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小學生體育活動安全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學校應該積極關注學生實際情況,保證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重點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教育的基本路徑,通過明確小學安全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制定科學的策略,確保安全教育始終貫穿體育教學全過程。
【關鍵詞】小學體育;安全教育;路徑
根據相關研究證實,國家每年出現的體育意外傷害大概有80%是完全能避免的,出現相關危險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教育的落實效果不盡人意,學生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加之學校宣傳的防范知識不足,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運動的安全可靠。面對素質教育大環境,小學體育教學應該積極落實安全教育,保證學生人身安全,同時讓體育教育穩步發展。
一、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應該高度重視小學階段學生的在運動中的安全情況。若是在體育教學中受到不可逆的傷害,勢必會影響到后續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威脅到生命安全。實際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考慮到參與活動的主體是小學生,因其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教師高度重視安全教育,采取適宜的方式,逐步優化教育方法,完善相應的教育體系,促使小學體育教學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內開展,同時能使目標更加明確,帶領學生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參與各項體育運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教育路徑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安全教育具有現實意義,應該采取科學化路徑,保證小學體育安全教育落到實處,促使每一個學生的安全意識均能提升,還可適當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的具體成果。
(一)應該將身教與言傳相互結合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不可單純地依靠言傳,還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實際行動去感知“安全第一”。小學生正處于重要的個性塑造時期,雖然學生的常態不盡人意,對于相關指導的吸收不到位,但是教師也應該耐心引領,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實際行動中,真正從主觀層面認識到安全的意義。體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將相關問題進行細致的概述,保證各方面問題都可納入考慮范疇,降低體育活動中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比如,活動場地的選擇、各種活動器械的使用、學生之間比賽的開展等。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體育運動安全規范的重要性,才能適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保證學生明確自身生命健康與安全。例如,運動前應該做好熱身運動,特別是冬天這種特殊季節,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熱身運動放松肌肉,由此才能更好地參與到后續活動實踐中,避免因盲目的劇烈運動影響身體健康。熱身運動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基礎活動,教師應該督促學生積極參與,這是保證他們安全的重要途徑。
(二)需要適當傳授規避傷害的技巧
小學體育中,很多活動都是在操場等室外場所展開的,因此要重視一些外部傷害規避技巧的傳授。運動可以讓全身有效協調起來,若是學生在運動中意識不到相應的運動技巧,在缺乏基本熱身運動的時候極易出現各種問題,對于他們的身心發育不利。面對部分器械類運動時,教師應該適當普及運動規則。體育項目的競賽性質讓學生展示出自身的競爭精神,但是在競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合理地保護學生,以免學生受到傷害。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告誡學生保持循序漸進的姿態,正確看待體育活動,根據教師的指導適當參與鍛煉。除了運動中的相關注意事項,運動結束后也應該適當維護好自身安全,要及時補充身體所需水分,讓身體盡快恢復至正常狀態,可以通過喝淡鹽水保證鹽分平衡,避免出現大量飲水的問題。
(三)重點關注突發情況的自救
雖然將萬全的措施加以落實,但是也無法完全保證將事故率降低到零。教師還應該重視自救方案的普及,保證每一個學生在面臨危急情況時能及時采取自救方案,最大限度保護自身安全。比如,運動過程中不慎摔倒,一旦出現傷口時,很多小學生都會感到恐慌和手足無措。對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為學生詳細講解自救方案,讓學生遇到危急情況時第一時間能向教師匯報,避免采取盲目且不合理的自救措施。
(四)穩步推進安全規范教育普及進程
近些年,體育教學事故頻頻出現,這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敲響警鐘,也為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敲響警鐘。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是以教師的主觀意志為主導,忽視了細致的全面考量,從而給課堂埋下諸多安全隱患。在體育活動開始時,教師應看重學生對本課時的主要內容和注意事項的吸收,還需鼓勵學生積極做好相應防護方案,將熱身運動落實到位。自由活動的時候,教師也應該時刻關注學生,保證他們可以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避免出現肆意追逐、亂打亂鬧的情況。在未經教師允許的情況下,學生不可擅自離開教學活動區。如果是相對特殊的體育活動,比如,單雙桿活動環節應該在教師的引領下展開。課堂上,學生之間也需適當交流,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不可尋釁滋事。
(五)著重了解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體育健康教育除了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還要看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情緒和狀態。若是發現異常情況時教師未能有效疏導,將會導致學生壓抑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便會易怒和反常,對他人及自身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對部分表現理想的學生,教師應該適當給予肯定和支持,這樣可以讓學生逐步樹立自信心,還能讓其備受鼓舞。但是也存在部分性格靦腆和內向的學生,如果他們身體不適,會羞于啟齒,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和發現,避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也要規避教學事故。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前以及課中等各個環節均應該做好規劃,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其可以更好參與體育鍛煉。
三、結語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屬于至關重要的內容。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實際開展的時候,安全問題不僅是個人因素的作用結果,還是學校因素、教師因素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各方主體均應該高度重視,采取積極的態度正確看待,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讓安全事故的出現概率降至最低。教學方式上,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安全擺在首位,嚴格貫徹并落實安全教育,促使學生可以正確地自救自護,保證他們可以真正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也能實現健康、安全、茁壯的成長。
作者:馬建國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青年東街小學
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篇2
