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安全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藥;合理規范;儲存
中藥是根據中藥材按照中藥的理論及方法進行炮制的,經過加工炮制后能直接作為臨床用藥,其是由中藥材經過簡單的工藝制成,與中藥制劑相比,其是沒有經過加工包裝的,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臨床用藥,因此其管理水平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療效及臨床用藥安全[1]。本文將對目前藥房中藥飲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合適的解決措施及管理策略。
1.依據中醫用藥規約來規范使用中藥
1.1準確掌握中醫處理中藥原則
由于某些中藥能散發特殊氣味,或這些藥材中含有吸潮性能或者防霉物質,因此可通過與這些藥材共同放置以達到防蟲、防霉的效果。如陳皮、山藥、天花粉、白術等藥材具有防蟲蛀及變色的效果。龜膠、阿膠、鹿角膠與滑石粉共同存儲能有效防止粘連。
1.2遵循中醫用藥方式
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自古以來,各種中藥書籍都在每論述一藥物時首先標明其性味,這對于認識各種藥物的共性和個性,以及臨床用藥都有實際意義。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復驗證然后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系。因此,味的概念,不僅表示味覺感知的真實滋味,同時也反映藥物的實際性能。
2.提升中藥飲片質量,確保規范用藥
2.1關注地道藥材和采集加工工作,確保質量
現代藥理學表明:中藥材含有的成分在15°C至25°C的情況下較穩定。貯藏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藥材產生不良的影響。溫度低時會使得某些新鮮藥材產生凍害,從而導致藥材被凍壞;對于含水分較高的藥材如甘草等藥材應在干爽通風的庫房中保存,庫房的溫度過高則會導致其發生腐敗。冰片是需要在低溫下保存的藥材,如果外界溫度過高則會導致其發生升華影響其藥力的發揮。
空氣濕度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如果空氣濕度較大就會使得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強。如霉菌的生長除了需要含有合適水分的中藥外,還需要周圍中的相對濕度適宜才能讓其生長繁殖。如果外界濕度較大或空氣較干燥時,微生物細胞中的水分將會通過細胞膜蒸發,使其技能下降從而導致細菌出現質壁分離而死亡。因此將空氣中的濕度控制在75%以下將有效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長。
對于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材應避免陽關的直接照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氧氣會導致中藥成分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空氣中含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若這些真菌孢子散落在藥材表面,在合適的溫度、濕度以及足夠營養下會萌發為菌絲,從而將藥材中有效營養物質分解,導致藥材發生霉變。
2.2重視藥材的品種鑒定,注意鑒別工作
中藥的真、偽、優、劣,即指中藥品種的真假和質量的好壞。“真”,即正品。凡是國家藥品標準所收載的中藥均為正品;“偽”,即偽品,凡是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規定中藥的品種以及以非藥品冒充中藥或以它種藥品冒充正品的均為偽品。“優”,即質量優良,是指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質量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中藥;“劣”,即劣藥,是指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質量規定的中藥。中藥品種不真或質量低劣,會造成科研成果、藥品生產和臨床療效的失敗,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誤病害人,對此,李時珍早就有“一物有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3.促進中藥材的規范加工與炮制
3.1中藥的規范加工是保證藥效的關鍵
由于野生藥材的成本較高,且野生藥材種植時間較長,為了降低藥材成本,目前很多藥材是人工種植的。藥材供應室為了能盡早獲得收益而將種植藥材的生長年限大幅降低,從而導致藥材中有效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若長期服用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耐藥性。
3.2中藥的有效炮制,是保證中藥藥效的關鍵
在藥材炮制上應嚴格按照制作處方進行處理,應核實相應的劑量及看準藥品名稱,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則,逐樣進行調配,中藥飲片應分量包裝,同時應標明使用方法,提醒患者。配制好飲片后,應仔細核查飲片配齊情況,檢查劑量及規格是否符合要求,核查無誤后根據患者的填寫的個人信息核對發藥,同時告訴患者藥品的用量、使用方法及相關事項等。
3.3強化中醫藥相關人員的業務學習
3.3.1強化現有人才的培訓
中藥飲片的鑒別有多種方法,如通過飲片理化、性狀、顯微效果、大小、性狀、顏色、氣味、質地等進行鑒定,也可用功五官對藥材進行鑒別。單純依靠直觀及經驗ahi不足予準確鑒定藥物的。通過對庫管人員進行鑒定,能確保藥材安全。
3.3.2落實“訂單式”人才培養,增強中藥人才儲備
定期對有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強化藥劑師對藥物使用方式及使用方法的了解,通過對其進行培訓,讓其了解中藥使用及管理的重要性。
4.結語
中藥貯藏及管理工作是否做好,直接關系到中藥的臨床療效及藥材的品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藥材的品質,采取合適的保存方法,確保藥材的效果。同時還應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對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讓其擁有對藥材管理的豐富知識,定期對中藥進行檢查,一旦出現霉變、蟲蛀風化、潮解、變質等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楊昀. 醫院藥房對小包裝中藥飲片的應用和管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8):98
[2]黃劍臻. 談醫院藥房中藥飲片的質量控制與管理[J]. 醫學信息雜志,2003,16(4):224
[3]康雪萊. 醫院藥房的中藥飲片管理[J]. 中國療養醫學,2008,17(7):334
[4]白淑芳,靳占芳.淺談中藥飲片的貯藏與保管[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5(2):320
[關鍵詞]利奈唑胺;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安全用藥
[中圖分類號] RR97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6(c)-007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linezolid and analyze the safety of drug.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2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22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inezolid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Linezolid were observed,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system and the drug withdrawal were analyz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was explored.Results In 220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72 patients,and it resulted in discontinuation of the drug in 13 patients;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148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of Linezolid was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Elderly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70 tended to suffer from Linezolid adverse reaction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adverse reaction was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the obvious decrease of platelets,the obvious decrease of hemoglobin and the obvious decrease of neutrophils,and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 w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blood adverse reaction.The longer the treatment time,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Linezolid treatment can cause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reatment and nursingof them.For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medical staff should be the right remed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get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Key words]Linezolid;Blood system;Adverse reaction;Drug safety
