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金是不是混合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
2.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3.了解溶液在科研、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應用。
【課前預習】
1.提高科學核心價值觀,學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問題。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發射——氧氣具有可燃性
B.洗滌劑清洗油污——洗滌劑有乳化功能
C.氫能源未廣泛應用——氫氣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
D.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防腐——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鐵和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溶液質量增大
D.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屬,不一定含有非金屬
3.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鹽水的沸點比水低
B.無色澄清液體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體能作溶質
D.溶液的各部分性質均相同
4.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滌劑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一段時間,不會出現渾濁
D.實驗室常將固體藥品配制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以提高反應速率
5.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都是無色的
B.溶液中只能含一種溶質
C.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6.小軍同學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
B.用熱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時用筷子攪拌
7.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高錳酸鉀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8.下列生活及化學實驗中涉及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被雨淋濕的自行車鋼圈上慢慢出現了銹漬
B.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漬
C.用磁鐵分離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
D.電燈通電后發光
9.下列洗滌方式應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洗油污
B.用水洗去盤子上的食物殘渣
C.用洗衣粉洗衣服
D.用鹽酸洗水垢
10.家用洗滌劑可以洗去油污,汽油也可以洗去油性物質,兩者的原理是(
)
A.前者為油能溶于洗滌劑中,后者為汽油能乳化油性物質
B.前者為乳化作用,后者為溶解作用
C.兩者都是溶解原理
D.兩者都是乳化原理
【學習探究】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問題
1.溶液是指
或
物質分散到
物質里,形成
、
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
,被溶解的物質叫
。
2.從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組成,從質量上看,溶液的質量等于
和
的質量之和,溶液的體積
溶質與溶劑的體積之和。溶質可以是
、
、
,如果兩種液體互相溶劑時,一般把量多的一種叫做
,量少的一種叫做
,水是最常見的
,此外
、
等也可作為溶劑。
3.物質的溶解通常伴隨著
的變化。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溶液溫度
;硝酸銨溶于水時,所得溶液溫度
;氯化鈉溶于水時,所得溶液溫度
。
4.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洗潔精、洗衣粉等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隨著水流走,而不聚成大的
,從而使乳濁液的穩定性
,洗滌劑的這種作用稱為
。
互學探究
[探究一]蔗糖和食鹽的溶解
步驟
現象
結論
食鹽加入水中
食鹽可以___在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蔗糖可以___在水中
思考:如何從微觀上理解這一現象?
小結:蔗糖表面的分子在___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運動擴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鈉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在___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運動擴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思考:(1)我們剛才得到的液體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_____
(2)每種液體各部分一樣嗎?_____
(3)放置了這么長時間,你有沒有看到哪種液體析出沉淀?_____
1、溶液的定義:_____或_____物質分散到_____物質里,形成_____的、_____的_____。
溶液的特征:(1)溶液具有
性:溶液各個部分的組成
;
(2)溶液具有
性:是指外界條件(溫度、壓強等)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____(“會”或“不會”)分層,即只要
,所加入的物質也不會分離出來。
注意:溶液的均一性和穩定性是指溶液形成以后,而不是指在溶解過程中。
思考:溶液中水具有什么作用?
溶劑:能____________的物質。溶質:__________的物質。
練習:在蔗糖溶液中,溶質是___,溶劑是___。在食鹽溶液中,溶質是____,
溶劑是____。
2、問題:只有水能做溶劑嗎?不溶于水的物質是不是什么時候也不會溶解呢?
[探究二]:
溶質
溶劑
現象
碘
水
碘
_____于水
碘
汽油
碘
_____汽油
高錳酸鉀
水
高錳酸鉀
_____水
高錳酸鉀
汽油
高錳酸鉀
_____汽油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
_____汽油
結論: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_____不同,不同溶質在同種溶劑中的_____也不同。
【解決問題】:討論:當衣服上沾上油漬時,用水很難冼去為什么?我們可以怎么辦?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水和乙醇能夠互溶嗎?
