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學術會議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具體工作在以下方面展開:
一、樞紐工作
秘書處作為學生會的中樞機構,部門職能有其特殊性。重要的工作即為完成主席團與各部門的上傳下達工作,及時將主席團的決策傳達給各部、分配各部工作,同時要將各部門情況及時反映給主席團、及協調活動中各部任務,以備主席團及時做出工作調整。秘書處的樞紐工作關系到整個學生會的運轉,極為重要,本年度已認真完成此項工作,學生會的工作順利進行。
二、管理工作
日常學生會的事務管理。學生會每周一次的例會,秘書處對一周的工作進行總結,并整理檔案。對目前活動進行協作調整及下周工作計劃。在本學期中,秘書處根據藝術系團總支學生會秘書處的章程進行工作調整,在各部例會中積極參與到其中,做好對每個部門的工作的匯總!將學生會各部團結到一起,更好的了解和發展藝術系學生會!
三、本學期的活動
1、迎新活動
10級新生入學。秘書處在調動學生會的同時,得到了院領導及同學的大力支持。使活動順利有條不紊的進行,得到新生及家長的認可,使大家真正感到學院的溫暖。
2、學生會納新活動
新生進入大學渴望能夠全方面的發展,同時,學生會也需要補充力量。在新生軍訓后不久,我學生會便展開了納新活動。新生十分積極,經過書面材料審核及面試,篩選出67名新生成為新干事。干事的資料全部由秘書處備案。整個納新活動使學生會充滿生氣,我們看到學生會在本年的活動有聲有色的。
3、協助各部活動
大家好!
非常高興能參加今天我們太谷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會。太中作為我縣教育陣地的前沿,倍受全縣人民矚目,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無論是達線人數、達線率還是高分考生人數都名列全市前列。對于太中來說,這個喜訊是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對于太谷而言,這個成績更是令人倍感欣慰的。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付出巨大努力和辛勤工作的一線教師和校領導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高考歷來是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大事。2011年的高考我們太谷打了一個漂亮仗、大勝仗,來之不易啊!人們常說,“遇事要泰然、失意要坦然、得意要淡然”成績面前我們唯有頭腦冷靜,保持一顆平常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此,我想提三點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再鑄輝煌。
一是希望領導班子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辦學理念,把太中辦成名校、辦成強校
教育是太谷響當當的一張名片,在山西來說,太谷是教育名縣;在晉中來說,太谷是教育強縣;而在太谷來說,太中是首當其沖的名校,是太谷教育的一桿大旗。在這面迎風招展的旗幟下匯聚了運籌帷幄的領導團隊,匯聚了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匯聚了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這些年來,太中憑借務實的作風、嚴謹的校風、扎實的學風,不斷強化奉獻精神和競爭意識,處于順境時乘勝前進,逆境時負重拼搏,靠作為贏得了地位,靠奉獻贏得了尊重,靠成績贏得了口碑,實現了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認可的目標,太中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我縣教育的領頭雁和排頭兵,為太谷教育的科學發展、健康發展和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為國家建設源源不斷輸送了高素質人才,這是有目共睹的。對你們的工作,縣委、縣政府是非常認可的,全縣人民是滿意的。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個道理誰都懂,關鍵問題是我們的領導班子如何在工作實踐中把這個道理把握好、運用好、發展好,巧當車頭,帶好整列車。這些年來,太中確實在不斷進步,不斷成熟,不斷壯大。2011年太中高考大豐收不僅僅得益于莘莘學子的刻苦努力,更得益于廣大教工的默默耕耘;不僅僅得益于全社會的廣泛支持,更得益于學校內部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不僅僅得益于基礎條件的改善,更得益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據我了解,太中在教育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書本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格教育和能力的培養,學校開全開足國家要求的全部課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在新課程實驗中,學校領導大膽探索,以創新教學為主題,以新課程改革為動力,靠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利用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學案、周檢測”為載體,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日益要求更高、壓力更大的辦學前提下,我們學校領導班子要辦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要加強班子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形成一個廉潔、務實的領導集體。第二件事是要有清晰的辦學思路,堅定的服務和管理意識,善于運用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確保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既有章法,又有成效。第三件事是要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凝聚廣大教職工的智慧和力量,營造有利于事業發展的良好創業氛圍,同時要不斷探索校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新舉措,逐步擴大社會、家長、教師、學生參與學校基本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的程度,努力使學校管理制度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適應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需要,最終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
二是希望一線教師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勇挑重擔、不負重托
