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藝術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藝術品市場,首先是市場,然后是藝術,再后就是它的價值,藝術家在他們早期的藝術道路上是舉步維艱的,一個再有抱負的藝術家若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撐,他的事業發展往往會成為一個夢想。誰都要吃飯,藝術家也是一樣,他們除了修煉心中的藝術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商人。作為一個陶瓷藝術工作者,應該下力氣去了解現代陶瓷藝術品市場,去研究這個市場的規律,去了解它的價值。那么,我們就應該從下面幾個方向去認識和熟悉它。
一、現代陶瓷藝術品的特點和品質
現代陶瓷藝術作品有三大類:第一是純雕塑作品,第二是畫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畫作品,第三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相結合的作品。每件陶瓷作品都是獨立的欣賞對象,并不受環境條件影響。但是大多數藝術的消費者在購買陶瓷藝術作品時,是作為家居裝飾,這樣和現代建筑的環境、相容性和互補性便成為購買者的考慮因素??v觀當前創作的一些現代陶瓷藝術作品,或大而無用或過于矯情,難以被大眾接受。強化現代陶瓷藝術的裝飾性,應注重時代感、多樣性和輕型化。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信息技術的先進與地球村的構造,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塊。而是被日益緊密的聯系起來。流動開放的環境,互聯網的快速方便,帶來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思維都受到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藝術這一塊,后現代主義風格和建筑也屹立在我們的城市里。不少外國藝術形成和風格已被一部分國人接受和認可,也為現代審美需求注入了許多新鮮血液。在這種發展趨勢下,中西融合的部分成為現代陶瓷藝術的審美需求具有可貴品質。
二、現代陶瓷藝術品與市場的關系
藝術有它的游戲法則,商品經濟也有它的游戲法則,二者不可套用。許多文人就是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嗆水就是淹死。藝術的法則中創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但商品經濟卻不同,他的法則是價值規律,你的所作所為要迎合市場,要取悅買主,要順應商品潮流,要大家都有利可圖。
要讓現代陶瓷藝術品進入市場,首先當然應該了解買方喜歡什么樣的藝術商品。魯訊說過一句非常形象的話:“焦大不愛妹妹”,那些純藝術的作品,曲高和寡,在當前這個形勢下是不會有多少經濟效益的。追求高品位的藝術品只是那些精通藝術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遺憾的是這部分人在藝術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場氣候。我們藝術家能否選擇一種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你的奮斗目標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藝術高峰,你也不妨多創作一些市場歡迎的商業性作品,以求獲得物質幫助來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相輔相成,豈不樂哉。
現代陶瓷藝術品進入市場,千萬別忘了包裝,在藝術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標,名人就是著名的商標,有了著名商標的作品就好賣了。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場的需要,因為大多數顧客對于陶瓷藝術品的鑒賞能力還不太高,他們的鑒別方法只能從商標上來鑒別。藝術名人是那些藝術圈中鶴立雞群者,有極高的市場信譽。好產品也離不開好廣告,我們的宣傳媒體要采取各種手段向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名人,尤其是宣傳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實事求是地介紹他們的藝術成就,宣傳他們的藝術特色,讓社會真正了解他們的價值所在。
要將現代陶瓷藝術產品打入市場,除了社會的宣傳,還要熟悉藝術市場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學會推銷自己,我認為最有效的手段是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藝術市場的建立是由商家和藝術家共同完成的,商家主觀為自己,客觀為藝術家為社會,高明的商人會有辦法把你推向市場。我們的藝術家要大氣,真正讓商人獲得實惠,他們才會有積極性,待隊伍形成之后,各類畫廊,藝術商店才會興起,藝術市場的許多配套工程也就會建立起來。如權威性的鑒定機構,藝術品當鋪,藝術品的保險機構定會應運而生。到時,國家再制定一部關于藝術市場的法律,保護藝術家和買主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買賣方在藝術品交易中出現的一系列糾紛也就有法可依,陶瓷藝術正常運轉對于提高陶瓷藝術家的社會地位,盡快提高國民的文化藝術素質也就有了保障。
三、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價值
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商品價值、裝飾價值、收藏價值。
在歷史上,中國陶瓷與絲綢、茶葉一樣,是重要的貿易品,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中國文化,其實是有著十分可觀的經濟利益的。因此,陶瓷的商品價值是明確的。和傳統藝術陶瓷相比,現代陶瓷藝術更強化作品的欣賞功能,具有裝飾價值。陶瓷的裝飾價值有一個逐漸被人們認識的過程。中國古陶瓷有日用器之分。陳設器從一定意義上說是裝飾物,但尚存“實用”的外形,可以追溯到明晚期的瓷板畫,是純追溯意義的陶瓷品。瓷板正發展到清末明初,出現了淺絳彩兩大品種,使人們認識到陶瓷品的裝飾價值?,F代陶瓷藝術的建造基礎便是欣賞功能,無疑為其裝飾價值確立了前程。
要體現它的價值,首先是培養市場,和中國收藏家不同的是,國外藝術品收藏并不以時間久遠為收藏前提。幾個世紀以前的無名畫家的油畫僅值數百美元。當代大師的精心巨作價值幾百萬美元。藝術品德高低的因素決定了它的藝術價值?,F代陶藝作品的表現形式遠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應用自如,呈色艷麗。先進的技術條件加上現代藝術手法,更能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因宣傳上的局限性,現代陶藝作品大多數人還知之甚少,不會欣賞,不懂價值,造成陶藝作品無人問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識,現代陶藝作品正處于劇變之中,藝術風格,表現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F代陶藝作品中精品雖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數作品仍較粗糙,甚至毫無美觀可言。對于陶藝家來說,精心做好每一件作品,不但是為了不欺騙消費者,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藝。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精品就會有市場。
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市場和價值其實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市場才能體現藝術品的價值,有藝術品的價值才能繁榮市場,才能促進藝術品市場的發展?,F代陶瓷藝術品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市場中尋找和挖掘自身的價值,離開了市場的經濟支撐,藝術也就沒有它的市場價值了??梢灶A料的是,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市場化進程或早或晚都會發生的,這也將是現代陶藝成熟的價值標志。
參考文獻:
【1】劉瑋林,現代陶瓷藝術的價值內涵,上海工藝美術1999年
關鍵詞:現代藝術;藝術創作;社會性;現實性;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J5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104(2009)07-0247-02
在當代藝術研究和發展進程中,民族性、傳統藝術是當代繪畫藝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沒有民族性就沒有世界性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動搖的共識。如何從世界性的角度,當代人的角度來研究和審視中國傳統藝術與國際性、當代性的關系,是藝術家創作、創新和藝術發展的重要議題。
民族性和傳統藝術是當代藝術多元化中的一元,是人文的個性體現。表象上的民族化說來也容易,做起來也很方便。在畫上的某些結構中加上一點傳統皴法或象形文字和古代紋樣,頃刻間的民族化在藝術上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審美理想的最明顯的體現,在它的底層,就是一個民族的民族性,它是漫長歷史時期沉積和凝聚的結果。民族性是根深蒂固的,是以一種先天遺傳的方式在民族成員中傳承下來的,又往往通過藝術家的個性,以潛意識的方式體現在其藝術作品中的,若想人為地強化它或削弱它都是徒勞的。藝術的民族性是不可能那么直接的用些傳統的符號、傳統技法就能隨便完成的。傳統技法是傳統藝術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形式,符號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技法和符號是為更深層次更為本質的藝術精神服務的,是藝術表現中的重要內容。
各民族的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技法,都是經過千百年的凝聚錘煉而成,是各民族的獨特文化,也是我們人類的共同遺產。它是當代藝術發展的原動力和寶貴的資源。