在盛有2mL的水的試管中滴加2~3滴紅墨水,振蕩,然后再用滴管緩緩加入約2mL的乙醇,不振蕩觀察現象,看溶液是否分層,然后震蕩在觀察是否分層,靜置后觀察溶液是否分層。
溶質
溶劑
振蕩前
現
象
振蕩后
現
象
靜置后
現
象
結論
乙醇
水
酒精和水_____,形成____。
想想:大家能否舉出溶質是氣體的例子?________
小結:溶質溶解前可以是:____體、____體、____體。
3、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固—液型
液體—溶劑
固體—溶質
例如:________________
氣—液型
液體—溶劑
氣體—溶質
例如:________________
液—液型
,非水溶液中
量多—溶劑
量少—溶質
例如:___________
液—液型
,水溶液中
水無論量多、量少,水為溶劑
例如:___________
注:通常沒有指明溶劑的溶液中,水是溶劑,其他的是溶質。
思考:請你能否再舉出一些溶液?指出其溶質、溶劑。并談談溶液的用途?
二、溶液的用途
見課本
【課后練習】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
B.發現煤氣泄漏時,可用明火查找泄漏點
C.洗滌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
D.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2.下列消毒液的溶劑不是水的是
A.75%醫用酒精
B.過氧乙酸溶液
C.過氧化氫溶液
D.碘酒
3.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法用水鑒別硝酸銨、氫氧化鈉兩種固體
B.用水澆滅著火的紙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經過自然沉降、過濾、吸附,即得純水
D.使用加有洗滌劑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4.下列物質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汽油
C.泥土
D.高錳酸鉀
5.下列有關水和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減少
B.河水經過沉降、過濾、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純凈物
C.通過洗潔精的乳化作用,可將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D.試劑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時不慎灑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減少
6.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質
B.用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
C.洗滌劑可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D.通過活性炭吸附可將海水淡化
7.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加熱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生成的物質:藍色溶液中出現黑色固體
B.向鐵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黑色固體逐漸減少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放熱
C.汽油加入高錳酸鉀中:暗紫色固體逐漸減少,溶液由淡黃色變為紫色
D.檢驗水通電分解后負極得到的氣體:木條燃燒更旺,產生藍色火焰
8.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溶液的是(
)
A.食鹽水
B.糖水
C.泥土水
D.澄清石灰水
9.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后者溶質的是
(
)
A.氯化氫、鹽酸
B.生石灰、石灰水
C.鐵、硫酸亞鐵
D.酒精、碘酒溶液
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用洗潔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潔精對油污有乳化作用
C.硝酸銨溶解于水時,吸收熱量,溶液溫度降低
D.食鹽水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較多自由移動的Na+和Cl﹣
1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根據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高鈣牛奶”中的“鈣”是指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八月桂花香”。從分子的角度解釋能聞到花香的原因是______。
(3)從微觀角度分析:H2O2和H2O的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______不同。
(4)碘酒常用于消毒,該溶液中的溶劑是______。
12.(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①生理鹽水溶劑____②標出FeCl2中Fe化合價_______
(2)下列屬于溶液的是
______(填序號)
①蒸餾水
②油水混合物
③黃河水
④豆漿
⑤鹽酸
⑥碘酒
(3)將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銀溶液的燒
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若將所得濾渣加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則:濾渣里一定含有______(填寫化學式),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寫化學式)。
13.回答下列與水有關的問題。
(1)硫酸銅溶液中的溶劑是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通過電解水實驗及對生成氣體的檢驗可知,水是由___________組成的。
14.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
A
面粉
B
氯化鈉
C
蔗糖
D
汽油
15.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①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
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
③溶液中的溶劑一定是水
④氣體、液體、固體均可作溶質
⑤任何條件下的溶液都是穩定的
⑥兩種液體互溶時,量少的一定是溶質
⑦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快
⑧食物里的養料經消化變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⑨溶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
⑩溶質在溶解時,擴散過程中吸收熱量,水合過程中放出熱量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A
2.D
3.D
4.A
5.D
6.A
7.B
8.A
9.C
10.B
【課后練習】
1.A
2.D
3.D
4.D
5.A
6.B
7.B
8.C
9.A
10.A
11.元素
分子不斷運動
分子的構成不同
酒精
12.