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這就需要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優化設計,體育教學是保障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體育教學中也比較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教師在新的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創新體育教學的方式,這對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能發揮積極促進作用,有助于為實現既定教學目標打下堅實基礎。體育教學工作開展中,應從安全教育的層面進行優化設計方案,以保障學生安全為任務,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方案。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問題和影響因素
1.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問題。體育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是比較關鍵的,由于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比較薄弱,只有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力度,才能有力保障學生的安全。但從具體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情況能夠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教育問題比較突出,從以下幾點安全教育問題進行闡述。
(1)缺乏有效安全教育方式。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為能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的質量,選擇合適的安全教育方式比較重要,而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安全教育方式不科學合理是比較突出的。小學體育教學和安全教育是緊密相關的,教師如果沒有和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這就必然會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學生的安全也就無法有效保障。安全教育如果沒有和體育運動項目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存在著的安全隱患如果沒有得以有效消除,對學生的身體安全就會產生比較大的威脅。
(2)安全教育意識比較薄弱。體育課堂教學中為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加強安全教育意識,和具體的教育工作要求緊密結合,才能有助于促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如果教師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沒有在學生安全教育方面引起重視,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只注重傳授學生體育技能,就無法在各種體育項目運動中,對學生的安全問題進行處理防范,從而埋下安全隱患,有可能造成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到意外損傷。
(3)缺乏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體育教學保障教學活動安全開展,這就需要從安全教育方面進行優化,通過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作為支持,從而為安全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保障作用。但從實際體育教學安全教育制度建設的狀況可以發現,制度存在著不完善之處———安全教育制度沒有和具體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相契合,制度的不適應以及不完善,對體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會產生比較大的阻礙影響,不利于實現既定教育目標。
2.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影響因素。影響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教育的因素是多樣的,通過對相應影響因素展開分析,能為解決實際安全教育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從以下幾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學校因素影響。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學校因素對安全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效果有著直接性影響。小學對體育課程教學重視度不足,一些體育教學管理存在比較大的缺失,有的學校存在教學觀守舊以及管理制度不科學之處,教學的整個過程比較松散無序。有的小學沒有具體體育課程制度,有的雖然有但是形同虛設。體育課程開展中,只有乒乓球、籃球等簡單器材,也有的器材使用年限比較長,存在存放不當等問題。學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力度薄弱,這就比較容易影響最終的課程開展質量。
(2)教師因素影響。體育教學中影響安全教育的因素體現在教師方面,教師作為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實施主體,其自身安全意識以及安全教育的能力會直接影響最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有的教師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全面,認為體育課程就是讓學生玩耍的學科。在這一觀念影響下,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教學中沒有在安全教育方面加強重視。教師安全教育的專業知識不足,對于不同的體育運動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缺乏準確認知,這就使得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容易對學生造成傷害。
(3)學生因素影響。學生也是影響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小學生由于年齡相對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有著好玩以及好奇特征,對于教師在課堂中講述的安全防范的方法技巧,很難短時間掌握。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認識能力,是影響安全教育質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實踐教育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就會影響安全教育的開展效果。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策略實施
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力度,在實際教育策略的落實方面要進行優化,從以下幾點策略落實要充分重視:
1.體育教學安全教育意義。小學體育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體育素養提升,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新教學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要求在提高,教師在新的教育要求下,就要注重以學生主體,優化體育教學的方案,讓學生能在新的教育改革環境下有更大進步。體育運動中要從安全教育方面加強重視,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條件,對于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再謹慎小心也不為過,尤其是小學生在體育鍛煉當中容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即便對小學生生命不會造成威脅,也會對學生后續的學習生活也會帶來諸多不便。小學生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可能會造成后遺癥問題。體育運動安全教育如同人的雙臂,也如同鳥的雙翼。如果把人們比作一串數字,不管數字的大小,體育安全教育就是每串數字前的“1”,安全教育沒有抓好,也必然無法保障體育教學的質量。所以,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充分重視,以安全為中心設置體育教學活動,才能有助于實現高質量教學目標。
2.體育教學安全教育策略實施。
(1)強化安全教育的觀念。體育教學中教師和學校以及學生等方面,都需要對安全教育充分重視,認識到安全教育對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效果,以及對學生身體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影響。各方只有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安全教育的作用價值,才能促進具體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體育課外活動和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將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要能體現出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愛學生,將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安全管理中,要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對于高難度的動作避免讓學生硬性練習,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突破,從而保障學生的身體安全。