創造性的繼承傳統就是通過對傳統的整理歸納,其目的還應該是為當代藝術表現服務,它是當代藝術研究和發展的平臺,結果是為當代藝術輸送給養和能量。把適合自己創作的、有啟發性的那部分拿過來,經過拓展,用當代人的思維和審美加以提升,融入到作品中去。在藝術形式多樣化和藝術環境越來越寬松的今天,因各種社會變革和物質創新,引發出視覺領域審美觀念的更新,趣味選擇的變化,和對視覺新感覺的渴望。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觀念和表現形式都在發生變化。不同的地區和民族,有不同的審美標準,隨著當代國際間的藝術交流日益頻繁,也造成了彼此間不同的審美標準的矛盾和碰撞,也正是因為這些矛盾和碰撞,促使人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追求。當我們沉溺于自我陶醉時,我們的另一只眼睛會時常窺視、東張西望,更會為其他藝術所蘊含的神奇魔力而激動癡狂。這種熱情使彼此間有了有意無意的融合。其他民族的藝術無論是傳統的還是非傳統的。對我們來說他都是新的,是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他為我們換一種思維,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和把握當代藝術提供了條件,有所啟迪。在當代西方藝術形式中有許多貫穿東方美學思想,藝通東西,心馳古今。在20世紀東西方文化沖撞融合過程中,造就出意象新穎、風格卓異的藝術。任何民族的、傳統的藝術觀念和技法形式,都應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更應隨表現對象的不同,創作思考的不同,以及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而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必須與時俱進,隨心而動。
當代中國繪畫藝術的觀念已經在不斷的改變,從傳統單一的審美慣性中走出來,以多視角多方位的眼光和熱情,融合其他藝術觀念、技法和表現形式,讓它出現新的生機。使之更具時代色彩。創造性的繼承和融合多種表現形式的研究和探索,使中國繪畫藝術從單一的水墨走向更多更廣闊的表現領域。融合兩種造型藝術,尋求表現形式的多種變化。將中國的水墨寫意與西方繪畫以及其他生動活潑的色彩變化有意有趣的結合。以肌理表現代替傳統皴法,豐富單調的畫面;以再造的手法,增強繪畫藝術的視覺感動。著力于水墨線條的柔美和張力,愈加直率地表達精神和情感;在立體與平面的結構組合里蘊含著對意象的理解和再創造;抒發飄逸玄遠的東方個性,體現當代東西方繪畫相融合的視覺和精神感動。
我們重視我們民族的文化藝術及其形式,是強調我們民族在世界文化大體系中的獨特性。我們注視和把握民族文化的歷史及其發展的現狀,是要使我們通過歷史,把它融入到現代過程中去,吸收一切對當代文化發展有益的因素和成果。
國際化、全球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由之路。它使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所改變,審美觀念逐步更新,追求目標發生變化。激情之后是更多的反思。過分地民族化或全盤西化會使我們顧此失彼,東西方文化需交流,增進互補與理解。
論文摘要:本文對如何構架現代傳媒展覽中的藝術性與現代性進行了分秒。
美術展覽是指各類美術作品在一處精心設計空間內的展示,有時附有簡略文寧性的解釋:如今許多美術展覽已成規模,以往我國傳統的美術展覽大致通過i種傳媒方式:一類是官方的、體制文化的,如國家的各屆美術作品展等;二類是學術的、々業的,如知名美術家個人展覽等;一類是商業的、經濟的,如美術作品拍賣展等這種傳媒形式的展覽構成為r藝術文化的傳播平臺,已成為r美術家傳播藝術思想的盛會,同時也成為了商家的投資新選擇但現代的美術展覽已有lr很大的融合,大多以:類展覽與網絡相混合來進行的,體現了今天傳媒中美術展覽}i社會和市場的有機結合.展覽文化也變得日益豐富繁榮一現今,美術作品展覽中的藝術性和現代性作為展覽的重輔,對美術展覽的發展還承擔著引導和指作用。
美術展覽并.只足簡單的美術作品陳列,若要最大限度的發揮美術作晶的魅力,除了美術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外,傳媒展覽的藝術性也會給美術作品增加傳播作用美術展覽作為一種傳播藝術語言體系,在展覽過程中體現的不僅只有運作方式和操作技巧.還包括選題視角、人文理念、藝術內涵,主愛就足展覽的藝術性問題;許多的學術團體、展覽機構或美術館都研擬自己的策展決策模型,使展覽信息的傳播快速、廣泛的送達到接受者,從而使展覽的信息得到較好的傳播,但,這種展覽模式的套用僅是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一種需求,從展覽的本質日的h{發,體現藝術魅力,展覽還需要奉身藝術價值.規范的、科學的展覽流程中加入豐富的藝術元素將使展覽更可觀、可研存現代傳媒中美術展覽中加入藝術元素主要有以下具體環節:
選擇美術作品的藝術件,舉辦展覽前期需要一份洋細的調查和預測,凋查預測;展覽對象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詳細流程計劃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劃至關重要.是美術展會成畋的第一步一前期準備完畢就是選擇藝術品,如果是官方展覽,這美術作品來a不同的機構;如果是學術展覽.主要來自美術專業機構等;如果是商業展覽.很多米自、廁廊和收藏機構,美術作品的選擇足根據展覽的日的而定,確定展覽的主題.定位是什么性質的展覽來選擇所展覽的美術作品,但是其中有個協調的過程,無論什么性質的展覽,都需要分類進行,所以美術作品的選擇就需要考慮到展覽目的和作品分類問題,也就是整個展覽主題的藝術性統一、和諧:沒計展覽空間的藝術性展覽的具體展現內容包括美術作品、際簽、l_f文鑲板凳,有時也包括目錄根據作品數量、作品風格、作品定位等對建筑環境進行與作品相協調的設計,包括展覽柜臺、展覽框架、照明選擇等。掌握展覽室內總體設汁風格,設定總體環境色調,在此環節最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覽的氛同還需要環境的襯托和強調,涉及到色彩和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對展覽的藝術性有良好的調節視神經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視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語言是有道理的,它確實能激發人的各種感情表達。暖色傳達給人以興夼,冷色給人平靜、清爽的感覺,而黑色白色則給人以嚴肅、素樸的感覺,灰色給人以安詳、舒適的感覺=不同色彩的搭配、變幻、調和.更加顯現風格迥異的感官映像,給人多種媒介汁感覺,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達到傳媒神經的最高境界,加強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傳遞展覽的情感,給人以深刻的影響。除色彩不僅給人以美的感覺,同時還會帶來更多的聯想和思考。
展覽中色彩的運用在現代傳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時空感,要做到傳遞的感官豐富性、多樣性,就不能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變化,展覽空間色彩設計的真正靈魂其實來自于設計師的意設,沒有意念的空問色彩傳遞,無異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軀殼,只有將創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人卒間設計中,設計才有靈魂,那些顏色就會向觀眾傳情達意,發揮色彩對展覽的配合、襯托靈動作用。傳媒色彩的單純、明確有很強的符號性,適合學術性的展覽和宣傳,這類的色彩設計相比展覽在目的l:更加著重傳媒本身的價值,它能有效地統一總體特征,突出個體面貌,對作品起到較強的襯托作用;強烈的色彩對比會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種情緒和心理的變化,這樣的色彩應用于集體展覽宣傳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樣性,統一展室視覺;柔和微妙的色彩則含蓄內向,令人細細品味,對民族風格、鄉土風格的展覽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色彩設計:因此,美術展覽的藝術性和現代性在當今的傳媒視覺沖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單純的色彩使展覽的個性明顯,帶給觀眾的視覺沖擊力也強;豐富的色彩能極大滿足視覺審美,帶給觀眾更加全面的視覺享受一色彩是展覽藝術的完善和補充,通過色與色之問的合理配置.以及色與色之間相互關系的安排,達到色彩的和諧,構建統一的展覽,延伸空間影響例如,補色是視覺對立中最具有對抗性的,而在媒體補色中一旦得到調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統一,并通過今日的上具:相機、電腦、電視電影等來實踐三類展覽媒體激蕩人心的和諧的力體日的。色彩具有不穩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間又相互依賴。在展覽空問色彩設計中,在靈活運用各種形式法則的過程中,必須進行整體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色彩審美形態。設計者運用色彩藝術知識與應用表現相結合,完成色彩語意,不管是哪種形式,色彩理論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發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個性(潛能的獨特的特征),結合色彩表現的創意,將全新的演變轉化成展覽的個性色彩。前者是憑直覺,后者是熟練掌握了知識后賦予的展覽空間色彩的主觀表現,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觀的觀察和表現色彩。所以,在當今設計思想的進步下,我們要努力打破常規的傳統色彩設計方式,從模仿的技術導致的程式化中的轉換成創新思維的設計,也是目前的理念j就空間藝術性設計還需要細致到作品位置的擺放,充分考慮到展覽參觀者實地的參觀路線,讓作品盡收眼底也是美術展覽藝術性的一方面。總之,經過周密考慮而將展覽空間設計得富有藝術性,讓美術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環境中展出,能夠給參觀者提供激動人心的環境,激發他們對作品互動的興趣。
