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藥企業中質量成本核算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質量成本起源及作用
1.質量成本起源
質量成本的形成和發展是在經濟發展的特定歷史環境中產生的,是20世紀50年代初逐步建立起來的新興學科,美國質量管理專家AV菲根堡母首次提出質量成本概念。半個多世紀以來,質量成本控制被廣泛應用與企業管理,并在應用的實踐中不斷發展。質量成本管理是質量管理向成本管理領域滲透的結晶。20世紀70年代西歐各國的企業質量體系中也廣泛注重質量成本控制。進入21世紀后,隨著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的飛速發展,質量成本管理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世界,質量成本管理給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強質量成本管理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還可以增強顧客對高質量、低成本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通過開展質量成本的核算、考核、分析來評價企業質量體系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和計劃,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程序,考核質量成本指標的執行發現問題,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以便改進質量降低成本。
2.質量成本作用
作為藥品生產企業而言,藥品生產除了與傳統的生產指導行業的類似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外,藥品生產的質量問題是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現代社會中關乎民生及普通百姓健康的重大問題,藥品生產質量的安全可靠超過了傳統的成本控制的范疇。質量作為企業成功關鍵因素之一,在醫藥生產企業取得并保持競爭優勢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消費者期待著更高更好的品質,絕對不能容忍低劣的質量。醫藥生產企業永遠不會停止追求藥品完美的質量,在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時,對于質量成本的計量和分析變得尤其重要,這與傳統意義上成本核算有著巨大的不同。傳統行業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構成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外,質量控制成本也在醫藥生產企業的總成本費用構成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現代企業中的戰略成本管理理論,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尋求企業持之以恒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是一切戰略核心,歸根結底來源于企業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這一價值要超過企業創造的成本。可見成本優勢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傳統意義上的降低成本和企業追求的成本優勢是兩個有著不同內涵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藥企的質量成本不屬于傳統的料工費的核算范疇,但往往這部分成本的核算又是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而必須發生的費用支出,醫藥生產企業的質量成本如何計量,如何利用質量成本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顯得極為重要。
二、質量成本核算與管理
1.質量成本管理目標
確定企業質量管理目標是從生產藥品的質量出發,從客戶滿意和生產效率兩個維度對于產品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取產品的成本優勢,從而占領市場為企業創造價值。
2.質量成本項目分類
作為財務管理部門需要配合企業相關各個職能部門定義企業質量成本的主要內容,統一記錄和核算的口徑。原則上按照企業的性質分成:預防成本類,包括質量工作費用,產品評審的費用,質量培訓費用,質量改進措施費用和質量管理專職人員薪酬;鑒定成本類項目,包括檢測試驗費,檢測設備的折舊,質量審計和信息費用等;內部缺陷成本類,包括廢品損失,返工損失,加班成本和事故分析費用等;外部缺陷成本類項目,包括退貨損失,索賠費用,訴訟費用,銷售損失。以上這四類費用都屬于顯性質量成本,可以明確計量,又與相關產品直接進行可靠計量。質量成本是管理能力的表現,也是衡量質量體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對于質量成本進行統計、核算、分析、報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同時還可以監督和知道質量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質量成本管理規則》提供的法規和政策依據的基礎上,財務部門會根據會計憑證和質量部門成本記賬憑證的有關資料,建立質量成本臺賬,開展質量成本核算,逐月進行匯總,并將匯總報告上報質量管理部門進行統計,以便了解質量保證資金的使用情況和使用效果。