國家要發展,依靠科技;科技要進步,依靠人才;人才要多而廣,依靠教育。“三尺講臺,關系未來”。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的崗位是平凡的但事業是崇高的;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但責任是重大的,每一位教師從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到人格的培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要求。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前提取決于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取決于教師是否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取決于教師對工作的激情。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牢固樹立三種責任意識。(一)是崗位責任。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特征。(二)是社會責任。面對家長寄予的厚望和莘莘學子對知識的渴求,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培養好;有責任讓家長放心、滿意;有責任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三)是國家責任。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需要教育來承擔,這是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其次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老師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具備完美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達到教書育人的最高境界。第三是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多種能力。我們常說“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我看來這還不夠,這桶水必須是源頭活水,只有奔流不息的長流水,才能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因此,我們要多學習,除了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好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知識,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主動地學習和探索,使“學習+工作”交替進行的終身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只有具備了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能力素質,方能實現由“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換。第四要具備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品質。現代教育呼喚現代教育觀,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工作中既能獨立思考,又善于團結協作,有所發現,有所研究,有所創見。時刻做到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甘于清貧、樂于奉獻;甘為人梯,為教清廉,以園丁的品格和“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動學生,教育學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終生。
三、青年學生要明確目標,堅定信心,自強不息,奮力拼搏
十二年的積累,三年的努力是我們在座每一位同學的人生歷程,在這段不斷成長、不斷成熟、不斷積累的人生歷程中,你們用刻苦努力、用堅忍不拔、用持之以恒為未來的人生繪就了美好藍圖,今天的表彰會就是對你們取得成績的肯定。對所有受到表彰的同學們我要說兩句話:一句是,“天道酬勤”這是永恒的真理,十二年的付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你們是成功者、佼佼者。你們的成功是對父母最大的慰藉,是對母校最好的回報。第二句話是,你們即將告別母校,踏入新的學府,開啟新的征程,面對新的人生。不論身在何處,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地在求學之路上發揚“拼命三郎”的精神,刻苦鉆研,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高考是知識的較量,能力的較量,心理的較量,體能的較量,意志的較量。在校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再有一年或兩年的時間,你們就要面對高考。首先,希望你們能繼承和發揚學長們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樹立勇于克服困難的信念,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積極鍛煉身體,扎實鞏固基礎知識,用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立足一個“高”字,講究一個“巧”字,抓住一個“勤”字,樹立一個“拼”字,高效率、勤學習、巧安排,以“學不有成誓不還”的求學精神,努力拼搏,做好最后的沖刺。其次,希望你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把父母、親友、師長、同學的期望和幫助化為奮發進取的不竭動力,為太谷,為母校再創輝煌。
同學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大家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難,關鍵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誰能堅持住,最終戰勝困難,誰就是最后的強者,你克服了一次困難,你就成長一次、壯大一次、豐富一次、提高一次。我相信同學們都能做這樣的強者,做最堅定的成功者,以最優異的成績回報師長,以最杰出的貢獻回饋社會。
這么長時間教學以來,我們在和孩子們的教學互動中,不僅學到了不少東西,鍛煉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對生活和做人有了新的認識。
