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采購成本控制創新與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采購成本控制就是依照財務會計核算的各項數據與信息資料,對月度和年度商品實際采購成本展開有效預算。在我國企業采購階段,市場競爭重點主要是突出如何對采購成本進行控制,通過采購成本控制能有效增加企業發展利益,擴大經營利潤,也是企業全面擴大市場競爭力,在競爭中獲取有效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要注重強化企業成本控制,對企業實際經營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擬定采購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成本控制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采購成本;控制措施;創新實踐
現階段對采購成本有效控制能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發展效益,能保障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良好的發展地位,能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所以,當前企業內部管理控制中要注重做好物資成本有效管控。在當前企業物資采購管理與控制成本組成要素中,主要有市場購買成本、管理物資成本以及存儲物資成本,其中部分工作出現問題均會產生較大經濟壓力。企業當前要想對物資采購成本集中管理與控制,要注重建立更為科學化的物資采購和管理機制,保障物資采購活動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1采購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1采購流程過于繁瑣
從目前企業采購流程劃分現狀來看,當前企業采購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采購活動開展中,是先從客戶下訂單開始,其中涉及市場供應、倉儲、生產、技術、市場銷售、運輸、財務等多個部門。在完整的采購過程中將完整的采購任務劃分給了不同職能部門。由于部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籌劃,加上多項任務執行手續繁瑣,將會對其整體工作效率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其次,有部分部門是站立在自身角度分析各項問題,多項問題探究中信息難以有效溝通,這樣將會影響到采購決策擬定與實踐精確性。最后,多項采購責任監控不規范,在采購監控過程中存有諸多盲點,不同部門之間責任劃分不清楚、推諉情況突出,對企業整體工作效率具有較大負面影響[1]。企業開展的采購行為主要是基于市場中廣大客戶需求計劃擬定的,當客戶下發相應的計劃之后,由于受到資金要素、規模與時間要素限制,采取的采購方式相對原始,不能對各類品種進行有效定價。當部分單筆采購活動開展之后,其大多表現為數量較少、生產批次較多等,企業對商品采購需求未能進行深入分析,對部分市場合作供應商之間缺乏有效引導。企業在長期發展中,內部諸多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互動,尚未擬定相對完善的采購計劃,導致采購活動開展中隨意性相對突出。此外,有部分采購具有急性特征,從擬定采購需求到各類品種入庫之間的間隔時間相對較短。此類現狀產生的后果就是有部分采購部門每日從市場中多個渠道進行商品購置,但是未能擬定可行性較高的調查方案,容易購置質量較差的物資[2]。
1.2采購方法存在問題
首先,在現有采購管理活動中,針對采購成本控制,選取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進行集中招議標管理。現有的企業招議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供應商相互打壓價格對企業整體采購成本進行控制,但是并非各類品種均適用于招議標方式進行。其次,從部分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在采購中選取的采購方法存有諸多問題。擬定的采購方法傳統化突出,受到企業內外部發展環境影響。企業物資采購模式實踐相對滯后,未能立足于信息化時展現狀,對物資采購模式集中更新,將會限制物資采購成本控制效率有效提升[3]。
1.3供應商管理漏洞問題
部分企業在采購管理中對供應商缺乏有效管理,在物資采購中缺乏貫穿供應商管理思想,未能將供應商管理有效轉入物資采購管理中。長期發展將會導致從采購成本控制成效僅僅保存在短期,未能從長遠發展角度對采購成本集中分析。此外,對市場中諸多物資供應商缺乏深入了解,對相關供應商未能建立管理檔案,難以對供應商實施有效的分類管理。也難以對供應商進行級別固定,將會導致物資供應中多項風險問題不能得到集中控制,難以實現采購成本高效化控制。此外,對供應商缺乏針對性引導培訓,此類現象將增加產品質量問題發生概率,長期發展將會加大企業采購成本風險。
1.4采購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采購活動開展中對專業化采購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目前相關物資采購人員主要是負責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現階段企業部分采購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采購人員會參照物資采購清單進行采購,自身缺乏物資質量綜合判斷能力。加上市場環境復雜程度較高,會購置到諸多質量較差的物資,對企業整體效益具有較大負面影響。有部分采購人員綜合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較低,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部分采購人員難以抵御供應商多項誘惑,與市場中不法供應商相互串通,將會對企業整體發展收益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此外,采購人員自身缺乏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責任意識,在工作處理中隨意拖沓,致使采購計劃難以有效落實,對企業穩定運行具有較大負面影響[4]。