3.質量成本核算
公司在質量成本數據收集的基礎上,按照質量成本項目從生產車間開始進行逐級向上匯總核算,從車間質量成本統計表匯總到全公司質量成本匯總表,通過長期質量成本信息的收集,形成質量成本報告,用來衡量企業特定階段的質量成本分布的情況,從而發現問題,運用有效手段和措施降低產品的質量成本。質量成本分析是企業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質量控制,減少質量損失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顯著的作用。從分析四類成本的比例關系,尋求質量成本的最佳值,從而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質量成本,同時亦可推進質量改進計劃,通過質量改進提高產品的可靠性,預防潛在不合格品的發生。4.質量成本報告。公司在質量成本報表基礎上,進行匯總分析,發現出公司在生產、銷售、倉儲和物流等環節的問題:
(1)公司的外用藥眼膏系列產品,按照工藝配方投料,理論投料得率在92%左右,公司按照工藝規范操作,正常得率在正常的水平浮動,可是在生產車間,往往到最后批次機器灌裝時,產品得率水平會顯著下降,只有80%甚至不到。經過分析發現由于原料采用凡士林等凝固性原料,在持續高溫的狀態下可以正常灌裝,但是由于最后階段,灌裝管路的溫度無法保持,導致部分原料緩慢凝固在管道中,形成了巨大的原料浪費,這屬于內部缺陷質量成本。財務部門通過生產質量報表及時反饋該項內部缺陷的質量成本項目,生產部門會同質檢和研發部門,通過問題的發現解決問題,生產部門提出了進行管路技術改造的要求,通過采取管路上加溫的措施,持續保持管路的溫度,大大降低原料凝結的可能,直接提高產出。
(2)公司的一主打品種銷售,沒有隨著公司傳統銷售旺季夏天的到來而出現銷售旺季,相反關于該產品的質量投訴屢有發生,銷售客服人員通過反饋和溝通,發現這一熱銷用于皮膚外用的搽劑藥水,消費者普遍對于產品的使用方式很不滿意,指出該藥劑的使用方便程度較類似同類產品有欠缺,公司通過銷售部門的質量成本報表也發現這項外部缺陷成本類項目的支出。市場部會同研發部門,通過內包裝的調整,改裝噴霧頭用以改變原有使用棉簽的方式。產品的小改變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消費者使用的滿意程度,產品銷售規模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的銷售水平。
(3)藥品生產的原料按照相關食藥監局的監管規定,對于生產用原輔材料需要每批次都需要進行抽檢,這樣一來該項鑒定成本費用在品控部門的質量成本報表中一直居高不下。同時采購部門在追求最優經濟批量訂購上支出的節約,無形中與每批次的鑒定成本抽檢費用的增加相互抵消,沒有給公司的經濟效益帶來優勢,公司倉儲費用的減少和質檢部門抽檢費用的增加都在各自部門的質量成本的報表上得以體現,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沖突是對管理層的考驗。公司通過生產部門合理生產計劃的安排,在滿足銷售的前提上對于車間的生產線進行科學的規劃,單批次的連續生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決這一矛盾,倉儲部門和品控部門無需對于訂貨批次和抽檢頻率矛盾過多而煩惱。
(4)公司的產品區域覆蓋全國大部分行政區域,因此對于倉儲部門而言,公司對于其質量成本關注的焦點在于貨物的運輸,一旦物流公司運輸的產品在經銷商和批發商等客戶處遭到退貨,這不僅是退貨損失,更可能造成銷售損失。倉儲部門質量報表的長期數據顯示,公司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損耗水平較高,該項外部缺陷的質量成本也是重點關注的內容。通過分析發現,由于公司的運輸區域較為廣闊,承運商會大量選擇二次轉運方式,這樣增加了因為產品破損導致客戶拒收的風險。公司倉儲部門會同銷售部門一起對該項成本支出進行分析,一方面在外包裝上進行改進,選擇優質外包裝材料,包裝內部也增加了襯板,增加了抗壓水平,使得運輸途中的損耗大量降低;另一方面對于物流線路進行重新設計和規劃,通過銷售部門在各個銷售區域增加一級經銷商的庫存容量,盡可能減少直接向二級經銷商的轉運工作,該項退貨損失的支出得到明顯的改善。近年來通過對于質量成本的持續跟蹤和分類匯總,質量成本的費用支出保持在7%~8%之間。
三、結論
開展質量成本管理,不僅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使產品質量成本在產品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多。也有助于推進產品質量改進,預防潛在不合格產品發生。還可以拓寬成本管理路徑,引入質量成本管理后,對成本實施全過程預防性控制,從而擴大成本管理職能和范圍,使成本管理進入新階段。研究表明,理想的質量成本水平應占銷售收入的2%~4%,兩者之間的差額就是企業降低成本,取得成本優勢的巨大空間。作為醫藥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的目標是:消除外部缺陷成本,最小化鑒定成本和內部缺陷成本,有效投資預防成本。同時必須以質量求發展,通過提供高品質的醫藥產品,來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作者:秦燁 單位: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