每次在教學輔導孩子們時,我們都會感到特別的充實愉快,當然也是認真的對待每一次的教學。雖然孩子不多,但是他們都很聽話,我們之間的關系十分融洽,就像朋友一樣,這樣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方便。記得有一次,坐在我們一個家教員身邊的兩名學生同時發現了問題,向他提出請求時,他一時不知該先給誰講解了。就在此時,僅上二年級的小男孩主動提出讓他先給現在上五年級的大姐姐講解。聽了這句話,我不由佩服起這位小男孩。雖然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他卻體現出了這位小男孩的大度風范,讓我不由想起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這件小事里,從這么小的男孩身上,我們至少可以說他在自己成人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小步。是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才,因為那是水平問題;但是每個人卻都能成人,因為那是方向問題。我們會努力去使自己成人,也用我們的經歷幫助小孩子們。這次實踐給了我們一個回報社會的機會,我們會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為下一代奉獻自己一點力量。_本_文來自范文中國々 為您整理,感謝您的支持^!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們組織了看電影的活動。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做了精心的準備和挑選,最后我們選擇了《暖春》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很懂事的小姑娘小花的故事。由于社區那邊沒有電腦,我們是用自己帶去的筆記本電腦放給孩子們看。聽說要放電影啦,孩子們都很高興,因為之前我們一直是學習,可能孩子們也有一點累啦。電影開始啦,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都聚精會神的盯著屏幕。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尤其是坐在第一排的小男孩,平時一副很淘氣很酷的樣子今天也哭啦,還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真希望他能像電影里的小花也能變的懂事起來。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想孩子們一定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也會更加的體諒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之后我們又給孩子們推薦了一些其他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本_文々來自范文中國々 為您整理,感謝您的支_持@我想通過這些影片可以使孩子們寓教于樂,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能夠放松心情,為今后更好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通過,,這些影片也能使他們學會如何做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給我們的印象很深,他就是我們浦東社區的賈校長,今年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但身體很硬朗,一幅精神矍鑠的樣子。聽說我們是義務家教來給孩子們輔導的,他老人家格外的高興,他說他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感謝我們能來這教孩子們而放棄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每次我們去都會看到賈校長忙碌的身影,當我們講的時間長了他會給我們打來水讓我們喝,他會問我們有什么需要跟他講,每次開始講課之前他都會和孩子們說上一會,告訴孩子們要好好學習,孩子們也很尊敬他,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認真地聽賈爺爺的話。經過賈爺爺每次這么一說,孩子們都能很認真的學習。賈爺爺也經常和我們說現在的大學生多呀,讓我們要好好的充實自己才能在將來有能力去找一個好工作,聽賈爺爺這么一說我們真想好好的沖一下電。我想有像他老人家這樣熱衷于教育事業的人,還有這些勤奮好學的孩子們,中國的教育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
在教學輔導過程中,為了做到勞逸結合,在中途的休息時,我們總會想方設法來帶給孩子們快樂,如講笑話、出腦筋急轉彎等,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我們各個社區也在一起共同舉辦了幾次活動,如講故事、看電影等,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拓展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在講故事比賽中,孩子們都積極的參與,盡管他們有的在講臺上顯得有點緊張。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真的很佩服他們,敢于挑戰自我。敢于站在講臺上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很大的勝利了。我們是大學里普通的一員,也是一個還未真正踏上社會的“小孩”,我們還有許多方方面面的東西需要補充。在一次次的鍛煉自我的機會中,卻往往因為自己的膽怯就放棄了。敢于挑戰自我,是我們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
樹社會主義榮辱新風,建物資企業優秀團隊
鴻運管業公司在“八榮八恥”學習教育活動中,以樹社會主義榮辱新風,建物資企業優秀團隊為目標,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利用多種學習形式和方式,在全體干部職工中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收到明顯的效果。
在學習教育活動中,他們把開展“八榮八恥”教育活動作為當前黨群工作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力爭知行結合,注重實際效果。把樹社會主義榮辱新風與弘揚“最能吃苦、最能戰斗、最能奉獻、最講學習”鴻運管業的團隊精神相結合,努力建設一支“拉得出、打得贏、過得硬”的職工隊伍,為全面完成管業,公司2006年的生產經營任務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活動開展以來,正值管業公司的干部職工頂嚴冬、戰寒流、追風逐雪地在-5℃的車間里,克服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加班加點地生產鋼管的關鍵時期。黨支部及時把榮辱觀教育同生產實際相結合,引導干部職工樹立做好本職工作,完成鋼管生產任務,就是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最好詮釋,就是熱愛祖國的具體體現。使榮辱觀教育活動成為干部職工戰勝困難,全力保障生產的精神動力。
在活動中,全體干部職工以總書記的“八榮八恥”作為自己言行的準則,努力做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實踐者,為把鴻運管業公司的職工隊伍,建設成物資集團內的一支優秀團隊作為活動的目標。從3月18日生產正式開工以來,鴻運管業的干部職工迎著初春的嚴寒,頂風冒雪,激戰寒流,以極大的奉獻精神加班加點地生產鋼管。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沒有一個退卻,許多職工感冒發燒,白天頂在生產現場,晚上下班后再去打點滴,揣著藥上班習以為常……
