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成本會計課程美學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學專業是財經類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專業,該專業畢業的學生將進入各大企業中從事會計類相關工作,該類工作崗位是一個企業中比較重要的崗位,所以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對于企業長遠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新時代會計的發展,關鍵在于創新,會計要創新,必須繼續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改變人們“會計無美”的認識。會計教育要從培養優秀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會計人出發,讓學生認識到會計不只是“套袖+眼鏡+鋼筆+算盤+賬本”,而是有很深的內涵,讓學生真正熱愛會計這個行業,從而重視會計這個學科。
[關鍵詞]美學;成本會計;課堂教學
引言
審美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價值判斷能力。在財經類高校會計專業課堂中,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有利于學生選擇性地學習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學生識別正確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此外,在會計教育中滲入各種美學觀念和美學形式,既可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興趣、擴大視野,又利于豐富會計教育內容,增加會計教育視角,提高會計教學效果。本文以會計學專業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成本會計為例,結合筆者實際的教學經驗,闡述成本會計課程教學中的美育滲透點,希望以此提高應用型財經類院校成本會計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優秀的會計專業學生。
1會計學專業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的重要性
從朱镕基總理為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題字“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開始,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會計”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必須靠良好的形象,“和諧社會”的構想讓人們進一步深入思考會計與美的問題,“和諧”不僅是人們對政治的理想,也是人們向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一種美學追求。那么作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中的一環,和諧的會計體系建設實際上也是一個在會計領域發現“美”,實現“美”,追求“美”的過程。當今社會會計工作成為一種經濟活動,會計人員代表著一種社會形象,所以會計專業教育肩負著更加艱巨的使命。高校必須在本科會計學教學中不斷滲透課程美學思想,使學生在會計美的氛圍中學習,不斷促進學生德、智、美發展,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使學生能夠以美學視角審視會計學科,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會計教育質量,塑造學生完美的會計人格,不斷提高會計的服務水平。會計美學的發展問題,雖然較早從理論上提出,但在會計教育教學中卻較少得到主動應用。然而,會計美學對于提升我國會計行業道德水平、培養會計從業者職業操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也對會計教學深化和會計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高校會計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填鴨式教學的現象,照本宣科或者知識滯后且缺乏教學創新,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學習會計失去興趣甚至感到厭倦,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會計教學質量,所以迫切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發展應用會計美學。會計美學的發展有利于實現會計文化的教學功能,優秀的會計文化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會計價值觀和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素質培養過程貫穿會計美學的教育中,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用美的眼光去積極審視會計行業的對與錯,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成本會計課堂中進行美學滲透的必要性
成本會計是會計學專業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課程,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更好更快發展至關重要,切實有效地落實此項工作能夠為企業節約成本,那么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成本會計工作要做到與時俱進。但是從目前成本會計工作在企業中的推行來看,很多企業內成本會計體系不健全,或缺少統一的會計標準、核算流程不合理或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差,從我國成本會計整體發展角度來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方法、思維方面。而這主要受成本會計工作人員素質的影響,因此提高成本會計工作人員素質是解決諸多問題的關鍵。高校會計學專業是培養成本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主要地方,因此提高成本會計人員工作質量首先應該提高會計學專業中成本會計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目前,高校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師講、學生聽等“滿堂灌”的現象,要提高人才輸出質量,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會計專業課教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還應具有現代美學知識。