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霧化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毛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是指嬰幼兒期由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毛細支氣管,以驟發喘憋及阻塞性肺氣腫為主要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發于冬季,主要采用止喘、吸氧等對癥治療。霧化吸入法作用迅速,藥物用量小,不良反應少,廣泛應用于臨床[1]。常用的霧化方法有超聲霧化和氧氣驅動霧化,兩種霧化方式各具特點,護理上也稍有區別。對2005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在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給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及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并給予相應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64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男39例,女25例,年齡1個月~4歲,平均1.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關于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全部患兒入院時有喘憋、陣發性咳嗽、發熱、心率加快等癥狀。查體可聞及肺部哮鳴音及小水泡音,可見吸氣時胸骨上窩、兩側鎖骨上窩及下部肋間隙明顯凹陷。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兩組均給予霧化吸入治療,采用萬托林0.01~0.03 ml/kg,愛全樂0.02~0.06 ml/kg,普米克令舒0.5~1 mg。觀察組加2 ml生理鹽水,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對照組加10 ml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治療。
1.3 護理方法
1.3.1 選擇:霧化吸入時,患兒橫隔位置較高,胸腔相對較小,選擇仰臥位時,易減小胸廓活動度,降低肺活量,從而出現煩躁、氣促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宜取患者坐位,利于患者吸入藥液沉積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
1.3.2 吸入時護理:霧化治療前,給予患兒及陪護人員心理護理,減少患兒恐懼。耐心向患兒及家長講解本病相關醫學知識,講解霧化吸入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講解通過霧化吸入治療成功病例,解除患兒及其家屬的緊張、畏懼情緒,使患者及其家屬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兒反應、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霧化吸入時應從小量霧化開始,待氣道適應后逐漸加大霧化量。控制每次霧化吸入時間在15 min以內,期間間隔4 h,防止長時間霧化吸入后,痰液因吸收水分而膨脹,從而阻塞支氣管,導致死腔增大。
1.3.3 吸入后護理:引流、霧化吸入注意無菌操作,遵循“先吸引口腔內分泌物,再吸引鼻腔內分泌物”的原則進行,防止患者在喘息及哭鬧時將分泌物吸入肺部。吸入完畢后,給予翻身、拍背。治療后用毛巾擦凈患兒口鼻部霧水,以防止患兒受涼。觀察患兒有無鵝口瘡、聲音嘶啞等不良反應發生,有不良反應發生時,應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做好清潔接消毒工作,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1.4 療效標準:顯效:治療7 d后,患者毛細支氣管炎癥狀及體征消失,肺部X線提示明顯吸收;有效:治療7 d后,毛細支氣管炎癥狀及體征減輕,肺部X線改變基本吸收;無效:治療7 d后,毛細支氣管炎癥狀及體征未見明顯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治療及護理后,對照組顯效11例(34.4%),有效12例(37.5%),無效9例(28.1%),總有效率為71.9%。觀察組顯效17例(53.1%),有效13例(40.6%),無效2例(6.3%),總有效率為93.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現1例輕微胃腸道反應,未經處理自行治愈。觀察組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超聲霧化法是采用超聲波將藥液變成細微氣霧,由呼吸道吸入,從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霧滴小而均勻,藥液可達終末支氣管及肺泡,可被溫和加熱等優點。超聲霧化吸入具有霧化顆粒大,吸入液量多,持續吸入時間長等優點。但霧化顆粒僅可達到毛細支氣管,噴出的霧氣具有一定的壓力,可排斥口腔周圍空氣進入呼吸道,從而導致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呼吸困難、氣短等癥狀[2]。
氧氣霧化吸入是在高速氧氣流的作用下,藥液表面張力被破壞,從而使藥液形成霧狀,然后經呼吸道吸入。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藥物微粒直徑小,可被均勻送到氣道表面等優點,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發揮促進炎性反應吸收,增加氧吸入量,改善缺氧癥狀的功效[3]。此外,還可解決缺氧問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配合治療后護理,療效優于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及護理,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 洪英妹.不同霧化吸入方法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10):1796.
[2] 王逸芳.兩種霧化吸入方法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學,2009,30(16):1742.
