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創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現行的創業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創業教育地位低,效果不明顯。近幾年,高職逐步引入創業課程和創業實踐學分,但大部分院校停留在第二課堂層面,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才會涉及,實施創業教育的廣度、深度不夠。就業指導上仍然以傳統就業方式為主,屬于意愿式的崗前培訓、就業前指導、學生應聘技巧以及掌握職業技能等,這與開拓學生思維、創新就業觀念是不一致的。
2.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良莠不齊。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師中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缺乏創業實踐的經歷,在為學生開展創業教育時,很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尷尬,可創業教育又偏偏注重創業實踐和實務,簡單的照本宣科根本無法深入創業的精髓和實質。
3.創業項目組織規劃不系統、不科學。很多高校創業教育項目不具有系統性,創業教育項目是對學生實習活動與課程教學的補充。所以,從橫向上看創業教育缺乏系統性,非常零散;從縱向上看缺乏持續性,臨時組織實施,無法與課程結合,因而無法循序漸進地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4.創業環境對高職創業教育的負面影響。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把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結合起來。但當前社會對高職學生創業的認同度還不是很高,在政策上也沒有明顯地表現出對高職學生創業的更多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優惠、創業融資等措施。
二、優化與加強高職創業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1.優化課程結構,體現創業特色
創業教育項目的組織實施必須結合學生所學專業來設計課程,讓創業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形成學科、活動、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學科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創業的基礎技能,活動課程要在活動中把創業教育要求結合進去,如營銷學會、學科興趣小組、勤工儉學等。隱形課程方面要突出創業環境的設計和布置,為學生營造一種創業氛圍,培養創業意識,激勵創業精神。要增設與創業能力相關的課程教材,如《創業教育》《創業社會常識》《創業心理和技能》《社交禮儀》等,系統進行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2.改革教學方法,優化創業教育
教學內容應講求實用性和針對性,重在教給學生尋找或創造工作崗位的方法,特別是培養學生“白手起家”創辦小企業的精神和能力。教學方法要采用模擬企業經營方式等新型教學方法,通過加強實踐項目訓練,利用Internet市場營銷模擬平臺軟件,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訓練,強化學生職業經驗的訓練。在教學評價上,注重考評學生的技能水平及實踐能力,改變過去“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偏頗做法。堅持考評與就業創業結合,注重培養和考核學生的崗位技能、適應能力、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堅持正確的就業導向。
3.充分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創業能力
在低年級學生中可以開設創業專題講座,由學院領導和專家介紹大學生創業背景和創業基礎知識。對同學們如何參加創業計劃大賽進行具體指導,初步學習如何準備答辯,如何進行市場調研,明確學即將開展的創業項目的具體要求。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模擬創業活動,如創業知識大賽、模擬銷售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4.充分利用大學生自治組織開展創業活動
學校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團委等組織的作用,在這些組織的基礎上構建大學生創業協會等各種組織,將學生結合起來開展各種事件活動,構建一個組織平臺。通過教育、展示、實踐、引導等活動,提高思想認識,形成人才培養、集聚、舉薦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新模式、新機制。在學生創業組織的帶來下,學校可以賦予這些組織較大的自主權,讓他們學校安排各種創業實訓基地,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聘請專業開設各種創業論壇、要求企業精英進入校園開展講座等等。
5.讓充分利用學生寒暑假等時間走進社會鍛煉
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走進市場與社會當中去開展各種自主性的創業活動。所以,大學生暑期創業實踐項目活動是引導大學生健康成才成長的必要途徑,是當代大學生完善自我、塑造自身人格的重要方法。暑期創業實踐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可以在團委以及學生會的引導下,給予學生具體的活動要求以及可以選擇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帶著創業的任務回家,走進社區與企業等開展創業活動。例如:可以讓一些有條件的學生走進企業當中或者地方鄉村政府中進行掛職鍛煉活動,讓這些學生觀察或者參與一些具體的創業活動。或者參加由地方政府組織的大學生“科技下鄉”活動,在鎮村擺設小攤位,免費為市民維修家電、宣傳衛生保健常識、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等,這些活動看似與具體的商業創業活動無關,其實是學生接觸社會,從側面了解市場信息與社會市場規則的好機會,對于學生為了尋找合適的創業機會非常重要。
6.創作機會讓學生走進社會鍛煉創業能力
大學生的創業活動除了通過校內的各種活動進行開展以外,還可以通過校外的企業、政府提供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一些社會組織提供的大學生創業計劃等進行創業活動,在老師與學校的支持下真正開展創業工作。例如:可以讓大學生直接與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分銷商品、參與商品的促銷與宣傳、合作開店”等形式,讓大學生直接進行勤工儉學活動,一方面賺取收入,一方面鍛煉能力。可以通過一些社會組織提供的大學生創業資助活動,通過提供有價值的規劃營銷方案,爭取資金開展創業。還可以通過參加一些政府組織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提前開展創業活動。還可以在家鄉與家人一起合作,在教師的幫助下開展商品營銷合作,用自己的知識與讀書期間的資源指導家人開展創業活動。當然這些活動盡量在高年級,即即將畢業的時期參加,不要影響到課程的學習活動。
總之,大學生創業項目是多元化的,實踐的方式是多樣化的。真正適合大學生的方式非常多,這里列舉的只是其中常見的幾個類型,創業的方式也需要我們創新,通過未來的不斷創意相信會有更多的項目可以供我們高職學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