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下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新定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網絡的快速發展讓傳統的媒體形式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與節奏。因此需要采用新媒體的方式來對節目進行包裝和宣傳。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有機結合并推動其發展是播音主持人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如今受眾群體與受眾需求都在不斷提高,各個平臺、媒介也在快速發展,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關鍵詞:融媒體;地方播音主持;定位
融媒體時代是當前媒體發展的主要途徑,在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了當前的發展趨勢。采用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讓傳統媒體改頭換面重新回歸到群眾的視線中,還能夠改善媒體之間的競爭發展情況。面對這樣的行業發展背景,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不斷在其中尋找自身的新定位,才能確保其工作的進步。
1融媒體環境下地方播音主持工作現狀
1.1技能較為單一
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由于長期處于一個工作環境穩定的狀態下,許多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工作思想與模式還停留在單一的播音主持模式,只是按照自身的專業內容來進行播音主持工作,無法做到采編播一體化。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來臨,不同媒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了起來,而能夠掌握不同媒介的傳播形式的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數量也較少[1]。許多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工作只局限于演播室內,無法深入一線環節,也正是這種“各司其職”的形式導致整個行業的活躍度不高,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工作技能也較為單一,職業競爭力也較低。
1.2節目內容不夠豐富
傳統媒體的新聞節目時長都較長,并且許多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播報節目流程、播講狀態上仍然沿用的是傳統的方式———過于“高姿態”,這樣的播報形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媒體環境與受眾喜好。并且傳統新聞節目的內容實效性較低、節目的內容也不夠豐富。多數情況下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會在一周的時間里多次重復播報同一條新聞,整體節目的內容過于單一,播報形式也無法激發起受眾的觀看興趣。
1.3缺少素質化專業人才
多數地方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所需人才的專業素養與工作的實際需求無法得到協調發展,缺少新時代下的一線工作人員。雖然近些年來許多高校在不斷增加播音主持專業的人員,但是還是有部分學校過度追求語言表達技巧等方面,沒有根據融媒體時代下的發展需求來培養人才,導致許多學生只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但是沒有對行業的深度思考。再加上有些地區的工作環境沒有得到優化,所使用的基礎設備較為落后,整體的薪資待遇、行業前景都無法吸引到高素質的人才。
1.4沒有找準自身定位
雖然多數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正在積極努力的適應融媒體時代的來臨,并且積極配合單位構建公眾平臺,利用互聯網平臺來新聞消息。但是在不斷輸出新聞、知識的過程中并沒有思考如何進行形式創新,導致所宣傳的內容仍然是新聞視頻的播放,也沒有看到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狀態有所改變[2]。如果只是將傳統媒體新聞投放到互聯網平臺上,不但增加了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量,還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這樣的“跟風”方式讓地方電視臺過于注重形式化,無法在融媒體時代下探尋到屬于自身的發展道路。地方媒體需要結合當地群眾的需求,構建一個移動社交平臺,并在此過程中讓播音主持工作者不斷尋找自身的新定位。
2融媒體環境下地方播音主持的新定位
2.1充分發揮媒體的權威與導向
播音主持屬于傳統媒體的形式,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和挑戰。傳統媒體下的播音主持人需要有著符合大眾審美的形象與優秀的專業能力,并且需要具有相應的普通話等級證、主持人上崗資格證以及充足的新聞專業知識儲備量。以往地方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養程度并不較高,播音主持作為文化行業,播音主持會在主持過程中接收到多樣化的信息與文化內容,尤其在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對地方播音主持的文化素養、人文素養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媒體行業的局面,讓“主持人”這個稱呼變得更具有開放性。在互聯網平臺上也逐漸出現了許多思想、內容導向不正確的內容,多數媒體平臺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讓“標題黨”的現象頻出,新聞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而受眾群體也對消息內容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3]。播音主持工作者是為了引導公眾輿論話題,并且為大眾帶來正確的導向和思想方向。其工作是為了宣傳正確的信息與思想理念的正能量。在網絡平臺上仍然需要相應的電視媒體與官方機構來把握用戶言論的整體走向,而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更應當承擔起新聞內容的引導作用。
2.2樹立自身責任意識,提高語言水平
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技能影響著播音主持的整體質量,雖然目前許多地方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思維仍然趨向于傳統模式,對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并沒有清晰的認知。面對這樣的情況,地方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與發展方向很難滿足當前環境下播音主持的現代化發展。尤其是在自媒體的快速發展下,群眾已經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來自己作品。在這樣的信息轟炸環境下,傳播者與受眾用戶有著互相吸引的關系。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明確自身的三觀、堅守職業道德底線,積極傳播正能量的新聞內容,并且在播報過程中積極引導輿論導向[4]。不能為了一時滿足用戶的需求來一昧的迎合用戶的喜好。也不能為了收視情況來刻意捏造不符合事實、具有負面引導性的新聞內容。這樣既會誤導受眾的理解,也會對整個市場造成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2.3明確自身工作定位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只有緊跟互聯網平臺發展節奏才能夠及時了解當下用戶的需求。用戶的需求和品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了提升,因此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也需要從著裝等方面來進行改變,將自身的著裝更改的更加貼合大眾的審美喜好。并且可以打造動態形象,改變傳統的固定形象,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并且加強受眾群體與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的交流想法。除此之外地方播音主持人還需要擁有優秀的跨界能力,不斷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技能,增加對新聞等方面的知識儲備量,并且能夠熟練應用新媒體以及相應的設備等,通過學習更多的技能來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主持的過程中也可以與新媒體的碎片化、多元化為基礎來進行調整,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尋找適合自身的地方特色品牌來進行宣傳。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了解自身職業所具有的責任與意義,并且要有意識的打造自己的品牌,積極探尋自身的定位。通過改變以往坐在播音室中的形象,深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廣告宣傳、公益活動等形式來增加曝光率?;蚴峭ㄟ^與用戶面對面互動、交流等形式來逐漸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與向導力,從而成為真正具有特色的、被當地人所熟知的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
2.4以互聯網為基礎打造本地特色節目
目前地方電視臺在積極打造地方融媒體中心,與傳統媒體相比更像是一個移動社交媒體。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主動與用戶之間拉進距離,并且從用戶思維為出發點加深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只有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深入到用戶之中,利用媒體平臺等方式增加與用戶之間的黏性,并積極回復用戶的相關問題。或是通過手機掃碼等功能加強線上、線下之間的聯系互動,增加用戶的數量與電視臺人氣。以構建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與用戶之間的友好關系為基礎,讓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更了解受眾的喜好,也讓新聞播報更加貼近地方生活。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媒體環境不斷迭展的環境下,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快速適應當前的媒體環境,并且進行深入學習,將所了解的知識內容更好的呈現于作品中。作為新聞、事件的傳播者,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將正確的思想與觀念傳播給受眾。傳播內容方面也需要進行創新,并且更貼近地方文化和群眾的生活。這需要地方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有極高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感,在融媒體時代下不斷前行,尋找自身的新定位。
參考文獻:
[1]繆民.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J].作家天地,2019,(008):32.
[2]張華麗.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012):164.
[3]王昆.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表達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0,(009):136-137.
[4]霍曉萌.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工作的語言藝術探究[J].傳媒論壇,2019,2(06):62,65.
作者:朱婧 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