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
1.1缺乏對創業教育思想的指導
由于教育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現有的很多畢業生只是被動求職,缺乏自主創業的能力,阻礙大學生創業的可能并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是否有敢于下水的勇氣。社會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創業能力、鮮明個性和創造思維的人才顯得尤為不足。
1.2缺乏創業教育的系列課程
國內的很多高校,只是將創業教育課程作為一門選修課,任由學生們自主選擇;而一些試點高校也只開設了“創業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就業禮儀”等少數課程進行課堂面授。其實高校的創業課程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內,課程形式也不僅僅局限于課程式課程,也要注重非課程式課程的開發。我們要開拓創業教育的思路,可以通過課程式課程把創業教育滲透到基礎教育課程教學中,打破專業間的壁壘,達到創業教育課程與普通課程融合。②
1.3缺乏對創業困難的正確認識
很多的大學生在創業之前其實對創業的難易程度并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的表現為急于求成,盲目樂觀,在沒有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就實施自己的創業計劃,結果可能落得人財兩空。有的在取得一點點成績時就驕傲自滿,而碰到一點困難就灰心喪氣。大學生若想創業成功,就必須克服創業浮躁感,提高駕馭風險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雖然很多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堂,但仍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在面對寫一份真實的不錯的創業計劃書時依然顯得手足無措。他們可能還不太清楚什么是目標市場,分析時所采用的數據沒有說服力。大學生中存在的眼高手低的現象,除了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紙上談兵之外,卻不能從職業角度整合資源,缺乏開拓市場的經驗與相應的專業知識。
二、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2.1營造創業氛圍,營造創業實踐的有效環境
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需要打造有濃郁創新意識的校園環境。首先,注意校園人文環境建設。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具有內化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發揮著重要。其次,活躍學院學術氛圍。注重加強師德建設和教師培訓,在學院里要形成一股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求學環境,促進各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第三,加大對大學生創新項目的資助力度,吸引和引導更多的大學生主動參與到科學研究中來,讓他們在老師的帶動下,培養嚴謹的治學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激發創造潛能。在舉辦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巡展、創業計劃競賽優秀作品巡展和師生創新成果展的同時,配以舉辦成功企業家座談等形式,可以拓展大學生思路,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激情。③
2.2更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建立創業教育體系
一是要注重引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創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著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二是要結合專業,分類施教。要形成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的多樣化教學體系,在專業教學中更加自覺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創業機會、敢于進行創業實踐的能力。各高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與辦學特色,根據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適應本校學生發展特別是學生創業需求的課程體系,推進創業教育教學的分類開展。另外學校要不定期地邀請一些成功的創業人士、投資專家、管理專家到學校演講,介紹各種創業成功與失敗的典型案例。
2.3提高大學生素質,為成功創業提供有力保證
首先,要拓寬大學生創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在學校舉行的創業計劃大賽中,我們發現許多創業者無法把自己的創意準確而清晰地表達出來,不知道如何對目標市場和競爭對手進行分析。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不斷加強素質培訓,讓他們知道如何做營銷活動策劃,如何進行市場營銷;讓他們了解連最基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常識,讓他們學會如何確定公司戰略,如何塑造自己的管理團隊。其次,大學生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平時的實踐、實習中積累創業知識和創業經驗。大學生有理想與抱負,但對具體的市場開拓、商業運營缺乏經驗,要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業教育培訓,經過系統的創業培訓增加對生產管理、市場拓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還應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參與全局,體驗全局,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協作、資源利用等能力。
2.4加強創業經費投入,為創業實踐提供條件
大學生在校創業初期往往需要一定經費的支持,學校可以充分發揮校友、社會資源的作用,為學生的初次創業提供免息貸款,積極為學生籌集創業啟動資金。對于有前途的創業計劃或產品,可以通過省級或國家級的創業計劃大賽,讓他們獲得社會融資的機會。作為高校,如果不能給予學生以資金補助,但可以給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比如場所與設備的支持等,讓大學生創業者易于起步。另外,學校還可以結合貧困生勤工儉學,把一些后勤部門經營的店面,轉讓給創業學生經營,這樣既解決了困難生的生活費的問題,也讓學生受到了創業實踐鍛煉。
作者:景榮 單位: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