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工程物資管理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施工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成本和利潤相對比較清晰,想要獲得利潤增長率實屬困難。如何經營、控制成本,從而保證預期利潤顯得至關重要。在EPC合同中,物資供貨成本極大影響了整個項目的整體成本和利潤,論文根據多年國際施工經驗,從物資管理成本入手,就物資管理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做了探討。
1引言
國內建筑行業市場發展空間有限,伴隨國家一些列走出去的政策導向,以及中國施工企業的實力,施工企業走出國門是大勢所趨。走出去的同時,出于對拉動本國企業出口的考慮,大多數物資設備都會選擇中國本土企業生產。這就導致國際工程物資管理牽涉到海運、清關,以及更加復雜的支付流程等問題,在成本控制上,難度也相應提高,本文介紹的是根據多年現場經驗,針對國際工程物資管理中成本控制關鍵點的一些極具適用性的有效方法。
2業主資金支付進度的推進
長期海外施工接觸最多的項目為EPC合同項目。該類項目一般是中國政府貸款的融資項目,融資項目從業主簽認工程量單到最終資金支付到位,支付周期至少為半年。合同中的土建、安裝等內容的資金支付問題暫且不論,在此主要講一下合同份額中占重要地位的物資供貨。一般情況下,物資供貨占合同份額較大,且生產周期、運輸周期長,若采用一般的資金支付模式,將極大影響獲得業主最終支付的進度,從而導致項目資金短缺,并引起一些列的工序安排受阻、窩工等嚴重影響工期和增加施工成本,甚至是違約等嚴重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從業主合同和物資供貨談判著手。業主合同談判上,效仿“不均衡”報價的方法,犧牲小部分利益,取得更好的合同支付條款,即:物資設備采購合同一旦簽訂,立即結回30%貨款,物資設備集港立即結回70%款項。為充分利用這一條款,簽合同后立即要求廠家出采購聲明,用于結算30%貨款,為盡早拿到合同聲明,考慮到各國語言不通問題,資料的翻譯工作也要同步跟進,貨物一旦集港,立即索要提單,用于結算剩余的70%貨款。采購合同談判上,應有效利用所在集團、公司的優質資源,以及大規模采購的優勢,盡量從供貨商處獲得更加有利的合同條款,即:提交預付款支付等值(10%)的投料款,集港支付15%的款項,到貨驗收后支付25%的款項,項目投運后支付40%的款項,質保結束支付10%的款項,有效緩沖了漫長的海運周期,緩解了項目資金壓力。以上舉措,不僅加快了合同中物資供貨應付款項的的支付進度,有效防止了項目資金短缺,也有效地將一定的資金短缺風險合理轉移給物資供貨商。抵消了國際工程材料運輸周期長和融資項目業主支付進度緩慢等帶來的不良影響。
3關稅的規避
物資進口,繳納關稅在所難免。因此在合同執行中,要首先熟悉所在國的各種稅法,爭取獲得更多的減稅、免稅政策。根據經驗,以業主名義進口,就可以減少關稅繳納額,一些惠及民生的政府公共項目也能獲得免稅。
4滯港費的有效避免
目前,走出去的中國施工企業多在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國家發展,這些國家大多面臨港口老舊,貨物吞吐量不足等問題,滯港現象司空見慣,滯港費用也由此產生,從而增加項目成本。對此,措施如下:
4.1通過多方考察、對比,選擇能力強的清關公司
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各行各業都缺乏精英人才,門檻相對低,很多清關公司條件簡陋,人才匱乏,很難承接大量的集裝箱和少量的散貨。想要輕松找到合適的清關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能夠快速解決清關問題,采用的解決方法是:施工項目部作為牽頭方,整合市場現有清關資源,快速組建一個清關、運輸能力能夠滿足要求的清關團隊,通過合同履行各方的責任,獲得各自的利益。
4.2做好中間環節的管控
物資海上運輸期間,需要辦理很多資料,以便于物資到港后,后續工作跟進使用。資料的辦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瑣碎的過程。當地慢節奏的生活、低下的工作效率,以及相對較多的公休日、節假日嚴重影響了資料辦理的速度。資料辦理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導致物資滯港,從而產生滯港費,導致成本增加。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提前一步完成,即:物資供貨生產完畢集港前,立即搜集產品合格證、原產地證、質量證明等,對于某些材料需要試驗證明的,需要辦理免稅函件的,需要當地質監局辦理的,都要在船到達前辦理好所有文件。