機加行業的生產特點就是時間緊,任務急。"五一"黃金周期間,管業公司領導考慮到干部職工前一段時間,在艱苦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工作強度很大。按照"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決定放三天假,讓干部職工調整一下生產生活節奏。車間的質檢員江美玲同志的婚期是五月六日,并且舉行婚禮的地點是在遠離大慶的伊春,而且婚假都以請好。,可是讓全廠干部職工都驚訝并且感動的是,5月4日一早,她那熟悉的身影又x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她還象往常一樣,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認真的檢查每一根鋼管,仔細做好每一處記錄,直到晚上下班才與愛人一起踏上去伊春的火車。此時,在同志們的眼中,她就是最漂亮的新娘,她身上的工作服比任何一件婚紗都美麗。
【關鍵詞】 廣泛耐藥結核病;現狀;研究進展
一般來說廣泛耐藥結核病是從結核患者的痰中產生的結核分枝桿菌, 其耐藥包括了異煙肼以及利福平耐藥, 而且也對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性[1]。近年來WHO提出, 到2010年初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已遍布于60個國家, 而對耐藥監測造成必要的關注, 據分析報道廣泛耐藥結核病病例也會在更多的區域及國家出現, 而廣泛耐藥結核病為世界衛生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相關學者推測廣泛耐藥結核病流行以及傳播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要超過艾滋病[2]。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容小視, 國際防癆組織正在進行高科技分子的相關探究, 在全新藥物的研制上獲得了全新的突破。
1 廣泛耐藥結核病的現狀
1. 1 廣泛耐藥結核病的流行情況 目前, 很多國家及地區陸續出現廣泛耐藥結核病的情況。2010年相關學者在非洲布基納法索研究時發現, 在過去四年一共出現 廣泛耐藥性結核病34例, 而其中 兩名為XDR-TB 患者, 占所有患者的六個百分點。2010年歐洲學者在歐盟等19個國家中, 調查到從2005年~2009年發生149例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現在有很多專家把XDR- TB 和MDR-TB 患者療效進行對比, 通過分析顯示XDR -TB的臨床治療情況顯著低于MDR- TB, 且( P
1. 2 目前沒有針對XDR-TB有效的診斷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在世界范圍內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在實驗室中進行對結核分枝桿菌的研究, 且對前沿的抗結核藥品實施藥物敏感性分析, 但是可以全面開展二線抗結核藥物敏感性研究的只有不到五十個國家, 且只有幾個條件優秀的中心實驗室。那么從宏觀上去分析, 不但相關實驗室數量不多, 且操作方法基本沒有模式性可言, 更不能確保結果的精確度、可信度較低, 全面發展及應用十分困難。所以, 現在有很多 MDR/XDR-TB 患者不能得到及早的診斷, 從而更談不上可以在第一時間予以治療[3]。
2 針對XDR - TB進展的研究
2. 1 傳播因素 目前已經發現 XDR-TB 新病例的區域性較為突出, 用分子水平分析發病的要素, 從而找到其傳播和新途徑。相關學者在南非納塔爾省手機的 XDR-TB 廣泛耐藥結合病菌株基因序列, 通過深入研究, XDR-TB 的傳播不是常規意義的結核分枝桿菌適應性改變以及其特有耐藥突變造成的, 而是經過基因慢慢演變、逐漸構成的菌株[4]。
2. 2 快速診斷 之前對耐藥結核病診斷措施以及技術包括了:傳統表型檢測法以及基因學診斷, 而常規表型檢測法目前還在被廣泛的運用, 其對耐藥結核病的診斷是十分精準的, 但是, 其需要的時間長, 而且與XDR-TB 的診斷要求不符。近年來, 一些專家采用全新的分子線性探針測定法, 快速測檢乙胺丁醇以及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程度已用于對 XDR- TB的診斷[5]。
2. 3 對抗 XDR-TB 全新藥物的開發 目前, 研制抗廣泛耐藥結核病的新藥逐漸被得到重視, 本人收集到一些新藥在臨床分析上已獲得一定的效果。
TMC207, 是比利時楊森制藥科研人員發現, 目前年由Tibotec和 TB Alliance 一起進行開發, 而對 TMC207的早期殺菌情況研究顯示, 其每400 ml濃度所獲得的EBA 和異煙肼以及利福平相差不多, 目前正在臨床研究階段。
PA-824, 原由諾華開發研究, 目前由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組織獲權實施開發, 而PA-824 為硝基咪唑并吡喃類的綜合藥物, 單劑600 ml其Cmax 達4 mg/ml, 血漿半衰期為一天到四天之間, 通過臨床實踐, PA-824有著非常優秀的EBA作用。
OPC-67683, 是由日本大家制藥企業研制的硝基二氫咪哩并唔哇類藥物, OPC-67683 I 期與Ⅱb 期臨床試驗研究正在實驗中。
PNU-100480, 原由美國普強研發, 目前正由輝瑞公司實施研究, 為利奈哇胺硫代嗎琳類似物, 在美國己完成一部分安全性以及耐受性評估臨床分析, 其他臨床 I 期試驗正在進行中
加替沙星, 現在都處在臨床實踐的III 期, 且將納米技術用在靶向為藥物帶來的新動力, 期待上述藥物臨床試驗的結果, 同時也希望可以為世界防癆注入新的力量, 為廣大的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減少病痛的折磨[6]。
3 總結
廣泛耐藥結核病的治療是結核病防治工作人員面臨的一大難題之一, 世界的一些學者正致力于研究對其實施有效治療的措施, 當然新藥的開發以及應用是核心內容, 開發一種全新的抗結核藥物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且還要研究在體外、體內以及臨床的實踐情況, 任重而道遠。不過抗結核藥物的研發前景在當今社會已經算十分開闊, 相關研究者或許可以從中獲得啟示, 在研究人員持續積極的探索中, 一定會有新突破, 以達到治療廣泛耐藥結核病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 弭鳳玲, 杜建, 徐彩紅, 等. 耐多藥結核病診療管理試點地區耐藥譜與采用的標準化治療方案的對照分析.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1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2011, 14(06):431-435.
[2] 李清春, 吳琍敏, 王樂, 等. 浙江省杭州市結核病防治規劃10年效果評價及經驗總結. 2011年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1, 12(31):1752-1756.
[3] 郝曉暉, 唐神結, 劉一典, 等. 初治耐多藥肺結核臨床療效及其轉歸隊列分析研究.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1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2011, 16(02):541-543.
[4] Scorpio A, Zhang Y. Mutations in pncA. a gene encoding pyrazinamidase/nicotinamidase, cause resistance to the antituberculous drug pyrazinamide in tubercle bacillus. Nature Med, 2011, 33(12):111-113.
