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由于上述工程的特點,致使施工單位各個現場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建設、監理單位人員更不可能在各個施工點隨時進行監督檢查,這一方面使現場工作人員在某些施工程序上摸不著頭腦,不會做;另一方面也給現場工作人員提供了偷工減料的機會,造成施工質量不易控制。具體表現有:a.管材埋置深度嚴重不足,鋼管支撐不穩固。由于該地區晝夜溫差大(夏季日溫差可達25℃左右),埋置淺了容易使接頭產生溫度變形而拉裂,設計埋深均為0.8~1.0m,而實際只有0.3m左右。跨溝、跨箐、跨陡坎等處架空的鋼管兩端固定支撐不堅固。b.取水壩、過濾池開挖不到位,或基礎清理不干凈。山區供水水源多取自箐溝溪水,由于不可能做地勘工作,設計只能給出地面以上的壩體尺寸,而基礎部分要看現場開挖地質情況,多以開挖到完整的基巖為標準,加深部分用毛石混凝土等澆筑,基礎開挖不到位,導致壩體穩定性出現問題。c.水池、過濾池、沉淀池鋼筋數量、間距不足,或規格不符合設計要求,存在偷工減料現象。d.水池混凝土厚度、強度不足,養護不到位。施工要求是:在底部鋪墊一層碎石,再澆筑混凝土,多數施工單位都沒鋪填碎石層;由于現場所用砂、碎石與配合比試驗時的不一致,或者直接用現場采挖的不符合標準的砂、碎石澆筑混凝土,再加上采用人工拌和、人工振搗方式,導致混凝土強度不足;施工完成后對混凝養護不足,或者基本不養護,致使混凝土出現開裂滲水;對一些埋入式的混凝土,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更有甚者用毛石混凝土代替混凝土。e.砌石體石料不滿足要求,施工不符合規范。底層不坐漿、未分層支砌,上下錯縫、丁順搭接都不規范;有的施工單位甚至直接用塊石堆砌后灌入砂漿,然后抹面成形,致使砌體空隙大、砂漿不飽滿,無法達到防滲要求。f.外觀質量差。建筑物線形、垂直度、平整度及混凝土表面麻面都達不到要求。
2改進措施及質量管理模式的提出
針對以上情況及問題,通過近兩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建設管理模式。該模式不僅可以用在農村人蓄飲水安全項目上,其他的如:重點縣建設、節水改造、大范圍農田灌溉等“大、廣、散”的項目也可以參考此種管理模式進行。
2.1機構健全是保證
參照2007年的《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及2013年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西雙版那州內各縣均由水務局牽頭,組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局,明確了法人主體,確實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局配專職技術人員2~3人,明確質量責任人員,配備車輛;配齊財務人員,嚴格財經制度,做到專款、專戶、專用。a.嚴格實施工程建設監理制。委托相對規范的監理單位參與工程招標投標及工程建設,確保監理人員數量(一般為4~5人)滿足要求,并且人員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經驗。b.嚴格實行招標投標制。選擇有實力、有信譽、比較穩定的施工單位,杜絕無資質的、掛靠的“皮包”公司進入市場;對管材、管件的供應單獨招標,且規定投標必須帶樣品實體及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供貨時必須是樣品生產商的同類產品。c.規范合同管理。針對工程特點,細化施工合同,嚴格合同管理,參建各方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及時支付進度款。d.實施政府監督。開工前到質量監督部門辦理監督手續,監督人員、設計人員對所有參建人員進行開工前培訓、技術交底,明確設計意圖,明確各部位、各個工序的質量要求,明確工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工序,有針對性地進行事先質量控制。e.施工單位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主要是明確質量責任人,做好現場每個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工作,統一質量標準。
2.2宣傳到位是基礎
a.每個項目村均召開“一事一議”的民主村民大會,保證家家戶戶都有代表參加,全面介紹項目情況、一般性的質量標準,做到人人參與監督管理。b.每個項目村均豎立公示牌,公示內容包括:項目批復文件名稱、文號,工程措施、投資規模、資金來源,解決農村人蓄飲水安全問題戶數、人數及完成時間等。
2.3資源整合是關鍵
工程的特點決定了監理工作量大,由于監理費用較低,不可能配備過多的人員,現場不可能單靠監理單位的監督檢查。因此,需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鄉鎮水管站等現場技術人員以及項目村的村小組長、會計、村民代表統一進行整合,一體化進行現場監督檢查。a.監理單位、建設單位人員搭配,分兩批人馬分片工作,每到一個鄉鎮則叫上當地水管站人員一起巡查,發現問題現場及時處理。b.充分依靠項目村村民代表,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開工前向其交代清楚各道工序的質量要求、所用原材料的質量要求、注意事項等,實施中由村民代表隨時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不了或不清楚的,及時電話聯系給予指導。c.對需進行熔接、粘接安裝的管材,在安裝前由監理單位召集所有施工班組長參加,管材供應單位現場具體示范熔接、粘接安裝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保證安裝質量。
2.4質量檢測是依據
a.所有進場鋼筋、水泥、管材、管件等產品,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及廠家的品質檢驗報告。b.施工單位對所有使用的產品、原材料、中間產品必須按評定要求進行取樣檢測,并由監理人員現場見證取樣。c.在上述基礎上,建設單位委托具有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工程所用產品、原材料、中間產品進行抽樣檢驗,以佐證施工單位的檢測試驗成果。d.對管材、管件的檢測,由于費用較高,統一由建設、監理、檢測及管材供應單位共同取樣,由建設單位送專業的試驗室檢驗。e.對每個施工單位抽取一定數量的管路,主要選擇水頭差較大的村寨進行簡易壓水試驗,確保其運行正常。
2.5加強外觀質量控制
開工前由質量監督單位下發各種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標準、偏差控制范圍等;完工后由參建各方進行外觀質量檢測評定,對不合格的,必須進行處理。
2.6工程計量、驗收
以每個項目村為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每完工一處,建設、監理、設計、施工、檢測及村小組長、會計、村民代表聯合進行檢查,并告知所有村民。在驗收資料整編完成后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卡,參建各方簽字,待整個工程經過政府驗收合格后移交受益村管理。
3工程運行管理
幫助受益村寨建立運行管理模式,由“一事一議”的民主村民大會確定水價核算、建后運行管理、水源林保護等具體措施,確保農村人蓄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
4結論
農村人蓄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群眾往往只有一次受益機會,加之該工程建設管理難度大,要管好該類工程,只有參建各方同心協力,總結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建設管理模式及質量控制制度,才能確保工程按時、按質、按量建設完成,確保工程的長久良性運行。
作者:楊亞明 單位: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