(2)體育活動中加強安全教育。體育教學中為能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的質量,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保護好自己,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在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小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程中,是以開放的狀態參與的。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在體育課堂中個性張揚,教師要在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警示方面注意,讓學生在體育運動活動當中明確運動的目標,注意在運動當中保障自身安全。教師可利用課前的時間或是室內課的時間,為學生開展安全教育,讓學生對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產生深刻的認識;在具體的體育運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保障學生運動的安全。例如: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在參與短跑項目的時候,需要按照規定進入到跑到,在跑步的時候不能串跑道。按照競賽的要求,在跑前需要做熱身的運動,避免在激烈地運動中對身體造成傷害。教師要能結合不同體質的學生實施相應的安全指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掌握安全防護的方法,避免在體育運動的時候出現安全事故。在體育活動中為學生傳授體育技巧的時候,讓學生能結合具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習,避免不按照規范操作而出現安全事故。如在單雙杠技巧傳授中,指導學生保持身體平衡,讓學生注意在運動中的身體狀態,要求學生周圍時刻都需要有人看護;再如跳繩的時候,需要對跳繩速度以及力度加以注意,先慢跳,在熟練后才能加快速度,避免發生碰傷以及絆倒的問題。
(3)體育教學組織管理加強安全教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開展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豐富,為能有效保障體育教學的工作順利開展,這就需要在教學組織管理方面進行優化。教師在教學組織管理方面進行強化安全教育,能為學生身體安全起到保護作用。教師在體育教學內容安排以及場地和器材的運用方面,要科學合理,針對學生可能發生的傷害事故提前預防。教師在課前和學生要加強溝通,協調各教學環節,讓運動量差的學生避免自傷以及互傷。教師在教學組織方面要能認真對待,嚴格執行課堂的常規,不能隨意忽視組織紀律性。提高學生課堂組織紀律性,是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預防傷害能力的重要舉措,能避免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發生傷害的事故。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到沙包以及實心球等運動項目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就要按照教師口令行動,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特色,采用相適應的安全防護方法,保障自身安全。教師要注重做好教學組織管理的工作,從安全教育方面進行優化和完善,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只有從這一要點方面加強重視,才能為體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積極作用。再如爬云梯的時候要注意腳踩穩,手抓牢;翻雙杠或者是單杠的時候,上下要注意安全。教師在一旁進行監督,從這些要點方面加強重視,才能有助于保障學生安全。
(4)教授學生自我防護的方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要采用多樣的方式,讓學生自身學習有效的安全防護的方法,這是提高學生自我防護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在體育安全教育的時候,需要和學生年齡特征相結合,對于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需要采用針對性措施進行應對。體育課堂教學中做好準備工作,如在跑步以及調高跳遠等方面,需要做好準備活動,然后才能開展各項體育活動。運動之后需要做整理放松的活動,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教育學生分清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有危險性,以及如何進行防護。教師也要給學生傳授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如輕微擦傷以及扭傷的時候,讓學生掌握基本防護的常識。
(5)突發狀況注重自救。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保障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安全,在面臨突發狀況的時候讓學生要能學會自救。有時即便是做好萬全預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發生,教師要能教授學生在有危險的狀況下有效自救,避免在面臨突發狀況下出現手足無措的問題,進而造成更大損傷。運動中如果學生出現不慎摔倒、有傷口,就要教授學生簡單包扎的技巧,讓學生能學會自救。而在面對其他同學發生危險的時候,就要教授學生如何提供幫助。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要詳細講解,讓學生在遇到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向教師進行匯報,而不能盲目性施救。學生只有在掌握了相應自救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第一時間判斷能不能自己實施自救,這樣能避免情況發生惡化。教師只有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為學生多樣方式講解,以及示范等,才能讓學生面對突發狀況能及時自救。
結束語
綜上而言,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體育技能,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如此才能為學生的學習進步起到促進作用。文章通過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體育安全教育在不同環節中的融入措施,希望能為實際安全教育活動順利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作者:唐曉祥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小學
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篇3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的意義
1.小學階段的安全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生要學會勞逸結合,體育課相比于文化課來說,沒有那么大的學習壓力,在體育課堂上學生應該學會放松自己,盡情地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就是體育課程的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同時讓學生擁有一個好的心情,自然而然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中,保證學生的安全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提高,學生也會在其他的科目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和興趣,保障學生的體育活動安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水平提高。
2.開展安全教育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人際關系和諧
