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中的成人教育教學活動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黨的將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提上議程。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在“互聯網+”的時代正深刻影響著每個行業。本文就大數據的應用給成人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運用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和工具進行教學管理活動以及大數據的搜集、存儲和分析等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彰顯大數據在成人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從而促進成人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成人教育;教學;機遇;挑戰
目前,我國在大數據應用于成人教育的研究還相對薄弱。大數據的相關成果如何在成人教育教學中得到應用,使成人教育的發展有一個巨大的飛躍,是當前學術界未能深入探討的一個課題。本文就大數據的應用給成人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運用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和工具進行教學管理活動以及大數據的搜集、存儲和分析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大數據在成人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促進成人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1大數據時代給成人教育帶來的機遇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使成人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教學模式、內容都會發生巨大變化。首先是教學模式多樣化,互動零距離。成人教育發展幾十年以來,遠程教育很好地克服了成人學生不能集中在固定時間和地點上課的限制。隨著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普及和深化,遠程教育的開放性將不斷加深,大數據將更深刻影響遠程教育。從現在流行的在線學習系統再到風靡一時的MOOCs,以及如今的微信等移動終端技術手段,成人教育的教學方式呈現移動化趨勢。隨著微博、微信的普及,教師可通過視頻直播、文檔、白板、桌面共享、多媒體插播等手段來滿足學生對海量信息和娛樂內容的獲取、分享與傳播之需求。大數據時代的課堂可以利用直播方式,達到課堂面對面授課的效果。這種靈活直接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挖掘出學生探索知識的潛能,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人才,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從而實現繼續教育的真正效果。其次因材施教,教學內容個性化。大數據時代,成人教育中學生的年齡、職業、學歷等界限將被一一突破,成人學生的學習興趣、需求和能力成為其選定學習模式的根本依據。通過校園網系統、自媒體,社交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產生的海量視頻、圖片、文本、短消息等信息,獲取盡可能多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數據資源。然后通過對學生行為、情感、知識服務需求等進行分析、建模、預測。學生在大數據環境中的足跡、點擊歷史、瀏覽歷史等能直接真實地展現學生的性格、偏好、意愿,了解這些后,教師就能根據每一位成人學生的個性,制定人性化的教學內容。所以只要多渠道獲取和積累數據,堅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基于大數據挖掘的個性化教育將會成為因材施教的典型應用。再就是資源更開放,共享成主流。尤其是在大數據和“微時代”同時交叉的當下,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人人又都是信息的傳播者。知識信息的傳播方式由“自上而下”變成了“面對面”的“自媒體”。如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平臺edX和MOOC,它們免費給大眾提供大學教育水平的在線課堂,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課程平臺在網絡上選擇自己心儀的教授,進行學習,同時被關注的教授也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因此,可以說共享的理念會讓信息的傳播更加暢通,信息的暢通保障了成人教育機構對市場機會的把握。
2大數據時代成人教育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助于成人教育的創新發展,但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面對大數據環境下的成人教育,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與時俱進。首先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需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要更趨向于精且短,便于碎片閱讀和學習。隨著互聯網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學習變成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事情,人們的學習方式亦呈現出移動化趨勢。學生將不會長時間來學習一門課程,這就對成人教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提出新的要求。在微時展大潮中,文化傳播以短小精煉為主,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內容更具沖擊力和震撼力。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學方式也要滿足跨終端學習,全面支持PC、APP和微信直播,滿足不同直播場景。例如通過在手機中下載安裝APP軟件,即可即時學習課程,教師亦可通過建立微信的公眾平臺來文字、圖片、語音等形式的學習內容。微信公眾平臺具有數據統計功能,公眾平臺的用戶、數據等可以量化。數據統計功能大致分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三類。教師可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短小精煉的小知識,再通過數據統計功能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滿足學生需求。