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鄰桌原則班級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鄰桌原則”的實施途徑和方法
1.引導學生樹立服務意識
服務人與接受服務,管理人與被管理,在班級中是并存的。集體具有天然的向心力,其中每個成員都應意識到:我是集體的主人,我屬于集體。集體中的成員只有盡力為別人做事、為集體做貢獻,才會受到大家歡迎。班主任可以在集體中樹立榜樣,比如給熱心助人、長期為集體服務的學生貼紅花、送喜報,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將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為班集體的發展而努力視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從而營造互助協作的良好氛圍。
2.引導學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在班集體中,學生應該互相幫助,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共同進步。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詳細調查,了解每名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家庭狀況等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這些情況,將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愛好、不同性格的學生安排在一起。比如,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性格外向、善于言談的;自制力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自制力弱、學習習慣差的;粗心馬虎、作業潦草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細致穩重、書寫工整的……使他們在相處中相互啟發,相互彌補,相互幫助,從而進一步完善自我。其次,班主任應盡力為學生創造交流溝通、團結協作的條件和機會。比如,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并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可以設置勞動之星、體育之星、助人之星等獎項,使每名學生都有發揮自己優勢的機會,都能體驗成功。班主任在組織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男女比例等做好調配工作。比如,體育競賽時場上運動員與場下啦啦隊的默契配合;廣播操比賽、鼓號比賽中“一幫一”的互幫互學等,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只有合作互助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為班級爭光。再次,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體驗摸索中培養協作能力。學生之間出現爭執時,班主任不要過早干預,不妨鼓勵學生自行協商解決,使他們從中獲得與人相處的經驗。這樣,學生會在一點一滴中學會協商,從而逐步養成正視自己、尊重別人、愛護同伴的積極情感。這也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教育的有效過程。
二、結語
“鄰桌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能使學生學會在合作中學習、生活,使班集體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充滿互助和競爭。學生通過為他人提供幫助體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又通過互相關心產生歸屬感。這樣,才能形成團結互助的班級人際關系及和諧愉快的氛。
作者:王鵬 胡軍紅 單位:石家莊市支農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