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加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人類基本的需求。農村的飲用水安全,可以保障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改變以往落后的運行模式,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基于此,分析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措施,以期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利益。
關鍵詞:飲用水安全;農村;工程建設;運行管理
農村的飲水安全是一項包括水質檢測、水源保護等全面系統的工程,飲用水安全建設工程涉及農村水利、衛生、教育、環境保護和發展改革等各個部門。為了為居民提供安全、潔凈的用水,必須要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
1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重視度不夠,嚴重影響工程的運行管理
在農村中,不少村委會居民認為農村飲水工程,不需要專人維護、管理,出現問題直接找政府解決,而且管理模式滯后,對于供水工程的維護和維修不夠重視,造成很多飲水安全工程被迫停止或者廢棄。同時,很多管理人員不依照規章制度辦事而給群眾帶來了不良的示范和引導,從而造成供水工程無法正常運轉[1]。
1.2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
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很多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會因為薪資待遇、交通環境等原因不愿意給予專業技術的支持,很多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的運轉和管理都是有當地的村委自己進行管理的,以缺少專業技術和運轉能力。現有的管理人員也只是起到看護的作用,沒有實質落實工作,不了解機器設備的維護技巧,在發生故障后,不知道怎樣處理,最終造成資金、人力的浪費[2]。
1.3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地區的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是獨立管理,有的直接由當地的鄉鎮管理層管理,有的是屬于私人承包的,還有一部分是直接由承建商直接管理,所以在管理上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制度,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滯后,很多管理人員工作態度松散,在工作過程中不按規章制度行事,應盡的責任落不到實處,這非常影響居民的正常用水。
1.4飲水工程水費收繳遇阻
農民的收入相對較低,對安全用水的意識比較薄弱,農民對于用水量需求的上下浮動較大,所以對于水費也比較敏感,很多村民會采用傳統的備水方法來少繳水費,有時甚至不交。基于對以上各種因素的考量,管理人員在收費時只能以成本價來收取,而且當地政府對飲水安全工程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大,很多水廠都是長期虧損的狀態,而且還出現了消毒劑未按規定投放或者直接不投放的情況,從根本上無法保障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
2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方式
2.1優化工程的運行管理
2.1.1按要求管理,保障工程有效運轉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將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還要確保制度的有效運行,根據調研,要想讓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得到良好的運轉,就必須盡快脫離村委會的管理,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進行統一的區域管理,明確管理責任和職能標準,確保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將各項工作都能落實到個人,除此之外在水費繳納的問題上也要有統一價格的標準,采取定時、定期、定點的方法。
2.1.2提高技術水平,加強管理為了確保農村地區能夠安全放心的用水,是農村用水能夠發揮長效機制,管理人員要加強管理,參照《村鎮供水站定崗標準》,對供水站的相關責任人都要定期進行績效考評,加強崗位職責培訓,技術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管理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素質,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聘請專業技術人才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性問題。政府應該健全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的管理機制,制定出農村供水的管理方法,這樣才能實現管理的流暢性,規范性,從而避免因為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危害。同時政府應該落實管理經費,切勿拖延或者欠缺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的經費,以便防止因為資金問題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供水工程的運行效率,使飲水更加安全,讓農村人民的生活有安全的保障[3]。另外,材料質量是工程的最根本保障,在工程建立初期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做到嚴守質量大關,保證工程所用材料質量過關,絕不使用劣質材料以次充好。材料不僅要滿足統一的材料質量標準,還要選擇最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材料。質量合格的材料不僅可以避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同時是工程成功建立的保障,也為后續的維護與管理環節奠定基礎。
2.2明確產權,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針對產權和責任上,需要根據情況來確定:對于國家投資為主的大規模工程,主體產權歸國家,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對于由國家補助金、社會資金、群眾自籌共同建設的供水工程,根據投資比例來確定產權。由國家補助、群眾投資、群眾自籌的供水工程,所有權歸受益村集體。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需要做好監管與監督工作。水利部門是主管部門,要將管理放置在與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根據實際情況來改革管理辦法,尤其要在水質監測、水源保護、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上進行重點監管,保證供水安全[4]。同時,人才是影響農村飲水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一方面,政府需要增加投入,吸引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參與到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中,切實提升管理質量。
2.3優化管理模式,合理制定水價
2.3.1民主決策,自主管理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的相關規定,成立非盈利性合作組織,負責對項目進行規劃、實施、監督、驗收、管理,在整個環節中,都要邀請群眾參與,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與發言權,也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真正認可、配合供水工程。
2.3.2水價合理,良性運行要促進農村飲水工程的良性運行,需要重點解決運行費用、折舊費用以及維修費用方面的問題,達到成本水價。雖然農村的經濟水平還有待提高,但是一味地低價或成本價供水反而造成了人們和利用水的意識。因此,當地政府部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狀況建立合理的水價與收費制度。如此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同時也為飲水工程的成本節約了費用。還要從根本意識上讓農民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同時解釋清楚所收取的水費主要是用來維持飲水工程的正常運轉。在供水工程的運行上,推行有償用水制度,先購買、后使用。同時,還要解決管理人員的膨脹問題,推行競爭機制,做到按需設崗、人盡自責,改變以往的管理觀念,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根據農村飲水工程的特點來制定科學的運行保障機制。
2.4加強教育,提升節水意識
現實中很多農村經濟水平較低,交通和信息相對比較閉塞,所以政府應該對明村居民展開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用水的正確意識和觀念,引導居民改變傳統的用水、備水方式;幫助村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商品意識,按規定繳納水費。當前階段,很多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設備都要進行大力維修或者更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在日常的費用收取不夠,無法支撐這么大的資金缺口,如果由居民自行承擔,壓力太大很難實現,所以就需要當地政府的補貼和支持,加強地方管理,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降低費用的支出[5]。
3結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經濟建設與改善是我國目前的改革建設重點。在新農村的建設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經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為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但同時由于處于發揮發展建設初期,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環節仍然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弊端亟待改善。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與系統,加強工程的專業化管理,提高農村人民的工程保護意識。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一定會在未來做到更加便利、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為農村安全用水工程的長效機制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東美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9):225.
[2]程軍梅.淺析農村人飲工程的運行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5):66-67.
[3]孫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分析[J].農家參謀,2018(15):24.
[4]柴曉梅.民勤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經驗[J].河南農業,2018(29):45-46.
[5]肖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研究[J].河南農業,2019(17):46-47.
作者:郭曉紅 單位:渭源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