宣傳展覽的藝術性。利用媒體是當代藝術活動的特色之一,媒體與美術展覽便成為不可分的孿生~對,構成美術活動的一體。諸如辦展覽前的新聞,展覽前后的媒體報道和刊登作品,就成為一種必然的行為和追求的目標,所以媒體的宣傳作用不可忽視,尤其在現代傳媒如此發達的階段,很好的運用傳媒這個媒介,美術展覽的影響力將極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體發動廣告攻勢,是搶占宣傳策略高起點的必然手段。藝術與媒體的關系在各種社會關系中得到展開的,又在各種社會關系中顯現出媒體的影響力,如何有效地選擇媒體,就需要把握傳媒特點,選擇恰當的操作方式,根據展覽性質、地點、觀眾的層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傳媒是外衣,現代藝術的發展是在許多不同層面上展開的,一者屬于消閑類藝術,在眾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現出一種主流性的態勢,它所反映出的是藝術本體上的問題,對于藝術未來發展的貢獻確有限,但是,它已經成為媒體主要服務的對象。另一方面,屬于少數人群體的藝術另類和新興藝術,如動畫,以其實驗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為媒體獵奇的目標,藝術成為媒體娛樂大眾的素材,是媒體的造勢,推進了這一潮流的前進。所以說展覽是美術作品借助媒體走向社會的平臺,它與媒體的宣傳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具體到美術展覽的宣傳不可或缺的需要準備是展覽相關資料,例如目錄、畫冊、光盤、視頻等,方便參觀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時,展覽之余,整理美術作品出版畫集,能夠進行學術研究、·收藏和延伸擴大展覽的影響和典藏。
提高展覽的藝術性應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學的展覽模式,融人藝術的創新。展覽的藝術性首先在策展環節中就應提倡,中國美術展覽的現代格局已經明顯,但是在體制上尚缺一個基本的模型,展覽決策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很少形成嚴格的決策模型,由于決策失誤的可能也比較大。
因此,要提高美術展覽水平和其藝術性進而能與國際同行接軌,加強展覽決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科學的決策藝術媒介做襯托。從目前情況來看,美術展覽策展決策模型應基于科學的專業學術理論和深入的調查研究,必須做到不僅要充分了解展示與宣傳的內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國內外專業學術團體和展覽機構與之相關的動態和藝術市場狀況。在科學展覽模式的應用中,需要根據各個展覽的特點,融人創新元素,配合作品內容。進行品味藝術新穎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觀眾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傳媒作用,媒介的影響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覽藝術性表現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裝扮展覽空間、襯托作品表達、提升展覽藝術品味的重要工具。美術展覽中色彩的藝術性,最起碼要讓色彩符合展覽的層次定位,表現到作品的特質,這就是說展覽在空間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為根本、色彩為方式完美體現展覽空間設計的表達。
請進展覽參觀者奉獻藝術大餐。作為國家美術機構、學術團體或是美術館,是最大的傳媒傳播機構,其所策劃或舉辦的美術展覽是面向廣大群眾的,無論是主題性展覽還是實驗性展覽,都必須考慮將觀眾的理解與參與放在首位,調動一切手段、盡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觀眾來觀看展覽,作為學術性的展覽,使觀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動,不僅是層面上的觀賞,還要切實的理解。另外,展覽作品的風格、形式、內容、材料有不同的樣式,展覽還必須就此考慮作品與觀眾的交流問題。從美術展覽的組成部分說,舉辦作品展覽首先要考慮的是參觀者。在分析并確定了參觀者數量最多的那類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參觀目的進行布展,不僅僅是符合參觀者的欣賞口味,應該是對參觀者對展覽受歡迎程度上將有很大提高體現以人為本,為藝術而展。欣賞美術展覽的另一種目的是在休閑享受的同時,媒介的藝術性深人人心,讓參觀者陶冶在藝術的氛圍中。體現以人為本,就要在某些情況下,對觀眾進行引導和演講,會給人們了一頓藝術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覽的藝術性的又一窗口,體現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現代傳媒中美術展覽的時空是它的現代性,主要是指現代技術在美術展覽中的應用,如計算機虛擬展覽、影像動態展等。由于現代美術展覽是集科學性、藝術性、思想性于一體的多學科類的綜合性藝術,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展覽形式與藝術性的設計的審美要求也趨于綜合更高的境界。所以,較好的運用現念與現代科技作為媒介手段,使展覽呈現更加富有魅力的展示藝術形式是必要的。
關鍵詞:現代陶藝;景觀藝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公眾文化需求呈多樣化特征,景觀藝術設計理論也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格局,能否在現有理論與實踐中,探索出更多的發展途徑成為設計師追求的目標。景觀藝術設計歸根到底還是屬于公共建筑設計范疇,在現今的建筑設計中,裝飾被認為是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也被認為是當今社會公共藝術的一種。設計師們帶著建筑空間“藝術化”、“意識化”的理念,以新的眼光重新審視藝術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現代陶藝在景觀藝術設計中應用的研究,無論是從景觀環境設計的發展還是現代陶藝的發展都是很有意義的。
1關于公共藝術對城市品牌戰略的意義分析
什么是公共藝術?狹義的公共藝術是指城市公共空間的純粹精神性的建筑體,它是最前瞻文化和最先進文化的大眾化、生活化,是對民眾生活和精神行為起到引導和塑造作用的一種當代城市的空間文化形式。一位著名的城市文化學家這樣寫道:“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么為城市的發展形式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是擴大的權利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盵1]所以城市的物質化過程和功能應該是“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了并且散發著影響?!奔偃缯f這種關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理念在漫長年代,是從非自覺到逐漸自覺的過程,那么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后,就變成了全世界城市規劃和發展的宗旨。甚至不僅如此,人們以此為基礎作為經營城市、打造城市形象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當然,一座城市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僅此是絕對不夠的。
根據當代城市研究機構所制定的城市競爭力評價系統為:1)實力系統,諸如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城市功能、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等;2)能力系統,諸如集聚、流通、增長等等;3)活動系統;4)潛力系統;5)魅力系統,這個系統可劃分為品牌認知、形象影響力、文化凝聚力、游客滿意度等等。整個評價標準的核心是經濟標準和產業能力。這是任何一座城市所可能提供美好生活的基礎和前提。依據這個劃分系統,我們所討論的公共藝術應該在這個“魅力系統”里一小塊地方,但是切切不可小看這個“一小塊地方”,它卻是城市物質化過程中的文化系統建設皇冠上的“明珠”。建立現代城市的生態平衡和提供城市生活豐富多樣的保障,不僅僅是現代城市建設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怎樣建設城市的獨特人文風貌,彰顯城市精神的特殊魅力,是城市生活的人文化的更深層的價值的實現。緣此,19世紀中期美國開始大規模地興起城市的公共藝術的建設。為了保證這項工作在最高水平點上介入城市的公共空間,美國由國家組織成立了NEA基金會(即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 Endowment for the Art)負責實施。大批著名藝術家的作品豎立在美國的許多城市,有些都成了該城的標志和Logo。這其中大師級的有:畢加索、米羅、奧登伯格、考爾德、里奇、史密斯、杜布菲等人。然后波及到歐洲,特別是在法國于70年代末期,提出“藝術在都市中”的城建主張,對歐洲當代公共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城市本質的實現和它所提供的物質基礎上,是由一系列具體指標的可計量性衡量市民的物質消費指標;而從這種本質的視覺認識度和確認度上,卻與城市的建筑風貌和城市標志物直接相關,而公共藝術就是讓這種相關性變成為緊密的直接的呈現系統。諸如自由女神與紐約,埃菲爾鐵塔和巴黎,秦皇兵馬俑和西安等等。甚至可以說,這些標志物,直接就是擁有這座標志物的城市特殊本質的概括和表達。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為城市景觀藝術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類似現代陶藝雕塑的熱潮沖擊著雕塑本體的存在與價值。保有雕塑的一般特質又有其獨特藝術氣質的現代陶藝作品走進了現代人的生活空間,進入城市公共藝術,也被人為是整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成為裝修美化城市公共藝術的設計創作活動悄然興起。不僅僅是陶藝雕塑,甚至陶藝壁畫等陶類藝術作品的創造,足以表明以陶為美化、發展城市文化形態和城市景觀空間的重要材質和手段已成為時尚,而大力探索尋求現代藝術的語言來表達獨具特色的現代陶藝作品,營造一種與城市公共藝術相協調的空間美就顯得尤為關鍵和重要。
2現代陶藝在景觀藝術中的文化價值