關鍵詞:干眼癥;針灸療法;中藥霧化
干眼癥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疾病是一類由于淚液的數量不足或者質量差所導致的眼部干燥的臨床癥狀的總稱[1]。研究顯示,干眼癥在普通人群中的均較為常見,約有5%左右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癥狀,尤其是長期用眼人群。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眼干澀和異物感、眼癢及燒灼感、眼紅、畏光、視力波動、視疲勞、嚴重者甚至出現視物模糊等。目前,該病癥的治療無特效藥物,西醫主要依靠點滴眼部藥物來緩解患者癥狀,臨床效果不佳。近年來我科對干眼癥患者采用針刺聯合中藥霧化治療的方案,取得較好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4月~2013年5月浙江省蘭溪市人民醫院眼科收治的水樣液體缺乏性干眼癥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針刺聯合中藥霧化組(試驗組)32例和淚然滴眼液組(對照組)34例。試驗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33.6±15.4)歲,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34.1±14.1)歲。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干眼癥診斷標準[2];②年齡>18歲;③無惡性腫瘤及精神疾病史;④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該實驗研究。
1.3 觀察指標 患者治療期間觀察詢問患者臨床癥狀,包括視疲勞、眼干澀、畏光、燒灼感、異物感、瘙癢等,根據患者主訴的臨床癥狀緩解程度進行評分。同時測定患者治療期間,淚液分泌量(SIT)及淚膜破裂時間測定(BUT)。
1.4療效評價[3] 顯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療效指數>80%,BUT測定恢復正常,SIT測定恢復正常; 有效:自覺癥狀改善,80%≥療效指數≥30%,BUT延長,SIT增加;無效:患者自覺癥狀和各項檢查項目無變化甚至進展,療效指數
1.5方法 對照組:局部點滴淚然滴眼液,1~2滴/(次·眼),4次/d,療程8w。試驗組:①霧化治療,霧化組方為霧化方組成為枸杞12g,9 g,秦皮9 g,鬼針草12g,冰片0.3g。水煎濃縮后袋裝,每袋30ml。將30 ml藥液倒入霧化儀進行眼部霧化熏蒸。持續15min/次,1次/d[4]。②針刺法:選穴:選取風池、睛明、太陽、攢竹、絲竹空等穴位為主穴,隨證配穴:關元、三陰交、肝俞、腎俞。選針:選用華佗牌0.35mm×40mm毫針。③手法:常規消毒穴位后,患者先取坐位,先行風池、睛明、太陽、攢竹、絲竹空穴等穴位進行針刺治療,緩慢進針,針感以向眼部傳導為宜,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30 min;主穴起針后應用灸條(含有決明子、等明目中藥)在腧穴懸灸15~20min。灸后患者取側臥位,針刺補穴:關元、三陰交、腎俞、肝俞,采用補法,留針30min。針剌1次/2d,8w為1療程。
1.6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本均數t檢驗。治療后有效率等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雙側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比較 治療8周后,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2.8%,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57.4%,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10.12, P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試驗組經針刺和中藥霧化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為5.01±1.21,對照組經淚然滴眼液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為6.89±2.02,試驗組臨床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t=4.46,P
2.3客觀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SchirmerⅠ及BUT等指標較治療前均明顯好轉,但試驗組上述指標變化更為顯著,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干眼癥又稱為角結膜干燥,是指任何原因所致的淚液質和(或)量的異常或動力學異常,所導致的淚膜穩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組織病變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5],臨床上較為常見,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眼干澀和異物感、眼癢及燒灼感、眼紅、畏光、視力波動、視疲勞、嚴重者甚至出現視物模糊等。目前,該病癥的治療無特效藥物,西醫主要依靠點滴眼部藥物來緩解患者癥狀,臨床效果不佳。研究報道,祖國傳統中醫中藥及針刺治療干眼癥臨床療效確切,可顯著患者患者眼干、眼澀等臨床癥狀。因此,本研究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干眼癥患者進行針刺聯合中藥霧化熏蒸治療,取得較好療效。針刺聯合中藥霧化組患者治療8w后總有效率為82.8%,而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7.4%,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
結果說明針刺聯合中藥霧化臨床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我國中醫學者認為,干眼癥屬"白澀癥"其致病機理為"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與目者為淚[6]。因此,治療應以生津潤目為主,在本研究中我們應用針刺配合多中國中藥進行霧化,條理患者機體,達到滋陰清熱名目,補血養肝之功效,使患者眼干澀癥狀明顯改善。
隨著對干眼癥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祖國中醫藥治療干眼癥有著巨大的優勢和臨床應用價值。因此,中西醫結合可能是未來治療干眼癥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張月梅,高衛萍.針刺治療干眼癥[J].吉林中醫藥,2011,31(5):416-417.
[2]劉慧瑩,彭清華,姚小磊,等.針刺治療干眼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09,19(3):148-150.
[3]秦智勇,溫勇.杞菊地黃湯加味配合針刺治療圍絕經期干眼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0,17(3):245-246.
[4]劉新泉,朱華英,阮雯潔.針刺配合中藥霧化治療干眼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7):515-517.
