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管理重要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借助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可以實現更為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本文在企業開展財務分析對經營管理活動重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財務分析;經營管理
當前,我國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著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提升綜合競爭力是每個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基于對各種財務報表資料和核算數據的分析,利用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對企業在過去一段生產經營周期內的經營業績做出客觀合理評價的過程。借助財務分析,企業可以衡量當前的財務狀況,并對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發展態勢進行合理預測。總的來說,現代企業內部的財務分析是整體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層更加清晰地了解企業自身的資本結構和經營狀況,能夠為企業下一步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最為重要的決策依據。因此,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對于現代企業實現生產經營利潤最大化的根本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一、財務分析概述
當前,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如何提升自身整體管理水平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而財務分析可以利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信息,并以此為切入點對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進而為企業未來的發展進程提供科學有效的分析基礎。現代企業的財務分析主要分為以下5個方面。第一,經營管理分析。企業在開展財務分析前,先要對自身當前的生產活動和銷售活動等進行預算執行分析、整體業績分析和財務預測分析,找到生產及銷售活動中的薄弱點和漏洞,在及時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專業的財務分析建議,為自身后續的經濟行為提供專業的指導。第二,財務報表分析。對于現代企業來說,財務報表中包含著企業大部分的生產經營信息,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出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及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財務報表中所列示的各種數據如果孤立地看,并不能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針對性建議,只有借助財務分析,將各類數據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才能將各類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因此,企業按照一定的標準,客觀合理地進行財務報表分析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健康度進行評價,為未來的經濟活動指明方向。第三,投融資管理分析。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開展投融資活動,只有這樣企業的規模才能擴大,企業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但是,企業的投融資活動的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因此企業必須對所開展的投融資活動進行嚴格的財務測算及成本收益分析,同時對整個投融資活動面臨的風險及可行性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在獲得收益的同時最大限度上防范風險。[1]第四,政策財務分析。企業財務分析中所包含的政策分析具體包括國家政策的分析及企業內部政策的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及時準確地了解國家發布的最新政策,并對這些政策是否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政策。同時,企業還要對內部政策是否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作出評價,這就需要進行財務分析。第五,資金運作分析。對于現代企業來說,資金運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因此企業必須根據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和財務規章制度,對自身內部的資金使用情況及使用效率進行分析,以便能夠在后續的工作中更高效地使用資金,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二、財務分析在企業實際經營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夠有效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
現代企業參與的經營活動越來越多,同時復雜度不斷提升,只有借助客觀全面的財務數據分析,企業管理層才能精準地掌握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情況,如企業管理者必須了解當前的債務償還能力、整體的盈利水平,以及企業內部各項資產的利用效率,等等。只有這樣,企業管理者才能全面客觀地了解到企業發展進程中具備哪些優勢、仍然存在哪些缺陷與不足,從而在下一個生產經營周期內對自身的經營策略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與調整,避免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強的決策,最終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進一步掌握經營發展規律,對未來發展趨勢作出更為精準的預測
對于企業來說,無論發展階段和所處行業,企業經營一定具備規律性。如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運用效率、投入產出比,以及核心商品的銷售規律,等等。企業開展財務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整理和分析過去一定時期內的相關數據,進而借助各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利用,從而對企業的發展規律進行把握。在此過程中,企業管理者不僅能夠對過去一段生產經營周期內違反發展規律的管理方式進行反思,還可以對下一階段的管理策略進行調整,保證企業以最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進行發展,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三)可以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堅實的決策支撐
當前,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著的不確定性也逐步增強,企業管理者做出合理決策的難度也隨之提高。因此,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企業管理者必須在業務模式的選擇等方面作出決策,并且這些決策的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進程。財務分析能夠在企業管理者作出決策前,為決策行為提供堅實的決策支撐。如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可以對企業的采購活動、生產活動、銷售活動、倉儲活動及現金流情況等信息進行充分的整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最為合理的建議。同時,財務管理部門還可以借助財務分析活動,找出本企業與行業內先進企業的差異,尋找到與先進企業的不足,為企業管理者改進生產經營模式提供堅實的依據。
(四)進一步監督企業的經營狀態,控制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
當前,我國仍然有許多企業處于生命周期的成長階段,在這個階段,一方面企業整體的發展速度較快,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由于企業處于擴張階段,企業的盈利性和現金流穩定性都難以得到保證,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風險。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企業財務部門可以梳理出對企業發展影響最大的關鍵環節,并發現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不足與漏洞,特別是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極為重要的現金流等方面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有效地控制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三、財務分析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
(一)趨勢分析法
財務分析工作中的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具體是指現代企業可以將企業不同生產經營周期內的財務報表進行詳盡的對比,找出哪些指標朝著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方向,哪些指標的變化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趨勢分析法是一種對比企業經營狀況變化勢頭的財務分析方法。在利用趨勢分析法的過程中,企業財務部門可以利用的信息較多,這就使得企業可以對各種指標變化的原因及性質進行客觀分析,進而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
(二)比較分析法
財務分析中的比較分析法又包括兩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縱向對比就是將企業選定的某一生產經營周期內的各項財務狀況與之前生產經營周期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得出該周期內企業的發展是否向好。這種方法與趨勢分析法有些類似。橫向對比法則是企業將某一生產經營周期內的財務信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全面對比,這使得企業可以了解到自身的發展情況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對比情況。[2]通過對比,企業還能夠準確地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漏洞,及時通過變革生產經營模式或者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技術追趕差距,最終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三)比率分析法