根據我國社會學家研究表明,我國城市化水平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于經濟發展的水平。尤其面對我國向小康社會的發展轉型階段,這意味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需進一步加快,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城市文化建設將成為小康社會發展的主體之一。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總和,每個時代都在城市的發展上留下了痕跡和烙印。一座有魅力的城市,需要分析過去、現在、未來,繼而通過載體記錄城市文化的脈絡,它是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延續性的重要方式,公共藝術無疑成為其最恰當的載體之一,因此陶藝也成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
在城市公共藝術逐步發展的今天,每個城市都希望能產生具有自身特點的城市公共藝術。在張揚個性、凸顯時代特征并具備公共性的時代背景要求下,對以陶作為城市公共藝術重要材料和手段的研究,將有特殊意義。陶瓷是文化的象征,是情感訴求的載體,將極具城市文化精神的藝術圖像與陶結合并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間,以陶為載體反映自己獨特城市文化,形成自己特殊的城市面貌,存在著少有的歷史性機遇。陶藝作品與現代景觀環境的融合應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現而不斷進步的,并以其獨特的質感、豐富的想象力、經久耐用的品質逐步深入地進入景觀環境領域。陶藝介入空間的途徑非常廣泛,中央美院呂品昌先生撰文:“環境藝術”不是僅限于室外造型藝術的狹義概念,它具有外延拓展的廣義,即全面環繞并關懷人的生存和審美空間環境。
3現代陶藝在景觀藝術中的經濟價值
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輝煌。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各項投資紛紛上馬,極大地刺激了房地產業。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很多城市的設計是出于被動和被影響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與特色逐漸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標準化和商品化導致建筑、環境以及景觀特色逐漸隱退,出現“千樓一面”與“千城一面”的現象。創造出高品質個性化的人居環境已成為當今發展的重要主題。良好的城市公共形象往往以高質量的環境為特征,副總理在全國城市規劃工作講話中,就曾提出要“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上海、大連、廈門、青島等城市在城市空間環境形象建設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梢?,改善城市環境的質量,塑造城市價值的主題,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認為必須研究和探索環境景觀藝術設計的多樣性,并分析其特點,才能增加城市的宜居氛圍以及環境的存在價值,而現代陶藝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媒介。
關鍵詞:中國繪畫;藝術魄力;繪畫藝術
中國繪畫起源和發展:中國古代繪畫的起源很早,早在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就用礦物顏色在巖石上涂畫拙樸的動植物紋樣和人形圖案,也在陶器上描繪著各種美麗的圖案紋飾,隨后也在青銅器上面刻鑄著紛繁神秘的各種花紋及其他的圖形。這些作品由于年代的久遠,所以保存下來的實屬鳳毛磷角,卻也使得我們今天能一窺早期繪畫的風貌。
具體的紙卷上的繪畫藝術,就我們今天而言,最早的就是戰國時期的出土于墓葬的隨葬品《人物龍鳳圖》,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中國繪畫就以作品的題材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偌大的畫科,比如人物畫lunwen. dylw.net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山水畫、花鳥畫等。公元17世紀前后,歐洲的繪畫藝術傳入中國,為了與本土傳統繪畫相區別,就把歐洲繪畫作品冠名為“西洋畫”,本土繪畫自然地稱為“中國畫”。因此,中國畫最初的稱謂,也是相對于西洋繪畫(泛指歐洲繪畫)而言的。從最初的戰國時期在帛上的帛畫;到后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石刻、磚刻以及漆畫等都已蔚然可觀;再經由唐代,宋代,元代的大師們的一步一步的發展,形成了中國畫的早期的(公元12世紀以前)畫幅均為工筆重彩畫。晚期的則更多于水墨寫意畫。并且,在工筆畫和寫意畫之間還有一片開闊的地帶,供畫家們在兩端取舍,從而也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半工筆半寫意的畫法。
中國傳統繪畫的運用: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從最開初的帛畫,石窟壁畫,墓室壁畫,都是祭奠亡靈,祈禱人升天的作用;到了后來的石刻等,則更多的是標榜國家大臣,彰顯功績的作用;后來發展的紙張繪畫,顏料色彩的進步,也逐步具有富麗堂皇的外觀,賦予中國畫強烈的裝飾效果,所以宮廷畫家繪畫的各種畫也可以表現皇家的氣派;后來繪畫藝術的逐漸廣泛運用,不僅有富麗堂皇風格的宮廷畫師,還出現了許多的明間畫師,繪畫古樸特近人們生活的繪畫作品,使得古代的繪畫藝術有了更豐富的內容,中國古代文人喜好梅、蘭、竹、菊,認為它們清雅高貴,表現了文人清高脫俗的氣質,也是文人畫家們托物言志的一種方式。中國傳統美術最早的是工藝,如玉器、銅器等,在三代已有精致的作品。因為朝廷設了玉府,召了許多琢玉的人從事研究制作,銅器也定有制度,形式大小等等,都有一定的標準。在這統一的機構指導之下,所以呈露當時代工藝極盛的時期。以后秦漢承繼三代有組織的宏規,遂蔚成中華民族獨立的偉大的美麗輪廓,造型的樣式上,也愈見復雜,更多的也是基于生活的需要了。繪畫也可以用此種在統一下始得發展的方式來證明它的盛衰。總之,在傳統美術的觀念中,藝術和生活被看成是兩個不同的范疇,普遍認為藝術高于生活,藝術具有非功力性的各種特點,專屬于精神生活的范疇。
現代社會的繪畫藝術作品:隨著科技日新屬于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的加快,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現代的工業社會的形成,人們的欣賞水平和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人都能接受藝術繪畫,并且廣泛的運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加上傳統繪畫藝術在新時代的沖擊下,在“中西融合”與“借古開今”兩大創新追求的推動下,以獨特的現代品格立于當代世界美術藝術之林,產生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豐富多樣的新風格,人們不再拘泥于模仿現實更多的是在乎藝術觀念和藝術的表現手段,人們更多的意識的藝術的價值不在于本身的技巧和是在乎藝術體現。更多的是藝術的創新。比如照相機的出現就代替了以前的用筆繪畫的時代。而出入現代家庭,多多少少都會以藝術品來裝飾自己的墻壁,部分家庭還會用傳統的中國畫來裝飾,比如字畫和花鳥,山水;最近新起的更多為十字繡,十字繡起源于中國,是傳統婚嫁時女方會給男方送上自己一針一線納出的鞋墊,這種鞋墊的工藝就是十字繡,只是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傳統的習俗慢慢的都失傳了。雖然縫制鞋墊的越來越少,更多的則為街邊的賣鞋墊的老婆婆,但是把十字繡和傳統繪畫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新的藝術品的形式,并且每一位有時間的人,只要愿意,都是藝術家,一針一線就lunwen. dylw.net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可以縫制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花鳥畫,以及國外的風景油畫,和吉祥圖案等等,并且多為框表起來,裝飾自己的臥室,客廳等等。也有些裝修成歐式風格的家庭,會所,酒店和茶樓等,則會選擇用油畫來裝飾,而現在科技的發展也可以讓更多的人選擇更便宜的油畫作品,比如現在裝飾的油畫,用立體的紙張制作出來或者是直接把美麗的油畫內容噴繪出來再做些效果,再框表起來,最終的效果,堪比真正的油畫,這樣的藝術品不僅可以批量的生產,更能達到價格優廉,這樣的藝術效果和價格的雙重結合滿足于更多的家庭和辦公處所。并且,現在還流行一種雕塑藝術,雕塑者只需要照片,就可以塑造一副簡單生動的藝術品,擺放著自己家里的客廳和臥室,也是別有一翻味道。
總結:美術,繪畫藝術,被廣泛運用與現代的生活當中,以及完全的生活化,大家也懂得用各種的藝術裝飾自己的家庭和別院,更懂得欣賞美,更知道發現美,和創造美麗,這也跟我們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連,也是科技日益更新發展的今天特定產物,人們需要美,以及一切的美好事物,來放松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這也是藝術和現代生活的直接反應,也是人們對于古代美術,古代繪畫藝術的肯定。(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如果現在提起存在主義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的是讓-保羅?薩特的“存在先于本質”以及“他人即地獄”。然而存在主義不僅僅是一個哲學名詞,它對文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弗蘭茨?卡夫卡還是阿爾貝?加繆,存在主義文學儼然成為文學中難以企及的神秘高峰。《鼠疫》就是一部存在主義的哲理小說,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患時,不同的態度折射出不同的生存方式。作為一部哲理小說,《鼠疫》無可避免地在故事性上略顯平泛,而在其文字背后卻隱藏著深邃的吶喊?!妒笠摺分锌坍嬃酥T多性格豐滿的人物,像主角里厄——一個有著高度責任感的人道主義者,在他身上,閃耀著良知、理智、執著、尊嚴、信仰、原則等人性的光輝。即使在自己最親密的戰友格魯倒下后,他仍然沒有放棄希望,繼續與鼠疫戰斗至最后一刻,最終取得勝利。隨著故事的進展,相信天主的救贖的神父帕納盧最終沒有受到眷顧成為鼠疫的犧牲品,病態的希望鼠疫繼續的科塔爾被警察打倒在地鋃鐺入獄。然而,加繆的本意并非用完美的結局頌揚人性的美麗,故事的最后,他讓里厄收到了妻子的死亡通知,讓讀者沉浸在悲傷所帶來的無盡思索中。作者通篇以第三人稱的冷靜筆觸描寫了一幅生與死的搏斗的社會百態圖,用短暫的勝利結束全篇,闡明病態的社會現象導致“鼠疫”長久地存在于人類生活中?!