張曉凱,籍貫天津寶坻縣,1961年出生于沈陽,1978年考入山東師范大學化學系,一直從事電子顯微鏡應用研究與管理工作。由于他所負責管理運作的電鏡室在省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省內外高校、研究所的電鏡出現技術問題時都積極向他尋求幫助,而他突出的工作業績,不僅受到了學校老師和同行們的贊許,也在《科技日報》等媒體上得以廣泛宣傳報道。
”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是張曉凱的真實寫照,儀器維修人員――理工程師――實驗師――高級實驗師,一步步堅實的足跡見證了他的成長。20多年來,他主要參加完成山東省科委,教委項目6項,校級及以上優秀論文和成果獎20余篇次,先后在《Journal of Trace andMicroprobe Techniques》、《JournaI of PhysicaI Chemistry B》。《ChemPhysChem》、《化學學報》,《化學物理學報》、《電子顯微學報》、《分析科學學報》等國內外核心學術雜志及學術會議上94篇,內容涉及精密儀器,生物醫學材料、材料科學等諸方面,并有多篇研究論文被國際性學術會議錄用,多篇論文被scI收錄。
值得一提的是,張曉凱在1988年編著的《日立H-800型電子顯微鏡結構原理和整機線路分析》一書在全國性電鏡用戶協會會議上作為專業參考書籍發給電鏡同行,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隨后受中國科技大學結構分析中心邀請,為該校部分電鏡專業的教師及博士、碩士生(包括合肥工業大學部分師生)進行電鏡結構剖析的技術指導。
1992年,張曉凱作為課題主要研究人員之一與山東輕工業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共同合作完成的“醫用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研制”項目,經過兩年的潛心研究,于1994年5月11日通過了山東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該成果填補了我國應用人工生物材料治療脊椎骨疾患的一項空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獲1995年山東輕工業學院優秀自然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
1995年,張曉凱與山東輕工業學院再次合作的山東省青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納米摻雜非線性光學復合材料的溶膠一凝膠化機理研究”,由該項目總結撰寫的《CaO-Al2O3-SiO2系統微晶玻璃分相與析晶機理的綜合研究》獲1996年山東輕工業學院優秀自然科學理論成果二等獎。而他于2001年自主完成的另一省教委項目也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他正在對協作的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進行專項研究。
如果說一項項成果的突破應用是張曉凱一個理想的實現,那么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則是他的另一理想的實現。多年來,張曉凱一直承擔著山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生的現代儀器分析課程中的電鏡結構原理及應用的講解及示教。聽他的講授,解釋原理條理清晰又不失風趣,結合各種形象的比喻,讓學生對研究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除此之外,他還承擔著學校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半導體所研究生的《實用電子顯微學》課程及實驗,對化學院、物電學院學生的畢業論文嚴格把關,年均指導10人以上,其中,多人獲得校級優秀本科論文獎。
今天,伴隨信息網絡化發展,計算機技術、縮微技術、光盤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為人類創造了嶄新的數字環境。醫院圖書館不再僅僅是有限地收藏、被動地提供、機械地管理醫學文獻資源場所,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網絡環境,加快醫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醫藥學是我國寶貴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數千年來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斗爭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中醫藥獨特的理論體系直接指導著現代中醫臨床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的充實和發展。作為一家中醫醫院圖書館,應對祖國傳統的中醫藥學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與加工,為中醫藥學現代化及醫院臨床醫療、教學、科研與管理提供優質高效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1 網絡中醫藥資源重組與優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醫藥文獻信息資源開發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充分借助網絡信息資源優勢和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對網上中醫藥信息資源進行優化與重組,這是網絡時代中醫醫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網絡資源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更新快的優勢,也存在高度分散無序、優劣并存、檢索效率低、信息資源不穩定等問題,致使醫護人員查找所需信息耗時費力。因此,有必要對此篩選與加工,為讀者所用。