【摘要】目的:比較毛細支氣管炎的霧化治療療效,以便找出最有效地霧化治療方式。方法:選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了治療對比分析。結果:采用三種藥物(普米克令舒萬托林、沐舒坦)聯合藥物的霧化治療組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結論:采用普米克令舒萬托林、沐舒坦聯合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毛細支氣管炎;治療;比較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tomization capillary bronchitis curative effect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atomization treatment. Method: choose from 1 January 2008 - December 2010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the capillary bronch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80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apy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three drugs (diop Mick make shu, torre Lin, mu comfortable million joint drug atomizatio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Conclusion: using diop Mick make comfortable, torre Lin, mu comfortable million joint aerosol inhalation of treatment for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Capillary bronchitis; Treatment; Comparison
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主要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由于嬰兒年齡較小,所以對于外界呼吸感染的抵抗能力特別低,特別是1~6個月的小嬰兒病變主要發生在細小支氣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屬于特殊類型的肺炎。這種肺部感染的患者年齡極小,治療過程十分復雜,加上容易發生反復情況,所以采取霧化治療是一項值得推廣的醫療選擇手段。本文針對霧化治療的實效性對霧化治療用藥方式進行了比較探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2~14個月,平均(6.4±2.1)個月。全部患兒均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重度患兒標準。將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性別、癥狀程度上均沒有明顯差別,統計學處理無差異(P>0.05 ),存在統計學對比意義。治療組40例采用的是三種藥物(普米克令舒萬托林、沐舒坦)聯合藥物的霧化治療;對照組40例采用的是單純的萬托林霧化治療。
1.2 診斷情況:全部患兒體檢發現呼吸淺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動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達150-200次/分,肺部體征主要為喘鳴音,叩診可呈鼓音,喘憋緩解期可聞及中、細濕羅音肝脾可由于肺氣腫而推向肋緣下,因為可觸及肝臟和脾臟。通過病史詢問可知,患兒發病時均有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癥狀,2-3天后出現持續性干咳和發作性呼吸困難。患兒出現發作性喘憋,呼吸困難,高熱現象,并且有明顯地喂養困難情況,伴嘔吐,腹瀉,但不嚴重。
1.3 治療方法 :首先對全部患兒均采用了抗病毒、抗感染等西藥治療手段,由于患兒呼吸情況不佳所以均采用了吸氧、吸痰、靜脈補液、糾正酸中毒、鎮靜的治療手段。對患兒中存在合并其他感染的的給予了相應的藥物和物理治療手段。治療組采用的霧化治療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公司生產)1 ml萬托林0.05ml、沐舒坦13mg,進行了三種藥物的混合霧化治療,每日1~2次。對照組用萬托林0.05ml加生理鹽水進行霧化治療,每日1~2次。密切觀察并記錄治療后每天的癥狀、體征變化:憋悶情況、喘鳴音等。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對比資料用具體數值 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全部患者的密切觀察記錄得出了患兒的治療后情況統計,詳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兩組患兒的治療恢復情況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對照組的患兒恢復時間要明顯地偏長,在其他治療和護理情況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療效顯效情況與用藥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3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50%~80%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侵及25~30um的毛細支氣管。病毒感染損傷了呼吸道上皮,使其功能喪失,氣道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導致氣道高反應。由于黏液分泌增加,上皮細胞壞死、分泌物滲出造成氣道堵塞,影響氣體交換。故減少滲出,解除痙攣,控制喘息,改善肺部氣體交換是治療的關鍵。萬托林能興奮支氣管平滑肌上的β受體,激活呼吸道平滑肌細胞膜上腺苷酸環化酶,從而促使細胞內cAMP合成,細胞內cAMP增加時激活幾種調節過程,使細胞內Ca2+濃度下降,從而使平滑肌舒張。普米克令舒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它能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抑制免疫反應和降低抗體合成,從而使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減少和活性降低,并能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激發的酶促過程,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而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沐舒坦的活性成分-鹽酸氨溴索(lAmbroxol HCI)在臨床試驗中證明,可調節漿液與粘液的分泌,促進肺部表面活物質的合成,加強纖毛擺動(增加粘液纖毛運輸系統的清除能力),使咯痰變得容易。三藥聯合經空氣壓縮泵霧化成顆粒吸入,有利于大量藥物沉積于肺部,具有起效快、用藥劑量小、減少或避免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等特點。霧化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毛細支氣管炎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萬托林、沐舒坦聯合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田豐英,林志先. 萬托林、普米克、愛全樂聯合霧化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療效[J]. 臨床肺科雜志, 2008,(09):45-48 .
[2] 李玉萍,李柏英,李運伏. 博利康尼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59例療效觀察[J]. 臨床醫學, 2000,(05):88-89 .