八砸@樣做是因為不愿在事實面前保持緘默,是為了當一個同情這些鼠疫患者的見證人,為了使人們至少能回憶起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犧牲品,為了如實地告訴人們他在這場災難中所學到的東西,并告訴人們:人的身上,值得贊賞的東西總是多于應該蔑視的東西?!苯Y尾處的感嘆不是控訴而是美好的期待。加繆深刻希望類似鼠疫的社會性桿菌病毒能夠永遠消失,讓人類擺脫這些無謂的災難。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法屬阿爾及利亞,父親是歐洲人,母親是西班牙血統,自己卻在北非的貧民窟長大。父親作為一戰的士兵戰死疆場,加繆直接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抵抗運動。從少年時代起,貧窮與死亡的陰影就與加繆相伴,這使他更能深切地體會人生的荒謬。加繆的寫作理念是“小說從來都是形象化的哲學”。在他的一生中,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他的現實人生,都在與荒誕作斗爭。處在思潮動蕩的時代,加繆一直糾纏在藝術家和政治家之間,1957年,他因為“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戲劇性地表現了自由、正義和死亡等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這位諾獎獲得者卻在1960年不幸遭遇車禍身亡。《紐約時報》評論說:“加繆在荒誕的車禍中喪生,實屬辛辣的哲學諷刺,因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對人類處境作出一個思想深刻的正確回答……人們毫不感到意外,我們的時代接受了加繆的觀點。血腥的世界大戰,可怕的氫彈威脅,這一切使現代社會能夠接受加繆嚴肅的哲學,并使之長存于人們的心中?!?/p>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一座極其普通的叫奧蘭的小城里。某一天,醫生里厄發現一只死老鼠,隨即全城的老鼠都接連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死掉。之后,里厄居所的看門人米歇爾的死開啟了鼠疫的恐懼之門。在政府官員企圖掩蓋事實以避免造成全城恐慌的同時,鼠疫卻以死神的姿態無情地帶走奧蘭居民的生命以及希望。最終在奧蘭宣布封城后,形形的人展開了這場人與鼠疫的斗爭。首先是帕納盧神父出場,他激情四溢的演講力圖證明虔誠禱告能結束災難。在天主對這座城市說“不”后,人群中終于出現以醫生里厄為首的積極抗爭的人,首先是民間知識分子格魯,轉而出現滿懷信心的卡斯特爾,喜歡咬文嚼字的失意公務員格魯,以及因封城而飽受愛情之苦的記者朗貝爾。然而鼠疫在炎熱中繼續傳播,像是無法抗阻的洪水,在疫潮與熱浪的風口浪尖上,奧蘭如同一座死亡之城。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底,原本歡喜的圣誕節在死亡陰影下像個耷拉著腦袋的孩子。就在這時,格魯病倒,里厄絕望地為自己的戰友注射血清后,卻吃驚地發現了格魯病情的好轉。與此同時,奧蘭城內出現了活著的老鼠。隨著疫情減弱、人們萌動的希望以及對疫情卷土重來的忐忑,奧蘭進入了二月。拂曉時分,城門開放。鼠疫終于告一段落了?!巴{著歡樂的東西始終存在,因為這些興高采烈的人群所看不到的東西,他卻一目了然。他知道,人們能夠在書中看到這些話:鼠疫桿菌永遠不死不滅,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歷時幾十年,它能在房間、地窖、皮箱、手帕和廢紙堆中耐心地潛伏守候,也許有朝一日,人們又遭厄運,或是再來上一次教訓,瘟神會再度發動它的鼠群,驅使它們選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為它們的葬身之地?!痹谌藗儦g呼雀躍的同時,作者借里厄的深思結束了這篇偉大的小說。
以下選段是作者對奧蘭這座小城市的簡單描寫,極少的筆墨用于通常的景物描寫,取而代之的是對城市生活以及人文特征的描述及評論。加繆按照習慣,避免直接描寫法國社會,假借北非地中海濱海城市奧蘭作為發生鼠疫的地點,但這座城市商業昌盛,物質文明發達,但市民精神空虛,以尋歡作樂來消磨人生,我們不難看出這是法國社會,乃至整個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
You will say no doubt that this is not peculiar to our town and that, when it comes down to it, people today are all like that. Of course, there is nothing more normal nowadays than to see people work from morning to evening, then choose to waste the time they have left for living at cards, in a café or in idle chatter. But there are towns and countries where people do occasionally have an inkling of something else. On the whole,it does not change their lives; but they did have this inkling, and that is positive in itself. Oran, on the other hand, appears to be a town without inklings, that is to say, an entirely modern town. As a resul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describe in detail how people here love one another. Men and women either consume each other rapidly in what is called the act of love, or else enter into a long-lasting, shared routine. Often there is no middle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That, too, is original. In Oran, as elsewhere, for want of time and thought, people have to love one another without knowing it.
Something more distinctive about our town is how difficult it can be to die there. Difficult is not actually the right word; it is more a question of discomfort. It is never pleasant being ill, but there are towns and countries which support you in sickness and where one can. As it were. Let oneself go. A sick person needs tenderness; he quite naturally likes to lean on something. But in Oran, the extreme climate, the amount of business going on, the insignificance of the surroundings, the speed with which night falls and the quality of pleasure, all demand good health. A sick person is very lonely here. So just think of one who is about to die, trapped behind hundreds of walls sizzling with hea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l those people, on the telephone or in cafés, talking of drafts, of bills of lading and discounts. You will understand what could be disagreeable about death, even a modern one, when it happens in such a dry place.
Even so this meagre information may give a sufficient idea of our town. In any event, one should not exaggerate.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e ordinariness of the town and its life. But one easily passes the time away when one has a routine. To the very extent that our town encourages routine, one might say that all is for the best. Admittedly, seen like that, life is not too exciting. At least disorder is unknown among us. And our people, open, likeable and energetic, have always elicited a fair degree of respect from travelers. This town, which has nothing picturesque about it, no vegetation and no soul, comes eventually to seem restful; in short, induces sleep. But it is only fair to add that it is situated in an unrivalled countryside, in the midst of a bare plain surrounded by luminous hills, at the edge of a perfectly formed bay. One can only regret that is was built with its back turned to the bay and that, as a result, it is impossible to see the sea. You always have to go and look for it.