1.1 構建網絡中醫藥學信息導航系統
網上中醫藥信息數量龐大,內容包羅萬象,如何迅速獲取所需信息,已成為網絡用戶面臨的棘手問題。圖書館應以權威的、實用的中醫藥學資源為主,借助新浪、搜狐、百度等搜索引擎,搜集與本館服務對象有關的中醫藥學及綜合性醫學網站的信息,將獲得的信息按照中醫藥學主題或病種等進行標引,并整合編輯成二次文獻,核實后進行有效組織,構建便于讀者利用的網絡中醫藥資源導航系統,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中醫藥信息。
1.2 建立中醫藥學相關站點指引庫
web技術促使internet 迅速發展,使得網上數據庫資源日益豐富。目前,通過internet可以訪問許多免費數據庫,這些免費數據庫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資源寶藏。在圖書館經費尚不充裕的今天,探討和研究如何充分開發和利用網絡上的免費中醫藥數據庫資源十分必要。迄今為止,搜索引擎所列網站綜合性多、專業性少及針對性差,可利用yahoo等優秀網站搜集一批免費的與中醫藥學相關的數據庫站點,建立中醫藥相關站點指引庫,為建立數據庫導航作準備。由于網上的數據庫資源內容廣泛、形式繁多,因而圖書館在開發利用時,對免費數據庫不僅要選用對醫院臨床醫療、教學、科研有用的,具有學術性、權威性并且是質量和可信度高的免費數據庫,而且要根據醫院學科特色、本館館藏特點、讀者需求情況等進行篩選、整合[1];要對納入指引庫的網站逐一分析其收入范圍及特點,同時對網站進行分類,采用目錄方式將網站揭示出來,為讀者提供一個簡便有序的網站檢索工具,加快讀者查詢速度,提高檢索效率。
1.3 自建網絡中醫藥學信息收藏庫
目前網絡上大量中醫藥學及相關專業期刊、圖書在學術交流與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中醫藥專業人員及中西醫結合人員的關注。對符合讀者要求、有學術價值、動態性強的信息內容,將其下載到中醫藥學信息收藏庫,對其進行分類、主題分析及標引,以提供多個檢索入口,這樣既可以節省通訊費用,提高檢索速度,又能將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動態性信息保存下來,方便讀者隨時查詢。
2 紙質中醫藥文獻資源數字化
2.1 建立館藏中醫藥古籍書目數據庫
中醫藥古籍匯載著我國各個歷史時期中醫藥發展成就,不僅有基礎理論方面的著作,還有大量的臨床醫學文獻,如臨床各種理療方藥和歷代醫學家臨床驗案與經驗體會的實錄,此類文獻在我國的中醫藥教育、臨床、科學研究各個領域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建立館藏中醫藥古籍書目數據庫,編輯和建立館藏中醫中藥典目錄數據庫十分必要。可按醫經、基礎理論、傷寒、金匱、診法、針灸推拿、本草、方書、臨證各科、養生、醫案醫話醫論、醫史、綜合性著作、其他等類目進行分編整理,再按書名內容提要、作者及作者簡介、現存版本等整理分類內容。
2.2 建立館藏中醫藥期刊信息庫
中醫藥學期刊時效性強、信息量大、傳遞快速,是集中反映中醫藥醫療動態、中醫藥學術研究的重要窗口,是中醫醫院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圖書館期刊讀者服務工作大多停留在需求與供給的靜態服務層面上,缺乏對期刊深層次開發利用。在現有條件下要對中醫藥期刊開發利用,通過建立館藏中醫藥期刊信息庫,使讀者熟悉館藏刊種及各刊歷年缺刊情況,便于查閱。
2.3 建立中醫藥類報紙主題庫
在眾多傳媒中,報紙以其新穎性、真實性、時效性等優勢,顯示其獨特影響。目前,醫院圖書館對醫學類報紙的開發利用滯后。筆者認為,在對報紙實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同時,還應在做好導讀、剪報等傳統業務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開發手段上予以創新。①建立網絡中醫類報紙閱覽室。現在進入一個互聯網站,都能看到報紙網絡版蹤影。醫院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報紙網絡版,通過制作報紙信息網頁,鏈入各報紙尤其是中醫藥類報紙的網絡版網址,配備有關的報紙檢索光盤或在線指引數據庫等途徑,讓讀者便捷地查閱瀏覽到最新的中醫藥報紙信息。②建立報紙中醫藥主題信息庫。要對傳統的剪報服務在收集、處理、存儲、傳輸手段上進行揚棄,可將報紙重新加工、歸納、整合,使其成為數字化信息資源收藏,供讀者使用;也可從各類報紙中篩選出有實用價值且具有專題特色的中醫藥信息分類入庫,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報紙庫圖文并茂,增強可讀性。
2.4 建立中醫藥學術會議資料庫
中醫藥學術會議資料有期刊、論文集及科研資料匯編等,是圖書館不可或缺的中醫藥情報資源,具有信息集中、內容新穎、傳遞快速等特點,能及時反映中醫藥學科研新技術、新動向和新水平,對借鑒、促進醫院中醫藥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醫院圖書館在有序管理基礎上,擬采用:①建立學術會議資料庫。按會議名稱、內容、召開時間、地點或學科等編制機讀目錄,供讀者查詢所需會議信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②與醫學大專院校圖書館、各醫院圖書館協作,匯集會議文獻資料,攜手開發中醫藥學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既拓寬了信息源,進而又可實現中醫藥學信息資源共享。
3 合理構建數字化資源
3.1 注重收藏紙質中醫藥文獻
中醫藥數字資源建設要與傳統紙質文獻資源收藏并重。因為數字資源是對傳統圖書館信息工作的補充和發展,一方面可極大地豐富圖書館館藏,補充圖書館漏訂或遺失書刊,彌補紙質中醫藥科技文獻難以快速收全的缺陷,節約時間和經費;另一方面可加快館藏舊文獻剔舊速度,節約書庫空間。但目前數字化資源還無法取代傳統紙質文獻資源,尤其是古籍善本類。因此需彼此互補共存,信息資源建設要兩者兼顧。
3.2 充分利用醫院局域網
