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對茶學思想中高校創業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茶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新媒體的強大傳播力對茶文化思想的教育價值做出充分的挖掘與認知,對于高校創業教育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價值做出分析與論述,對如何利用新媒體對茶學思想進行廣泛傳播,以及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茶學思想;高校;創業教育
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因此,高校需要重視茶學思想的挖掘以及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滲透。在新媒體環境下,茶學思想的傳播體現出了新的特征,同時也為提升茶學思想挖掘與滲透深度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對新媒體環境下的茶學思想傳播特點做出認知,并對新媒體環境下的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應用策略做出探索。
1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價值
茶學思想在創業教育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禮儀素養、個人修養、誠信水平、吃苦耐勞精神、創業思維等方面,因此,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挖掘茶學思想內涵,并將茶學思想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當中,這對于推動大學生創業能力以及創業成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從社交教育方面來看,唐宋時期,茶宴、茶話會等莊重而活潑的社交方式被廣泛的運用到社會大眾的社交活動當中,特別是在飲茶流行于宮廷的背景下,“清茶一杯談國事”的現象也逐漸出現,由此可見,茶學,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宮廷的社交體系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我國社會大眾之所以愛茶并將茶學運用到社交活動當中,是因為茶學承載著很多傳統思想文化,這些傳統文化能夠讓交際雙方產生高度的文化認同,并在拉近交際雙方心理距離的基礎上推動交際雙方了解程度的深化,繼而促使友情或者合作關系朝著更為和諧的方向發展。在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中,社交能力是學生創業能力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在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基礎上,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才能夠與他人開展順暢的溝通并構建和諧的關系,從而為創業過程中的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有必要引導學生掌握飲茶這種交際方式,并引導學生對茶學中蘊含的禮法文化和傳統文化思想做出深入認知,從而有效豐富學生在開展創業實踐過程中的人際交往方式,促使學生在與他人的溝通中更好的產生文化認同與文化共鳴,繼而促使學生更加合理的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社交和諧。在禮儀教育方面,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而茶禮儀則是中國禮儀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茶禮儀所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廣泛,如在飲茶過程中具有泡茶禮儀、敬茶禮儀等,這些利益對于構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茶文化中的禮儀文化雖然看似復雜,但是卻是茶人通過飲茶實踐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在飲茶過程中所需要遵循的禮儀不僅沒有任何多余成分,并且可以彰顯出茶學、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藝美與和諧美。創業活動是勞動方式中的一種形式,創業者要創業成功,不僅需要依賴于運氣、思維以及技術,而且需要面臨許多復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欠缺資金支撐、經驗支撐等,都會制約大學生創業成效的提升,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大學生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進行接觸,為了能夠與他人構建起互相尊重的關系,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禮儀素養。由此可見,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將凝聚傳統禮儀文化的茶禮儀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過程當中,從而推動大學生禮儀素養的提升,確保大學生能夠運用比較穩妥的方式方法與他人開展交流與溝通。在此基礎上,良好的舉止禮儀、談吐禮儀,都能夠讓大學生為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在構建起順暢的人際溝通關系基礎上對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進行有效維護。在個人修養教育方面,茶不僅能夠為受眾帶來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而且也能夠成為一種提升個人修養的有效手段。在唐朝時期,飲茶已經被社會大眾當作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與此同時,許多茶人也通過自身的茶著作,對飲茶之人所應當具有的品行做出了論述,如陸羽在《茶經》中提到:“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陸羽所提出的這一觀點,不僅將飲茶從物質層面升華到了精神層面,而且也是對我國茶學思想中“茶德”的精辟總結。另外,飲茶追求寧靜的氛圍與心境,從飲茶氛圍來看,茶室需要干凈、整潔且具有平靜的環境,而室外環境則需要體現出親近自然的特征,從飲茶心境來看,飲茶之人需要與自然融為一體,追求寧靜致遠的境界。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大學生所具有的個人修養、人格品質等都是影響創業成功率的關鍵性因素,因此,高校創業教育需要強調大學生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將茶學思想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當中,不僅能夠有效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提升個人品德修養,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心態,始終使用冷靜的態度對待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抗壓水平,并讓學生處于寵辱不驚的心境當中,這對于強化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消除大學生在開展創業過程中的負面情緒、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在誠信水平方面,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傳統的儒釋道精神對茶學思想的產生與發展產生著明顯的影響。其中,儒家學者強調修身,提出了“為人謀而不忠乎?傳不信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并將自省自律作為對自身的嚴格要求,而這種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滲透,不僅讓茶學思想具有了濟世救人的情懷,而且也具有了誠信廉潔的內涵。誠信廉潔是一種修養、一種風格,更是創業者立身處世、開展創業實踐的根基,誠信廉潔要求社會大眾能夠做到誠實守信并肩負責任,也要求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做到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一諾千金、始終不渝,只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夠在創業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與企業形象,也才能夠為自身企業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與發展空間。將茶學思想滲透到茶學教學當中,能夠讓引導學生將自身自律當作自身習慣,并對自身行為做出嚴格規范。