利奈唑胺是一N新型唑烷酮類藥物,該類藥物具有獨特的抗病機制,不存在同其他藥物交叉耐藥的缺點,被廣泛應用于治療革蘭陽性菌感染,特別是對多種耐藥性強的細菌引起的感染,治療效果更顯著[1-2]。但是隨著臨床應用的深入,因使用利奈唑胺不當導致患者出現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本研究針對在我院住院由利奈唑胺引發的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220例患者,觀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血液不良反應情況,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及停藥情況,探討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患者用藥時間的關系,旨在為利奈唑胺的臨床用藥提供重要參考價值,避免不良反應的再次發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2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服用利奈唑胺。其中,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83例,年齡36~88歲,平均(60.12±5.12)歲,體重61~70 kg,平均(67.12±4.79)kg。這些患者均經細菌學檢查確診出現感染,致病菌均為革蘭陰性菌。
1.2方法
收集220例研究對象的基本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并記錄患者過往病史、利奈唑胺的服用劑量和服用時間,按照1~7、8~14、15~28 d三個時間段統計用藥時間。統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類型及由于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導致的停藥患者的數量。利奈唑胺由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50223。
1.3血細胞下降標準
1.3.1血小板下降分度程度標準[3-5]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化療急性和亞急性毒副反應表現和分度標準將血小板下降程度分為以下5個等級。0度:≥100×109/L;Ⅰ度:(75~99)×109/L;Ⅱ度:(50~74)×109/L;Ⅲ度:(26~49)×109/L;Ⅳ度:≤25×109/L。
1.3.2血液系統顯著異常的判斷標準[6] 當基線水平(開始治療前血小板檢測值)正常時,血紅蛋白計數小于正常低限(血小板計數≥100×109/L)的75%,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小于正常低限的50%;當基線水平低于正常低限時,血紅蛋白計數小于75%的基數值,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小于50%的基線值。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 18.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停藥率統計
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2.73%,停藥率為18.06%(表1)。
2.2利奈唑胺導致血液不良反應的年齡與性別分布
入選的患者年齡最小36歲,最大88歲。70歲以上的老年人易發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應,利奈唑胺發生血液不良反應患者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表2)。
2.3 72例發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應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程度情況
72例患者中,有47例(21.36%)發生血小板下降,分別為Ⅰ級28例,Ⅱ級8例,Ⅲ級6例,Ⅳ級5例。
2.4 72例患者中,血液系y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及停藥情況
利奈唑胺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臨床表現主要是血液系統受抑(表3)。
2.5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時間情況
治療時間越長,患者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越高(表4)。
3討論
利奈唑胺是首個被應用于臨床的新型唑烷酮類抗菌藥,于2000年美國第一次上市。因為此藥的作用機制特殊,與其他藥物沒有交叉耐藥性,對革蘭陽性菌的抗菌譜范圍較廣。臨床統計數據顯示[7-9],由革蘭陽性菌所引發的院內感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利奈唑胺因其顯著的優點,如抗菌活性大,組織濃度高,耐受性高等,被臨床醫師廣泛應用于萬古霉素耐藥細菌導致的院內感染。但是臨床實踐結果表明[10-11],利奈唑胺在預防細菌感染的同時,也已發了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功能紊亂是利奈唑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4~6周后會出現可逆性骨髓抑制,使用6周以上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病變[12]。其中,因利奈唑胺引發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患者一個主要臨床癥狀是血小板減少。研究顯示[13-15],血小板減少與免疫介導存在一定關聯。患者體內血小板減少,但巨核細胞正常,免疫球蛋白的靜脈滴注能有效緩解血小板下降。利奈唑胺引發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具體過程是利奈唑胺與血液中的血漿蛋白結合形成抗原,患者機體在抗原的進一步刺激下,產生特異性,導致血小板被破壞。高齡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更易發生血液系統不良反應。本研究針對在我院住院因服用利奈唑胺引起不良反應的患者,展開利奈唑胺用藥安全性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220例患者均服用利奈唑胺患者發生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者共72例,導致停藥患者13例。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70歲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發生利奈唑胺不良反應;利奈唑胺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臨床表現以血液系統受抑較常見;治療時間越長,患者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越高,符合相關文獻報道[16]。
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進行治療時,治療時間最好≤2周,在治療期間和治療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常規,如發生血常規不正常或有無出血傾向需要及時采取相應對策措施,發生血小板降低需立即停止給藥。研究表明,很多患者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治療后1~2周血小板會恢復正常。如果出現血小板降低,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的同時,可以給予糖皮質激素,其可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且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抑制抗體的產生,減低對血小板的破壞[17-18]。
綜上所述,臨床上使用利奈唑胺治療會引起血液系統不良反應,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中需要加強關注患者的治療情況。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該對癥下藥,確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療。
[參考文獻]
[1]楊運彩,危天倪,都琪.2010-2012年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4, 14(1):15-17.
[2]劉旭,蔡蕓,白艷,等.利奈唑胺對奴卡菌屬感染中的應用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14,23(5):569-576.
[3]張永煌,張善堂,張蕾,等.重癥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濃度測定與臨床應用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 26(3):564-567.
[4]李佳,范玉華,廖麗雯,等.成人危重癥患者利奈唑胺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癥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9):743-747.
[5]洪明,郭寬鵬,張林.利奈唑胺治療老年患者革蘭陽性球菌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8):599-602.
[6]王博雅,閆素英.利奈唑胺致血小板減少及其防治[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13(2):2-3.
[7]劉嘯,王瑛瑛,羅剛,等.雙利奈唑胺的合成與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4,39(12):911-913.
[8]呼鐵民,王維興,王昆鵬,等.神經內鏡聯合利奈唑胺在腦室-腹腔分流術后重度顱內感染的應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6):692-695.
[9]李春杏,付強,朱珠.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人血清、腦脊液和胰液中利奈唑胺濃度[J].中國藥學雜志,2015,50(4):357-361.
[10]李淑娟,馬彥,張國斌,等.利奈唑胺在腦膜炎患者腦脊液中的藥動學及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房,2015,26(17):2339-2341.
[11]李多云,余治健,徐俊,等.利奈唑胺w外誘導糞腸球菌耐藥株23SrRNAV區基因突變位點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9(4):316-317,375.
[12]崔向麗,趙志剛.新型唑烷酮類抗生素利奈唑胺[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6):530-532.
[13]居艾提?色依提,崔云芝,多里坤?木扎帕爾.利奈唑胺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回顧性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559-561.
[14]高睿,張美蘭,杜麗,等.利奈唑胺體外誘導糞腸球菌V區突變及耐藥相關性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6, 38(8):824-828.
[15]郭蕾,程碧環,王增壽,等.利奈唑胺在連續腎替代治療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 30(9):780-782.
[16]黃志雄,桑志培,曹海彥,等.利奈唑胺注射液中主要降解產物的合成[J].有機化學,2014,34(5):989-993.
[17]袁進.利奈唑胺致血小板減少1例[J].醫藥導報,2010,29(9):1244-1245.