要使用戶方便、快捷而有效地獲取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須有優良的計算機硬軟件設備。多數醫院圖書館不可能使用有限資金來改善設備或建立高水準電子閱覽室。但多數醫院已建立了高效的醫院內部網絡,即mis(管理信息系統)。醫院mis有完善的硬件、軟件、網絡設施,可以聯接到各部門,其可靠性、安全性較高。圖書館可充分利用醫院mis網絡,通過其設立分布式鏡像服務器,使醫護人員可在各自工作空間隨時使用圖書館的資源,既方便讀者,又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數字時代醫院圖書館發展方向,是通過計算機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和數據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立起整體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將傳統圖書館過渡為較完善信息服務中心[2]。中醫醫院圖書館人員須正視現實,加快中醫藥資源數字化建設,提高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效能,必將對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與科研水平、加快醫院中醫藥現代化建設產生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缺血性結腸病;內鏡檢查;臨床診斷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053
缺血性結腸炎是一種臨床中常見與多發的疾病, 其主要指的是因結腸壁血流灌注中斷或突然減少而引發的腸壁缺血性改變。現階段, 缺血性腸病的常見發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其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瀉、腹痛與便血等[1]。本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缺血性結腸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探究內鏡檢查應用在缺血性腸病中的臨床診斷效果,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缺血性結腸炎作為觀察對象, 全部患者都經影像學檢查、結腸鏡檢查、臨床或者病理組織學確診。其中男12例, 女10例, 年齡55~80歲, 平均年齡(66.9±6.9)歲。
1. 2 方法 發生便血、腹痛與腹瀉等高度懷疑為缺血性腸病臨床癥狀的患者, 入院后都需要進行便培養以及便常規等檢查, 以便排除外腸道感染性疾病。此外, 因為缺血性腸病的病變的部位主要是左半結腸, 若常規口服瀉藥的話, 則非常容易使腸道缺血情況加重, 因此則應該給予灌腸當作術前準備, 如果患者無腸鏡檢查禁忌, 則應該在1~3 d內對患者實施病理組織學檢查或者結腸鏡檢查, 詳細的對病變部位、分型以及臨床特點等進行描述, 全部患者在接受治療的2~4周內應復查腸鏡[2]。
2 結果
2. 1 內鏡表現與分型情況 22例缺血性結腸病患者都接受結腸鏡檢查, 根據缺血性結腸炎的臨床分型標準則可以分成以下情況:①壞疽型1例, 患者腸黏膜顏色表現為暗紫色, 且形成斑片狀出血與大片潰瘍;②狹窄型3例, 患者腸黏膜糜爛、充血水腫以及潰瘍等較為明顯, 經內鏡查看腸腔較為狹窄, 經病檢后不存在癌細胞;③一過型18例, 患者腸黏膜嚴重水腫充血, 其潰瘍形狀一般為不規則形與縱行, 且潰瘍之間難以看到正常黏膜。
2. 2 病變部位情況 22例缺血性腸病患者中, 13例患者經內鏡檢查直達盲部, 有3例患者進鏡到降結腸曲, 其余6例患者可以見到病變已經浸潤腸管周圍, 其內鏡到達腸腔以后發生較為明顯的狹窄問題, 難以通過內鏡, 則立刻實施黏膜活檢退鏡處理。
2. 3 臨床病理特征 22例缺血性腸病患者在病理學方面, 表現為毛細血管擴張、黏膜充血、腺體結構遭到破壞與炎性麥芽腫等。此外, 混合性血栓常常發生于靜脈, 且為血流緩慢的靜脈, 形狀往往為粗糙干燥的圓柱狀, 呈紅褐色與灰白層狀。
3 討論
最近幾年, 心血管病的臨床發病率呈現著逐漸增加的趨勢, 又由于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等問題, 促使缺血性腸病的臨床發病率則持續上漲, 但是此疾病的臨床表現不明顯[3], 特別是早期臨床表現沒有明顯的特異性, 非常容易出現漏診與誤診的情況, 從而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4]。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結腸鏡等技術也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診斷缺血性結腸病中, 可以更加便利的獲取病理組織, 且對于缺血性腸病的診斷率與檢出率的提升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
本研究中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缺血性腸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研究結果顯示:22例患者都進行結腸鏡檢查, 其內鏡表現為壞疽型1例, 狹窄型3例, 一過型18例;病理學特點為毛細血管擴張、黏膜充血、腺體結構遭到破壞以及炎性麥芽腫等。由此可知, 老年患者發生便血與急性腹痛時, 及時的進行內鏡檢查對于缺血性結腸病的臨床診斷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 老年患者發生便血與急性腹痛時, 應該排除缺血性結腸病的可能, 在沒有實施腸系膜動脈CTA檢查前, 及時的進行內鏡檢查對于缺血性結腸病的臨床診斷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臨床中值得廣泛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時光, 龍友余, 張真.關于缺血性腸病早期診斷的探討. 2008全國中西醫結合危重病、急救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 2008, 15(11):66-69.
[2] 賀磊, 譚詩云, 鄧濤, 等.纖維結腸鏡和選擇性血管造影檢查對缺血性腸炎的診斷價值.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0, 17(26): 83-86.