2采購成本控制創新與實踐
2.1擬定合理的采購計劃
現階段企業要注重基于客戶多項需求以及生產特性,規范化擬定各類物資采購計劃。對各類物資所需量以及應用時間進行預判,確保各類物品能及時供應,對庫存量有效調控,降低庫存管理費用。多項業務運行效率對企業市場競爭力會產生較大影響,企業長期發展中各類商品采購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較大,采購成本受到的影響也較大。在正常情況下,過去傳統化采購業務流程開展中是基于生產計劃購置相應的物品。通過采購部門編訂商品采購計劃,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綜合審批之后,再向供應商下發相應訂單。在過去傳統采購模式中,由于諸多管理技術應用不規范,采購模式應用相對滯后,所以目前企業要注重對信息化技術與多元化平臺的合理應用,全面創新傳統的物資采購模式。在網絡采購模式應用中要注重對信息技術措施有效應用,集中發揮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交互式媒體技術應用作用,創建網絡化采購環境,對各類采購行為與多項信息集中處理,提高物資采購成本控制成效[5]。
2.2合理應用采購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要注重選取不同定價方式對供應商進行牽制,對原有的定價方式集中創新。依照不同備件對應品種,規范化選取階段性定價、定渠道不定價格、一單一議等多種合作方式。還要注重做好渠道開發,深入研究不同企業各類備件業務需求特征,針對部分標準不明確的品種,要注重與企業對接相應標準,擴大渠道可選擇范圍,便于規范化引入競爭控制采購成本。針對部分單渠道以及企業指定廠家的品種,要注重積極尋找替代品。針對部分需要大量采購的品種,要注重做好多家對比,控制采購成本。要對商品采購價格變動情況精確化把控,有諸多商品價格受到季節要素、市場供需變化等影響。采購人員要注重對不同物資價格變動規律進行分析,把控好對應的采購時間點,避免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此外,當前要注重對付款條件規范化控制,建立科學化的資金應用制度。在資金領取、審核、審批、應用中,均要設定相應的權限范圍。針對多項貨款支付,要注重對對方個人信用度進行判定,做好風險問題有效處理[6]。
2.3規范采購管理制度
當前要建立完善的采購制度,做好采購成本控制。這樣能有效規范采購活動,還能提高采購整體效率,對采購人員各項不良行為進行控制。在采購制度優化過程中要注重對物料采購計劃、授權人權限、商品采購流程、各部門職責與關系等有效規范。當前要注重在員工績效管理考核中錄入成本控制,在采購成本控制中設定成本下降率等相關指標,即基于對應業務崗位負責的采購任務設定相應的成本。在月度核算中,要注重對當月各類品種采購成本有效對比。在月度績效考核中突出成本下降率指標,其中占比60%或是更多的權重對崗位實施績效考核,突出考核激勵作用,這樣便于對崗位采購成本有效控制。
2.4規范供應商的管理,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渠道
目前要建立公開、公正、透明化的供應商進出機制,在采購業務執行中做好供應商引進、使用、退出與評價管理,對潛在供應商進行管理。還要對公司供應商建立檔案,保障各個供應商檔案通過規范化審核之后進行歸檔。企業采購活動開展要在已經歸檔的供應商中選取,供應商檔案要注重定期進行更新,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管理。依照物資采購量大小以及不同物資種類對供應商進行分類,主要有重要物資供應商、一般物資供應商。企業長遠健康運行要注重以穩定的供應渠道作為保障,是企業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企業要注重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渠道,是企業對物資采購成本進行有效管控的重要措施。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渠道能獲取更多質量較高、價格合理的物資,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這樣能為企業穩定正常提供有效保障,實現長期運營發展,這樣便于間接調控企業物資采購成本。通過穩定的物資供應渠道建設,能應用較低價格獲取相應的物資,實現企業全面發展[7]。
3結語
綜合上述,物資采購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企業全面強化內部控制管理成效的重要措施。當前企業要注重基于物資采購現狀以及市場經濟環境,從物資采購人員、采購制度、采購流程、供應商等角度出發,全面強化物資采購成本管理與控制能力,為企業長期經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石珊.企業采購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20(18):62.
[2]劉根現.探討如何有效控制企業物資采購成本[J].現代經濟信息,2020(20):99-100.
[3]高芳彥.基于供應鏈視角的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3):137-138.
[4]紀桂清.企業物資采購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0(5):111-112.
[5]曹艷.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管理與控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16):45-46.
[6]羅璇.探討如何有效控制企業物資采購成本[J].現代營銷,2020(5):119-120.
[7]李麗.探討如何有效控制企業物資采購成本[J].環球市場,2020(12):126.
作者:蔣輝 單位: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國際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