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雕塑與空間環境的關系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城市雕塑是建設城市空間環境特色的重要元素。表現形式多樣,創作手法豐富,形態新穎的現代城市雕塑,組成了這個城市的視覺中心,訴說著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建立了人和城市空間環境的交流渠道。符號化是一座城市靜態識別系統的載體,將城市的文化層次和發展理念及時準確地傳遞出去。現代城市雕塑與空間環境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得現代城市雕塑成為城市空間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并充分展現其人性化、藝術化的魅力。
關鍵詞:城市雕塑 空間環境 關系
一、城市雕塑的表現形式與空間特征
現代城市雕塑在空間環境處理上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現代科技進步帶來了更多的技術材料,使得城市雕塑的表現形式更為多樣化。現代城市雕塑不同于傳統雕塑,其更加突出了公共性和景觀性,并加強了城市與工作的交流互動,作為一種生活的藝術而體現出來。人們對于藝術的表現形式的判斷和認識受不同的美學觀點影響,這就導致了很多藝術觀點的紛爭,形成了現代城市雕塑理念與創作共同繁榮的現象,為多樣化的城市雕塑奠定了基礎。現代城市雕塑的建設初期,城市雕塑雖然區別于傳統雕塑注重政治內容的一面,但是反應革命歷史的紀念碑和人物還是在城市雕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這類雕塑作品多采用對稱或者主景正面布置,營造莊重的氣氛空間。在城市雕塑發展的中期,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態觀念,所以生態觀念和傳統文化保護相結合在城市雕塑上得到展現。創作的手法也發生的很大的差異,既有集精致、小巧為一體的社區生活文化型雕塑,又有集繪畫、建筑、音樂為一體的大型藝術綜合體雕塑。這一時期的城市雕塑空間上大多采用非對稱布置,注重對環境的依附。到了近代,城市雕塑更加注重藝術性和服務性,設計師們打破傳統的創作束縛,在有限的空間內將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特色相結合,將城市雕塑的藝術性展現出來,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城市雕塑這一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在融入了歷史文化和觀賞性后,成為了四維的時空藝術。現代城市雕塑展現其自身特點的同時,強調了空間的內涵,體現了服務性的理念。如果空間是城市雕塑的生命,那么材料就是其展現自身的載體。也是新時期城市雕塑的重要展現手段。不同的空間環境需要不同材料的雕塑。現代城市雕塑的材料多種多樣,從過去傳統的鑄銅、水泥、石頭發展到現代的木材、玻璃、鐵板、玻璃鋼、不銹鋼、鈦金屬等。到了現代藝術表達階段,廢棄材料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材料,也加入到城市雕塑的建設中,形成了的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二、城市雕塑的形態要素與空間環境的聯系
現代城市雕塑建設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對造型藝術語言的應用,也在于雕塑的體量、空間容量與空間環境的相協調,從整體到各個部分,從外到內,每個細節的處理,都展現出濃厚的歷史文化與濃烈的藝術氣息,同時又滿足城市生活所需,不斷地創造出適應這個城市的整體空間環境。
(一)雕塑尺度與空間容量
雕塑尺度是城市雕塑與空間環境相協調的一個重要因素。利用空間點、線、面的結合形成不同體量的虛實界面。虛的界面越多,開放性越強;實的界面越多,封閉性越強。與傳統雕塑不同,現代城市雕塑不僅要考慮本身的體量,更要兼具空間環境的協調性,兩方面統一才能更好的展示城市雕塑的特點。城市雕塑的體量與空間視覺相協調。現代城市的空間的尺度、屬性、形態相較于傳統城市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對城市雕塑的建設也有了新的要求。主導型城市雕塑,要考慮空間的容量,并且合理的確定視角,以達到最好的觀賞角度。而大型的主導型城市雕塑則要更加注重尺度和細節把握,確保每一個觀賞視角都可以得到美好的觀賞角度。近些年,在城市雕塑中,不斷出現反應大眾生活文化的作品,這些作品充分的表現出設計師的欣賞視角的同時,又展現出城市雕塑的人性化。現代城市雕塑的體量,需要充分考慮環境形態、空間容量、人的視覺特點和城市雕塑屬性這幾大要素。
(二)雕塑質感與空間屬性
現代城市雕塑新材料較大,對材料表面的不同處理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城市夜間景觀中可以采用燈光結合的夜景雕塑、水景雕塑、活動雕塑,還有用冰雪和沙土等制作的臨時雕塑。在紀念性的城市雕塑中,多采用石體材料,例如花崗巖、青銅、大理石等材料,給人以莊重、沉穩的感覺。而在城市屬性的雕塑建設中,要注重實用性,例如機動車和綠化帶,不應采用不銹鋼、鍍金、鈦合金等反光材料。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中,雕塑材質的制約,首先體現在空間環境的功能和氛圍的相一致,同時要兼具歷史文化、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
(三)城市雕塑的色彩與空間氛圍
視覺協調性和審美兩個方面制約著空間氛圍對城市雕塑的色彩選擇。環境中空間形態和景觀構成的差異性對雕塑色彩的選擇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例如公園綠地中,應該選擇活潑、艷麗的色彩;在紀念性雕塑上,選擇例沉穩、素雅的顏色。城市雕塑顏色的選擇更應與這個城市的文化相結合。例如歷史悠久的平遙古城,城墻下的雕塑多采用青銅色,有著極強的歷史文化感染力和藝術表達力。一個適合城市的雕塑顏色,可以成為城市景觀的聚焦中心,為現代城市帶來直觀的美好感受,服務于城市發展。
(四)城市雕塑在空間中的方位選擇
城市雕塑在空間中的方位選擇主要依據的是光線原理。光線直接影響城市雕塑形體的體積感、明度、色彩的變化和其本身的韻律。根據不同時間所產生的不同光照效果來增強雕塑的韻律變化,是城市雕塑的創作手法之一。同時,合理的日照角度變化,也可以更為細膩的表達出雕塑的細節,材料的紋理。光線賦予作品生動的表現力。此外,光線也直接影響觀眾的視線,一個城市雕塑的布置,要充分考慮其場地的方位、近景和遠景的效果、光照時間、角度、場地形式等等元素。依據城市雕塑的規模和尺度的不同,利用順光和逆光的角度,也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觀賞效果和藝術表達。
三、結語
城市雕塑與空間環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彌補的關系,這仍是未來城市發展所需重視的問題。不同的城市雕塑,通過不同的雕塑體量,采用不同的材料,運用不同的色彩,安置不同的位置,利用光線的差異,來傳達歷史文化和藝術欣賞的同時,服務于這個城市整體。在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這些,才能滿足城市居民在公共環境中對城市雕塑沒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獸道夫•阿恩海姆.視覺思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婁永琪,朱小村.環境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周俊杰 單位:遼寧沈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