通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各方面的工作都已經全面展開,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干部圍繞萬元增收、旅游“二次創業”、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這是難得的發展好勢頭。與此同時,安全生產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安全生產“雪恥升位”的年度目標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因此,今天召開的安全生產例會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將會議精神貫徹到最基層,希望能夠引起同志們的高度警覺、高度重視。
一、切實提高安全生產季度例會的質量和效果
今天各鄉鎮的參會情況很不理想,特別是羊角鎮,秦勇副縣長第一部分講話都講完了,還沒有人參會。有些事可以上行下效,有些事是不能上行下效的,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比如說,市委、市政府針對縣級可以開電視電話會,因為我們這批人受黨的教育多年,對人生的體驗更多,覺悟也更高,但鄉鎮不行,鄉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提高安全例會的質量和效果,在這里定下一個基調:原則上,今后的安全生產例會不再以電視電話會形式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的這種電視電話會議形式是七、八年前創建的,現在應該加以改革。安全生產例會應該是開放式、流動式的分片區召開。安委會成員單位要根據季度工作運行情況提交議題在例會上研究,每一次例會解決3至5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方面的問題。
二、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性檢查
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縣監察局、督查室、縣安監局和相關部門參加,對去年下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出臺的安全生產的文件、規定的落實情況進行一次綜合性檢查。認真制定好檢查方案,羅列出具體要求,檢查的標準、方式、要求要“三統一”。然后分片區、分鄉鎮開展一次綜合性檢查。檢查中存在的問題要明確到單位、到人,安全生產中是非界線決不能模糊。半個月之后,縣政府常務會聽取綜合檢查情況的匯報。
三、嚴防死守,重點把好安全生產四道關口
(一)道路交通安全關口。“3.20”事故的當天,市政府分管安全的劉學普副市長正在武隆檢查工作,這件事根本不應該發生。該事故發生前,全縣今年安全生產只死亡一個人,在去年的基礎上是百分之百的下降。道路交通安全這道關口必須嚴防死守。嚴防死守,我們要堅持三條:嚴格例檢,嚴格整治,嚴格執法。車站進出車輛要嚴格例檢。嚴格地整治隱患。縣交委向我匯報全縣需要做100公里道路安全防護欄,才能消除很多道路隱患。我當即表態可以做,先把方案做上來,常務會研究了就實施。在生產大發展這個期間安全要大執法,安全生產領域特別是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的執法一律要走高線,不許讓任何人說情,該怎么處罰就怎么處罰。如果在執法上(來源:文秘站 )讓一分,就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另外,鄉鎮的道路交通安全要切實加強。全縣共聘請了108個交通協管員,全部安排在鄉鎮,要把這批人充分利用起來,要運用“四兩撥千斤”的手段,保證轄區不再出現大的交通安全事故。目前,這些交通協管員反映工資比較低,鄉鎮要研究與工作掛鉤的補充措施,適當提高其工資標準。對于老百姓的安全宣傳,一定要做到嚴厲的宣傳,嚴格的宣傳,鋪天蓋地的宣傳。農用車、摩托車管理的主體是鄉鎮,管理村社道路的農用車、摩托車那就是鄉鎮的責任,一定要把這塊管死。
(二)地質安全關口。3月26日在地環站開了地災防治現場會,縣國土房管局落實得較好。鄉鎮也是地災防治的責任主體,很多鄉鎮都有a級監控點,絕大部分鄉鎮有b級監控點,所有的鄉鎮都有c級監控點。每個鄉鎮一定要落實值班隊伍、值班制度、值班報告“三到位”的工作要求,從現在開始進入汛期的值班。
(三)建筑安全關口。市安監局指出我縣安全生產工作最薄弱的環節在于建筑安全。縣城鄉建委沒有設立建筑安全管理站,我給編辦下了指令,同意成立建筑安全管理站。縣城鄉建委要把人員調配到位,一定要切實加強面上建筑安全的檢測、監督、執法。
(四)礦山安全關口。礦山安全包括煤礦、非煤礦山的安全,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守住這道關口。去年我縣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管理得非常好,沒有死亡一人,今年要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態勢。非煤礦山安全這一塊,也需要加強。
四、籌備“武隆交通安全月”活動
五月份是我縣旅游的高峰,今年三、四月份各旅游景區就已經是人頭攢動,五月份游客會更多。所以把五月份定為“交通安全月”,從現在開始抓緊籌備。通過開展這項活動,將規范性的、標準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列入道路交通常態化管理和規范化管理舉措,確保安全月活動能夠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未來有潛力的創業項目
??1.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市場,在過去一年不斷有新玩家入局。由于其功能性和即時性需求,飲料市場可能在線上起量的囤貨屬性也比較難在功能飲料里發生,作為飲料品類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或許也能說明對飲料在線上起量的預期還沒有很好的被滿足。
2.商品房裝修
潛在的客戶和潛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3.嬰兒用品
這算是非常暴利的行業了,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成為了當今時代的必需品
4.代餐食品
這一品類本來在小眾硬核的健身人群中流行,因為大量種草進入消費者視野,同時新品牌們和創投圈的快速跟進,塑造了如今的熱鬧。新的產品、品牌塑造的新的供給,目前拉動了細分市場的需求。
5.果酒
在各類營銷宣傳內容的驅動下,果酒成了2020年格外受創投圈和媒體關注的品類,而且目前看來,新的產品和品牌正在教育沒有足夠消費習慣的消費者,交易額尚小,增速位于中游,有發展潛力但還沒有完全平穩展現。
6.二次元服飾
當各行各業還在破產、自救時,二次元服裝這個小眾賽道似乎還在悄悄瘋狂。不光是這個產業2020年規模達到169.57億元,近年來,二次元服裝賽道甚至被外界看做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生怕晚一點入局,這塊餅就會被人吃光。
7.美容行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也是為什么這個行業這么多么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
8.睡眠科技
報告顯示,全球“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超過4320億美元,并且仍在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長;而其中以床品、床墊、枕頭和睡衣為主的“睡眠輕量品”就占到3000億美元以上。消費升級和反復不退的疫情更是帶動了海外線上家居消費的火熱。????
未來最賺錢的十大行業
1、互聯網服務行業
這兩年,互聯網行業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而它們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的漲薪速度曲線幾近陡直向上。
2、教育和培訓行業
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基數巨大,勞動力技術技能培養的需求也是巨大的,這個行業的潛力從新東方火熱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
3、健康管理行業
未來趨勢:根據日本衛生部公布的相關數據,在日本,每300人就擁有一名健康管理師或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的數量相當于臨床醫師的2.4倍。
4、旅游行業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中國在線旅游行業會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因此可以明確的是,市場對于旅游體驗師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5、文化娛樂行業
以前一部大片,能賺個幾百萬都非常不容易。現在,一部成本幾千萬的小片,也能賺個十幾億票房。這個票房數字的背后,說明現在的人們對文化需求的渴望。
6、生物醫藥行業
未來趨勢:生物醫藥是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制藥技術將成為未來創新主動力,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對研發人員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醫藥行業對研發人員的重視程度。
7、農業
從創業的角度看,我國農村過去幾乎是一張白紙,由于新農村、新郊區建設的紅火,帶動了農民的需求和農村市場的興旺,催生了大量創業機會,不僅農民創業熱情高漲,而且吸引了城里人和大學生前去創業。
