設設計進行引導,同時也不會影響建設的創新發展。
4.2南平市色彩景觀總體控制解讀
南平市色彩景觀總體控制要建立在《武夷新區總體規劃(2012~2030年)》所提出的城市空間結構基礎上來進行,要打破原有按照行政劃分的原則,要遵照“北旅南城”的基本思路對建陽區實施統籌建設,最終建立起“一心兩翼、產城聯動”的總體空間結構和“三結合、五適宜”的發展方向。色彩概念總體來說以中高明度低彩度暖色系和中性灰色系為主調,色彩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各個區在一個基調中但又有各自表情。一心:指規劃區中部的城市中心區,包括南林和新嶺兩個城市組團。兩翼:北翼為規劃區北部將口和興田組團,規劃定位旅游度假休閑及集散服務功能;南翼為規劃區南部潭城組團,包括童游大道以南現狀建陽城區及其周邊區域。產城聯動:以生活為主導功能的城市組團與以產業為主導功能的城市組團之間聯動發展,強調產城聯動。三結合:城市發展方向突出“發展與保護相結合、新區與舊城相結合、城市與鄉村相結合”。五適宜:城市發展目標是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文、宜養”的新中心城區。
4.3建筑色彩控制內容分析
4.3.1具體建筑類型色彩控制第一,居住建筑。(1)高層居住建筑。主要色調:亮灰、暖灰,建筑立面應采用高明度,中低彩度的現代材料,選擇與當地周邊環境相協調的建筑風格。(2)多層居住建筑。主要色調:灰白、暖白,多層住宅應延續本地建筑主導色彩,以灰白、暖白兩色為主導,輔以暖黃、瓦青等副主色調,形成高明度、中低彩度的素雅色調。(3)低層居住建筑。主要色調:亮灰、磚灰、暖黃、武夷紅。濱水低層居住建筑宜呼應濱水建筑特點,以濱水特色的亮灰、磚灰為主色調,注重本地裝飾符號的運用。沿山低層居住建筑宜呼應山區建筑特點,結合武夷特色,以山體土壤的磚紅、暖黃為主色調,并加強裝飾性木構的使用。第二,辦公建筑。(1)高層辦公建筑。主要色調:暖黃、亮灰,高層辦公建筑是展現城市風格特色的重要建筑,應充分體現地域特點及標志性(2)多層辦公建筑。主要色調:灰白、暖白,多層辦公建筑在建筑色彩上與周邊區域協調,建筑立面可傳承文化特色的裝飾符號及元素。第三,教育建筑。主要色調:亮灰、磚紅、暖黃色,兩色搭配,其余點綴色搭配充分利用各種符合地域性、生態化、可持續要求的各類建筑材料,體現城市地域文化和時展的特征。第四,醫療建筑。主要色調:暖黃、亮灰,醫療建筑應以現代地域材質為主,選擇高明度,低彩度的中性色彩組合,營造溫和、明快的建筑形象。第五,工業產業建筑。主要色調:亮灰、暖黃,工業廠房建筑以現代風格為主導,注重經濟、實用、美觀,立面可采用輕質的環保板材及新型節能材料。
4.3.2城市色彩控制的相關建議第一,深入調查,分析南平城市建筑色彩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南平市并沒有保留傳統建筑色彩,同時新建的建筑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色彩體系。近些年南平市有了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一定程度上對老城區造成了影響,特別是道路的建設完全將舊有的城市空間打破,對原有建筑結構以及色彩造成了較大影響。其次,并沒有建立起功能和色彩之間的有效關聯,所應用的色彩方式大體相同,無法體現出當地的地域文化。南平市全新建筑設計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和老城區建筑色彩的融合,更多是按照設計師的主觀理念進行設計。最后,有關建筑色彩方面的管理不夠規范,缺少強有力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從現階段來看,南平市還缺少較為詳盡的城市色彩管理標準規范,很難通過行政手段對不匹配的建筑色彩進行治理。第二,不斷規范、完善南平市的建筑色彩標準規范文件。首先,近些年南平市有著飛速發展,在城市色彩控制方面也要充分參照城市歷史沿革以及后續的發展戰略來進行,要充分融入景觀色彩理論、建筑色彩理論建立起城市色彩建設標準規范性文件,對城市色彩控制給予指導。其次,要充分考慮到南平市和周邊區域之間的關聯性,在城市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對涉及的地塊明確建筑色彩方面的詳細規定,確保滿足城市整體發展標準。最后,要以完善的建筑色彩標準規范體系為依據,對城市建筑發展進行有效監管。目前我國有關建筑色彩方面的標準還不完善,所以一定要積極吸收外部更為先進的經驗,并且充分考慮到南平市的實際建筑色彩情況來進行城市色彩景觀控制。第三,積極加強南平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體系探究。首先,城市建筑建設時各個參與方(包括設計方、施工方、材料供應方)要加強溝通交流,保證材料和建筑色彩的匹配性,這需要設計師、建設單位、材料廠商全過程參與到建筑的設計施工過程當中去,確保整個建設過程建筑色彩都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增強建筑參與方對于城市色彩方面的共識。建設單位要充分參照城市具體情況加強和設計方的交流,要以建筑所在區域環境、項目的具體情況為基礎設定建筑色彩的總體方案。最后,進一步提升政府職能機構的監管力度,建立起更加完備的建筑色彩管理標準。在確定了建筑色彩之后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大檢查跟蹤力度,一旦發現有違反批準方案的建設行為,嚴肅查處,確保建筑色彩的后續跟蹤管理收到成效。
5結束語
對于現代城市來說,城市色彩景觀規劃和控制已經成為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增加人們的視覺美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南平市為例闡述了城市色彩景觀規劃和控制的方法等內容,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對城市色彩景觀規劃控制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張鍇.城市色彩景觀的規劃與設計要素探索[J].中國標準化,2019(8):45~47.
[2]呼曉婷.城市景觀中的色彩設計探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6.
[3]楊飛.南寧城市色彩景觀調查研究[D].廣西大學,2015.[4]石帥.城市色彩景觀的規劃設計[J].電影評介,2013(3):15~17.
[5]王竹,楊梅,賀勇.城市色彩景觀的研究與實踐——山西省運城市城市色彩景觀規劃設計[J].華中建筑,200(11):66~68.
作者:吳其凱 單位:南平市國土空間規劃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