有人一定會說,這并不是我們這個城市特有的現象,我們同時代的人都是這樣生活的。不錯,在今天的社會里,我們看到人們從早到晚地工作,然后卻把業余生活的時間浪費在賭牌、上咖啡館和閑聊上,這種情況,看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有些城市和地方的人們卻不時地在考慮一些其他的生活內容。雖然一般來說,他們的生活并不因此而有所改變,可是能有這種考慮就比沒有強。而奧蘭卻相反,它似乎是一座十足的現代城市,也就是說,那里的人們除了日常生活外是不考慮什么其他事情的。因此,沒有必要確切地描繪我們這里的人們的戀愛方式。他們之間的男女關系不是短暫地狂歡一番,就是安于長期的夫婦生活。除這兩個極端之外,很少有中間狀態。這也不是他們所獨創的。奧蘭跟別處一樣,由于缺少時間和思考,人們只能處于相愛而又不自覺的狀態。
本城比較獨特的地方是死亡的困難。不過困難二字用得并不好,還是說難受比較恰當。生病總是不舒適的,但是在有些城市和地方,你如生了病就會得到幫助,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聽其自然。一個病人需要人們的體貼,要有扶持,這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奧蘭,為了適應嚴酷的氣候、大量的生意經、枯燥無味的景色、短促的黃昏、娛樂的方式等等,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生病的人在這里會感到格外孤寂。試想當全城的人都忙于在電話中或在咖啡館里談著票據呀、提貨單呀、貼現呀等等的同時,一個關閉在被烈日烤得噼啪作響的重重墻頭后面的垂死病人該是什么境況?人們可以想象,即使在現代生活的條件下,在一個干熱的地方,死神來臨時將會帶來何等難受的滋味!
這番情況介紹也許能使人對該城有一個清楚的概念。雖然如此,這一切畢竟不該過分予以夸張。值得提出的是該城的市容和生活一樣平庸。但是一旦過慣了也不難打發日子。既然在這個城市里生活是不難習慣的,因此可以說一切都還過得去。當然,這樣看來,這個城市的生活的確不太有情趣。不過,這里至少沒有發生過什么混亂,本城居民的坦率、友好和勤勞常常贏得外來游客的理所當然的好評。這個沒有景色、沒有草木和沒有靈魂的城市卻給人們一種寧靜的感覺,最后會把人帶人夢鄉??墒?,應該說句公正話,該城四周風景之美倒是無與倫比的,它處在一個光禿禿的高原中間,周圍是陽光照耀著的丘陵,前面是一個輪廓完美無缺的海灣。令人遺憾的只是城市是背著海灣建造的,因此如果不走上一段路是看不到海的。
問題:
1.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excerption(摘錄),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our modern life?
【關鍵詞】動畫技術;CG;傳統藝術
一、動畫技術的革新與進步
1、早期的動畫。動畫始于19世紀初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傳統動畫以手繪為主,在紙上繪制靜止的連貫畫面,然后再將這些畫面按一定的速度拍攝后制成影像。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動畫的制作方法已經逐步被電腦技術所取代,然而動畫的制作原理卻始終沒有改變。
2、動畫技術的進步與發展?,F代動畫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動畫技術經歷了由傳統逐幀制作到電腦二維動畫,再到現在的電腦三維動畫的演變。今天的動畫已經發展到幾乎可以實現一切你想的到的和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其技術領域也拓展到了動漫以外的多個領域,內容涵蓋廣告、游戲、動畫、電影等方方面面。我們通常所說的CG,也就是3D,是Computer Graphics (電腦圖形)的英文縮寫,其核心意思是數碼圖形。CG通常指的是數碼化的作品,可以是二維或者三維、圖片或者動畫。隨著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的一系列相關產業的形成?,F在CG的概念正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在不斷擴大。如今的CG一詞,幾乎囊括了當今電腦時代中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活動。CG行業已經形成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可觀的視覺藝術創意型經濟產業。
二、現代技術對傳統藝術的影響
在現代技術洪流的沖擊之下,在人人追求視覺盛宴的當今時代,傳統藝術在動畫領域中所面臨的挑戰便顯得空前的艱巨。傳統藝術在CG領域中的生存空間變的越來越狹窄。當技術成為一種時髦,人們的好奇心日益膨脹,現代技術已在不斷否定過去的同時,導致了對藝術自身的忽視與否定。人們漸漸被這種時髦所引領,慢慢蒙蔽了雙眼,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視覺效果上,而忽視了影片本身更應追求的藝術價值。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我國,也同樣出現在動畫相對發達的美國和日本。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2001年日本Square公司耗資1.3億美元制作發售的CG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電影畫面已經做到了當時的極致,女主角的形象也近乎完美,據說單是做女主角的頭發就花了3000萬,她頭發的數目已經模擬到正常女性的一半了!可以說這部電影的確是下了功夫的,CG技術應該算是那個時候的頂峰了。然而幾遍如此,還是沒能阻止影片本身的失敗,慘淡的票房幾乎讓Square公司傾家蕩產。同樣的案例屢見不鮮,2006年由環球數碼深圳制片廠制作的CG大片《魔比斯環》,影片由國外知名的導演執導,邀請多名世界著名CG動畫專家和動畫特效專家,耗資1.3億人民幣歷時五年制作完成,號稱中國三維電影史上投資最大、最重量級的全CG數字國產魔幻大片。然而就是這樣一部陣容如此龐大的影片,卻僅僅取得了不到20萬的票房成績。
三、傳統藝術的價值
1、傳統藝術的回歸。在CG崛起之初,幾乎所有動畫人都開始盲目追求新技術,追求炫酷的視覺效果。一些人甚至認為傳統動畫已經走到了終點,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似乎只要把畫面做到極致,配合天馬行空的特技效果,就會是一部好的動畫,傳統藝術在動畫中的體現變的無足輕重。但事實證明,一部好的動畫,光有畫面和聲效是遠遠不夠的,在觀眾的審美眼光逐漸提高,對畫面的追求逐步得到滿足之后,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對影片內容的追求,對藝術的追求,這也正是傳統藝術的延續性和不可替代性。2005年,同樣是日本的Square公司,在經歷了《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的慘痛經歷之后,推出了公司的又一部《最終幻想》電影,《最終幻想:再臨之子》。這一次,Square吸取了上一次失敗的經驗,把重心放在影片的劇情和內在精神上,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影片以廣大的游戲玩家作為群眾基礎,故事延續了全球銷售達700萬套以上的PS知名RPG游戲《最終幻想7》的劇情,使其不再是像一樣的空中樓閣。這樣一部影片,成功已是必然。全片不僅制作精良,更是對原作游戲進行了很好的傳承與擴展,影片在大獲成功的同時,不僅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和極高的評價,也讓不少游戲迷和影迷大呼過癮。
2、傳統藝術的地位。傳統藝術作為動畫的基石,已經對動畫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影響,這正是動畫可以屹立與藝術之林的原因。不論科技發展到什么階段,技術都只不過是手段,是外殼,真正使作品煥發光彩的是藝術本身,藝術才是動畫的靈魂。藝術作品自身的力量之所以比任何抽象的理論都更具有說服力,就是因為它直接征服的是人的心靈、人的情感、人的精神。任何藝術形式,最終都是以感性的方式感動人、陶冶人、征服人,一部影片要想得到觀眾的認可,就必須以傳統藝術為根基。
3、傳統藝術的價值。中國傳統藝術悠久、深厚、綺麗和多姿,在社會相對愚昧,人們文化匱乏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易被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推廣與傳播這種文化的軟件與硬件。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人們文化欣賞水準的逐步提高,認識能力的逐步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也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這對于動畫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機遇,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這些都可以為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傳統藝術,要讓這些藝術瑰寶發揚光大,流傳下去,影視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平臺。回首那些經典的動畫:《鏡花緣》、《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無一不是散發著傳統藝術的光芒而名垂青史。
其中的《大鬧天宮》更是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的聲譽,這部上世紀60年代的彩色動畫,作為中國動畫的經典,影響了幾代人,是中國動畫史的豐碑之作。時至今日,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彩,這正是歸因與它所持有的藝術氣息。動畫改編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前七回,對原著《西游記》進行了最好的詮釋。整部影片無處不是散發著濃重的傳統藝術氣息,從中國古代建筑到敦煌壁畫,從京劇臉譜到剪紙年畫,各式各樣的祥云紋飾、讓觀者仿佛置身與書中的仙境。當年的創作團隊為了制作這部《大鬧天宮》,不僅鉆研原著《西游記》,為了收集和了解古代的建筑、壁畫、雕塑等方面的藝術素材,還遍訪了故宮、頤和園、西山碧云寺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廟宇。為了制作孫悟空的打斗動畫,他們還一起學習京劇,一同去體會京劇中的動作和神韻,再由原畫把這些動作畫下來。當時沒有電腦制作,整部動畫全憑手中的一支畫筆。一般來說,10分鐘的動畫就要畫7000到1萬張原、動畫,可以想見一部《大鬧天宮》工程的浩繁。整個繪制階段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50分鐘的上集和70分鐘的下集,僅繪制的時間就投入了近兩年。然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樣的辛勤努力和精益求精,才讓這部《大鬧天宮》有了如此耀眼的成績,這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小說改編的動畫,它所展現的是中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這正是值得我們今天的動畫人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結語:
今天我們有了更發達的技術,有了計算機,有了更便捷的動畫制作工具。用現代的數字語言表達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似乎并不遙遠。而在這些行為背后,并不是我們的技術有多先進,科技有多發達,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原本就包涵的本質,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科技雖然已經很發達了,而我們的思想卻未必進步到了可以完全駕馭科技的地步。我們所要做的,是借助科技平臺帶來的優勢,展示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光彩,使人們更加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為之后的影片注入靈魂,創作出更多具有藝術價值的動畫作品。
注釋:
[1]祝普文.世界動畫史(1897-2002)[M].中國攝影出版社,2003.