8、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
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億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有服務則不足1000億元,供需之間的巨大差距讓老齡產業“商機無限”。
9、智能家居
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就國內來言擁有著過億的潛在客戶,特別是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對智能家電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潛在客戶群。
10、信息安全分析行業
[關鍵詞]醫用電氣設備;電氣安全檢測;風險評估;檢測周期
0前言
現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醫用電氣設備進入醫院臨床診斷、治療的各個領域,在醫療過程中,醫用電氣設備會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體,從而存在電擊風險。電氣安全檢測能夠有效地減少或消除此類安全隱患,在醫療設備電氣化程度普遍提高的情形下,其重要性日益突顯[1-3]。1978年國際電工委員會制定出IEC60601-1醫用電氣設備安全通用標準,根據此標準,我國依照國情于1995年制定出GB9706.1醫用電氣設備安全通用標準[4]。該標準適用于醫療設備的設計和生產,檢測參數多且沒有統一的檢測周期。為適應日益增多的醫療設備發展的需要,IEC制定了適用于醫院在用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和維修后使用的電氣安全檢測標準IEC62353。其對檢測的參數進行了簡化,但依然沒有統一的檢測周期。目前歐美等國家的各級醫療機構已普遍使用該標準。2010年1月,中國衛生部醫管司頒布《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后,國內的很多大中醫院已依據GB9706.1開展醫療設備的電氣安全檢測,但檢測的周期各不相同。筆者通過對國外相關標準的研究,結合國內多年電氣安全檢測數據的分析及統計,制定出一套較為簡潔的符合國際規范的電氣安全檢測周期評估體系,供業內同行批評指正。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收集和處理
收集2006~2014年我院各種醫療設備的電氣安全檢測數據原始文件(電氣安全分析儀生成的.PS文件或經其隨帶軟件直接轉換來的.rtf文件),經過自行開發的一個翻譯程序轉換成.txt,然后統一導入數據庫和電子表格來處理。并刪除了數千組用序列號做唯一號的不規范數據,剩下7756組由資產號作為唯一號的檢測數據用來分析。電氣安全檢測儀均采用德國SECUTESTPSI,每年送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計量校準。
1.2評估方法
根據我院開展醫用電氣設備電氣安全檢測的經驗和對7756組數據的分析,在循證檢測思想的指導下,制定了一個根據醫用電氣設備的功能、電氣安全等級、故障危害、使用環境、使用頻率、歷史數據、制造商要求或法律法規要求等因素進行綜合風險評估的表格,以確定醫療設備電氣安全檢測周期(表1)。每年通過該評估表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再次進行評估,確保當風險系數發生變化時能及時調整檢測周期。在評估表的設計過程中,參考了IEC62353-2014和國家醫藥行業標準YY/T0841-2011中有關醫用電氣設備電氣安全檢測周期的建議[5-6]。1.2.1電氣安全等級人體各部位對電流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而醫用電氣設備因功能和原理的不同需與人體的不同部位接觸,因此,對醫用電氣設備的電擊防護程度和要求也不相同。由于直接流過心臟電流>10μA就會引起心室顫動,因此,可以直接用于心臟的CF型設備是對電擊防護程度最高的,依次是BF型設備和B型設備。按醫用電氣設備應用部分類型設定的電氣安全等級權重,見表2。1.2.2設備設計設備設計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設備本身的散熱方式,從理論上來說溫度也是影響電介質強度的眾多因素之一。按電氣設備散熱方式設定的設備設計權重,見表3。1.2.3設備功能設備功能主要是從該設備對病人的重要性來評估其風險程度,如風險程度最高的是生命支持設備和急救設備,為有效區分與病人接觸的情況,特意將直接電氣接觸分為有創和無創兩種。按電氣設備應用類型設計的設備功能權重,見表4。1.2.4設備故障危害設備故障危害主要考慮的是當該設備出現故障時可能給病人帶來的傷害程度,傷害程度越大其權重因子就越高。按電氣設備故障危害程度設計的故障危害權重,見表5。1.2.5使用環境(1)供電環境。醫院中不同的供電環境對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影響,不同型號設備的參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7]。因此,醫用電氣設備的電氣安全要根據醫院不同的供電環境來設定權重因子。如使用帶隔離電源系統的手術室供電環境較好,電氣安全的風險較低,而使用不間斷電源(UPS)的設備通常因零地之間存在較高電壓導致一定的電氣安全風險。(2)使用環境。即使同一臺醫用電氣設備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也會產生不同的電氣安全檢測結果,因為影響電介質強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電壓、溫度、濕度、時間、頻率、波形等[8]。按供電和使用環境設計的權重,見表6。(3)濺入或滲入幾率。每年都會發生因導電液體濺入而導致的電路故障甚至短路跳閘,因此應該賦予濺入或滲入幾率高的設備以較高的風險權重(表7)。(4)設備的使用方式。移動式或便攜式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同的震動、碰撞,甚至跌落,使該設備的電氣安全性能下降,因此分值較固定設備高(表8)。1.2.6使用情況同樣一臺設備在相同或相似的環境下使用頻度越高,它的磨損就越大,機器的溫度也相對較高,電氣部分的老化程度也越大。因此,使用頻度越高,設備的電氣安全隱患就會越高(表9)。1.2.7設備故障發生頻率設備的電氣或電路部分故障通常都是由于外來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瞬間高電壓使得電介質被擊穿而失去絕緣性能,或因環境溫度過高、機器長時間運行產生的熱量得不到散發,電介質發生緩慢的化學變性,性能逐漸變差,最終失去絕緣能力。據此,設備的電氣或電路部分故障越高,它的電氣安全隱患就越高,該部分的權重分配,見表10。1.2.8電氣安全檢測結果對2006~2014年間記錄的7756組電氣安全檢測數據的分析方法:①選擇保護接地電阻、對地漏電流、單一故障漏電流作為電氣安全分析的代表項目,分別設為i=1、2、3;②將每年的電氣安全數據取平均值(指1年內電氣安全檢測次數超過1次的設備)dix;③取第二年的數據作為基準值di2,Fix=(dix-di2)/di2,式中Fix為第x年開展的第i個電氣安全檢測項目的變異系數;④將Fix≥1的電氣安全檢測數據認為是設備經過一定時間使用后產生了有意義的改變;⑤將F1x,F2x,F3x中所有≥1的數據里面刪除重復部分后相加再除以當年(x)的檢測總臺數得到變異百分數,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當1臺新設備在投入使用后,大約第2年達到老化后的穩定,而第5~6年出現1個較大的變化。但這些變化都在遠低于標準規定的上限值,因此,將表11中的N設為5年,認為5年內發生電氣安全事件的概率很小,但是從第6年起應該關注電氣安全性能。1.2.9同類設備事故案例若同類設備中曾發生過電氣安全方面的事故,那么作為醫學工程人員應該認真分析該類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若與之前的事故設備類似,則應該提高一定的風險意識(表12)。1.2.10法律法規要求若國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規要求某類設備需要定期開展電氣安全檢測,則應賦予一定的權重分值以引起必要的重視(表13)。
2結果
將表2~13的相關基礎信息在初始化或評估醫療設備電氣安全檢測周期時錄入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可自動計算該設備的評估分值并根據表1設置電氣安全檢測周期。在電氣安全檢測和維修醫療設備時,系統將根據檢測和維修情況自動調整電氣安全的檢測周期,突出體現了循證對電氣安全檢測周期的影響(表14)。對常規的主流設備如呼吸機、麻醉機、電刀、心電圖機、監護儀、微量注射泵、內窺鏡系統、中頻治療機、血液透析機、電動手術床等32個種類的設備進行評估,結果發現電氣安全的檢測周期由原來平均需要10.875月延長到平均19.688月,工作效率提高了81%。
3討論
采用該評估表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大部分醫用電氣設備的電氣安全檢測周期都得到了延長,不僅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醫工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財力,同時引用多年實踐的數據進行分析,既有理有據地突出了重點風險安全,又關注了整體的風險因素,還能使檢測周期得到及時調節,較好地解決了電氣安全風險與人力成本之間的矛盾,達到了本研究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錢曉凌,陸敢杰,盧盛.醫療設備電氣安全質量控制[J].醫療衛生裝備,2011,32(8):117,119.
[2]張根榮,沈樂忱,何劍虎,等.醫療設備電氣安全檢測實踐與結果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0,25(10):104-106,112.