只有在課堂教學中講究教學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具備強勁的吸引力,才能在會計教學中,讓學生領略到會計專業知識的精妙之處,使學生獲得內心愉悅的享受,使學生由欣賞到動情、由動情到移性,不僅學習會計專業知識,而且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凈化,道德行為得到規范。成本會計課程是會計學專業中的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運用成本核算的三大基本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準確計算產品成本,該課程最大的特點是計算量大,核算方法多,學生容易感到枯燥而對該門課程產生厭學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必須將美學元素滲透課程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感受該課程的美而愛上這門課程,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成本會計課程中進行美學滲透的具體方法
針對成本會計理論性強、計算方法多、計算公式多、賬表多等一系列特征,要想提高人才輸出質量,讓學生從不排斥到喜歡這門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美,進而能夠認真鉆研這門課程,提高自己的專業課素養,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夠學以致用。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在成本會計課程中的教學經驗以及在該課程中的不斷思考研究,提出的成本會計課程美學滲透方法如下。
3.1讓學生認識成本會計的連貫美
這里的連貫指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之更為通暢,一個一個知識點是獨立的,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只有將知識點建立起聯系才能夠賦予其實際意義,就如同時間連貫一樣,成本會計核算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3個基本方法,這3個方法在核算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從材料費用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制造費用分配、生產損失核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分配等完整的一個核算過程,而這個就是制造企業從開始生產到生產結束的一個完整環節,成本會計的連貫就體現在成本核算和時間發生的先后順序連貫以及成本核算與實際生產過程連貫兩個方面。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這種連貫美,用美的心態接受新知識。在講每一種方法之前先把方法之間的銜接和聯系給學生交代清楚,讓學生先有一個直觀認識,講授過程中加入企業成本核算中的實際案例,讓學生在講中練,練中學,學完整體環節后讓學生自己做思維導圖,自己獨立完成綜合案例,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感受意識到成本會計的連貫之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好這門課程的興趣。
3.2讓學生認識到成本會計的比例美
成本會計課程公式多,計算量大,一個一個講公式讓學生記公式會很枯燥,很大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學發揮好主導作用,帶領學生認識計算公式之間的聯系,通過仔細思考研究,能夠發現成本會計課程的基本通用公式,那就是間接費用的分配率=待分配的費用總額÷分配標準之和,也就是說,成本會計涉及的都是間接費用的分配,制造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可能生產不同的產品都會用到,人工費有時也需要在不同的產品或不同批次的產品之間進行費用分配,所用到的水電費、折舊費、管理費等有時都會涉及不同的受益對象,這時候就涉及了分配率的計算問題,計算出分配率后某對象應承擔的費用=間接費用分配率×各自的分配標準,這樣就可以把費用在不同的對象之間進行分配,這個公式可以應用到所有的間接費用分配中,就好像一個普遍規律、永恒定律一樣,通過這種歸納引申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比例背后所包含的美學文化。
3.3讓學生認識到成本會計的數字美
成本會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數字打交道,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容易讓人引起視覺疲勞,產生厭學情緒,而如果賦予數字意義,讓學生充分認識數字的魅力,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愛上數字、愛上計算。例如,逐步結轉分步法中的成本還原工作煩瑣,為了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對還原方法理解更透徹,筆者在授課中首先給課本中的兩個方法定義了更直觀的名稱,分別是項目結構率法和還原分配率法,讓學生能夠直觀理解各方面的精髓,然后再以數字計算為主展開教學,從動靜兩個方面剖析了數字之間的關系和規律,使學生認識到原來每一個數字都是有內涵的,都是活靈活現有靈魂的,體會到數字之美,理解方法的本質,不需要死記硬背就可以學會成本會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4讓學生認識到成本會計的設計美
成本會計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念的一門課程,成本核算涉及各種分配表、各種計算單、各種明細賬,為了實現培養學生設計美的美學目標,該課程設置了課內實訓,讓學生通過仿真的企業環境,了解成本會計核算在企業實際中的應用。在成本會計實訓過程中,筆者只給學生下發實訓目標和實訓資料,整個實訓環節都由學生自己設計,學生通過計算補充各種賬表上的數字,這個過程既是培養學生對知識應用能力的一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觀的一個過程,讓學生體驗成本會計的設計美。
4結語
本文闡述了會計學專業成本會計課堂教學中進行美學滲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滲透方法,希望能夠對提高高校會計學專業成本會計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崔亮.會計美學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9.
[2]張致殿.會計的直觀美和內在美[J].財會研究,2005(11).
[3]徐紀敏.會計美學研究對象及其劃界[J].學術問題研究,2007(2).
[4]崔亮.會計的詩性美[J].財會通訊,2008(5).
作者:辛侯蓉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