⑤⑥
Fe、Ag
Zn(NO3)2
13.水
加熱煮沸
氫元素和氧元素
愛心敲開財富門介西是美國的一位年輕媽媽,在一個炎熱的夏天,烈日當空,她要出門辦事,但懷里不得不抱上自己心愛的小寶寶。舐犢情深,她生怕小寶寶曬得難受,于是準備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打遮陽傘。但是,這樣一來雙手都被占住,再也不好攜帶其它東西了。她只得放棄打傘的計劃,改為戴遮陽帽。她試著把帽子戴在懷里的嬰兒頭上,當媽媽的只好自己挨曬。可是,這樣做太不方便,因為小孩戴的遮陽帽沿還不時地碰她的頭,有時還會掉在地上。而且自己又抱孩子,又提東西,加上烈日當頭曬得夠嗆,她真是太辛苦了。聰明的介西為解決這一難題,精心制作了一頂有特長帽舌的遮陽帽。在熾熱的陽光下,自己戴上它出門,既能空出手來提東西,又能遮住母嬰兩人頭上的太陽光,方便了許多。
介西是位富有愛心的人,沒有局限于自己滿足。她想到:世界上的年輕媽媽為數不少,她們夏天出門時都會遇到和自己同樣的不便,因此也一定會需要這種有特長帽舌的遮陽帽。隨后,她把遮陽帽申請了專利,并組織批量生產,產品上市后很受顧客歡迎,不久便風行于世,不盡財源滾滾而來。
舍地創造大市場法國有一位地產商,他有一片土地既遠離城市,又非常荒涼,可以說很難賣出去。怎樣才能用這塊土地換來利潤呢?地產商四處搜集相關信息。終于他從一名官員口中得知,當時政府想建一所學校。這個地產商連忙跑到當地政府去講:“我無償捐獻一塊土地給政府蓋一所大學好不好?”當地政府求之不得。考察之后,立即調撥資金,并組織人員勘探、設計、施工。
不久后,一所頗具規模的高等學校就矗立在這塊土地上了。有大學就有學生,有學生就有消費。地產商非常容易就得到政府的支持在校門外修建了公寓、飯店、影劇院等,形成了商業一條街。當然,商業街的生意全由地產商經營。僅僅兩年的時間內,地皮的損失就從商業街的收益中賺回來了。
“花罐頭”揭開生財路發明“花罐頭”的人,是日本的一個家庭婦女,叫富田惠子。有一天,她的一位鄰友去西歐度假,臨走時把家里的幾盆花托她代養,由于她沒有養花的經驗,澆水施肥又不得法,幾盆花最后落得枝枯花零。這件事情叫富田惠子很不開心。“怎樣才能養好花呢?”這個想法一直在她腦海中縈繞著。
一次做飯,她又像以前一樣打開罐裝午餐肉,一陣靈感突然襲來,能否把花草和罐頭結合在一起呢?如果能像罐頭一樣,只要打開罐頭蓋,每天往那些早已混合好的泥土、花籽和肥料燒點水,外行也會種出艷麗的花朵,那該有多美妙啊!功夫不負有心人,富田惠子在丈夫的幫助下,經過反復試驗,終于研制成了“花罐頭”,他們按嚴格的配方,在罐盒里添裝好復合肥料、泥土和種子,然后再密封起來銷售。由于任何外行人都能靠澆澆水就能養好這種花,所以產品銷路很好,成了“熱門貨”,“花罐頭”當年就獲利3000萬日元。富田惠子也由一名家庭婦女躍升為令人羨慕的企業家。
減少一滴帶來利潤5億美國有一名青年,在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任務是巡視并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臺上,焊接溶液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每天就如此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溶液就滴滿39滴。他想: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么應該改善的地方呢?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將焊接溶液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夠減少成本。經過一番研究,他終于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機,但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這次發明非常成功,公司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代替了舊的焊接方式。