關鍵詞:現代裝飾 附加 特性 審美
“一間房子,如果色彩單一,沒有可見的邊緣,也沒有別的特點,那它一定會使人產生視覺不?!?為了達到視覺上的刺激與心理的審美要求,必須依據這個房子為本體,充分運用裝飾的藝術形式,為房子附加上一些和諧、美觀的附屬品,如家具、工藝品等,改變原有的面貌,增加它的視覺顯著點(包括可觀賞性與實用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品位,也在更多的領域和層次上得到最大程度審美滿足。
1.附加的含義
附加:①附帶加上;額外加上;②附帶的;額外的。1附加在裝飾設計中即對賦予客觀存在上的額外附著,客觀存在是主體,附加是客體,客體永遠為主體服務。它必須依附與客觀存在,但又完全不同于客觀存在,它是對物體本身的一種再創造的過程,是人們行而上的充分體現,這時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得到了發揮,它的意義不僅停留在視覺效果上的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甚至可以改變客觀存在的本質,達到質的飛躍。
2.附加過程中的基本要素
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無論平面還是立體的創作,都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簡單描摹、再現,而應該在客觀存在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這個過程是通過附加的方式實現的。
而附加實現的過程中應考慮到以下幾方面因素才能這樣才能使作品能更加完整,增加敘事性與趣味性,深化主題,增強設計時的藝術表現力與藝術價值。
3.附加過程中思維對象的多樣化
裝飾設計的創新來源于思維對象的啟示。所謂思維對象是指設計思維所涉及的內容,形式,是客觀事物的總和。我們賴以生存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在我們的周圍有著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事物,人們會從中引發出無數的奇思妙想,客觀世界多樣化和存在,給裝飾設計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和豐厚的土壤。附加過程中思維對象的多樣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1形象數量的多樣性。
從設計造形的角度看:一是客觀事物和現象呈多樣化地存在。從宏觀的天體到微觀的細胞,從山脈,田野到花草,樹木,從陸地上的動物到各類水生物,自然界的各種形象散布在我們周圍,不同的形象以各自不同的姿態吸引著我們的視覺,成為裝飾設計取之不盡的源泉。二是客觀事物間相互關系的多樣化。裝飾設計中各種形象凝聚在思維之中,當我們進行思維時就會發現,各種事物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各種聯系就象絲線一樣牽引著我們的思維,加之對各種形象的藝術聯想,可以產生出許許多多超越現實的設計構想。
3.2形象屬性指事物所具備的性質。
從形象的總體上講,形象有多樣化的數量,而從形象的個體上看,又有多樣化的屬性。自然屬性是人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自然個體形象進行分析而發現的性質。比如,一片樹葉的屬性有:綠色,橢園形,齒形的邊緣,對稱的結構,飄動的特點,不同季節的可變性……。人們可按此思路,給這片樹葉找出無窮的屬性。多樣化屬性給裝飾設計的創造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人們可以對一種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從而得出各種不相同的概念。通常,人們對形象屬性的思考,往往只限于幾種習慣性的方面,而忽視對其它屬性的深入觀察和挖掘,如果在創造性思維中,能夠有意識地注重屬性的研究,突破原有的限定,以更為寬闊的視角觀察,分析,發現新的屬性,無疑會拓寬思路,引發出創造的契機,這對設計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3.3形象變化的多樣性。
形象的存在是動態的。由于人感覺器官的局限性,我們通常所看到的事物,都是事物變化中的一個片段,一個瞬間,比如:有的昆蟲的一生中,會呈現卵,幼蟲,成蟲,蛹,蛾等幾種形態。每種形態又可分為不同的階段,可以無限地分下去。一朵花蕾也有發芽,生長,開放,凋謝,枯萎幾個連續的過程中,如果能從變化的角度考察事物,就會得到許多非同一般的啟迪,從而提供可選擇設計創意的起點,引發創意的靈感。雖然裝飾設計不是自然規律的寫照,但是我們可以從自然的運動規律中獲得啟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處于運動之中的,各種不同事物的運動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聯想,我們以變化的觀點去思考問題,通過對某種事物變化過程的想象,使各種物象在想象中與心理得以連接,從中找到與創意相對應的形式結構,這樣便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設計樣式。
4.附加創造性的訓練方法
設計方法是完成設計的關鍵,只有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有步驟的訓練,才能使學習扎扎實實,落到實處。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方法,設計活動只能留于表面,各種奇思妙想只能忽隱忽現,很難形成完整的創意。因此,有步驟的進行設計訓練,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關鍵一步。
4.1抽取式設計訓練
所謂抽取式設計就是從復雜的結構中提取某種設計元素,再進行有序的展開,重組,這樣的方式符合人的思維習慣,可以使復雜的問題單純化,不至于使思維找不到頭緒,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通俗的講,就是從多元化的思緒中,梳理出思緒的秩序,找到設計思維的切入點。這是展開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4.2屬性的聯想訓練
自然中的物象有著屬性的相關性,人們可以通過聯想這根思維的紐帶,把各種事物的屬性相互聯結起來。全息論的理論告訴我們:自然界各種事物從大到小,在形式結構上都有著相似的特征。例如天體的旋轉同水中的波紋,太陽的圓形同葵花的形態,大氣的涌動同流動的集市――等等,從形式結構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結構上的特性都會給我們的設計帶來新的啟迪。所謂聯想訓練就是通過對某些事物屬性的聯想,將一種事物的屬性賦予另一種事物的結構中,創造出有新意的圖形。使我們在自然結構的啟發下,拓寬思維空間,進入靈動的設計狀態之中。附加形式的例子在生活中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從中發現,挖掘出各種不同的形式結構,使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敏感。
4.3視覺的流動
視覺心理學的經驗證明:人的視覺是動態的,是按照一定路線運動的。不同的視覺曲線在人們的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視覺流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人的心理變化,分析視覺流動的特征,是一種有效的設計訓練方法。特別是一些設計者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習慣性的思維模式,無論表達什么樣的內容和思想均習慣性的應用固有的形式模式,這樣很難達到心理滿足和藝術形式多樣化的需求。我們只有抓住視覺流動這根心理結構的主脈,自覺地探討各種視覺感知的方式,把心理意象和形式表現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既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性視覺心理,又可以在藝術形式的探索上找到新的依據。
4.4偶然的發現
在藝術的體驗中經常會有許多偶然所得的創作靈感,當人的思維處于無意識狀態之時,會偶爾發現一些有創造性的形式,它可以激發出創造的熱情和意念,這一點在抽象藝術萌生的年代就已經被人認可,像康定斯基在朦朧的夕陽下,發現了抽象形式的美感一樣,這種偶然所得的靈感往往會產生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隨時觀察,發現,我們還可以進行各種嘗試性的實驗,比如:利用一張黑色的硬紙板,做成中間漏空的取景器,選擇一些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圖片,雜志,在畫面上隨意的移動,一定是隨意性的,這時思想上要盡量的處于寧靜空白的狀態,不要帶任何的先入之見,無意識地去體味移動中的視覺圖像,隨機地抓住形式美的某個片斷,并深入分析造型的特點和產生形式美的原因,并將其轉化成設計創意的參考素材,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機械地模擬圖片,雜志的局部,不能將此作為設計的范本,重要的是誘發感知力,啟發設計的靈感。
5.附加的意義
多種的附加手段與附加的條件與因素三方面結合,由于客觀存在結構的多樣性,附加手段的靈活性,這樣的為組合方式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裝飾藝術從古至今由于人們對客觀存在的感知的逐漸認識再認識,人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逐漸完善與豐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愈加顯著,尤其在現在社會里強調個性的發揮,人們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認知力,通過裝飾的方式來展現個性特征,因此,裝飾中有關附加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還將進一步的完善和豐富。
6.結語
附加是在裝飾設計中賦予客觀存在上的額外附著,它的對象為平面和立體的客觀存在,基本要素為結構、適合、連續,它的手段是多樣性的。以上是我對裝飾設計附加研究和認識,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了解問題難免會有片面或不足之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逐漸豐富與完善。
參考文獻:
On Modern Aesthetic Value of Watercolor Art
LIU Yi
(Yicha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004)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watercolor art,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art, and elaborates watercolor from embodied form of artistic value, and its modern aesthetic value emotion,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and so on.