[3] 王建羨,蘭菊紅,陳風華,鄭代明. 心先安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 臨床醫學, 2005,(02):156-159 .
[4] 李黎,陳綺霞. 班布特羅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08,(02) :117-119.
[5] 劉杰. 支氣管哮喘兒童生活質量探析[D]. 成都中醫藥大學, 2007 :58-59.
【關鍵詞】 氧氣霧化; 超聲霧化; 嬰幼兒; 哮喘急性發作
中圖分類號 R5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8-0007-03
哮喘是嬰幼兒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是因為患兒的氣道存在高反應性[1],治療上以往選擇的超聲霧化,其治療過程中形成的水蒸氣可能會引起患兒支氣管刺激并收縮而引起咳嗽喘息的加重,同時水蒸氣雖能有效地對氣道起到濕化作用,但其中氧含量相對較低,而且在治療時進行的噴射給藥的霧氣具有一定的壓力,排斥口腔內的空氣一同進入呼吸道,影響了吸入氧氣的濃度,導致吸入氣體氧分壓的降低,尤其是針對嚴重缺氧的患兒,其治療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氧氣霧化則能保證吸入高速的氧氣且吸入氧結合藥物以顆粒形式進入肺組織,相對于超聲霧化具有更小的顆粒,更易吸入呼吸道氣道,且刺激性更小,同時氧氣霧化所攜的藥物因為顆粒更小而更利于病灶部位的吸收,所以針對哭鬧不安、憋喘及呼吸道不暢的嚴重缺氧患兒,使用氧氣霧化吸入應該是一種更為理想的治療方法。本研究主要通過比較氧氣霧化與超聲霧化治療嬰幼兒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嬰幼兒哮喘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5例,其中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3.1±0.2)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2.9±0.5)年,體重7~35 kg,平均(13.1±1.2)kg;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3.2±0.2)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2.9±0.4)年,體重7~36 kg,平均(13.3±1.3)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及體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均向其家屬詳細介紹患兒病情,并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同時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如吸氧、臥床休息、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緩釋茶堿、抗IgE抗體及其他有助于減少全身激素劑量的藥物等,其中觀察組使用氧氣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緩釋茶堿等治療,對照組則通過超聲霧化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治療期間生命體征的變化。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喘息緩解時間、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及低氧血癥緩解時間均顯著快于對照組(P
2.2 兩組治療期間生命體征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呼吸頻率、心率慢于對照組(P
3 討論
由于嬰幼兒受呼吸系統解剖、生理和免疫特點的限制及治療過程中的不合作,如何正確選擇吸入方式顯得非常重要,超聲霧化利用超聲的空化作用使液體在氣相中分散,將藥液變成霧化狀顆粒,通過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但其需患者協助,由于嬰幼兒年齡小不能主動吸入,且發作時呈呼氣性呼吸困難,難以保持深吸氣動作,且吸入后再屏氣動作也難以完成[2]。以往超聲霧化吸入是臨床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的常用措施,吸氧與霧化吸入不能同時充分發揮其作用[3]。
氧氣霧化能有效解決嬰幼兒不能進行主動吸氣治療,且避免了嬰幼兒進行超聲霧化治療時需要進行呼吸配合技巧鍛煉的過程,且能適用于所有的吸入型藥液,在進行氧氣霧化治療時其霧化氣體更為柔和且相對舒適,具有用藥量小、起效快、存在方便、療效肯定等優點[4]。本研究觀察組使用氧氣霧化吸入,喘息緩解時間、肺部哮鳴音緩解時間及低氧血癥緩解時間均顯著快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療期間呼吸頻率、心率慢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氧氣驅動霧化治療原理是通過高速的氧氣氣流并經過霧化器給藥,使藥液形成微小的霧化顆粒,吸收進入氣道深部組織,并可直接作用于終末氣道,如細支氣管甚至到底肺泡等癥狀,針對筆者所在醫院實施氧氣霧化操作經驗,在霧化吸入前向患兒及家屬講解霧化吸入的注意點,向家屬強調不能自行操作,患兒哭鬧時適當約束患兒手部,保持管道系統的通暢,防止扭曲,應妥善安置好霧化裝置,保證各連接口的緊密性,使用供氧裝置時,注意用氧安全,濕化瓶內勿盛水,以免液體進入霧化器內,使藥液稀釋影響療效[5]。其還能通過氧驅動裝置進行高流速的氧氣供應,在治療過程中可將藥物霧化為直徑約2~4 μm大小的霧化液態顆粒,患兒進行氧氣霧化吸入后,能使絕大多數的霧滴能較好的沉積于細支氣管內、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的表面,起到有效的稀釋痰液,促進患者排痰,同時根據使用霧化藥物藥效特點而起到消炎、緩解哮喘、減少喘息以及提高肺功能等目的,同時進行氧氣霧化時藥物使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進行稀釋后還能提供一定量的水蒸氣,對于患者氣道痙攣提高氣道濕化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6]。
氧氣霧化通過噴射式的霧化吸入法,其臨床用藥劑量相對較少,且霧化治療時間相對較短,并能產生理想的氣霧量及霧化微粒,從而有效的增加氣霧微粒在病變組織中的沉降率,治療中患者僅需通過普通潮氣量大小的呼吸動作,即能產生與超聲霧化相同的藥物作用效果,達到了迅速緩解患兒癥狀,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增加患者呼吸肌做功的同時保證了有效而足夠的氧氣吸入量,減輕了患者不適感,提高了臨床耐受性及治療依從性,尤其適用于低氧血癥的患兒[7]。以氧氣作為驅動力,可迅速改善患者氣道阻塞造成的缺氧狀況,從而改善肺功能;可更好的減輕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阻塞,緩解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有助于炎癥滲出的吸收,可明顯減少用吸痰器人工吸痰的次數,避免小兒呼吸道黏膜損傷[8-9]。通過本組研究筆者認為氧氣霧化能更快的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穩定患者生命體征,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余強中,田維.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8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6):98-99.
