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同志于2002年發表了《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在該談話當中,同志明確提出:我們的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想做好這個系統工作,需要我們的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全力支持。本次談話無疑是為我們的家校共育打了一劑強心針,有力地推動了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進程。那么,小學生家長究竟如何參與我們的班級管理呢?我將總結幾點建議,闡述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并不僅僅是我們學校的教師需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同樣需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主要是由我們的班主任來執行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可謂是具有絕對的權威性。而家長參與班級管理之后,這二者之間必定會在某種管理理念上產生沖突,給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我認為,我們的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在內心深處真正接受和理解家長參與班級管理這一方式,要真正認識到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重要作用。唯有認識到這一點,教師才能真正轉變觀念,并接受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這種家校共育方式。而對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而言,他們也應該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有效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去。不可否認,小學生家長的學歷以及綜合素質都不盡相同,對于那些學歷較高且在孩子教育管理方面有獨到心得的家長朋友們,我們應該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去。而對于那些學歷較低且綜合素質較低的家長朋友們,如果他們沒有好的建議,班主任老師就可以和他們溝通,請他們在適當的時候配合教師的管理工作,從而讓家長朋友們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發揮其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健全組織,有效參與
也許有人會問:究竟如何能夠有效地讓那么多的家長參與到我們的班級管理中呢?事實上,想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需要建立一個家長保障團就可以。在家長保障團內,可以由眾多家長推薦一個團長,團長的任務就是專門負責家長保障團的具體組織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在該團體內確定一些“職位”并推選出相應的“任職人員”,專門負責團內工作。家長保障團可以定期開會,就班級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而最終的討論意見則由團長向班主任老師進行傳達,征求班主任老師的意見。班主任老師也需要有效參與到家庭保障團中。例如,班主任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家長保障團會的方式,向家長朋友們通傳班級管理的近況。如,某某學生最近學習成績急速下降,請家長朋友們獻計獻策來解決該問題。又如,班級內最近需要開展一項演講辯論活動,征求家長朋友們的具體組織意見。再如,學校要組織開展歌詠比賽,請家長朋友們獻計獻策,幫助班里的同學進行演練等。如此一來,就可以發揮群體的智慧,有效地對我們的班級進行管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三、定期培訓,提高素質
小學生家長的情況是參差不齊的。為了有效提高家長朋友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還需要對家長進行定期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具體方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需要具備哪些素質等。通過類似的培訓,可以有效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進而讓我們的家長有效地參與班級管理。對于家長的培訓,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從外面聘請專家來校進行演講。如果沒有這一條件,則可以由學校負責教學管理的領導來開展座談會,也可以由各個班級的班主任來負責家長朋友們的相關培訓。為了增強培訓效果,在培訓完畢之后,可以進行訪談,了解家長的培訓情況,進而提高家長對培訓的重視度。培訓結束之后,學校還可以把具體的培訓內容印制成紙質材料,讓家長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
四、有效考評,激發參與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不免會有一些家長朋友們在班級管理中表現得不積極。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制定專門的考評體系,對家長參與班級管理進行有效考評,從而不斷激發家長朋友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個月都對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情況進行考評,具體的考評結果應該在班級公告欄內進行公布。對于那些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家長應該提出表揚,或為其頒發獎狀。對于那些參與積極性較低的家長也應該提出批評,鼓勵他們在接下來的時間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這種做法也會對我們的小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家長受到表揚的學生自然會表現得更好,家長受到批評的學生回去之后也會積極要求家長今后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是一個較新的課題,還沒有在國內的大部分學校有效開展起來。因此,我們需要對該課題進行不斷的探索,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來促進家長朋友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管理一定會成為一種常態。
作者:鄧聰 單位:廣西南寧市橫縣百合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