[3]周鑫,潘克新,徐力,等.我院設備電氣安全檢測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醫療設備,2015,30(5):128-129,136.
[4]胡秀枋,鄒任玲.醫用漏電流自動檢測儀的研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6,23(7):139-141.
[5]IEC62353Edition2.02014-09.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Recurrenttestandtestafterrepairof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S].
[6]YY/T0841-2011,醫用電氣設備周期性測試和修理后測試[S].
[7]嚴勇,韓寧,應俊.醫療設備通用電氣安全檢測數據的分析研究[J].中國醫療設備,2008,23(10):22-24.
長春師范大學校醫院,吉林長春 130032
[摘要] 目的 探討滋陰清熱法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CVA)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白細胞介素-5(IL-5)水平的影響。 方法 整群選擇2014年3—10月該院門診符合診斷標準的CVA患者88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區分發作期與緩解期的病人,給予中醫辯證分型治療,對照組給予中成藥治療;兩組均以5周為1個療程。分別在治療前后觀察患者咳嗽、咽癢、咯痰、氣急等臨床觀察指標,檢測患者血清ECP、IL-5的含量。結果 兩組臨床效果分析,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55%,與對照組比較*P=0.0241,χ2=5.091。說明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血清ECP及IL-5水平比較,治療組ECP、IL-5水平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結論 中醫辯證分型治療法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可減輕患者癥狀,降低患者血清ECP、IL-5水平。
[
關鍵詞 ] 咳嗽變異性哮喘;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白細胞介素-5;辯證分型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163-02
[作者簡介] 于曉利(1981,12-),男,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臨床)。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又稱隱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臨床表現無明顯喘息及呼吸困難癥狀[1]。但有氣道高反應性,約占慢性咳嗽病因的25%~33.3%。CVA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氣道慢性炎癥、氣道對多種刺激因素呈現的高反應性,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以及隨病程延長而導致的一系列氣道結構的改變,即氣道重構[2-4]。由于CVA臨床癥狀不典型,易被漏診、誤診,臨床若不進行有效控制可能發展成典型哮喘。加之臨床抗生素與鎮咳藥的濫用,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治療困難。該研究在2014年3—10月采用辯證分型法治療CVA取得了較好的效果,ECP、IL-5水平下降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4年3—10月該院收治的CVA患者88例,使用CHISS統計軟件進行完全隨機設計編號分為兩組。治療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18~65歲,平均(36.30±13.50)歲;病程最短3月,最長4年。對照組44例,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齡19~64歲,平均(37.00±12.80)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最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參考中醫診斷標準《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中醫內科學》,具體如下:咳嗽,咽干咽癢,或嗆咳陣作,聲嘶,或胸悶氣急,或夜臥咳劇,多呈反復性發作,無痰或痰少勃白或見夾血,舌紅少苔,干燥少津,脈細數[5]。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辯證分型方法治療,明確患者是在發作期還是緩解期。對發作期的病人辯證分型,對寒喘病人采用溫肺散寒、疏風解痙法治療,給予小青龍湯,藥物組成:麻黃、芍藥、桂枝、甘草;對熱喘病人采用清熱瀉火法治療,給予白果定喘湯,藥物組成:白果、黃岑、蟬衣、地龍、苦參。對緩解期病人采用益肺健脾方法治療,給予參芪湯,藥物組成:孩兒參、黃芪、白術、防風。對照組予具有滋陰清熱功能的中成藥,藥物組成:黃岑、麥冬、知母、北沙參、蘆根、連翹、生甘草。治療組1劑/d,分兩次服;兩組均以5周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臨床控制:①臨床控制:咳嗽完全消失,或偶有咳可自行緩解;①顯效:較治療前咳嗽明顯減少,或偶有咳嗽,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緩解;③好轉:咳嗽有所緩解,仍需支氣管擴張劑;④無效:咳嗽無改善甚至加重[6]。
1.5 儀器檢測
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空腹12 h于清晨抽靜脈血3 mL,分離血漿,-20 ℃冷凍保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ECP,IL-5,檢測儀器為芬蘭Wellscan MK3全自動酶標儀,檢測試劑盒由解放軍總醫院科技開發中心提供。
1.6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①入組病例數共88例,對照組44例,治療組4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②觀察指標結果比較,見表1。
②兩組治療前后血清ECP及IL-5水平比較,見表2。
④安全分析。兩組患者服藥后尿、血、大便常規、心電圖、肝功能等指標均較服藥前無明顯差異。該試驗中患者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組兩例患者輕微腹瀉,未停止治療,3 d后癥狀自然消失。
3 討論
“哮喘”在中醫學中的含義比較廣,醫術載有“喉中水雞聲為哮”, “咳而上氣為喘”。“邪實正虛、伏邪留戀”正是咳嗽、肺痹的基本病理特點。有文獻報道[7]哮喘患者的痰液、血清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氣道高反應性及氣道慢性炎癥的嚴重程度與ECP的水平增高程度呈正相關。此外在免疫學中,IL-5主要由活化的肥大細胞和Th2細胞產生。IL-5是氣道炎癥的關鍵性調節因子,是調節EOS功能最重要的細胞因子。因此血清ECP與IL-5水平同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的重要檢測指標。該研究證明咳嗽變異型哮喘應辯證分型治療,不能一概而論。首先應分辨患者的發病時期,對緩解期的患者,應注扶正固本,益肺補腎,健脾化痰,以增加患者抵抗力。參芪湯可益氣補腎,驅風固表,可有效地幫助患者恢復身體狀況,增強自身抵抗力。對發作期的患者,應注意分辨患者是寒喘還是熱喘,寒喘患者患病原因往往為體感風寒,宜采用溫肺散寒,疏風解痙法給藥。小青龍湯是治療寒喘有名的古方,可止咳平喘,祛風化濕。但應注意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麻黃。熱喘是咳嗽變異型哮喘的主要發病原因,陰虛內熱,外感風邪往往引發熱喘。在滋陰清熱的同時也要注重祛風、固衛、益肺、補腎,增強機體免疫力。通過對照試驗表明,采用辯證分型治療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45%,明顯高于采用滋陰清熱法組的79.55%。該實驗同時表明采用辯證分型治療組ECP , IL-5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滋陰清熱組,辯證分型治療組的臨床觀察指標也明顯優于滋陰清熱組。
謝民棟等[8]研究結果表明,滋陰清熱方(黃琴、麥冬、知母、沙參等)較茶堿緩釋膠囊可明顯緩解咳嗽變異性哮喘癥狀,前者患者LFN-γ和IL-4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該實驗采用辯證分型治療法證明,辯證分型治療比滋陰清熱法有更廣的試用范圍,切療效更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 馬英琳. 61例哮喘患者5年后肺功能變化及中醫辯證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14:13.
[2] 牛宛柯.滋陰清熱補肺益腎法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 17(32):62.
[3] 葉振宇.祛風補虛法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1,26(5):689.
[4] 馬風桐.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治療思路概況[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2, 27(10):79.
[5] 宋超一.滋腎養肺止咳湯治療慢性咳嗽38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3):61.
[6] 張暮盈.止嗽散化裁治療感冒后咳嗽63例[J].河南中醫,2013,27(4):59.