Key words watercolor art; aesthetic value; emotion; cognition; creation
1 水彩藝術的定義與特點
水彩藝術通過水滴與顏料的特性,在畫家應用下創造出的夢境一般、清新而明快的意境。顧名思義,所謂的水彩藝術的兩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水”和“彩”,它們也是這種藝術的主要物質媒介,分別表現出了流動性與色的透明性。
通常在繪畫時,作畫者在對水的操作時,無論是在空間、時間上還是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由于水彩畫的顏料是用水做調和劑,而水作為繪畫的載體上常具有融化、稀釋、散發、滲化、粘附等功能,正好可以通過水的流動性來表現那種自然天成的韻律美。水彩顏料由于大都是由礦物質構成而穩定性很強,一般呈透明的或半透明狀,而且一般是先用墨色勾勒,而水彩則作為裝飾隨類敷彩,具有醒透作用,即使顏色經過層層疊加也能透其底色,不但不會影響畫中景物層次的體現,而且還會越顯空靈有趣。另外,現代水彩藝術美術學的價值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不同類型的具其自身的特性,但也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而水彩藝術幾乎囊括了所有繪畫藝術的基本技法與表現特征,因而也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例如在美術學價值研究中,水彩藝術幾乎覆蓋了造型基礎的全部知識,如:創作基本功、對中西傳統的藝術風格的了解以及對本體語言的研究等其方面。
2 水彩藝術的美學意義與價值
2.1 水彩藝術的美學體現
中國傳統美學賦予了“水”獨特審美意識,水彩則在藝術作品中體現了這種審美的意韻,能夠表現得出神入化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另外,水彩畫,因其顏料特性而通常能在作品中表現出別具一格的朦朧美,從簡略中表現出含蓄美與詩化美。同時,前面提到水彩畫以水作為調色媒體而具有流動性和多變性特點,水與色與紙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能夠形成各種的肌理形態而形成豐富多彩的視覺特征,如通過借助噴水、撒鹽、加入汽油、酒精或蠟筆等而產生積色、積淀等以達到絢麗斑斕而高雅的紋理效果。
2.2 水彩藝術的情感價值
水彩藝術的情感價值是一種潛在的精神文化價值,能為人們帶來更加高層次的精神享受,為心靈帶去另一翻天地。水彩藝術的情感價值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審美體驗,另外就是自信的建立方面。
所謂的審美體驗一般表現在對水彩藝術的欣賞與理解上,通過人的視覺感悟而在精神獲得愉悅感,或者感悟其它方面的啟示,如人生啟迪等。人們在審美過程中,主要會面對選擇和情趣兩方面的內容,前者是指審美中個人視覺對藝術形式的感受的傾向性選擇,也即使所謂的“視覺態度”,一般在經過一定審美訓練后會形成個人獨特審美眼光。如果人們用超脫實用眼光與心態去欣賞的水彩藝術,則會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美好的體驗,也就是審美情趣;審美情趣則是人們通過對水彩藝術的領悟,感受到其形式之外更加深層次內涵和趣味。水彩畫具有“輕盈瀟灑、酣暢淋漓、朦朧空靈、明快飄逸、似與不似”的表現效果,這也是水彩藝術在形式上體現出美的標志,象征一種審美符號。人們經過欣賞感悟到這些獨特的情感氛圍,使深幽和超人的感受日趨強化,從而逐漸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很多優秀的水彩藝術作品將朦朧美的奧妙發揮到了極致,讓物象與意境在清晰與模糊間顯現了強烈的神秘感,引人無窮的遐想,從而讓人形成一種高雅的審美興趣,獲得心靈與精神的升華。
關于自信的樹立與加強,是指水彩藝術是一種能夠展現自由心靈與想象的情緒藝術,當人們完全投入到水彩藝術的創作等實踐過程時,不僅能夠體驗到水彩藝術帶給心靈世界的快樂,而且還可以享受著將自己心中所想通過水彩的形式隨心所欲地表現在紙上的一種自豪感,以及主宰感與駕馭感,這些積極的情感能讓創作者更加自信。通過在水彩實踐中傾注創作者個人的強烈情感,或者以借物抒情、借景入境等方式表達個人對事物的審美感悟與見解,在無拘束中獲得情感的宣泄是一種加強自信的方式。
2.3 水彩藝術的認知價值
人們在水彩藝術的實踐中,不但能夠得到觀察力、思維方式和操作技能的訓練,有助于腦、眼、手的協調,而且還可以將抽象物象具體化,調動人類潛能從而實現美術學的認知價值。其中對水彩藝術能夠進行主動、敏感、果斷的觀察,則能夠迅速地從水彩藝術的表面物象發現其內涵與意境。
在觀察中通過對捕捉水彩藝術中鮮明的第一印象和形象的特征信息,而產生出“首因效應”,讓之前的處于空白狀態的感覺隨著水彩實踐中的變化而產生隨之變化的意念,出產創作的新鮮感。人們對水彩藝術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視覺活動,會在對物象的重新選擇與處理后,對一幅作品加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作為創作者則會通過表現出具有感染力的整體效果且具有水彩特定朦朧情調的作品來。對物象的觀察運用準確的判斷和推理進行水彩藝術的審美體驗,讓水彩藝術以一種簡練的形式標志技藝的頂峰狀態。
觀察之后就是一系列不自覺或者自覺的思維活動,即直覺與理性分析等表現形式。每個人在都對水彩藝術進行視覺感受之后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直接而客觀的反映。直覺在水彩藝術欣賞過程中具有的直觀和空間整體的識別特點,有助于把握水彩藝術的各種樣式特點的洞察與認識等;不斷地促進人們的發現與思維,提高對水彩藝術的敏銳度,更能觸其本質。水彩作品是按主體對事物認識的思維邏輯和概括秩序,而不是按照真實秩序來構建畫面的。
對水彩藝術的操作活動是指依賴手的協同運作,并進行物質材料的處理,而形成作品的過程,通常伴隨著認知活動的反復交替而獲取一種技能意識。水彩藝術的操作具有綜合性與流暢性兩個特點。水彩藝術需經歷反復磨練,才能熟練應用筆的準確性、生動性和隨意性,創作出或工細或粗獷、或寫實或寫意、或可繪或可制作,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作品來,表現更為廣泛的效果,充分發揮出水彩表現力的潛能;廣博的操作的經驗能夠建立起在各畫種之間相通的藝術橋梁,獲得審美通感與操作技能。流暢性是行去流水般的整體自由輕快的色彩與意境的流露而讓畫面充滿流動感,這也是畫作熟練的標志。
2.4 水彩藝術的創造價值
創作中的創新意識和創作樣式,應用與眾不同的獨創性觀念并將創作者的綜合創造力外在物化,交替融合呈現在作中,不局限于傳統規范而帶人們耳目一新的效果,顯現出獨特的水彩表現價值,傳達作者隱含的藝術觀。水彩藝術也常運用的跳躍式、流動和隨時變的控制,由于水質的流淌滲化而產生偶然意象往往不在預想之中,因而創作者需要準備好擺脫固定思維抓住機遇而向新方向加以變通以獲得更為奇特的畫作表現。從現代的角度尋求水彩藝術的繼承與創新,用敏銳的眼光對舊的材料重新審視認識發現并賦其全新的精神內涵并豐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