其次是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需要研發更具有個性化的課程。成人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學生都是已走向社會的群體,他們邊工作邊學習,因而學習需求更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這就需要教師研究成人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制定出適合成人學生個性化的課程。例如阿里集團的湖畔大學,它的繼續教育形式很新穎,不僅借助實體的大學課堂,也采用互聯網的自媒體,即將它的課程在線上進行售賣。這種繼續教育模式通過學生與之產生鏈接而進行,學生可以按需所求來,這種教育模式深深印證了它的教育目標,即讓企業活的更長。目前校園網系統、自媒體,社交網絡平臺等,每天都會海量圖片、文字和視頻等數據。這些大數據能夠快速反映知識在知識鏈各個環節的傳遞情況,其價值具有明顯的時空特性。教育政策執行過程數據、學生學習過程數據、教師講授過程數據都能被實時采集和存儲,教師需要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和匯總,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和知識掌握程度,并向每個學生提出恰當的學習建議,推薦難易適中的學習內容,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干預。
3大數據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
從哪里采集數據、怎樣存儲數據以及分析和使用數據,這些問題都是將大數據應用于成人教育教學的關鍵問題。首先是需要創建數據搜集平臺。數據搜集是進行數據分析的基礎。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有自己的數據采集工具,如Facebook開源的Scribe、淘寶開源的Timetunnel、Hadoop的Chukwa等[1]成人教育的數據搜集系統需要創建符合自身特點的大數據平臺。成人教育發展了幾十年,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資源諸如教務管理、學生信息管理等多個信息系統以及大量網絡教育資源,需要一個大數據平臺將這些舊有資源進行整合。因此我們需要創建一個新的信息平臺,收集今后的新的數據。為了實現新舊數據平臺的統一,還應該將舊有資源和新系統進行有效整合,通過數據交換接口將各自的數據轉換成格式統一的,這樣才能保證平臺數據的一致性。其次是數據存儲。對于結構化的數據,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創建一個大規模的結構化的存儲集群,把每個學生登錄網絡系統的時間、次數、視頻點擊次數、關注的知識點、完成作業和練習、參與討論情況以及討論主題等結構化數據存儲在集群中。而對于以樹或者圖的數據結構存儲的半結構化數據和以各種文檔、圖片、視頻或音頻等結構存儲的非結構化數據則需要借助云平臺。云計算的出現使海量數據存儲與運算成為可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結合,會根據學生在教育資源庫上的操作“痕跡”掌握其對學習資源的動態需求,也會通過分析學習者對學習資源的點擊、下載、評價等數據信息對“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客觀的定義,資源的獲取和存儲變得簡單,還可以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和優質資源的浪費,使優質資源得到最大范圍的共享和利用。[2]最后就是數據分析。大數據在成人教育教學中應用的重難點在于如何通過學生的行為軌跡或活動規律,挖掘出學生潛在的知識需求。既要從大數據記錄中挖掘學生的需求,也要通過隱藏在學生的行動軌跡、瀏覽歷史或其社交網絡環境中的信息等大數據,跟蹤分析和挖掘出學生的知識需求。在這些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中,我們需要把搜集存儲的數據通過分布式的、離線式的方式分割任務,得出每一個節點、模塊的結果,最后進一步整合,得到最終結果。大數據學習分析能夠挖掘學習者學習過程數據中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可視化、系統網絡架構、統計、影響分析、概念分析等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學生學業表現與課程滿意度、教師滿意度之間的關系,用以評估學習者的學業進步、預測未來表現、發現潛在問題,進而優化學習方式、助力教學管理,有效整合教育資源使之為每個學習者提供符合個人需要和適合個人發展的平臺。[3]通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和數據評價技術,對教學過程和師生情況做出科學準確的評價,以期設計出符合社會需要的課程,更新和完善課程體系以此更有效地解決教育與社會的錯位問題。
4結束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數據的重要性已被世界各國重視起來,并提上戰略地位,更好的運用大數據這個武器進行社會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成為今后全社會的共識。從建立健全大數據從而轉變教學方式,到利用大數據平臺形成成人教育的共享共贏,用好大數據這個利器,將有力提升成人教育的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增強成人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同時我們應意識到前途是光明的,但現實是有差距的。在大數據時代,成人教育要追上“互聯網+”的步伐,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包括硬件如基礎設施,軟件如人才引進等方面。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對于向“互聯網+成人教育”的轉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能完成。數據處理、分析和應用等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員參與,傳統業務人員已經難以勝任。同時還存在大數據中涉及的諸如海量數據存儲、高性能分布式計算、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的高效處理等一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
[1]趙亞會.大數據在成人個性化教育中的應用探析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23-26.
[2]劉鳳娟.大數據的教育應用研究綜述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8):13-19.
[3]蔣南憶.大數據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前景探討究[J].管理觀察,2015(13):127-129.
作者:劉敏 于麗娜 單位:聊城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