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用戶體驗下的老人智能穿戴產品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高齡老人的生存狀態與生活質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可穿戴產品在老齡社會的智慧養老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從用戶角度出發,分析現有可穿戴設備分類、研究高齡用戶的生理與心理特征以及用戶對產品的核心訴求作為出發點。通過交互理念分析與歸納出為高齡老人設計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需要遵循的設計原則。以此來促進針對老齡社會可穿戴產品的長遠發展。
當下社會,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個顯著不爭的事實,各國都在為老齡化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作出各種應對措施,中國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互聯網和移動電子技術的發展為高齡老人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利用信息科技的推動為高齡者提供系統化的健康養老解決方案,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其中尤以針對高齡老人為對象的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的研發與設計最為受人矚目。
一、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的現狀
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又稱為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它是一種可被用戶穿戴在身上或貼近身體并能發送和傳遞信息的計算設備,它可以利用傳感器、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接入移動互聯網,實現人與物隨時隨地的信息交流。[1]智能可穿戴產品可按照應用功能,可分為:以人體健康,運動追蹤為主要功能的的可穿戴設備,例如各大品牌公司推出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滿足用戶信息溝通與娛樂生活方面需求的產品,例如各大國際公司為娛樂、運動而設計的智能數字眼鏡(圖1);甚至還有專業為老年用戶的特殊需求而設計的安全保護類穿戴產品,例如可檢測防止老年人摔倒的帶有內置安全氣囊的智能腰帶、可以讓佩戴者停止手部顫動的防抖手套、支持老人運動更長時間的緊身衣褲、能夠緩解膝蓋關節疼痛的仿生膝蓋支架(圖2)。本文主要聚焦于受眾面最廣泛、使用人群最多的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的研究,它集信息傳輸、體感監測、穿戴方便等為一體,具有靈活的可穿戴性、操作方式與信息反饋的智能性、體積輕巧的便攜性的特征。[2]另外,諸多高科技手段和醫療技術,諸如:語音識別、眼球追蹤、骨傳導技術、低功耗互聯技術、裸眼3D技術、高速互聯網和云計算、人體芯片等都紛紛運用其中。[3]而數據的匯總、處理與分析,還需要有許多主流健康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的支持。
二、高齡老人穿戴產品現狀
經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老年人智能穿戴產品的功能與常規的成年人穿戴產品的功能相比,比較類似。許多產品的功能重合、抄襲現象都十分嚴重,并沒有考慮到老年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個性化特點。據調查,高齡老人的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第一,產品大同小異,缺乏創新點。第二,產品交互體驗感差,實用性和針對性不強。第三,對使用群體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第四,產品外觀單調古板,缺少新穎感。老年人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市場現狀不容樂觀,相關的設計師需要潛心調研,把握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盡可能多的融入情感化因素,讓產品脫離“乏味”,充滿“情趣”與“時代感”,讓老年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三、基于用戶體驗的高齡老人智能穿戴產品設計原則