為此,教師有必要對茶學思想中的誠信文化做出充分挖掘,并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及經典案例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當中,從而充分發揮出茶學思想在強化學生誠信素養方面的作用。在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方面,茶人精神是茶學思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吃苦耐勞的品質則是茶人精神中重要的體現。在千年茶馬古道上,腳夫行走于幾寸寬的懸崖、身負上百斤的茶包,將茶葉送到千家萬戶當中。正是這些勞動人民的腳印,在“世界屋脊”上描繪了茶文化發展歷史中最為雄偉的篇章。當然,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僅存在于茶馬古道之上,而且也存在于每一個茶農身上,這種精神的代代傳承,為我國茶文化、茶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由于當代大學生普遍為獨生子女或者家庭中僅有兩個孩子,因此,家人對孩子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與寵愛,這導致了部分學生產生了坐享其成的思想,而欠缺努力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而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吃苦耐勞精神是學生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品質,這是大學生在面臨諸多困難時仍舊能夠努力實現目標的重要動力。將茶學思想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當中,能夠引導學生對茶人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精神做出更為全面和深入的認知,這對于提升學生吃苦耐勞的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推動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中能夠堅持努力前行具有重要意義。在學生創業思維的培養方面,茶學思想同樣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茶具有質樸無華、自然醇和的特征,這種特征不僅彰顯著茶的中和之美,而且對我國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和諧之道做出了反映。中庸和諧之道,引導著社會大眾使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方式實現自我提升,以“中和”作為標準對自身價值、自身行為做出衡量。在許多學者的研究中,認為中庸之道難以發揮出推動創業教育成效提升的作用,但是事實上,中庸之道不等于平均主義,而是要做到恰到好處。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具有中庸思維的大學生能夠對創業環境和自身所面臨的整體局面做出細微觀察,并能夠對不同利益主體所具有的需求做出考慮與平衡,從而實現創業工作的和諧發展。另外,中庸之道屬于一種整合性思維,強調在了解矛盾的基礎上利用折中方式對矛盾進行緩解,因此,中庸之道對于降低大學生創業風險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將茶學思想滲透到高校創業教育中,能夠促使學生對茶學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做出更好的理解,從而在掌握中庸之道的基礎上,推動自身創業能力的提升。
2新媒體環境下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應用
2.1新媒體環境下的茶學思想傳播
新媒體的出現與發展,推動著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與傳統的媒體相比,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展現出了更多的優勢。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形式呈現出了綜合化的特點。在傳統媒體環境下,電視、廣播以及紙媒等所具有的信息傳播形式相對單一,而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實現了文字、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元化形式的融合與交叉,同樣的信息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完成多樣化的傳播。對于信息受眾而言,多元化信息傳播形式不僅優化了信息受眾的信息接受體驗,而且不同信息傳播形式之間的互補關系也有利于更好的展現信息內容所具有的深刻性和豐富性,這對于降低大學生對茶學思想的接受門檻、提升茶學思想在高校中的傳播成效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內容呈現出了全面性的特征。相對于傳統媒體平臺而言,新媒體在信息傳播容量方面展現出了明顯優勢,在此基礎上,高校大學生的信息閱讀視角可以突破特定媒體的束縛,通過超鏈接對茶學思想以及茶學思想對自身創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意義做出認知。與此同時,新媒體中的新聞圖片和新聞視頻等傳播形式,也強化了茶學思想傳播所具有的立體感、沖擊感和張力,這對于吸引更多學生關注茶學思想以及滿足大學生對茶學思想做出深入了解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2.2利用新媒體挖掘與傳播茶學思想,提升高校創業教育成效
首先,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可以通過設置茶學課程的方式,推動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滲透。在開展茶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提升茶文化思想呈現效果的立體化、直觀化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將茶藝文化引入創業教育課堂,通過引導學生對茶文化做出近距離的接觸與體驗,深化學生對茶學思想的了解。另外,在課堂之外,高校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構建茶文化社團以及開展茶文化講座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對茶學思想做出認知的機會;其次,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需要重視使用互聯網對茶文化、茶學思想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通過找出茶文化、茶學思想中與高校創業教育相關的內容,挖掘這些內容中的創業教育價值,確保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推動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最后,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運用新媒體拓展自身的茶文化視野、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養,從而更好的滿足高校創業教育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并通過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與其他教師或者茶文化學者開展交流與互動,從而豐富自身的茶文化知識、深化自身對茶學思想的認知。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重視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茶學思想傳播,在此方面,教師可以圍繞茶學思想以及創業教育構建QQ群、微信群組等,并在微博中發表與茶學思想和創業教育相關的話題,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提升茶學思想傳播成效、彰顯茶學思想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價值。
3結語
茶學思想對于提升學生創業能力與高校創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需要重視茶學思想的挖掘,并將茶學思想滲透到高校創業教學當中。在此過程中,高校與教師需要抓住新媒體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新媒體在茶學思想傳播中的優勢,從而有效促使大學生對茶學思想做出深入的認知與了解,繼而對學生創業能力與創業教育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黃揚.茶文化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研究[J].福建茶葉,2017(9):167.
[2]劉瑩,徐文杰.關于大學生茶文化創業項目的思考[J].福建茶葉,2017(9):244-245.
[3]何祖潤.傳統茶文化融入高校創業教育的創新模式分析[J].福建茶葉,2017(8):203-204.
[4]陳麗敏.對中等職業學校茶文化專業學生創業的探討[J].廣東茶業,2011(4):28-30.
作者:趙若塵 單位: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