雖然一次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溶液,但那“一滴”卻替公司帶來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這名青年就是后來掌握全美制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
將錯就錯一舉成名1879年,美國一家生產肥皂和蠟燭的公司里,一個負責操作肥皂液攪拌桶的工人,吃午飯時忘記了關掉機器。當他回來時,看到的不是平時那種正待塑成肥皂塊的奶油狀物質,而變成了充滿泡沫的混合物。他和他的工頭經過縝密分析,一致認為這種肥皂應該沒有什么害處,于是便將錯就錯,照舊把它做成肥皂拿去賣。
幾個星期后,俄亥俄河沿岸的店主們紛紛向他們訂貨,要多進些“能浮起來的肥皂”。這使他們吃了一驚,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么肥皂。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正是上次錯誤操作的產物。由于更長時間的攪拌過程,使不少氣泡進入了肥皂液中,從而使這種肥皂具有了浮力。當人們在水中洗澡或洗衣服時,由于它能浮于水面,就不用擔心肥皂沉在水底找不著。這種肥皂就是后來著名的象牙肥皂。正是因為有了它,這家公司一舉成名,走入了全球的千家萬戶,成了眾所周知的跨國公司,這就是我們熟悉的P&G公司(寶潔公司)。
恥辱使他成為大富翁美國的玉米糊大王斯泰雷小時候家境非常貧窮,常常食不果腹,他16歲便在一家五金公司學做生意,以此謀生。當時月薪極低,還經常受經理訓斥。雖然他做事總是積極主動,埋頭苦干,其結果卻是適得其反。一天,他又被無緣無故地喚進經理室,受到經理一頓訓斥:“像你這種窮光蛋,還想學做生意,你也不瞧瞧自己的能耐”。一番訓斥,極大地刺傷了斯泰雷的自尊心。他不堪忍受這等侮辱,于是辭職并發誓:一定要開一家比這個大十倍的公司。
斯泰雷辭職以后并沒有馬上找別的工作,他經常出入各大商場,了解各種商品的銷售情況。經過耐心調查,他發現玉米糊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但許多廠商因為其利潤微薄而放棄。斯泰雷確定自己的立足點定在生產玉米糊上。果然,由于斯泰雷對市場了如指掌,沒幾年,他就有了驚人的成就,成為譽滿美國的“玉米糊大王”。
上門送米送出臺灣首富在世界石化行業,一提到臺灣首富臺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但他創業時只有一家小米店。那時電話還不普及,人們買米一定要上街,有時到煮飯時才發覺沒米了,很不方便。可多數米店老板往往坐等顧客上門,生意非常慘淡。王永慶看到這種情況便想出了一個辦法。每當顧客上門買米時,他就問:“您住哪里,我把米送到您家好嗎?”對這種服務態度,顧客當然樂意。
王永慶送米的時候,總會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詳細記下這家人的米缸容量,然后對顧客說:“您能不能告訴我一些簡單資料,像您家里有幾口人,一天用量大概多少?”這些對顧客來說并非難事,他們便欣然告訴了他。王永慶就根據這些資料計算出這家的用米量,以便在其吃完米前兩三天把米送到家中。就這樣,王永慶的米店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做越大,不久他又開了一家碾米廠,掙得了萬貫家財。如今,他已擁有30多家分公司和海外公司,成為世界華人十大富豪之一。在生意場上,經營者如果都像王永慶一樣一切為顧客著想,真正把顧客當作上帝,其生意必然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