由于高齡用戶者的特殊性,在設計智能穿戴產品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來分析高齡用戶的核心訴求。1.UI設計易用性原則主流可穿戴產品,大多是采用觸屏操作,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比如視力及視野退化造成視力不佳,在設計UI界面的時候,可考慮用硬件按鈕替代觸屏操作。操作精確度上,由于老年人的機能衰退,他們對屏幕操作的力度、精準度都沒有正常成年人控制得那么輕松,且高齡用戶的心智技能退化明顯,他們在面對頻繁變換的產品操作界面、操作步驟與使用方法時,顯得很困惑不解。當下許多UI的體驗設計層級關系、內置功能甚至用戶操作界面都表達得不夠清晰準確,如果使用簡單的按鈕會更容易理解。如果有些產品設計必須借助觸屏,可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進行UI設計,可配置更高的屏幕亮度,文字的選擇可選擇對比鮮明的組合,這才利于老年人的認知。[4]電子書Kindle所采用的墨水屏技術可供借鑒,黑白清晰的對比,可以非常有效的識別信息(圖3)。2.降低認知負荷與減化操作負荷由于高齡用戶在心智技能和記憶力上都產生了明顯的退化表現,在為其設計智能健康管理穿戴產品時,需要化繁為簡,降低應用操作門檻,降低信息認知轉換的負荷,信息傳達務必精準,只顯示必要的內容,減少提供非必要的信息,以免造成干擾和誤解。另外,可穿戴設備需要減少視覺元素的出現,減化操作步驟,盡量簡潔直接,減少老年用戶由于誤操作而導致心理受挫,放棄使用的結果。可考慮多使用傳感器等技術與信息錄入關聯,例如運用語音輸入代替鍵盤輸入、語音控制代替菜單導航、RFID/NFC技術代替手動操作信息的雙向傳達、簡單的肢體運動代替一些復雜功能的實現。[5]3.充滿人文關懷的情感化設計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升級、各種同類產品的豐富,使得用戶對產品的需求也產生更深層次的變化。用戶的心理需求上升為對用戶的尊重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實現,從功能上的滿足到心理的撫慰,用戶的滿意度出現了極大的提升。
面向高齡用戶的智能健康管理可穿戴設備,需要把老年人的恐懼與抵觸心理作為首要的情感化設計問題。產品的形態、材料、質感、色彩、觸感等要素,都需要符合高齡用戶的審美傾向,使產品的外觀和氣質更具有美感,用恰到好處的設計美去引導用戶的價值取向,用巧妙的操作方式讓用戶產生愉悅感,讓用戶從情感上與產品產生共鳴,在使用時收獲意想不到的感動和操作體驗。[6]首先,在形態和材質選擇上需要貼近老年用戶的喜好。例如,設計生產FitBit手環的CarePredict公司依據用戶調研,為老年女性設計了一款造型為串珠手鏈的可穿戴式手環,造型別致,充滿時尚感。同時,該公司還計劃為老年男性客戶設計一款類似于標準男士手表的可穿戴設備,類似的設計還有Tempo手環(圖4)。其次,應盡量采用柔和的曲線和廣闊的曲面,減少直線的出現,避免激烈的對比形態。在材料的選擇上,需要從肌理、溫度、光澤三個方面進行考慮,營造出溫柔、柔和的印象,給高齡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感覺更加安心與舒適。再次,可以通過巧妙的造型設計隱藏高科技特征,消除用戶不安恐懼的心理負擔。對高齡用戶而言,使用可穿戴產品有種自我生理機能衰退的暗示,在心理上容易造成消極導向,這也是造成老年人排斥使用可穿戴產品的原因之一。因而,產品的“新、奇、特、專”等帶有明確導向的特質都要隱匿起來,盡量給予用戶以熟悉感和可控力,疏遠產品的高科技感的冰冷與高高在上的距離感。例如,國內有一家科技公司曾在市場上面向老年用戶推出一款叫做“HWATCH紅表”的智能手表,常見的高科技可穿戴外觀特征被隱藏起來,只保留了傳統手表的外形,更容易拉近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距離,提升情感接受度(圖5)。
結語
我們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面對著日趨高齡化的老年社會,需要本著以用戶體驗理念為基礎的思想,結合分析當下市場現有的產品現狀、發現問題,通過分析用戶的生理與心理特征,找到適合高齡用戶使用的智能健康管理產品的設計原則,促進可穿戴設備的長遠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謝俊祥,張琳.智能可穿戴設備及其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5(03):18.
[2]榮鈺.智能可穿戴產品用戶體驗設計方法研究[J].設計,2015(21):102-103.
[3]孫效華,馮澤西.可穿戴設備交互設計研究[J].裝飾.2014.08:22.
[4]孫益祥.可穿戴設備發展趨勢及信息安全風險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3(11):92.
[5]李曉珊.張明.面向高齡用戶的可穿戴產品設計研究[J].裝飾,2015(7):101-103.
[6]韓文雅.基于交互設計技術的可穿戴式智能設備設計[D].華北電力大學.2015.03:21.
作者:丁智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