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武威市涼州區西營灌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現狀供水方式,提出了工程實現良性運行的對策,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安全運行。
關鍵詞:飲水安全;運行管理;對策;西營灌區
1安全飲水現狀
西營灌區飲水安全工程于2006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西營、宏祥2座集中供水廠及金山供水站1座,西營鎮二溝村、三溝村、五溝村分散式供水點3處,工程日供水能力3.0203萬m3(西營水廠1.045萬m3,宏祥水廠1.9萬m3,金山水廠0.0753萬m3),鋪設供水管網約1780km,解決了西營、永昌2個灌區10個鄉(鎮)13.6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從根本上改善了西營灌區農村生活條件,得到了灌區群眾和社會的普遍認可。
2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灌區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管理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方法,但是受灌區農村經濟薄弱、生活困難群眾較多、部分群眾思想認識落后等因素制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宣傳力度不夠,可能存在飲水安全隱患等問題;此外,群眾思想認識覺悟低,認識不足,造成施工穿越耕地困難,工程不能按期完成,不能及時發揮工程效益;二是在人飲工程規劃時,前瞻性不足,工程規模小且分散,造成工程建設后管理的困難,增加了管理成本;三是工程建設后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探索、創新和完善。還有部分制度落實不到位,工程管理措施和方式有待進一步強化、創新和完善;四是合理確定水價,實行計量收費的問題。
3實現良性運行的條件
獲得潔凈衛生的生活飲用水是人們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權利,是人體健康的基礎和保障。農村供水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關系到當地群眾的正常生活、生產,尤其集中供水工程屬公共設施,又具有天然壟斷性,社會影響和地位十分重要,必須保證其良性運行,長期發揮效益。根據農村供水的特點以及當前農村供水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保證其良性運行,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采取必要的措施。
3.1工程建設的標準和設施配套要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求
選擇的水源應穩定可靠,供水規模應滿足村鎮發展的需要,構成布設要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相銜接,工程應完善配套,水處理設施應保證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費應控制在農民承受能力范圍內,用水方便。
3.2健全的管理體制
明晰產權、落實管理責任,是工程良性運行、持久發揮效益的前提。根據農村供水管理的特點,無論誰投資,政府都必須做好監督指導。扶持服務工作,應根據工程資金來源、工程規模和管理的難易程度,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長期發揮效益,并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原則,建立政府指導、用水戶參與、以投資者為主體的工程管理體制,據此確定供水工程的產權歸屬和管理模式。
3.3對經營者有明確的責任要求
農村供水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營管理者既承擔責任,又有相應的權利,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實現經營者有合理的報酬或效益。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條件差,尤其是小規模的單村工程,管理人員不穩定,對工程的管理極為不利。因此,建立適應市場的經營管理機制是非常必要的。
3.4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
要保證用戶每天都能及時獲得足量、衛生的水,使供水設施能正常運轉,必須建立包括崗位責任、運行操作、維護保養、計量收費、衛生防護、水質檢驗等在內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3.5合格的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應具備綜合管理技能,要有責任心,懂電、懂機,并有一定的水利知識、衛生知識和經營能力;適度規模的集中供水工程要推行專業化管理,逐步達到城市供水工程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選擇的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或經過培訓具備專業技能,實行持證上崗制度,選擇合格人員,穩定管理隊伍。3.6維護經費來源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維護支出包括電費、藥劑費、原水費、水質監測費、修理費、人員工資等,合理核定水價和嚴格水費收取制度,保證運行維護經費來源,對一些成本費用大,不能實現成本征收的供水工程由政府出面,研究經費解決方案。
4實現工程良性運行的對策
4.1合理規劃設計,重視程序管理
一是兼顧當前與長遠,做好全縣農村供水發展規劃。合理選擇供水形式、布置工程站點、確定供水水源,根據縣內各村鎮的分布、地形、社會經濟現狀和發展規劃、供水現狀、用水需求以及區域水資源條件、工程管理條件和已有供水工程情況等進行供水工程總體規劃,系統考慮全縣的供水問題和解決條件,避免盲目建設或重復建設,能集中供水的盡量不分散供水,能聯片集中供水的盡量不單村供水,能管網延伸供水的就不新建水廠,以提高供水質量,改善管理條件,降低投資指標和單方水供水成本。做好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論證,優先選擇水量充沛、水處理難度低且便于衛生防護的良好水源,確保水源的穩定持久供應。山丘區的分散住戶,無可靠水源的可規劃成雨水集蓄工程,有良好淺層地下水或山泉水的可分散打進或引泉。二是工程設計要從實際出發,充分了解農民意愿,與用水村、用水戶進行協商,充分考慮農民對水價的經濟承受能力,保證農民用得起水;根據水源水質選擇凈化措施,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應設化驗室,保證供水水質符合衛生標準;積極采用先進實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三是加強項目管理,嚴格財務制度,提高施工質量。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完成;嚴格項目審批手續,以便從源頭上控制不合理設計進入項目實施過程,保證工程前期工作的合理性。采取政府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引資、用水戶籌資和投工投勞等形式擴大投資來源;推行報賬制、公示制,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通過招投標,把好施工隊伍選擇、材料設備采購、施工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等關口。
4.2建立高效運行機制
一是提高建設標準,徹底解決安全問題,加大宣傳力度,向群眾宣傳飲水安全的相關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的生活健康意識。加強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用水保證率四方面管理,滿足群眾的生活用水,達到飲水安全的要求。加強人飲工程建設重要性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工作,提高群眾對人飲工程工作的認識,按時完成工程建設的任務,盡快發揮工程效益。二是精心規劃設計,便于工程后期管理。為加強人飲工程后期管理,給人飲工程建設提供科學決策和依據,抓好規劃設計,對以后所建設的項目要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做到科學規劃,大膽創新,優化設計,優化選比,提高工程科技含量,人飲工程實施后既能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又在規劃期內實現管理效益最優。三是完善管理機制,確保工程優良運行。在做好新建項目的同時,高度重視已建工程的建后管理,堅持建管并重,不斷完善運行機制,進一步落實工程管理主體和責任,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保證工程正常運行和長期發揮效益。四是合理確定水價,確保水費回收。水價是確保工程發揮效益、良性運行的最有力經濟手段。對已建成的中型人飲工程,在充分考慮農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堅持基本水價與超額水價相結合的有償用水價格機制,實行分類定價,科學測算水價。
作者:王春燕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營河水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