[2]袁轉弟,謝丹宇,戴志輝.不同霧化吸入方式對哮喘嬰幼兒血氧飽和度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2(4):273-274.
[3]馮燕琳,韓霞,陳靜華.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8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6,46(10):19.
[4]葉國華,黎蕙章.普米克令舒和喘樂寧聯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0(7):826-827.
[5]湯小麗.兩種霧化吸入療法佐治患兒哮喘的比較[J].護理與康復,2008,7(9):690-691.
[6]張明麗,楊文東.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133-134.
[7]張曉瓊,周敏.萬托林聯合普米克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3(6):47-48.
[8]潘馨.霧化吸入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及實驗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6(11):81-82.
[關鍵詞]妥布霉素霧化液;肺部感染;霧化吸入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3(c)-063-02
肺部感染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保持呼吸道通暢,稀釋和促進痰液排出,是治療工作的主要內容。目前,除全身應用或口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外,霧化吸入已作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而廣泛應用。傳統的藥物選擇常將慶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NS混合后作為霧化液吸入治療,但在臨床工作中經過觀察上述藥物霧化吸入后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從2004年12月~2006年8月,我院改良霧化吸入液的藥物配方,吸入治療肺部感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按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對照組60例。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60~86歲,平均(73.5±6.8)歲;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18例,肺心病肺部感染14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12例,支氣管擴張10例,小細胞肺癌合并肺炎6例。對照組男44例,女26例;年齡62~84歲,平均(71.3±6.2)歲,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發作16例,肺心病肺部感染14例,慢性支氣管急性發作13例,支氣管擴張9例;小細胞肺癌合并肺炎8例。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用計算機建立數據庫,男女性別進行卡方檢驗χ2=0.21(P>0.05);兩組患者年齡采用t檢驗,t=0.673(P>0.05),兩組病例采用多列卡方檢驗,χ2=1.53,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1.2 方法
1.2.1 霧化吸入病例入選標準[1]痰多(約30 ml/h),呼吸音低,無效咳嗽,濕音,胸片示肺葉、肺段分布一致的片狀、均勻致密陰影。
1.2.2 方法兩組患者均全身應用抗生素,選擇的藥物與劑量及用法相同,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霧化液霧化吸入,即慶大霉素80 000 U×10支;地塞米松5 mg×10支,α-糜蛋白酶4 000 U×10支,溶入500 ml NS中,每次取50 ml霧化吸入。觀察組采用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泰星注射液)0.6 g×10支,地塞米松5 mg×10支,α-糜蛋白酶4 000 U×10支,溶于500 ml蒸餾水中,每次取50 ml霧化吸入。兩組均每日霧化3次,每次20~30 min,均調節為最大霧量。兩組連續治療7 d后,評價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處理。
1.2.3 統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7 d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比較(表1)
3 討論
超聲霧化吸入為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通過超聲發生器的薄膜產生高頻震蕩,將藥液擊散成微細霧粒,然后被吸入氣管,90%左右的霧粒在5 μm以下,可直接吸入到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使分泌物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臨床傳統的霧化吸入液的配制為慶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鹽水,但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明了鹽水不能和分泌物混合,對稀釋或溶解分泌物是無效的[2]。生理鹽水對病人濕化痰液不但沒有明顯的有利作用,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有害作用和潛在危險[3,4]。動物實驗研究也表明[5]慶大霉素對氣管黏膜系統的損傷較大,使氣道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纖毛清除功能受損,而受損的纖毛系統完全修復一般需要4~6周。
妥布霉素注射液為廣譜抗菌素,其抗菌機理是由于抑制敏感菌的蛋白質合成。對大多數腸桿菌科細菌及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最突出的特點主要對革蘭陰性菌特別是綠膿桿菌有高效,其抗菌作用比慶大霉素強2~8倍[6],也比多黏菌素有效,且易溶于水,對熱較穩定,水溶液在pH 3~11時亦穩定;因此,使用妥布霉素霧化液吸入治療肺部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組霧化液易于配制,使用方便,顯效快,療程短。在本組有完整統計資料的病例中,觀察組療程為1~1.5 d,平均霧化吸入時間1~2.5 d,對照組平均霧化吸入時間2~4 d,而且觀察組所用的霧化液避免了慶大霉素所具有的損害聽神經、腎毒性、過敏反應等副作用,除3例出現惡心外,未發現其他毒副作用。
[參考文獻]
[1]蘇慶芬,陳芬梅,陽雋.G5呼吸系統治療儀的臨床應用評價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53-54.