4.3滯港費的墊付
通常情況下,一個業主會主導多個項目,以業主名義進口物資的單位不止一家,有些單位產生滯港費未及時支付,船運公司就會對以業主名義進口的所有物資予以扣押,不給換單。但是,業主又只是個權利部門,沒有資金,針對這種情況,具體解決措施為:和業主商議,達成意見,代替繳納所有業主名義下貨物的滯港費,把物資清關出來,然后由業主牽頭,找出具體產生滯港費的單位,請具體欠繳滯港費單位償還我方代繳的滯港費。這項舉措看似有所失,實則顧全大局,并排查清楚所有業主名下拖欠滯港費的船運公司,后續發貨避免使用這些船運公司,杜絕類似事件。
4.4避免滯箱費
海運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滯箱費,一個滯箱費一年預計費用8萬美元,面對大量的集裝箱物資供貨量,如果管理混亂,導致的成本增加后果不堪設想。對此采取的措施如下:1)加強環節管控。提前準備好人力、設備、場地。建立工作群,清關人員提前工作動態,后方人員及時騰出場地供集裝箱卸貨、掏箱,并做好后續發料準備;對卸箱吊車、掏箱叉車要事先安排好;及時排班掏箱人員,保證每天至少2班,保證卸貨時間;提前安排出庫,避免人員和場地的爭奪。2)加強各時間節點的可追溯性工作。貨物到營地后和送貨司機簽字確認送貨時間,掏箱后立即通知清關公司收箱,并記錄該時間,清關公司實際來車拉箱,記錄該時間并和司機簽字確認。上述簽字確認都要包含集裝箱的箱號,如果某箱產生滯箱費,就需要根據各時間節點來判定責任方。3)專人負責、多層檢查。專職人員做相關臺賬,時間節點及時錄入并設置預警提示,即:集裝箱離開營地時間減去集裝箱進入營地時間的值大于15d(免費用箱最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即產生滯箱費),自動以紅色字體顯示,一目了然。4)及時索要還箱單。清關公司拉走集裝箱不代表真正還箱,清關公司把箱子還給船運公司并取得簽字單據后才是真正還箱,否則,還會產生滯箱費。現實發生過一些這樣的案例,清關公司把箱子拉走后繼續使用,導致忘記歸還,或清關公司損壞了集裝箱。集裝箱的直接聯系方是客戶,將來船公司追責的對象也是客戶。如果在此期間,清關公司倒閉,那客戶就沒有追責對象了。所以,我們管控箱子拉走一周內讓清關公司提供還箱單原件,并對照臺賬時間來認定是否超期。
5出入庫精確管理,防止材料流失、損壞
5.1對各環節數字精確管控
首先是驗收入庫,根據國內裝箱單逐一核對各項材料的規格型號、數量、質量,有問題的及時反饋給后方,確認后及時錄入出入庫軟件,避免人員記錄產生錯誤;發貨時需要簽字批準后的領料單,現場嚴格按照領料單的規格、型號、數量發放,并及時在軟件上做出庫;每月月底進行材料核銷,要保證三大平衡:分包商的領料數量=分包商施工用料數量+分包商庫存;項目部出庫數量=分包商上報的領料數量;物資總入庫數量=發料數量+項目部庫存數量。并對各數字做分析,有異常數字要追溯源頭,最終形成月度材料核銷分析報告。
5.2加強回收
包括對材料設備的外包裝的回收和廢舊材料的回收。對于外包裝的回收,根據發放記錄回收外包裝,同時簽字確認。對于廢舊材料回收就無法做到精細,但是,可以通過兩點來控制:一是通過發料數據和工程部的施工數據來對比;二是通過對現場和分包商庫房的不定期檢查來核實。
5.3針對物資設備的特性制定存儲管理方法
由于材料太多,場地有限,全部室內存放不僅增加額外成本,也沒有必要。基本的存放原則是:小件易丟材料、防雨防曬材料室內存放,永久工程上本身就用在戶外的大型材料,采用露天存放的方法,但是,露天存放并不是胡亂擺放,露天存放需要根據材料特性制定上蓋下建以及其他管理規定。以塔材為例:底層墊木條,層與層之間墊木塊,防止剮蹭掉鋅;最高疊放5層,防止自重導致下層塔材變形;支點間距不能超過2m,否則,需要加支點,防止外延部分因自重變形。通過一系列的管控方法,預防材料損壞,節約成本。
6結語
施工項目的管理,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一個項目最終要達到預期利潤將是空談。物資供貨做為合同份額中的一部分,成本的控制對最終項目的盈利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力求把工作做到最精、最細,除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外,也希望通過實踐獲得更為科學、完善的國際工程物資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經驗。為提高本公司相關管理水平提供可以參考的依據,為我國眾多施工企業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本文敘述皆為實際工作實踐所得,借此平臺和眾多同行探討交流,互鑒互學,以期獲得更多的見解和進步。
作者:陳華飛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