[7] 舒晴 滋陰潤肺針法治療感染后咳嗽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2013, 12(7):85.
【關鍵詞】 心內科; 臨床用藥; 安全; 護理
心內科患者常患多種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給藥方案復雜,護士從執行醫囑到實施治療的任何環節如出現失誤都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發生,作為執行者與觀察者,護士在臨床安全用藥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心內科護士臨床用藥中存在的問題
1.1 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 口服藥物未按時分發,特殊藥物未按要求發放,床頭桌有剩余藥品。易揮發藥物未按要求存放。治療室溫度與濕度過高使藥物變質。藥物存放于藥杯中時間過長,造成污染。同種藥物名稱劑量不同。肌注藥物配伍禁忌不明確時進行配伍。過早配置藥物破壞了藥物的密閉狀態,增加了細菌繁殖的機會,也增加了差錯事故發生率。同一注射部位反復注射,影響了藥物吸收,降低療效。公用藥品常規檢查不到位,存放條件不正確出現過期或變質,成為潛在發生事故的隱患。高危藥品與普通藥品未分開放置,科室存放藥品過多,急救過程中易發生差錯。靜脈用藥未根據病情,藥物性質調節滴速,輸液單無核對標識,巡視單記錄與實際不符或漏記。治療室在消毒后操作前空氣菌落數能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1] ,違反操作規程,空氣含菌量會隨著護士不斷進出治療室不斷增加,增加了輸液反應。心內科輸液組數多,但量少,護士為提高工作效率,將藥物提前配好備用,影響了藥物穩定性,易引起不良反應。液體中加入多種藥物,當配伍劑量大,品種多,所含熱源積累到一定量時,輸入人體可發生熱源反應。加藥時,針劑外壁塵埃和微粒未擦凈,或針劑消毒不當,碎屑被吸入藥液,加藥時針頭如不銳將橡膠碎屑切下或在配藥過程中注射器針頭多次穿刺瓶塞,針頭切下的膠塞,均可造成液體中不溶性微粒大量增加[2],護理人員靜脈輸液過程中手部不僅有微球菌屬,棒桿菌屬等條件性致病菌,還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以重視手衛生是對患者生命安全負責[3]。如長期輸注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易引起靜脈炎,周圍淺靜脈藥物性靜脈炎的發生率高于中心靜脈置管[4]。
1.2 人為因素 護理隊伍年輕化,低年資護士缺乏慎獨意識,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缺乏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及敬業精神,工作中存在查對不嚴格,特殊藥物指導不具體。護理人員對新藥知識掌握不夠,醫院對藥學知識培訓力度不足。社會,媒體等對醫療機構人員缺乏公正的評價,醫院生存環境不令人滿意導致護理人員服務意識欠缺。科室公用藥品多,未分類管理按要求放置。
2 臨床用藥安全管理措施
2.1 明確藥品管理職責 護理管理人員應對護士進行藥品管理培訓,加強法律知識教育,強化法制意識,規范藥品管理,科室指定護士參與管理,每月定期全面檢查科內藥品,明確每月必查的藥品及每班必須交接檢查的藥品,所有藥品保證按有效期先后順序放置,并按照藥品的性質選擇不同的保存條件和環境,如遇光易變質的藥品使用棕色容器或紙盒包裝,如鹽酸腎上腺素,氨茶堿,維生素類等,片劑,針劑使用原包裝,建立藥品檢查記錄本,加強護士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護士長不定時檢查,與獎金掛鉤,同時加強對新藥知識的學習,建立藥物說明說文件夾,隨時學習,及時掌握藥物知識。
2.2 簡化公用藥品,完善藥物保管工作 科室應建立合理藥品儲存基數,分類定位放置,定期清潔,高危藥品使用紅色標識,毒麻分類放置和管理。從靜脈輸液的規范化,藥物配置,輸液速度監控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安全管理,建立常見的護理風險應急處理預案,特殊用藥后的觀察常規,制定用藥實行雙核對等制度,使護理人員有章可循,規范管理,降低用藥風險[5]。
2.3 加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培訓 護士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護士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而非技術上的原因和業務水平問題[6]。科室每月進行護理安全分析,提高護士對護理風險的評估和防范能力,建立獎勵機制,加強護士間團結協作精神,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對患者病情,治療,操作等主張多問一句話,多進行一次關注,有效喚起相互間有意注意,彌補工作中的漏洞,防范護理差錯,避免視而不見,見而不知所以然的現象。通過互查與自查及不定時的抽查,護士長針對護理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每周總結,每月考評,以此激勵護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自律能力,加強慎獨精神。
心內科患者病情變化快,特別是危重患者使用藥物種類多,在用藥過程中注意配伍禁忌,必要時開放2~3條靜脈通路,注意液體輸注前后的配伍禁忌,如丹參酮與左氧氟沙星,鹽酸氨溴索等都有配伍禁忌,配伍后渾濁析出結晶可引起輸液器頭皮針阻塞。細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給藥時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到分餐發藥,餐前餐后分開發放,特殊藥物詳細交待,必要時當面服下,出院患者口服帶藥詳細交待并列出出院帶藥用法,用量,加強患者童謠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外出患者應用溫馨提示牌,靜脈用藥必須充分溶解,避免干粉殘留和抽吸不盡,液體做到現用現配,尤其是抗生素,特殊用藥過程中懸掛特殊藥物標識牌,加強護士及患者的重視,輸液卡實時記錄,根據病情和液體要求調節輸液滴速。工作中推行使用精密輸液器,2000年國家要求輸液器終端濾過器的濾除率應在80%以上,不但可以有效濾除不溶性微粒,而且能有效預防和降低靜脈炎和疼痛的發生,避免了輸液中不溶性微粒給患者帶來的危害,保證了靜脈輸液的安全,精密過濾輸液器納污能力強,過濾精度高,微粒濾過率達95%,藥物吸附率低,可有效阻止微粒對人體的危害[7]。
加強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培訓,學習專科相關知識,提高對患者用藥療效的觀察。因心內科突發事件多,應急患者多,搶救機率高,采取彈性排班,新老搭配,避免護士超負荷工作,最大程度的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效率,也體現人性化管理。
3 小結
安全用藥是減少護理缺陷,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通過總結分析當前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本科室對心內科患者的安全用藥從健全各項安全用藥制度,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入手,通過以上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構建了安全的氣氛,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心內科患者安全用藥的重視程度,使護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有效防范了護理差錯。
參考文獻
[1] 陳秋云,何錦文,黃賽玲.不同靜脈藥物放置環境藥液質量的對比研究 [J].海峽藥學,2010,22(1):23.
[2] 付艷紅,路鳳清.控制輸液微粒的有效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2):159-160.
[3] 劉永華,祝洪珍,李紅芹.靜脈輸液操作護理人員手部病原菌污染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7(18):961.
[4] 趙曉輝,曹櫻花.靜脈輸液治療并發癥及預防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36(15):39.
[5] 劉秀珍.臨床靜脈輸液風險管理與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8(29):1231-1232.
[6] 呂彩霞.臨床靜脈給藥中的安全隱患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3.