[2]Dean B.Evidence based suction management in accident and emergency: a vital component of airway care[J].Accident and Emergency Nursing, 1997,5(2):92-98.
[3]Drudling MC.Reexamining the practice of normal saline instillation prior to suctioning[J].Medsurg Nursing,1997,6(4):209-212.
[4]Ji YR,Kim HS,Park JH.Instillation of normal saline before su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02,43(5):607-612.
[5]王蓓,劉雪琴.氣道排痰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63-64.
微波治療
微波治療儀為諾萬KJ-6200型,頻率2450MHz。體外輻射器直徑160mm。開機后先預熱5~10min,患者取坐位,輻射器置于咽部,距離皮膚2~3cm,治療功率為40W,同時配合霧化吸入,每次15min。
超聲霧化治療
超聲霧化機器為日本ITOCOMFORTⅡ型。將地塞米松5mg、慶大霉素8萬U。a-糜蛋白酶5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mL中配制成常規霧化液,每天超聲霧化吸入1次,每次15min,7d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指導患者注意休息及飲食,勿食辛辣食物及煙酒。
小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引起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喉炎、角膜炎、腦炎等并發癥,但以支氣管肺炎居多。近日我院收治了267例麻疹患者,均并發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喉炎,我們將病毒唑、慶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配伍,用0.9%氯化鈉稀釋,采用超聲霧化吸入給藥治療,收效甚好。
討 論
超聲霧化吸入方法簡單,容易操作,病人依從性好。霧化吸入給藥局部藥物濃度高,起效快,吸入后部分被吸收至全身,首次即有85%~90%的藥物經肝臟降解[1],所形成的代謝產物活性極低,可避免全身用藥的不良反應。
病毒唑作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大多采用靜脈給藥,近年來國內外主張霧化吸入給藥[2]。病毒唑霧化吸入能抑制病毒核酸及DNA的合成,阻止病毒復制,較快減輕臨床癥狀,改善全身癥狀,療效明顯優于靜脈用藥。因靜脈注射后藥物主要集中分布于細胞中,靜脈注射8小時后肺內藥量尚達不到全身藥量的1%;采用超聲霧化治療,70%藥物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3],使呼吸道分泌物中藥物濃度迅速達到高峰,有利于藥物吸收。病毒唑配伍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阻斷喘憋發生的多個環節,同時還可增加β-受體激動劑,解除支氣管痙攣,抑制炎癥反應,減輕中毒癥狀;α-糜蛋白酶有分解肽鏈的作用,可裂解、消化痰液中的粘蛋白,使痰液易于排除。慶大霉素與細菌核糖蛋白體亞單位上的特異性蛋白牢固結合,干擾核糖蛋白體功能,阻止蛋白質合成,并引起翻譯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編碼錯誤而合成無功能蛋白質,從而減輕呼吸道炎癥反應。超聲霧化吸入又可濕化氣道,減少因呼吸頻率過快導致的呼吸道黏膜水分丟失,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全部病例平均療程僅3天,病程明顯縮短,大大提高了有效、治愈率。
霧化吸入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給藥途徑,我們采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麻疹并發癥,病人無痛苦,用藥量小,起效快,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且對設備條件要求不高,安全、經濟,特別適合基層使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郁剛,陳根本,陳麗吟.普米克令舒聯合可必特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海南醫學,2006,17(8):35-36.