[3] Hing-sang Chan, Philip W.Y.Chiu, Alexander Vlantis, 等. 內鏡檢查:早期喉部和下咽部癌的NBI, AFI, 和SMR診斷技術// 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 2007:121-125.
[4] Danse EM, Jamart J, Hoang P, et al. Focal bowel wall changes detected with 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value in acute non-diverticular diseases of the colon. Br J Radiol, 2004, 77(923): 917-921.
關鍵詞:教學管理;教學質量;機制創新
一、創新質量監控機制,規范教師教學行為
創新教學監控機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教學質量監控實施了立體的、靈活多樣的運作模式。一是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常規教學管理,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二是借助媒體,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充分利用學校雙向視頻教學評估系統,開展教師行為規范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三是成立督導監控組織,開展質量檢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量化管理。四是充分發揮教研室管理職能,定期開展教學進度和教學文件檢查。五是強化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加強教學過程監督。六是對教學監控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教學監控檢查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納入教師百分制量化考核,作為教師評先評優、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充分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實施優績優酬,最大限度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創新教科研工作機制,提升教師學術品位
學校大力開展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戰略方針,積極推進教科研工作機制創新,同時把教科研工作作為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教科研管理制度,規范教師教科研行為;成立教科研領導組織和專業建設委員會,舉辦學術年會,創建學校學報;設立教科研專項基金,為教科研提供經費保障;進一步完善教科研獎勵辦法,以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建立集體備課制度,開展以教研室或學科組為單位的教研活動;選派相關專業教師參加學術會議,并借助多媒體課件給全體教師宣講,開展傳幫帶,起到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每年有計劃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到校講學,以提升教師的學術品味,為教師參加高質量科研課題研發夯實基礎。
三、創新教學改革機制,提高教師教學效能
(一)開展課程體系建設和改革
依據省部頒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結合本校教學工作實際,制定護理、臨床醫學、助產等各專業教學設計作為指令性教學文件,使課程設置科學合理:精簡部分學科理論課,適當增加臨床技能教學時數;在開足實驗課學時的基礎上,開展畢業生實習前集訓,護理專業實訓內容執行河南省衛生廳下發的《護理學生實際操作技術標準》,臨床醫學專業技能操作訓練內容以國家助理執業醫師考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在學生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確定選修課和藝術課開設課目,以優化課程結構,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推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
在總結以往教學改革成果和完善教學改革制度的基礎上,開展由授導式、滿堂灌教學模式向分組合作式、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轉變。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依據課程結構、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適宜的教學方法,基礎課重點運用問題導入法和啟發討論法,文化課主要推行任務驅動法和情景呈現法,臨床課則靈活運用案例討論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各學科技能課教學倡導教、學、做為一體的技能打包教學法,實現技能教學與實習崗位的零對接。
(三)強化課堂教學管理改革和過程管理
根據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學生文化基礎差,紀律觀念淡漠,學習、行為習慣養成不良等特點,在綜合了教學管理制度,教師行為規范,學期授課計劃和教師教學任務書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課堂參與,師生互動等相關課堂教學內容,制作“課堂教學管理記錄”,強力推進課堂教學管理改革:率先將課堂考勤、課堂表現、課堂檢測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計入學科成績,開展課堂教學管理改革,體現因材施教精神。
(四)改革考務工作辦法和學科成績管理
進一步完善考務管理制度和學生成績管理評定辦法。考試課采取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并重的原則,組建試題庫,進行考教分離,嚴格考試程序,嚴把教學質量關。考查課采取多元化考試模式,依據學科特點采取筆試、操作、答辯、典型案例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對學生試卷的評定,成立評卷小組,采取集體評卷,確保學生成績的客觀、公正、真實;對學生期末成績的記錄匯總辦法進行改革,使各科理論考試成績和課堂教學管理成績合計為100分,其中筆試占80%,課堂教學管理占20%,計入該學科總成績。各專業臨床學科和護理學基礎等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加試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按百分制成績單列。
四、創新教師素質提升機制,奠定教學質量提高的師資基礎
教師是強校之本,發展之基。學校在有計劃引進本科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的基礎上,加強師德建設,注重教師基本教學能力培訓與培養,制定教師培訓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送培計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訓措施及辦法,落實專項培訓制度,注重培訓成效。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參加實踐和校本培訓制度,落實 "雙師型" 教師培養計劃;建立 "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制度",加強省、市、校三級梯隊建設;建立與省內外著名高校專家聯系制度,有計劃聘請有關專家、教授到校講學;建立教師參加學術會議、進修、研討班等學習培訓制度,以提高教學和科研素養。做到校本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學歷提高與工作實踐鍛煉相結合;以老帶新和崗前培訓相結合;課程開發與校院合作相結合。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競技活動,舉辦教師基本功競賽、院前急救技能大賽和"愛我家園,共促學校發展"主題演講比賽等,打造一支道德高尚,知識淵博,技能嫻熟,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將沈毅.論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機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