關鍵詞:部隊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檢測;對策
中圖分類號:TS201.6文獻標識碼:A
一、中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近年來,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頻頻發生,其數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趨勢。如2001年發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塊”案件;重慶市“毛發水”醬油事件;廣東省劣質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魚中毒案件;內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市輸液瓶灌裝醬油案件;江西省病死豬肉加工食品案件;重慶市非法加工偽劣食品案件;因使用“瘦肉精”(即鹽酸克倫特羅)的豬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廣東省信宜縣百余人中毒案件;再到前幾年的孔雀石綠、蘇丹紅、大頭嬰兒、三氯氰胺案件等等。此外,涉及到因假酒、農藥殘留、食品或飼料中添加違禁物質造成的食物中毒,導致人員死亡和大批人員集體住院的事件時有發生。據專家估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涉及的總人數為2~4萬人,但這一數字尚不到實際發生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國每年食物中毒人數大約為20~40萬人。食品安全的復雜性、隱蔽性和危害性日益突出,食品安全事件不斷曝光,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也使部隊官兵飲食保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部隊食品的安全管理也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后勤業務部門和廣大官兵的重視。但是由于受各種主客觀條件影響,部隊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存在漏洞和隱患。對此只有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形成合力,加強管理,才能確保“官兵”飯碗安全。
二、部隊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
(一)官兵食品安全意識淡薄。
由于部隊處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直按照自我保障模式組織伙食,多數官兵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知識知道不多,認為食品安全就是就是“吃的衛生”,具有相對較高的耐受能力,缺乏自我保護,微小癥狀不易受到重視,與我國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還不相適應。
(二)食品采購人員安全檢查意識不強。
部隊食品是有生活服務中心、司務長、炊事員等后勤人員采購。這些人大部分沒有經過專業的食品檢驗、檢疫知識學習和資格認證,導致食品檢驗記錄在本子上,落實在形式上。
(三)衛生防疫隊伍不穩定。
部隊基層衛生防疫專業隊伍缺編,人員不穩定,沒有專職防疫醫師,大都有臨床醫師兼任,缺乏平戰時衛生防疫專業知識,工作指導不得力,僅局限滅鼠滅蠅,不能進行食品取樣檢驗;不少基層單位檢疫設備少,無法進行水質測量和食品衛生檢疫。
(四)基礎衛生設施建設不規范。
不少基層部隊的生活衛生設施陳舊,垃圾場無密閉設施,不能做到日產日清,致使蚊,蠅等不到有效的清除。多數單位只注重官兵宿舍,文體娛樂,榮譽室等場所的建設,對衛生設施標準化建設關注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區的環境衛生質量。
(五)食品檢驗制度落實不嚴。
部隊在抓食品衛生中,有時存在領導強調抓一抓,上面檢查了查一查,出了問題管一管,重營區,輕野戰條件下的食品安全,重經濟效益、輕隱患問題排查,重關鍵環節,輕平時人才培養等現象。
(六)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部隊食品安全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科學的運行管理機制,表面上管的單位很多,有戰勤、衛生、軍務、防疫、服務中心等部門,職、權、責不夠分明,聯合統管、依法管理的運行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導致食品安全隱患預防,排查不及時,不深入。
(七)檢驗排查手段較為簡單。
目前部隊配發了食品檢驗檢疫箱,但懂操作化驗的人員很少,并且只有這一種單一儀器,食品檢測驗收主要依賴地方質檢和衛生部門,立足自我完成檢查驗收的手段和能力較弱,一般的檢查驗收只是通過表面現象觀察和經驗來判斷。
三、加強部隊食品安全管理的幾點對策
(一)加強官兵健康教育。要把培養官兵良好的文明衛生素養,增強自我防病能力作為健康教育的目的。采取廣播,錄像,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學習《部隊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等法規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知識競賽,圍繞“飲食衛生制度的標準,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等方面展開。同時重點加強對食品采購、運輸、儲存、加工制作、食堂衛生管理等教育。在宣傳教育中要統一組織,統一考核,確保工作的落實,從而促進官兵良好飲食衛生習慣養成。
(二)是加強衛生防疫專業隊伍的培養。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作為技術骨干,派出進修和短期預防醫學培訓為搞好部隊飲食衛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指導,同時要加大投入,配備必要的衛生防疫設備,以保證飲食衛生安全工作順利開展。
(三)是主副食驗收要“六看”。即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資格是否合法;看食品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產品標準號等內容;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限: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于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四)是落實安全制度是“關鍵”。堅持把嚴格落實飲食安全制度作為伙食保障的關鍵環節來抓,針對部隊的實際采取抓預防、查隱患、堵源頭的方法,及時對供應商進行調查走訪,經審查合格后方可簽訂食品供應協議。堅持每周對飲用水質進行化驗,堅持周期性對食物留樣、餐具消毒、食品采購索證、流水洗菜等規章制度,從而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五)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官兵“盤中餐”進行監督。借助遠程可視系統和局域網,通過內部信息監控中心,直接抽查,對飲食衛生進行嚴格監督。同時加強疫病防控教育,從食品和飲食習慣上杜絕疫情傳入。
(六)是發揮群眾監督作用。食品安全涉及每個官兵的身體健康,直接關系到部隊的戰斗力,抓好食品安全是官兵共同的責任,因此在挑選擔任司務長,給養員等人選時,應選擇責任心強,思想覺悟高的士官擔任,發揮一線安全員的作用。從而共同搞好食品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利,王岳.部隊基層飲食衛生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
[關鍵詞]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結核性腦膜炎;腦脊液;利福霉素鈉
[中圖分類號] R9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b)-001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Rifamycin sodium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by HPLC-MS/MS.Methods Column was XTerraRMS C18(4.6 mm×100.0 mm,3.5 μm).Mobile phase was Ammonium acetate (0.01 mol/L)-Methanol(10:90).Flow rate was 0.4 ml/min.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was used by HPLC.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0.4-4.0 μg/ml (r=0.9997) was better;Detection limit was 100 ng/ml.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accurate,and it can be used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Key words]HPLC-MS/MS;Tuberculous meningitis;Cerebrospinal fluid;Rifamycin sodium
結核病,又稱癆病,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它曾在世界范圍廣泛流行,并奪取數億人的生命。自1944年發現鏈霉素對結核分枝桿菌有效及1962年利福霉素應用于臨床以來,異煙肼等大量抗結核藥物的出現,開創了以利福霉素、利福平、異煙肼為主的結核化療時代,并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結核性腦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是結核病中最嚴重的一種,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最終引起患者死亡或遺留嚴重后遺癥[1]。