【關鍵詞】布地奈得混懸液;鹽酸氨溴索霧化液;霧化吸入;翻身拍背;支氣管肺炎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12-0168-01
肺炎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肺炎,嬰幼兒尤其多見 。是兒科門診及住院處最常見的疾病,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寒冷季節較多。肺炎是肺實質的炎癥,肺炎有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吸入性肺炎等。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難發生后48-72小時,病程一般為1-2周〖1〗。口服抗生素及化痰止咳藥物療效欠佳。我院兒科采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得混懸液、鹽酸氨溴索霧化液后翻身拍背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研究對象:本組280例急性支氣管肺炎小兒均為我院兒科住院部2009年1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病例。除外合并心力衰竭、心肌炎、貧血、腹瀉病、佝僂病等病兒。男孩156例,女孩124例,年齡1月至5歲,分為治療組140例,對照組140例。兩組病兒年齡、性別、病因、病史、病情輕重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1.1.2 診斷標準:患兒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X射線檢查結果均符合《實用兒科學》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2〗,除外百日咳、支氣管異物、肺結核病。
1.2 方法:兩組患兒均依據其病情給予靜脈輸入抗菌抗病毒藥物、對癥予口服化痰止咳藥物治療,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得混懸液1毫克、鹽酸氨溴索霧化液15毫克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日兩次,治療組在布地奈得混懸液、鹽酸氨溴索霧化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后給予翻身拍背。拍背原則:叩背操作時,將五指并攏,掌指關節屈曲,指前部和大小魚際與患者背部接觸,腕關節均勻用力, 從下至上、從外到內、背部從第是十肋間隙、胸部從六間隙開始向上叩擊至肩部,注意避開及心前區,力度適宜,每次5―10分鐘。記錄兩組患兒咳嗽、痰鳴、喘息、肺部音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
1.3 統計方法: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治療組患兒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過程中無任何不良反應發生,咳嗽、痰鳴、喘息及肺部音消失時間均快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表1 兩組患兒七天癥狀體征消失例數對照表(例)
x222.857 P
表2 兩組患兒十天癥狀體征消失例數對照表(例)
X27.1035 P
3 討論
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肺炎是由于小兒呼吸系統解剖上的特點決定的。嬰幼兒的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短、狹窄,黏膜柔嫩,軟骨柔軟,粘液分泌少,氣道干燥。纖毛運動差,清除力差,肺的彈力纖維發育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水腫。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量少,肺的含氣量就少。加之小兒咳嗽反射功能弱,排異能力差,細小管腔炎性分泌物增加,粘液水腫和平滑肌收縮而發生梗阻,最終導致呼吸道阻塞等〖3,4〗。
霧化吸入可濕化呼吸道,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使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布地奈得是一種新合成的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不含有鹵素的糖皮質激素。能減輕黏膜水腫及粘液分泌,對呼吸道局部有抗炎作用,能降低呼吸道的高敏反應。鹽酸氨溴索作用于氣道分泌細胞,改變分泌物的漿液比例,降低粘液粘度,激活纖毛運動功能,減少粘液滯留,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同時能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改善肺通氣和呼吸功能,松弛氣管和支氣管平滑肌,通暢氣道 。而翻身拍背可通過對胸部有節律的震動,間接地使附著于肺部周圍支氣管管壁的痰液松動、脫落,再通過病人有效的咳痰,促進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4 結果
布地奈得、鹽酸氨溴索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后翻身拍背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療效優于單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在布地奈得對呼吸道局部有抗炎作用的基礎上,鹽酸氨溴索降低粘液粘度松弛氣管和支氣管平滑肌,改善通氣, 翻身拍背促使有效的咳痰,使分泌物易于排出。以上治療方法簡便易行,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曉明,王衛東.兒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5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75-1180
[關鍵詞] 喉氣管支氣管炎;布地奈德;兒童
[中圖分類號] R9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7(c)-0083-02