開設小學體育課程的意義,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一旦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安全事故,會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會給學生帶來身心傷害,會影響學生家長與學校的和諧關系。因此,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對于家長、學生以及學校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身上肩負著重要責任,應盡最大努力避免課堂上的意外事故發生,這還需要體育教師不斷地探索,家長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反饋,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現狀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安全問題是值得重視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若是在體育教學中出現了安全問題,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即使沒有生命危險,也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會導致學生的身體出現后遺癥的狀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在聽老師教授課程的同時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使小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發現安全的重要性,增強體育運動中的安全意識。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身體發育迅速,部分學生身體發育緩慢,自身力量比較薄弱,這就導致了學生在日常體育訓練中比較容易受傷害。而且,這一階段的學生若是受到傷害,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今后的學習生活。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生體育安全教育提出明確要求。首先課程的內容與安全是相輔相成的,主要是以練習為主,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和安全知識。小學生的安全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學生能夠身心健康發展,將原有的體育課程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創新。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相關的體育技能和正確的鍛煉方法。體育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學生以后更安全的鍛煉打下良好基礎。體育教師應當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無論任何體育活動,都要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小學教學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的措施
1.傳授學生在運動中避免受傷的技巧
小學體育課,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的,因此集體活動和大量的戶外活動是不可避免的。首先,體育運動是能夠鍛煉全身的一種活動,學生的熱身活動非常重要,若是意識不到位,動作不到位,或是運動幅度過大,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當今的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享受父母的呵護。因此,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懂得體育熱身活動的重要性,熱身的目的是為了讓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避免肌肉拉傷。因此,嚴格遵循體育規則,合理使用體育機械,對于保護小學生身體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體育教師應當讓學生樹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觀念,讓學生在運動中形成深厚的友誼。教師應當告誡學生量力而為,針對自身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身能力的體育運動。在運動結束之后,放松身體,從運動狀態恢復到正常狀態,在運動結束后學生應當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切記不可大量飲水,學生學會了相關安全技巧,就能在運動中學會正確地保護自己。
2.面對突發狀況時學會自救
即使體育教師教授給學生十分健全的預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事故具有偶然性,教師應該需要教授學生真正有效的自救知識,如何進行真正有效的自我搶救。保證學生在遇見真正的危險時,不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傷,比如學生不甚摔倒時,教學生如何正確包扎,在學生出現危險狀況時,教師為其提供幫助,一旁的學生可以幫助受傷的同學包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充分詳細的講解,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及時向教師匯報,不可以使用錯誤的方式進行搶救,學生在掌握正確的方式之后,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判斷事情發展的嚴重程度,在準備充分的條件下進行自我搶救,避免情況惡化。
3.將安全規范落實到生活當中
在近些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中,課堂中經常發生一些教學事故,這不僅影響課程正常的開展,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學生的人身安全。這類事情發生的頻率過高,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嚴格落實相關的安全條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若是教師和學生都沒有遵守安全條例,那么課堂上會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安全條例不能被當作擺設,師生需要嚴格遵守安全條例,教師在教授體育課程的過程中,主要講解課程內容,以及安全注意事項,讓學生做好足夠的安全防范措施,在進行體育活動之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此外,教師在結束課堂內容后,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學生不僅要遵守課堂紀律,更不能在教師不允許的情況下離開教學區域,不能與同學進行打鬧,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將學生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體育活動,比如說會造成身體損傷的活動,需要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要保障學生們在體育課堂活動期間的安全性,避免發生一些讓學生身體受到傷害的事情。
4.重視學生的安全心理培育
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安全,同時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體育教師應當重視的。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并觀察學生的情緒,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當發現學生有異常的心理狀況,應當進行及時疏導,讓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不能讓學生產生壓力和攻擊性的行為,不能因為情緒的差異影響自身和其他學生的健康安全,同時教師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應當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體育技能的能力。除此以外,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大部分學生性格內向靦腆,在參加體育活動后有時會出現不舒適的感覺,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及疏導,否則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在整節體育課堂中,教師都應該進行不同程度上的安全教育和課堂內容的教授,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能夠愉快地享受體育鍛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學校方面還是社會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視,用理性客觀的方式去看待,采用科學、有效合理的方式,將學生在課堂上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培養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教師嚴格要求,嚴格把控,貫徹落實國家頒發的安全教育條例,不僅要教會學生體育知識,也要使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學會急救措施,讓學生享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茁壯健康地成長,塑造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喜趙.試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小學體育,2020.
[2]葉偉鋒.小學體育安全教育及體育活動防護手段[J].灌籃,2019(10):217.
作者:蔣琬玉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團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