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應用現代分析技術測定患者體液中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濃度,以優化設計或調整給藥方案,以實現個體化治療,提高療效,減免毒副作用的藥學技術方法[2]。TDM是近代臨床藥物治療劃時代的重大進展之一,也是結核化療中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血藥濃度監測只是TDM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擬建立測定抗結核藥物利福霉素在TBM患者腦脊液中濃度的方法并進行分析,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以避免藥物過量引起的不良反應及藥物不足導致的治療失敗,也為今后其他項目(尿藥濃度、痰藥濃度、胸腹水藥物濃度等)的TDM工作提供依據。
1儀器與材料
質譜儀:美國AB公司API3200LC-MS/MS質譜儀;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LC-20A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大氣壓化學電離源[3];流動相為醋酸銨(0.01 mol/L)-甲醇(10∶90),醋酸銨、甲醇為色譜純,利福霉素c為標準品。
2方法與結果
2.1分析條件
2.1.1液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沃特世公司C18柱,標準:4.6 mm×100.0 mm,3.5 μm;流動相:0.01 mol/L的醋酸銨-甲醇(10∶90);流速:0.4 ml/min;柱溫:室溫。
2.1.2質譜條件 減簇電壓(DP):95 V;碰撞室入口電壓(CEP):20 V;Q1入口電壓(EP):8.0 V;碰撞室出口電壓(CXP):20 V;離子源電壓(IS):5500 V;碰撞電壓(CAD):8.0 V;離子源:APCI,ESI;掃描方式:正離子掃描;溫度(TEM):500℃;氣簾氣(CUR):20 psi;GS1:50 psi;GS2:50 psi;MRM:719.9/688.2,CE:35 V;MRM:719.9/660.1,CE:40 V;MRM:719.9/295.0,CE:62 V[4-6]。
2.2溶液制備
2.2.1利福霉素鈉標準儲備液制備 稱取利福霉素鈉對照品0.010 03 g,置100 ml量瓶中,配制為100.3 μg/ml的溶液。
2.2.2利福霉素鈉工作溶液制備 取利福霉素鈉標準儲備液, 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水(50∶50)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得10.03 μg/ml的工作溶液。取10.03 μg/ml的利福霉素鈉工作溶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水(50∶50)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得100.3 ng/ml的工作溶液。
2.3樣品的來源和制備
2.3.1樣品的來源 TBM患者腦脊液:2016年1~6月在內蒙古第四醫院住院的TBM患者,住院期間行腰椎穿刺術取腦脊液。
2.3.2樣品的制備 取患者腦脊液1 ml置15 ml塑料離心管中,精密加甲醇-水溶液(50∶50)4 ml,渦旋3 min,溶液經微孔濾膜(0.45 μm)過濾后,供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測定[7]。
2.4 LC-MS/MS的條件
2.4.1 LC-MS/MS的條件選擇 篩選不同的液相色譜柱及色譜、質譜條件[8-11],最后確定為“2.1”項下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條件檢測利福霉素鈉,應用“2.1”項下的色譜-質譜條件進行分析。
2.4.2標準曲線 取2 μg/ml的標準溶液,分別進樣1、2、4、5、6、8、10 μl,用“2.1”項下的LC-MS/MS條件進行測定,得到定量離子對719.9/688.2的峰面積。以測定濃度(X,μg/ml)為橫坐標與峰面積(Y,counts)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線性方程為Y=5.22e+004X-1.52e+003(r=0.9997)。結果見表1、圖1,提示利福霉素鈉在0.4~4.0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4.3檢測限 將100 ng/ml的利福霉素鈉工作溶液進樣5 μl,得信噪比S/N=3.6,該方法的檢出限為100 ng/ml。
2.4.4精密度試驗 將利福霉素鈉制成0.4 g/ml的標準溶液6份,分別通過“2.1”項下的方法檢測,得到的峰面積分別為19 754、18 965、20 038、18 997、19 765、18 661(RSD=2.9%),方法精密度較好。
2.4.5穩定性試驗 將0.8 μg/ml的利福霉素鈉標準溶液分別于0、1、4、8、12、24 h分別進樣5 μl。采用上述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條件進行分析,得到峰面積分別為38 970、41 120、40 665、38 385、38 100、36 919(RSD=4.1%),顯示利福霉素鈉在24 h內穩定。
2.4.6實際樣品的測定試驗 以時間(min)為橫坐標,以響應濃度(cps)為縱坐標,分別做陰性對照色譜圖及利福霉素鈉對照品色譜圖,分別見圖2、3,應用本方法測定6例不同TBM患者腦脊液中利福霉素鈉的量分別為0.51、0.43、0.40、0.68、0.35、0.28 μg/ml。
3討論
利福霉素為半合成的廣譜抗菌素,它對分枝桿菌,特別是對結核菌有強力的抑菌作用。利福霉素行靜脈注射或局部應用效果較好,口服幾乎不能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藥代動力學方面,單次靜脈滴注利福霉素鈉0.5、1.0、2.0 g后的血藥峰濃度(Cmax)分別為28、46、90 mg/L,1 h后即下降至50%左右。每6小時靜注利福霉素鈉0.5 g,穩態血藥濃度為36 mg/L。血漿蛋白結合率
同時,利福霉素的殺菌能力與藥物在病灶區域的濃度有密切關系,但其具有肝臟毒性、胃腸功能紊亂、神經系統癥狀、血小板減少癥和變態反應等嚴重的毒副作用[14]。因此,本課題通過監測生物體液中藥物的濃度,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并盡量減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液質聯用技術在分析藥物及其在各種復雜生物基質(全血、血漿、尿、膽汁及生物組織)中的代謝產物時,由于其選擇性強、靈敏度高,不僅可以避免復雜、繁瑣、耗時的樣品前處理工作,而且能分離鑒定以往難于辨識的痕量藥物代謝產物,尤其是串聯質譜(MS/MS)的應用,通過多反應監測(MRM),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專一性,改善信噪比,提高靈敏度,從而快速、方便地解決問題[15]。
本研究采用液質聯用的方法對TBM患者腦脊液中利福霉素進行檢測,具有方法靈敏、準確、穩定性好等優點。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監測只是TDM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通過建立結核藥物監測的方法并進行藥動學分析,以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為今后其他藥物治療學監測工作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梁莉,劉麗蓉,樂軍,等.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腦脊液的蛋白質組學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4):3863-3866.
[2]黃亮,張伶俐,李幼平,等.國內外治療藥物監測指南現狀的循證研究[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6,16(4):451-459.
[3]AB公司食品安全分析及應用技術專輯[Z].2013:23-70.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M].二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496-500.
[5]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中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范與藥品檢驗儀器操作規程(2005年版)[M/CD].北京:中國醫藥科技電子出版社,2005:231-235.
[6]韓峰,周亞麗.中成藥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5):51-52.
[7]楊曉萍,張曉惠,黃艷萍,等.RAM-HPLC在線富集技術檢測腦脊液中利福平的濃度[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5, 35(11):1628-1632.
[8]張曉東,朱葉青,朱慧珍.LC-MS/MS法y定牛肉中玉米赤霉醇的殘留[J].北方藥學,2008,5(3):13-15.
[9]鄭國鋼.雷米普利膠囊的質量、穩定性及生物等效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10]劉曉茜,姚亞敏,馬芳,等.LC-MS/MS法測定大鼠血漿中的利福布丁[J].華西藥學雜志,2012,27(2):184-186.
[11]謝英新,王豐.HPLC-MS聯用技術在藥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07,5(19):495-496.
[12]羅忠枚,夏小冬,崔玉彬,等.利福霉素類抗生素及其構效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37(4):308-311.
[13]楊玉.利福霉素和利福平[J].江蘇醫藥,1975,2(127):46-52.
[14]王延濤,李爽,夏玉朝,等.利福霉素的研究新進展[J].當代醫學,2016,22(6):16-22.
[15]劉祥東,梁瓊麟,羅國安,等.液質聯用技術在醫藥領域中的應用[J].藥物分析雜志,2005,25(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