急性喉炎是引起兒童上氣道梗阻最常見的原因,6個月~6歲兒童最易發生,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和吸氣性喉鳴伴呼吸困難,多見于喉部急性感染以后,炎癥急速下行蔓延至氣管、支氣管,甚至小支氣管、毛細支氣管[1]。除適當地抗感染治療外,應用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本病最主要的方法,傳統治療通過靜脈或肌注全身用藥。2011年初國內兒科專家首次達成《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根據專家建議,本文采用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新技術輔助治療該病,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兒科病房2012年1月31日~12月31日收治患兒266例,剔除合并癥患兒85例,對符合診斷的181例進行對照觀察。男112例,女69例,年齡1個月~5歲,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88例和對照組93例,治療組男52例,女36例,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常規抗感染、止咳化痰,加用甲潑尼龍2.0 mg/(kg·次)靜脈滴注,1~2次/d。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劑量為1個月~患兒0.5 mg/次,7個月~5歲患兒1.0 mg/次,2次/d。霧化采用氧驅霧化,面罩緊貼患兒面部10~15 min,療程為3~5 d。
1.3 療效標準
以癥狀改善、治療3 d的效果為判斷標準。治愈:治療3 d,聲嘶、喉鳴消失;好轉:治療3 d,聲嘶、喉鳴減輕;無效:治療3 d以上癥狀無緩解。總有效為治愈加好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療效及平均住院天數的比較
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82,P
2.2 全身激素的使用情況
治療組人均注射激素甲潑尼龍3.04個劑量單位,對照組人均4.05個劑量單位,前者較后者人均少用1個劑量單位[2 mg/(kg·次)]。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霧化治療時有3例患兒哭鬧,煩躁不安,給安撫、鎮靜后繼續吸入,病情無反復。兩組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是上、下呼吸道的急性彌漫性炎癥,以喉部及聲門下的水腫、氣管與支氣管內的滲出物稠厚、中毒癥狀為特征,重癥者可因喉梗阻窒息死亡。常見病原體為病毒,易合并細菌感染,多見于5歲以下幼兒。據本院兒科統計顯示,2008~2012年,每年出院3000、3330、3670、4250、4870人次,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分別是92、142、161、179、266例,逐年上升,該病種占全年總人數由3.1%上升至5.5%。2012年較2008年總住院人數增加了60%,而該病人數卻是2008年的3倍,明顯高于總體增長速度。因此,對該病吸入治療技術進行初步研究,以滿足更多患者需求。除抗感染外,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治療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的關鍵。皮質激素能有效抑制氣道中免疫細胞及減輕黏膜水腫,抑制氣管分泌,降低氣管高反應性,但長期大劑量靜脈應用有許多不良反應,如庫欣綜合征、骨壞死、高脂血癥、免疫力低下、誘發和加重感染、腎上腺皮質萎縮或功能不全,故臨床上應小劑量或短期應用[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人均少用1劑全身激素。對于有效避免和減少激素產生的潛在不良反應是非常有意義的。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目前唯一的霧化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抗感染效果強,水溶性高。有報道示布地奈德抗感染效果強于二丙酸倍氟氯米松,是地塞米松的980倍[5]。與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抗感染作用相似,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后,藥物沉積在氣管黏膜,穿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使受體激活,激活的類固醇受體復合物二聚體能進入細胞核中,與靶基因上糖皮質激素應答因子結合,影響基因轉錄或抑制炎癥過程,或使內源性抗感染機制加強。類固醇-受體復合物與轉錄因子直接相互作用也是形成抗感染作用的關鍵機制[6-7],減少黏膜水腫及腺體分泌修復呼吸道,降低呼吸道阻力,迅速緩解喘息癥狀。霧化吸入此藥物后,在喉部肺部沉積率較高,停留時間長;經口咽吞入的藥物90%經肝臟有關代謝被滅活,基本不表現全身作用,因此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8]。個別使用不當可出現真菌感染,其他可有聲音嘶啞,停藥后可自行消失[2]。
本實驗研究表明,在常規治療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的同時加用霧化吸入小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2次/d在緩解聲嘶、喉鳴、咳嗽癥狀及縮短住院天數等方面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霧化吸入方便快捷,霧化的同時給予氧氣吸入,減輕了憋喘癥狀,局部用藥,療程縮短,減少了住院費用;能防止器官局部組織病變慢性化,延緩喉炎進展;對患兒無創傷,易于家長接受,可廣泛應用臨床。
急性喉炎不僅是兒科專業疾病,也是急救醫學、耳鼻喉科學、重癥醫學的一部分,屬交叉學科,一旦出現嚴重喉梗阻,需要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整個急救過程需要及時、快速、高效,若相關科室醫護人員普遍掌握這項技術,對延緩喉炎進展速度、防治喉梗阻加劇會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馮益真.實用小兒呼吸病學[M].北京: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6:295.
[2] 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89-90.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72-1200.
[4] 張華,黃英,劉成軍.布地奈德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7,13(5):57-58.
[5] 李啟先,高興梅,汪珊.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毛細支氣管炎[J].安徽醫學,2009,30(5):546-547.
[6] Barnes PJ,Adock IM.Anti-inflatmmatory actions of steroids:molecular mechanism[J].Trend Pharmacol Sci,1993,14(12):436-441.
[7] 紀經智,陳狀桂,李鳴,等.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治療兒童哮喘發作的療效觀察[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7,23(2):37-38.