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具體是指企業財務部門通過提取財務報表中不同項目的數據,計算想要得到的比率,并進一步將該比率的歷史數據進行全方位對比,通過對比結果判斷企業當前的經營情況。在現代企業所開展的財務分析工作中,比率分析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應用方法。但是該種方法也不是沒有限制的,如該種方法只適用于靜態分析,不能對動態變化的財務資料進行對比;比率分析法所對比的數據必須是已經發生的經營數據,而在對未來數據的預測方面則準確度不高。此外,比率分析法只能對比企業的賬目成本,不能有效考慮因物價等因素造成的影響。因此,總的來說,比率分析法有自身的優勢,但是在實際的財務分析工作中,不能僅運用該種分析方法,而是要全面考慮,根據分析的需求確定分析方法。
(四)因素分析法
財務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是指企業根據提前設定的分析參數,以及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類影響因素所構成的現實關聯,對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進行客觀定量分析。現代企業是復雜的綜合體,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指標。因此,通過對各類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能夠幫助企業內部財務分析工作人員抓住問題的本質,最終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法使用的前提是假設其他影響因素不發生改變,僅考慮某種因素單獨發生變化時對企業經營狀況所造成的影響,因此該種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企業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尚未認識到財務分析的重要性
當前,部分企業在面臨重大生產經營決策時不能進行集體決策,很多情況下僅僅根據企業管理者的意愿進行決策。但是,若企業管理者未能認識到財務分析的重要性,僅僅將財務工作人員的任務限定在賬目核算與財務報表制作,管理者在制定決策時可能就會存在盲目性。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內部存在一人多崗現象,由于未能給予財務分析工作足夠的重視,不能投入足夠精力開展財務分析工作。同時,還有一部分企業對于財務部門提出的財務分析意見沒有足夠重視,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總之,以上各個問題都是由于企業對于財務分析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財務分析不能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發揮足夠作用。
(二)未能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一方面,當前我國仍有相當大比例的企業采用的是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如利用資產負債表中數據計算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這樣只能從靜態角度分析企業現狀。當企業的流動資產質量不高時,企業的流動資產就可能被高估,包括企業到期債務的償還能力也會被高估。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關注的盈利能力,很多企業仍然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銷售凈利潤、資產凈利潤等指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指標并不能有效反映出企業有現金流入的盈利狀況,更多情況下只是粗略地分析了企業當前盈利的“量”,而并非是企業盈利能力的“質”。從本質上來說,現代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才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能力的根本基礎。但是,很多企業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所采取的指標體系不完善,具有較強的局限性,對財務分析的有效性造成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所開展的財務分析更多采取的是事后分析指標,沒有加入一定比例的事前、事中控制指標,這導致企業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事前預測與事中管理,該缺陷最終可能導致企業所進行的財務分析工作與實施情況存在一定偏差。
(三)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部分企業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對于財務分析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財務數據核算分析階段,因為未能掌握先進的財務分析理念和方法,不能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分析和挖掘,無法提煉出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最為有用的信息。同時,許多財務分析工作人員不能真正地深入到業務一線,不能全方位了解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進而不能有效地參與到企業的決策過程中去。此外,部分財務分析工作人員不能熟練地掌握各種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對財務風險的管控力度不足
首先,部分企業未能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體系,對于企業內部的資金監管力度有待提升,導致企業開展的某些經濟活動中存在財務風險,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企業內部權責劃分不清晰、資金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的;其次,企業管理者和財務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有待提升,不能針對性地建立起風險預測體系,也未能相應地制訂風險處置方案;最后,企業管理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未能進行客觀全面的財務風險評估,導致決策失誤的風險大大提高,最終為企業發展埋下財務風險隱患。
五、提升財務分析能力推動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徑分析
(一)進一步提升管理層對于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視度
在愈發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各類企業管理者都應該加強經營管理知識的學習,為了更好發揮財務分析的作用,推動自身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管理者必須提高對財務分析的重視度和認識度。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在財務部門內部設置專門的財務分析崗位,建立財務分析規章制度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的同時,提升企業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
(二)進一步采取多元化的財務分析方法
對于已經開展財務分析的企業來說,不能僅僅使用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必須不斷更新分析方法。具體來說,企業首先要將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財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為企業整體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其次,要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時采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分析方法,不能僅僅靠靜態數據得到分析結論;最后,要采用個體分析和綜合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既要關注個體因素,也要開展綜合分析。
(三)進一步提升財務分析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為了提高財務分析的效率和質量,必須保證財務分析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不斷提升。這要求企業首先要建立嚴格規范的財務規章制度,使得每一位財務分析工作人員都能夠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意識;其次,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使企業內部財務分析工作人員能夠接觸到先進的財務分析知識和理念,掌握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3];最后,要不斷提升財務分析人員與業務人員的溝通交流能力,使其能夠不斷提升財務分析的針對性。
(四)進一步健全財務分析體系
在健全財務分析體系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不斷提高決策體系的完善性,這能夠最大限度上避免企業出現一人決策的問題。只有這樣,財務分析部門所得出的財務分析結論才能夠作為決策的依據,企業整體的決策行為才能盡可能科學合理。
六、結束語
在日益復雜的生產經營環境中,企業能否認識到財務分析工作對于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利用好財務分析這一有效工具,進而直接影響企業能否實現生產經營利潤最大化的根本目標。除了借助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提升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外,企業還應進一步加強對于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視度、采取多元化的財務分析方法、提升財務分析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健全財務分析體系,并最終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范麗鶯.淺析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J].商業觀察,2022(6):81-84.
[2]陳鳳.探析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性[J].中國市場,2021(25):79-80.
[3]劉蘭華.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性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1(15):118-120.
作者:張麗華 單位: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